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末日之吻
根据靖国祖先刻在墙壁上的文字推断,那个文明的科技树是以符文为主,秦轻语决定把他们的文明叫做符文文明。
关于苏寒对他们的评价,秦轻语表示赞同,符文文明不仅有着世界核平的能力,还可以进行星际旅行,这种科技水平不是铁器文明能够比较的。
秦轻语继续翻译墙上的文字:
“勇士开辟了一条通往城中某个建筑的通道,建筑里记录了一种修炼方法,以及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符号。
经过乌拉可汗氏族中智者的参悟,我们明白了这些符号所蕴含的威力,于是开始将那些符号复刻在这块墙壁上。
可惜那栋建筑受损严重,我们只复刻了一些最基础的符号,然而光是这些简单的符号,就让我们叹为观止,可见淹没在岩浆中那一部分有多么强大。”
后面刻录的文字秦轻语暂时没看,而是先去研究了一下另外一面刻着符文的墙壁,随后有些失望地对苏寒道:
“这里复刻的符文都是最基础的,大概是器造局符文之塔五层往下的程度,没什么记录价值。
看来靖国人在走出这里之前,就已经把炼器术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了,这几十年来,炼器师的实力更是有着质的飞跃。”
苏寒也很失望,他本以为来到这里会找到超越靖国的办法,没想到都是一些靖国炼器师用剩下的东西。
“后面还什么了,你继续翻译吧。”
秦轻语点了点头,又开始翻译。
“后面还,他们发现这座城市下面的岩浆极不稳定,城市中很多低层建筑都已经被淹没。
另外,从这里通往城市的道路也被一次规模岩浆喷发摧毁。他们推测,岩浆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可能还会毁灭他们在地上的聚居地。
所以为了躲避将来可能发生的灾难,他们计划全民迁徙,离开这个世代居住的环形山谷。”
见秦轻语结束了翻译,苏寒不甘心地问到:
“没了?”
秦轻语无奈的点了点头,她明白苏寒的感受,费尽心,又跋山涉水,结果只发现了一个远古秘密,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
“你别气馁,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壁画上不是还提到了另外三个地下城市吗?有一个不是正好在楚国境内吗?我们回到楚国马上就去寻找,不定里面会有更强大的符文。”
听秦轻语这么安慰,苏寒却没对这事报太大希望。
“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另外几座地下城市一定也被摧毁了,没准连痕迹都没留下,不然过了数千年,怎么会没被发现?”
秦轻语一琢磨,发现苏寒的有道理,便不再劝,转过身又开始观看外面的末日场景,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秦轻语只在电影院中见过。
苏寒与她肩并肩,盯着这个淹没在岩浆中的城市,红色的火光印在他的脸上,他的眼波流转,最后,苏寒终于下定决心。
“要不”
“不行!”
秦轻语猜到了苏寒心中所想,连忙出言打断。
“我还没出来呢,你怎么知道我要做什么?”
秦轻语坚定地道:
“我不行,就是不行,先不那里本来就很危险。这里的墙壁上可是记载了,这下面的岩浆十分不稳定,随时可能爆发,我不同意你下去。
我知道你想找到超越靖国的方法,可是这些我们可以慢慢来啊,你至少要保住自己的命,才能找到救国的方法啊。”
苏寒苦笑,他转过身面对着秦轻语,迎上了秦轻语坚定的目光,神情温柔地与她对视片刻,随后慢慢将秦轻语拥入怀中。
秦轻语身体瞬间僵直,心跳加速,她完全没想到苏寒会有这一举动,突然而来的拥抱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苏寒那温暖的怀抱让她感觉到很安心。
苏寒就这么抱着秦轻语,过了好一阵,他在秦轻语耳边轻轻开口,语气轻柔,更像是在诉心中的苦楚。
“雨,我已经有十几年没这么叫过你了,最近这段时日与你朝夕相处,让我想起了我们童年的时光,我感觉很幸福,如果可以,我很想和你就这样隐居在山林之中。”
秦轻语听苏寒这么,心里满是甜蜜,原本害羞绷直的身体也渐渐放松,她下意识地抱紧苏寒,不想让他离开自己。
然而苏寒却继续道:
“但是不行啊,我身上肩负着太多太多,我答应过你的父亲,要拯救楚国,救汉族百姓。我也想徐徐图之,可是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我得到了可靠的情报,靖国已经掌握了更强大的战争武器,一旦靖国军队南下,楚国军队是挡不住他们的。
所以,我必须冒险进去碰碰运气,万一找到了更强大的符文武器制作方法呢?”
“可是”
秦轻语后面的话戛然而止,因为她的嘴被封住了,这一瞬间,秦轻语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感受到双唇上传来的柔软触感。
苏寒生涩地亲吻着秦轻语的双唇,而秦轻语在度过了最初的呆滞后,也开始笨拙地回应。
秦轻语身体有些发软,原本拥抱着苏寒的双此刻已经微微展开,不知道放在何处才好。
这种触电般的感觉直击灵魂,无法用言语表达,更不能用幸福二字概括,这种感觉,秦轻语两世为人,却是第一次经历。
远处的城市废墟中,滚烫的岩浆不断翻滚,偶尔还会像喷泉一样射向半空中。这对恋人在这样的背景中拥吻,仿佛是等待末日来临时的最后一吻,这画面有一种震撼心灵的美感。
良久,二人唇分,秦轻语把发烫的脸埋在苏寒胸口。苏寒抚摸着她的秀发,过了好一会,苏寒轻轻道:
“乖,听话,你相信我,我很强的,一定能安然无恙地回来见你。”
秦轻语的大脑还是晕的,听苏寒仍然执意要进入这个废墟之中,秦轻语抬起头,看着他道:
“要去也行,你带着我,我们两个可以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