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闭门密议(下)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杨丽丽和清水纯夏,早就已经和海讨论讨过,目前海再问清水纯夏只好再次回答道:“这件事情,我们先前就已经讨论过,现在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便好。”
“至于,公司里的那些高管,他们怎样想、怎样做,那是他们的事情,把一些心不在此的高管,强留在公司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以我们公司给出的福利待遇而言,只要我们愿意,外面正有大把的高端人才,愿意排着队顶替他们现在的位置。”
“至于老板你中的股份,只需将分红权拿出来,供那些高端人才即可。根本就没有必要,将公司的股份直接卖给他们。”
紧接着杨丽丽则早道:“这些年以来,随着国内整个大环境的整体向好,我们集团旗下的主营业务,婷海连锁超市和婷海连锁便利店的业务,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但是,随着物价上涨,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的利润是越来越薄。”
“虽然,总的来国内的商品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商品供不应求的阶段。”
“但是,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不断提升,整体利润越来越薄,整个市场竞争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许,我们坐在家里数钱的好日子,很快就要走到尽头,若现在我们再也不未雨绸缪的,将来必将为此付出极沉重的代价。”
的确有的事情,是应该未雨绸缪了!
为此,海又让保剑锋去把李朵和舒晓曼两人叫过来,聚在一起继续商谈,集团公司的事情。
李朵和舒晓曼两人来到了海的房间之后,海开口就道:“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各种零食和酒水,我们可以边吃边聊,大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己动,不要客气!”
随后,海继续道:对了!大家没有注意到,最近这几年,店租一直在上涨。”
“每个城市都在大拆大建,导致是我们有很多分店,不得不关门歇业,另选它处进行经营。”
“根据我的推测,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减少,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很多的连锁店,只能是选择关门倒闭。”
“这些店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只能是选择购买属于自己的店面,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想要像原来一样,随便花点租金,以极为低廉店面成本,进行扩张经营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
“可是想要购置新的店面,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需要配置专业的团队去管理。对此你们怎么看?”
实际上婷海连锁超市和婷海连锁便利店由于布局较早,目前所经营的门店,几乎全部集中各个城市中最好的黄金地段。
虽然这些年来,公司一直都在收购所用店面的房产,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现在这些正在经营中的门店,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租赁而来的。
好在,前期公司都和房东们签订有长期租赁合同,加上公司有专业的律师把关。
这些经营中的门店,暂还不会有腾店关门的情况发生,可以继续正常的经营下去。
但是,短则两年,最长也不会超过五年,这些继续经营中的店面,就会遇到这方面的问题,不得不另寻出路。
紧接着杨丽丽就继续发表看法道:“实际上,最近这两年来我们超市所有新开的门店,全部用的都是集团公司名下所买下来的自有门店了。”
“而且集团公司,这些年以来,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资金,在全国各大城市购买一些极有潜力的房产和商铺,以备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集团公司,还不断将那些房租上涨过快,利润率不断下滑的商铺,根据实际情况,逐渐逐步转让出去,换取高额的转让金。”
“然后,将原来转让出去的门店,搬迁至附近的集团公司购买下来的自有门店中继续经营。”
关于婷海集团利用自有资金,购买住宅和商铺的事情,实际上,自从公司有了富余资金之后,一直都在进行这上面的操作。
为此,集团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婷海物业,来管理这些资产。
从表面上婷海物业只不过是一家个人独资皮包公司,可是事实上,婷海物业却是托管给一家国际性基金会的个人独资公司。
而这家国际性的基金会真正掌控者,实际上就是星晨海。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海再次道:“为了将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区分开来,进行系统化的独立核算管理。”
“首先我会将仍然在婷海连锁超市和婷海连锁便利店名下的房产、商铺、职工宿舍等不动产也全部剥离出来,转交给婷海物业直接管理和维护。”
“从今以后,婷海物业则交给杨丽丽、清水纯夏两位姐来进行监督和管理。
不过考虑到两位姐姐,还需要管理其它的公司,我提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家在水州市注册成立的婷海物业公司,则直接交给舒晓曼和李朵两位姐姐,进行管理和运作。”
“借此来减轻杨丽丽和清水纯夏两位姐姐的工作负担。”
“就目前而言,婷海连锁超市和婷海连锁便利店最需要的不是继续扩张,而是要在稳定中,求发展,求生存。”
“不久的将来,我们集团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重心,将会侧重于房产投资、和风险投资这两个领域。”
“关于房地产投资,其实我们集团一直都有所涉及,只不过,因为房地产企业,必须和政府打交道,而且这其中水太深的关系。”
“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直至去年我们才在水州市注册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水州市进行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