第四节 前奏4
“王!t区的门怎么打开了,我记得今天并没有安排t区的参观任务啊?”门外一个声音质问道。
门外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展览馆的馆主刘主任,她是公司的老员工了,退二线后一直替公司守着公司的展览馆,平日里尽心尽责,对下属尤其严厉。而她所的“t区”就是指展览馆中的特殊区域,平日里从不对外开放,只有得到副总及以上级别的领导许可才能打开大门的钥匙,而且只对重要客人开放。
听到这一声呵责,王朗立马慌了神,不过他还是立马应道:
“李总今早开会的时候了,今天这个接待任务非常重要,为了吸引华夏晚报社来的客人,可以不惜打开t区让客人参观!”
“既然李总亲自开了口,那今天就破个例吧!不过我还是要打电话找李总确认确认!”刘主任没好气的回道。
“李总在开会,恐怕现在没时间接你的电话,只要我把这事办好,不愁得不到李总的表扬!”王朗心中暗自得意道。
王朗因为遭到刘主任的责问,一时之间竟然对吴语失去了监护,吴语趁着这个大好会仔细地研究了这幅兰亭序。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在浙江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又名临河序、兰亭集序、禊帖等。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书,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真迹殉葬昭陵,有摹本、临本传世,以“神龙本”最佳。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尤其是那二十个“之”字,每一个都写得出神入化,而且每一个“之”字的结构都完全不同,唐太宗赞曰:“点曳之工,裁成之妙,详察古今,研精求篆,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太宗所的王逸少所指正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在唐之后,再无人见过兰亭序真迹,这也使得更多人相信兰亭序随葬乾陵的法。兰亭序真迹下落去向,一直是众家纷纭、争论不休的一个历史文化之谜。一直到二零三零年,国家考古队才从乾陵中发掘了这幅震惊中外的兰亭序原本!
可是兰亭序原本本来好好地放在国家博物馆内,可据博物馆摄像头拍下的映像,那本兰亭序真迹竟然“自焚”了!
吴语的目光不停的扫视面前这幅兰亭序,为的是找到哪怕一丝丝证据证明这幅字帖是赝品,而不是真迹,可是字帖上的一笔一划是那么的苍劲有力,根本找不出任何破绽。
“怎么办?是我不够专业吗?早知道带个专家过来就好了!真是急死人了!”吴语有些懊悔道。
可是吴语知道,会转瞬即逝,如果等到王朗发现自己靠字帖这么近,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在“参观”下去了。吴语急的蹲了下来,她从就有这个习惯,特别着急的时候就会蹲下来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