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火器

A+A-

    用完晚膳,简单收拾一下,太子殿下觉得有的撑着了,尽力克制自己仪态,端坐着。四阿哥胤禛却是挺着自己的肚子,求抚摸,求轻揉。

    康熙皇帝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关于用膳礼仪的训话,又憋回肚子。

    有太监机灵的上前给四阿哥揉肚子消食。

    至于太子殿下,在乾清宫侍奉的宫人,谁不知道太子殿下天花痊愈了以后,就不喜欢宫女太监们的贴身伺候?

    胖乎乎的娃娃,还不到皇帝主子爷大腿,就要自己沐浴更衣。就连太子殿下的奶嬷嬷们,都被太子殿下赏了金元宝,送出宫回了自己的家。

    “皇阿玛,太子二哥,胤禛揉肚肚,舒服。皇阿玛,太子二哥揉肚肚。” 被揉的舒坦的四阿哥看殿里只有他一个在“舒服”,本着有福同享的道理,提醒自家皇阿玛和太子二哥。

    “四弟,二哥还好,不用揉肚子。皇阿玛,你要儿臣给揉肚子吗?” 太子着话就起身,准备亲身上阵孝顺自家皇阿玛,给皇阿玛揉肚子。

    胤礽上辈子,就跟着爷爷学习设计机甲,他爷爷本身是研究狂人,教学的时候经常忘记吃饭,爷俩饥一顿饱一顿,经常有吃撑的时候。

    他的奶奶就一边数落爷爷一边给他揉肚子。等他奶奶数落完,胤礽就去给同样吃撑,摊在沙发上的爷爷揉肚子。

    所以在他的记忆力,这个揉肚子,真的是家人之间正常的互动。

    而且他此前上过的礼仪课中,也没有不能揉肚子不是?或许皇阿玛和他一样,是不喜欢被宫人贴身伺候着。

    康熙皇帝还没来得及表达因为太子行为的惊讶,就听另一个儿子四阿哥也站起来道:“胤禛也给皇阿玛揉肚肚。”

    不知道是要训一下训儿子们的礼仪,还是要感动儿子们的孝顺,真怕儿子们过来给他揉肚子的康熙皇帝,憋着一肚子的闷气,板着脸赶紧开口:“都做好。皇阿玛不用你们伺候。”

    转头又吩咐:“梁九功,吩咐伺候太子殿下和几位阿哥的宫人,中午的时候,注意给太子和阿哥们们准备一些吃点,先垫垫肚子再午睡。空腹直接午休,睡醒了感觉饿着了就猛吃,不利于养生。”

    怕儿子们又折腾出什么奇思妙想,康熙皇帝随即起身,带着太子和四阿哥哥俩御花园散步。

    秋天的御花园和夏天的时候一样满园芬芳,各种花卉争相斗艳。再加上这午后橘红色的阳光一照啊,暖烘烘的,康熙皇帝干脆亲自抱起四阿哥胤禛,和太子殿慢慢的走在通往绛雪轩的道上,莫名的满满的温馨的感觉。

    绛雪轩前有五株海棠树,每当花瓣飘落的时候,宛如红色雪花纷纷降下一般,遂将此轩名为绎雪轩。而现在正是海棠花的花期,海棠花虽,但是花朵开满枝头一簇簇的样子可以是繁华满目,五株海棠花盛开,颇有一股壮观的味道。

    皇家父子三人落坐绛雪轩,康熙皇帝指着其中一簇未开的海棠花,要考太子:“保成,皇阿玛考考你最近的诗词功课。就这簇未开之海棠,背诵一首诗。”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枝间新绿一重重,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太子殿下张口就朗诵了这首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康熙点了点头,“选的诗倒是取巧。那你和皇阿玛,这首诗以你的理解,主要的是什么?”

    “回皇阿玛问话。儿臣喜欢最后一句‘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引自唐朝大诗仙李白的那首《赠韦侍御黄裳二首》中的‘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儿臣以为这是元好问先生在自己前途无望的时候,年老归家,借助诗词,满怀希望的对儿辈们谆谆教诲,要稳重不要争一时之气。”

    顿了顿,太子站起身,躬身施了一礼,面容恭敬,满眼的濡慕之情,“儿臣感受到皇阿玛对儿臣,和大哥,三弟,四弟,五弟,还有六弟,也有同样的期望。儿臣和哥哥弟弟们一定努力进学,不负皇阿玛的期望。”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恩。不错,保成能理解皇阿玛的这份期待,很好。一直关心指导兄弟们的功课,做的也很好。”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虽然尚趋于表面,但还是不错的。毕竟才六岁稚童,岂能理解元好问先生暮年失意的心境。

    能知道体谅皇阿玛的这份苦心,已经是极为难得。

    太子年纪,天分如此显露,康熙皇帝总是提着心,害怕“伤仲永”,害怕“时了了,大未必佳”。更害怕太子在他没保护到的地方,被有心的逆臣贼子们伤到。

    天资过人,更是非常人可及的聪慧灵敏,作为一个皇阿玛,当然是最珍惜太子的这份才华的,也越发的疼爱他,想要把他护的好好的。

    这是爱新觉罗家族列祖列宗的保佑,得天之幸,才有如此佳儿。

    可是同样是因为深爱太子,他更不想看到太子沉迷进去钻研这些,属于“下九流”,不务正业的奇门巧技。

    保成是太子,大清国的储君,这是不能也不会有更改的。

    既然不喜欢西方传教士,那就不喜欢。汉人也行,只要品行忠厚,没有二心,召进宫也可以。太子还年幼,容易被有心之人引诱,身为皇阿玛,总是要多费点心,都给把好关就是了。

    不论是偶尔和太子互通书信的铁匠处的戴锌,还是今天提及的扬州黄履庄,虽是汉人出身,有点恃才傲物,但是人品方面却是没有问题的。

    匠人嘛总是痴傻单纯,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不涉及政事,康熙皇帝还是容得下的。

    从因为先皇帝的关系,深受满汉之分之苦的康熙皇帝能做出如此的让步,一片慈父心肠着实让人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