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九)

A+A-

    苍山莽莽,云雾茫茫。

    正值炎炎暑夏,山中草木葳蕤,野草蔓生,天蓝水清,山风吹拂,各种深浅浓淡的绿翻涌如浪涛,风吹沙沙声此起彼伏。

    山中潮湿闷热,酷暑天接连赶了几日路,众人又累又热,疲惫不堪,听到领头的乔嘉呼哨一声,忙勒马停下来。

    随从们去水,傅云英、傅云章、苏桐等人下马,走到一株树冠硕大的槐树底下休息。

    槐树有几人合抱粗,枝繁叶茂,罩下大片幽凉浓荫。

    傅云英背靠树干坐在毡子上,里头衣衫都汗湿了,热得头晕脑胀,一张秀面红得能滴出血来。

    “喝点水,我在驿站灌的,是干净的泉水。”

    傅云章让随从牵走自己的马,走到她面前,解下腰间水囊,递给她。

    她接过水囊,凉丝丝的泉水滑入喉咙,顿觉浑身清凉。

    “二哥,你呢?”

    她把水囊递回去。

    傅云章摇摇头,“我喝过了。”

    傅云英不信,塞好水囊,道:“那先放着,待会儿你再喝一点。”

    傅云章笑了笑,拿回水囊,矮身坐到她旁边,拍拍自己的肩膀,“靠着我睡一会儿。”

    傅云英摇摇头。

    他看一眼她红扑扑的脸,低声:“没事,我看着。”

    也不知是热的还是累的,傅云英眼皮都抬不起来了,还是坚持不肯睡,召集苏桐几人过来商议正事。

    苏桐道:“已经到荆襄地界了,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田里稻谷青青,山上开垦了菜地,还有新建的村庄,明这些流民是想安生过日子的。”

    流民和流寇不同。

    流寇必须剿灭镇压,而流民大多是在权贵吞并土地中失去耕田,或者被当地官府各种苛捐杂税逼得走投无路的农人,他们逃到荆襄大山里,只是想活下去而已,不会和朝廷对着干。

    这种就要想办法招抚,而不是武力镇压。

    傅云英他们进山以来,到处都能看到耕作的痕迹,那些流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良民没有什么区别。

    虽流民中也有不老实的,但通常是少数,大多数人已经在荆襄一带生活许多年,甚至形成市镇。

    只要安抚好大部分流民,他们绝不会跟着苗八斤作乱。

    一直瞧傅云英不顺眼的吏部主事张景贞手中拿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道:“这里离汉水不远,汉水多险滩峡谷,流经陕西、湖广,于武昌府汇入长江,利于船运。老百姓管流经这一段的叫襄江,曹总督可能用船运兵。”

    他们进山以后看到山中空无人烟,十室九空,一片疮痍。

    村庄都被焚毁了,可他们却找不到曹总督的兵和被他驱赶的流民。

    那么多人,不可能凭空消失,所以他们猜测曹总督走的是水路。

    乔嘉道:“已经派出人去前边探路,很快就能找到曹总督他们的营地在哪儿。”

    傅云英点点头,见众人都是一脸疲倦之色,道:“日中不宜行路,大家先休息半个时辰。”

    众人一路风餐露宿,早已经习惯,也不讲究,各自找了块阴凉的地方,铺开草席,倒下就睡。

    傅云章和傅云英继续声讨论怎么安置流民的事。

    着着,他觉得肩膀上一沉。

    低头看去,傅云英挨着他的肩膀,眼皮剧烈眨动,撑着不想睡,似乎还在努力挣扎,但意识已经朦胧。

    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还没完全合上,就睡着了。

    傅云章低笑几声,左手挥开折扇给她扇风。

    苏桐走过来禀报事情,看傅云英挨着他合目安睡,忙闭上嘴巴。

    他知道英姐是女子,因此一路上都在担心她。她以女子娇弱之身,和他们这帮男人一样日以继夜地骑马赶路,期间没有叫过一声苦。她的随从可能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几次想要更改行程,她没答应。

    看她睡着,他默默走开。

    乔嘉骑马出去巡视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摘了不少红彤彤的野山果,捧到傅云英跟前。

    见她枕着傅云章的肩膀瞌睡,眉头皱了皱。

    傅云章对上他的目光,朝他摇摇头。

    之前一直知道英姐需要承担多少风险,但这次出行才更深切地感受到诸多不便。若是没有他同行,她可能连睡都不敢睡,必须熬到夜里就宿时才能好生睡一觉。

    乔嘉放轻脚步,把洗净的野山果递给傅云章。

    “大人喜欢这个。”

    他轻声。

    这种南方山中最常见的果子酸酸甜甜,很解渴,傅云英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常常让王大郎去后山上摘山果,去北方以后很久没吃过了。

    傅云章谢过他,接了山果放在一边,继续扇。

    傅云英很警醒,只睡了一刻钟,就揉揉眼睛醒了过来。

    见她醒了,傅云章递水囊给她用水擦脸,把扇子往她手里一塞。

    “好了,哥哥手都酸了,现在轮到你给哥哥扇了。不许偷懒。”

    傅云英失笑。

    傅云章果然躺靠着树干闭目睡去。

    傅云英一边吃山果子,一边给他摇扇,觉得这情景有点像时候,傅云章躺在长廊底下的栏杆上乘凉,逗她帮自己摇扇。她抄完书,搬了张马扎坐在栏杆前,任劳任怨给他扇。只摇了一会儿,傅云章就奖励她一锭银子。

    她那时候想,二哥果然有钱,出手真是大方。

    后来才知道他听莲壳他们大吴氏经常在饭桌上数落她,怕她在家中受委屈,故意用这种法子给她银子作零花。

    一家三口一个月的花费满满算也才一两,他随手一给就是五两一锭的,也不怕把她娇惯坏了。

    她笑了笑,吃了枚果子,继续给他扇。

    ……

    半个时辰后,众人收拾行囊,继续往莽莽大山中行去。

    山中没有宽阔平坦的官道,路途颠簸难走,骑马跑了一个多时辰,几名派出去的护卫赶回来汇报,“大人,前面河边飘下来不少尸首。”

    众人眉头紧皱。

    跟随护卫赶到他们的河谷,只见岸边乱石滩上横七竖八,漂浮着不少已经泡得发胀的尸首,看衣着,都是平民百姓。

    天气热,那股气味随着山风飘过来,张景贞忍不住,拨马后退几步,哇的一声,吐了。

    傅云英叹口气,道:“顺着河往上游走。”

    他们在密林中穿行,草丛茂密幽深,树木遮天蔽日,热得人喘不过气,阔大的叶片上却还有未干的露水,不一会儿,身上外袍就被未干的露水湿透。

    这一下里里外外都湿了。

    到最后众人只能下马步行。

    走了大半个时辰,不远处传来嘈杂人声,间或夹杂着凄厉的尖叫哭嚎。

    傅云英心中一凛,拨开草丛,加快脚步。

    他们走到一处岸边,只见前方峡谷处,一伙穿罩甲的士兵手持长刀,正将一群手无寸铁的老幼妇孺赶到大江里去。

    流经峡谷的水流湍急,深不见底,那些衣不蔽体的老百姓互相搀扶着,不敢下河,士兵举起长刀砍杀,老百姓们吓得大叫,后退是死,往前走也是死,绝望的妇人抱着孩子惨嚎。老人神色麻木,佝偻着腰往大江深处走去,很快被河水冲走,扑腾几下,沉入水底不见了。

    可以想见,河中的老百姓心中该有多绝望。

    众人脸色大变,纷纷骑上马,轻叱一声,往山下奔去。

    马蹄声如雷,士兵们回过头,看到他们一行人从密林里窜出来,心生警觉,提刀上前拦住:“前方何人?”

    乔嘉道:“监军在此!你们是谁的部下?”

    士兵们面面相觑,为首的百户上前几步,朝被簇拥在最当中的傅云英一抱拳,道:“原来监军已经到了。”

    他态度敷衍,傅云英没有理会,指一指江中跪着朝士兵求饶,却被无情驱赶至江心的老幼妇孺,冷声问:“你们在做什么?”

    百户道:“监军大人,的们奉总督之命,追杀流寇。”

    张景贞脾气最急,怒喝:“你们这是在残杀无辜!他们怎么会是流寇?!”

    百户摊手,道:“大人,你们从京师过来,不知道荆襄这一带的民风,这里的男女老少个个都是流寇,官府命他们出山,他们冥顽不灵,不肯下山,分明就是给流寇做内应!想要彻底平息叛乱,就得斩草除根!”

    众人气急。

    这些士兵竟然将毫无反抗能力的老人、妇人、孩子赶到江心里淹死,此等行径,令人发指!

    就算是对待两国交战过后的俘虏,也会留他们一命,绝不会用上这样的狠绝手段!何况眼前那些瑟瑟发抖的老幼妇孺只是一群走投无路的本国百姓!

    傅云英冷笑几声,驱马上前,行到河边。

    士兵们握紧长刀,围着她,不让她再靠近。

    她脸上阴云密布,环视一周,道:“就算这些人是流寇内应,也应该加以审问再做处置,而不是被你们活活逼死!”

    士兵们对望一眼,进退两难。

    傅云英怒视百户,一字字道:“本官奉天子之命前来招抚流民,流亡于此的百姓皆是我朝子民,任何人不得滥杀,违者军法处置,尔等还不速速退开!”

    乔嘉奔至她身后,举起宝匣。

    傅云英接过宝匣,拿出御剑,策马驰往江心,马蹄所踏之处,溅起丈高水花。

    她面容冷肃,蹚过江水,衣袍猎猎,手中御剑高举。

    御剑折射出道道华彩,光芒万丈。

    “尚方宝剑在此,可斩天下奸佞,谁敢不从?!”

    看到尚方宝剑,百户愣了一下。

    岸上的傅云章第一个下马躬身跪下,苏桐等人也都纷纷下马叩拜。

    百户吓了一跳,忙也跟着跪下。

    士兵们见长官都跪了,自然不敢再拦着傅云英的马,也都收了武器,低头跪倒。

    傅云英直接策马奔往江心,水越来越深,骏马害怕湍急的水流,停在水中不敢动了,她翻身下马,踩着水往前走,拉住那些呆若木鸡的妇人,“皇上不会杀你们,回去!”

    老人和妇人们呆愣许久,呆呆地望着她。

    山风呼啸而过,水流哗哗响,淹死的人被无情冲往下游,河对岸也有士兵看守,不许这些人逃走。

    他们明知越往前走离死亡越近,却没法反抗,只能扶着年迈的父母,抱着幼的孩子,在屠刀的威胁中,一步一步踏向死亡。

    这些天无数没有能力逃走的人就是这么死在河里的。

    他们没有反抗官府,没有参与起义,只是老老实实躲在山里耕种,却被官府骗到山外逼死,死不瞑目!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可现在不是乱世啊!

    一片寂静,唯有水流冲刷而过的哗哗声响,提醒人们刚才这里的一桩桩惨剧并不是幻象。

    终于,有人反应过来。

    监军大人来救他们了,那些士兵不敢再拿着刀赶他们去死,他们还能活下去!

    妇人抱紧怀中的孩子,坐倒在江水中,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声凄厉的哭声响起,其他人从震惊麻木中回过神,劫后逢生,抱头痛哭。

    傅云英站在及腰深的河水中,湿透的衣袍被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紧紧攥着。

    老人浑身发抖,抓着她衣袍的手指节痉挛,从下而上仰望她,双目闪烁着狂热的光。

    她站在水中,目光逡巡一周,道:“不用怕,随本官回去。”

    男男女女,老幼妇孺,畏畏缩缩,胆战心惊,一眨不眨地盯着她,不敢挪动一步。

    她抬脚往河岸上走。

    那些人连忙跟上她的脚步,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目光紧紧锁在她身上,生怕一个眨眼,救星就不见了。

    越来越多的人蹚水围过来,跟上傅云英。

    踩水的哗哗声汇成一片。

    山风吹散浓云,大束日光倾泻而下,笼在傅云英身上,她面色平静,身上衣衫湿淋淋的,双眸清亮,抿唇四顾时,不怒自威,让人不由自主便生出一股凛然之意,不敢与之对视。

    百户本来还想拦,被她有如天人一般的凛冽气势所慑,竟然动都不都动一下,更别提跳起来阻止她救人了。

    岸上,傅云章几人站起身,吩咐随从找阴凉处架起火堆煮热水。虽是酷暑,江水被晒得发烫,可水面底下的水还是冰凉的,妇人和老幼在水里泡了半天,衣裳透湿,得煮些姜水给他们喝下。

    傅云英走回岸边,叫来百户,“你们顺着下游看看有没有还活着的,收敛尸首,好生安葬。”

    又叫来张景贞,让他监督百户。

    张景贞为人暴躁,但也耿直,让他监督百户,百户绝不敢敷衍差事。

    百户心不甘情不愿,应了差事,带着官兵离开。

    ……

    密林深处,茂盛的草丛里,数百支正对着河岸的弓箭已经拉满了弦,蓄势待发。

    林中又潮又热,他们在这里埋伏了很久,眼见着那伙士兵逼死老幼妇孺,他们怒发冲冠,双眼赤红,早就按捺不住,只等大哥一声令下,他们就冲出山林,将那伙穷凶极恶的士兵乱刀砍死,让他们血债血偿!

    突然冒出一行人骑马冲下山坡,乱了他们的计划。

    藏在密林中的无数双眼睛,亲眼目睹那位年轻俊秀的监军大人喝退士兵,纵马入河,将老幼妇孺救了回来。

    他们长年生活在大山中,辛苦耕作,没见过什么世面,何曾见过这等风姿洒然、气质出尘的人物?

    这位英气勃勃的监军大人竟然是来救流民的!

    林中埋伏的队伍有一瞬间的骚乱,众人紧握弯弓的手抖了一抖,齐齐往站在高处的男人看去。

    男人体格高大,一脸络腮胡子,右脸上一道愈合不久的新鲜刀疤,双眸锐利如鹰隼。

    一人奔回男人身边,声问:“大哥,怎么办?”

    男人抄起长弓,弯弓搭箭,肩背紧绷,肌肉隆起,双眼微眯,箭尖直指岸边那个穿一身墨绿地织金云肩杂宝纹圆领妆花纱蟒服的监军。

    监军大人年纪不大,虽然隔得远,也能看出他品貌不俗,俊秀无双,置身一群衣衫褴褛的老百姓当中,犹如鹤立鸡群,非常显眼。

    男人的箭尖对准了监军,随着对方的动作移动。

    监军来回走动,安抚失魂落魄的老百姓,命随从取出干粮和清水喂给老人和孩子吃下。

    有妇人拉住他的袍角跪地痛哭,随从忙上前驱赶,他挥手阻止随从,耐心听妇人哭诉,安慰她几句,直到妇人情绪稳定下来。

    男人眼底闪过一抹意义不明的暗色。

    身边人声道:“大哥,那些官兵人数众多,我们的人根本没过仗,不是他们的对手。又来了一个监军,我看他身边带的人个个都是高手,我们贸然出击,不仅伤不了那个监军,还可能交代在这里,没法全身而退。既然监军把人救了,还能管住那些官兵不让他们随便杀人,我们不如悄悄离开?”

    男人没话,箭尖仍然指着监军那张眉目如画的面孔。

    他不开口,没人敢吭声,林子里静悄悄的,似乎连蝉鸣声也停下来了。

    片刻后,男人舔舔干燥的唇,收起弓箭,沉声道:“走。”

    话音落下,草丛里的几百支弓同时收起。

    一片窸窸窣窣的响动过后,这伙人悄悄离开,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仿佛根本没有来过。

    ……

    几个老妇人揪住傅云英湿透的衣袖,给她磕头。

    “大人,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她弯腰扶老妇人起来。

    “你们不用怕,朝廷会想办法安置你们,皇上心系荆襄百姓,知道你们的难处。派本官前来,就是要让你们有田地耕种,有屋子遮风挡雨,以后不用担惊受怕,四处躲藏。”

    老妇人嘴唇直哆嗦,一脸不可置信。

    官府真的不会追究他们?他们活不下去了,逃亡本乡,按律法,要被抓回去流放,监军大人却要给他们田地,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是真的吗?

    他们会不会已经死了,这一切只是他们的美梦?

    越来越多的流民聚集到傅云英身边,坐在地上,仰头看着她,目光孺慕。

    荆襄一带的方言和湖广官话差不多,她用流民们听得懂的方言慢慢道,“你们有什么想的,都可以和本官,本官会上奏朝廷,皇上一定会妥善安置你们。”

    众人虽然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落到他们头上,还是忍不住侧耳细听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仅仅只是听她诉,他们就觉得心里甜滋滋的,前路一片光明。

    傅云章越过人群,走到傅云英身边,示意自己来接替她,附耳道:“先去换衣服。”

    她一路奔波,先出了一身汗,又蹚水走进河里,衣衫透湿,接着被流民们拉住问东问西,没法脱身,毕竟是女子,身体会受不了的。

    傅云英轻轻嗯了一声,转身离开。

    看她要走,流民们惊慌失措,都跟着站了起来。

    傅云章站到人前,摆摆手。

    众人见他生得标致,态度温和,心里稍稍安心了一点,不过目光仍然紧紧黏在傅云英身上。

    乔嘉跟上傅云英,带她走到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前,掀开帘子,“公子,里头备了香汤。”

    她谢过乔嘉,进帐篷脱下湿透的衣衫,香汤擦身,换上一件大红纻丝一撒。

    蟒服泡过河水,肯定没用了,较真的御史可以拿这个弹劾她不敬御赐之物,她得先写一封请罪的奏疏。

    天色渐渐暗下来,苏桐找到向导,让他先带百姓们去最近的村庄修整,这么多人露宿野外,容易染病。

    一行人陆陆续续离开河岸,找到一处被焚毁了一半的村庄安置。

    还好现在是夏天,只要有屋瓦遮挡,毒蛇毒虫进不来,铺上草席,便是席地而睡也不要紧。

    傅云英他们没睡,留下两个随从,连夜继续赶路。

    百户曹总督离这里不远,就在前方三十里的山谷中安营扎寨。

    她想尽快赶过去,制止曹总督对平民的滥杀。

    早点到,就可以多救几个人。

    浓稠的夜色中,火把燃烧的光芒微弱如流萤。

    山林中时不时传来可怖的狼嚎声。

    随从们身经百战,自然不会怕这个,行走山间,如履平地。

    那些让人口齿生寒的狼嚎声越来越近,他们也不慌不忙。

    几个文官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体弱书生,走山路都得厮书童搀扶的那种,这些天跟着傅云英翻山越岭,简直是吃尽苦头,还要赶夜路,听野兽跟在身后嚎叫,心肝一颤一颤的,随时可能被吓死。

    张景贞看不清路,跌了一跤,周围人声哄笑。

    他眼眸低垂,在随从的帮助中站起身,拍拍衣襟。

    抬头看一眼走在前方的傅云英,脸上青青白白,顾不上查看哪里摔伤了没有,咬牙继续走。

    不多久,就到了营地,远望一片灯火通明。

    傅云英先派几个随从过去通知曹总督。

    谁知等他们走到营地外面了,都没有人过来迎接。

    终于走出大山了,礼部主事心有余悸,擦把汗,踮脚看看营地辉煌的灯火,声问:“我们先进去求见曹总督?”

    傅云英摇摇头。

    她身上带着朱和昶的亲笔书,曹总督必须如接驾一样大开营门前来接旨。

    很快,随从走了出来,拱手道:“大人,曹总督的亲兵总督已经睡下,先让您去营中休息,等明日再安排接旨仪式。”

    傅云英冷笑一声,道:“不用等明日,直接领我去曹总督的帐篷。”

    随从答应一声,带着她往里走。

    亲兵们忙过来拦阻,傅云英举起尚方宝剑,“御剑在此,如陛下亲临,你们想造反?”

    将官、士兵们面面相觑,忙跪下。

    傅云英双唇紧抿,大踏步走进去,傅云章等人紧随其后。

    一行人浩浩荡荡,到得曹总督帐前,里头灯火幢幢,人影晃动,话声响亮,其中夹杂着爽朗的大笑声。

    礼部主事走上前,耳朵贴在帐篷上细听,点点头,“曹总督在里面,他们在吃酒。”

    傅云英给乔嘉使了个眼色。

    乔嘉会意,拔刀劈开帐帘。

    里头惊叫四起,几个斟酒传菜的杂役离帐篷最近,还以为碰到敌袭,吓得大叫。

    在座的人纷纷站了起来,拿起趁手的武器挡在身前。

    唯有当中一人处变不惊,手里拿了只酒碗,撩起眼皮,扫门口一眼。

    此人方脸大耳,鹰钩鼻,短须,正是镇守荆襄地区的曹总督。

    他眼神深邃,和傅云英目光相接,冷哼了一声。

    帐篷内气氛僵持,将士们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冷冷寒光。

    傅云英不露怯色,径自走上前。

    “曹总督,本官奉诏前来,尔为何拒而不见?”

    曹总督仰头喝下碗中美酒,懒洋洋道:“原来傅监军到了,有失远迎。”

    傅云英看他一眼,接过乔嘉递来的函书,“圣旨在此,曹总督听旨。”

    曹总督眼皮往上,轻哼一声,撩开衣袍,起身叩拜。

    听傅云英念完圣旨,他额前青筋浮起,握紧双拳,想也不想就要跳起来。

    皇上竟然要他停止围剿荆襄流民,只需要将苗八斤带领的几千人解决了就好,剩下的想办法安抚招抚,还要他听傅监军的指令行事,他堂堂总督,竟然要被一个黄毛儿压在头上?!

    旁边的幕僚忙拉住曹总督,劝他不可莽撞,“傅监军带有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总督三思。”

    曹总督忍耐下来,接了圣旨。

    傅云英给了下马威,曹总督才不甘不愿让人收拾干净帐篷给他们住。

    出了帐篷,傅云章双眉略皱,“曹总督脾性暴烈,这么激怒他,怕是不妥。”

    傅云英摇摇头,声:“二哥,没事。曹总督那人欺软怕硬,我若示弱,他会得寸进尺,视我如无物。唯有先从气势上压他一头,他才会服软。”

    她听霍明锦起过曹总督,此人确实能征善战,但桀骜不驯,有点欺软怕硬,遇到软弱的人,他会加倍欺辱,遇到比他强的人,他才会收敛脾气。他性情暴躁归暴躁,可并不傻,之前还给京师里的几位阁老送过厚礼,知道她是朱和昶派来的,绝不敢动她。

    听她这么,傅云章点点头。

    胡乱睡下。

    翌日一大早,傅云英请曹总督过来商议围剿苗八斤的事。

    曹总督忍气前来。

    傅云英不懂军事,没有瞎指挥,先道:“不瞒总督,如今朝中弹劾你的折子就犹如雨后春笋一样,挖了一茬,还有一茬刚冒尖。皇上本想把事情压下来,无奈群臣联名弹劾你,你滥杀无辜,罪大恶极,要将你召回京治罪。”

    曹总督睚眦欲裂,手按在腰间佩刀上,怒道:“何人敢冤枉忠良?我为皇上尽忠职守,天地可鉴!”

    傅云英沉默了一会儿,笑了笑,道:“曹总督的忠心,皇上自然深信不疑,所以才会派本官前来助总督一臂之力。”

    曹总督眼睛眯了眯。

    傅云英道:“总督领兵剿灭起义军,我招抚流民,予以安置,尽早平息叛乱,好叫皇上安心。”

    曹总督一哂。这监军倒是识趣,不准备插手他围剿流寇的事,虽然终究是个麻烦,但怎么也是皇上最信任的臣子,先忍他几天再。

    京师那些文官联名弹劾他,才让他头疼。那些文官假仁假义,只知道动嘴皮子,动不动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皇上仁厚,纵着文官,他以后得心点,免得一世英名败在几个文官手上。

    之前的陕西总督,戎马一生,就因为常年在外领兵,引来先帝的猜忌,被京中几个文官轻飘飘几句谗言给害死了。

    曹总督心思飞转,走出帐篷后,叫来幕僚商议。

    幕僚昨晚刚刚收了乔嘉送的一千两银子和两颗夜明珠,这时眼珠转了转,拱手道:“大人,傅大人深受皇上信任,据不久就要升官,此次皇上派他监军,就是给他添点资历。如今朝中几位阁老,有一半是傅大人当初引荐给皇上的,可见皇上很重视傅大人的意见。只要傅大人肯为大人美言几句,那些整天上跳下窜的文官的意见,不就是耳边风吗?”

    和傅监军起冲突对总督大人没有任何好处,他是一心为总督大人想才这么劝总督的,绝不是因为傅监军的银子!

    耳边风,风吹吹就散了。

    曹总督冷哼了一声,勉强答应下来。

    如果傅监军和之前那些上战场的文官一样,是个怕事的,他根本懒得理会对方,刀子亮出来,保管把对方吓得屁滚尿流。

    可这个监军分明不怕事,他不得不谨慎对待。

    曹总督对傅云英的忌惮让昨晚提心吊胆一整夜的苏桐等人都松了口气,还以为这两人今天可能要起来,没想到凶名在外的曹总督昨晚还一副凶神恶煞的骄横模样,今天就变得客气起来了!

    ……

    警告曹总督,不许他再滥杀流民后,傅云英马不停蹄,带着随从们,沿途走访山中所有村落。

    起初老百姓听到马蹄声就携家带口往山里躲,她不许随从追赶,耐心和来不及逃走的老人明自己的来意,留下几袋米粮,去下一个村落。

    她耐心听流民诉苦,问清他们的来历,跟随她的官员有的负责造册登记人口,有的统计数据,傅云章和苏桐则沿路观察地质水文,看哪里合适建造城镇,哪里适合耕种,哪处河谷可造渡口,详细记录下来,绘制成图。

    半个月后,傅监军的名声渐渐在流民中流传开来。

    传傅监军是个有菩萨心肠的好官,他带着尚方宝剑,杀尽天下狗官,是专程来解救流民的。

    又过去七八天,再等傅云英去深山走访时,终于有一个村落的人鼓起勇气留下来,开房门,请她去屋子里吃茶。

    她被一村子枯瘦如柴的流民围在当中,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回到家乡?”

    流民们摇头。

    他们和躲进山里避难的流寇、盗贼不一样,他们原本是勤勤恳恳的好人家,因土地被当地豪强大族霸占,告到官府,却没人帮他们做主。他们失去田地,却还要缴纳越来越多的税赋,实在活不下去了,又舍不得卖掉自己的儿女,只能逃走。如果返回原籍,他们还是会活活饿死的!

    傅云英环视一圈,“如果朝廷给你们田地耕种,让你们从流民转为良民,你们会跟着那些流寇作乱吗?”

    流民们忙跪在地上磕头,道:“的们只想安生过日子。”

    “好。”傅云英点点头,“朝廷决定在荆襄设置府州郡县,给你们田地,让你们恢复良民身份。你们这些年开垦出来的土地,都归你们所有,你们盖起来的房屋,也是你们的私产,所有人就地附籍,从此以后,你们就是良民了。以后朝廷会在这里建学堂、市镇,开设渡口,通商船,你们可以送孩子去学堂念书,种田耕地之余,还可以养蚕织布拿去市镇贩卖。”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讨论具体的安置措施,已经写成《流民安置疏》送回京师,朱和昶亲笔朱批,同意在荆襄一带设置新的郡县府治,减免赋税,给予流民们良民籍贯。

    她完,众人久久不出声。

    做梦都不敢想的巨大惊喜劈头掉下来,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片刻后,老人们失声痛哭,年轻人欢呼雀跃。

    他们是良民了!他们能够光明正大去外边市镇看热闹,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上学读书,甚至还能考科举!

    这些年,他们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身份不被承认,看到生人就往山洞草窝里躲,终于,他们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躲在一边抱着孩子的妇人们泪如雨下。

    村民们跪下,哭着道:“皇上仁慈!大人仁慈!的们来世做牛做马,报答大人的恩德,愿生生世世都当皇上的子民!”

    苏桐等人站在一旁,看着眼前此景,鼻尖发酸,心里酸酸涨涨的,溢满了酸甜苦辣。

    张景贞掩饰地咳嗽几声,揉了揉鼻子。眯着眼睛凝望一点不计较村民们身上散发的酸臭味、含笑和他们拉家常的傅云英,眼神莫名。

    ……

    傅云英一行人走出村庄很远,回头一看,村里的人还遥遥跟在后面。

    她让乔嘉过去劝村民们早点回家,天色已晚,夜里山中会有野兽出没。

    村民们嘿嘿傻笑,道:“山里还乱着,我们送送傅大人,马上就回去!我们腿脚快,走一会儿就到家了。”

    苗八斤揭竿而起,四方流民起义。他们人数众多,分布在大山深处,粗略算来,有十几支起义军。

    曹总督这个月消灭了其中三支,剩下的起义军到处流窜,还在反抗。

    幸亏傅云英到处走访,之前曾被官府骗过一次的老百姓被她的诚意所动,愿意再相信官府一次,而不是举家投靠起义军,所以目前起义军的人数没有变多。

    本朝太、祖当年就是这么发家的,流民起义不可觑。如果她来晚一点,荆襄数百万流民全部被起义军煽动作乱,那曹总督也未必能扛得住。

    村民们有自己的私心,胆子,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但官府保证能让他们安生过日子,那他们也非常忠诚。

    傅监军是他们心目中的活菩萨,他们得把傅监军保护好了。

    他们一直把傅云英送到大路上,看她骑着马走进营地,才转身回去。

    营地里,傅云章回头看那些村民举着火把离去,翻身下马,感慨了一句,“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用兵的要领,在于擅于使民众归附自己。

    傅云英刚下马,正低头喂自己的爱驹吃果子,听到这句,嘴角微翘,拍拍马背,道:“不然。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不对,用兵看重的事形势有利,施行的是机变诡诈。

    礼部主事走过来,插嘴接下去:“善用兵者,莫知其所从出!”

    善于用兵的人神出鬼没,没人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出来的。

    他们一句一句接下去,工部另外一个主事走过来,哈哈大笑,“行了,咱们一帮文官,没事在这里讨论什么兵要?也不怕那些武官笑掉大牙!”

    众人相视一笑。

    进帐洗漱,吃过饭,傅云英合目睡下。

    白天累了一天,本应该睡得很沉,她却在枕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讨论兵法的时候,不免想到霍明锦,他北上回京,她却南下来了荆襄,这么久没见,不知道他会不会和苏桐一样晒得黑如煤炭。

    期间一直通信,他这人实在太肉麻了,信写得简直缠绵悱恻,想她的话可以反反复复强调一沓纸,她都不好意思多看。

    夜半的时候,帐篷外传来一片窸窸窣窣的轻响声,似乎是落雨了。

    傅云英翻了个身,目光落在湘竹屏风外的帐篷上,蓦地睁大眼睛。

    帐篷里没有点灯,黑魆魆的,营地外却有火把照明,此刻夜半时分,四周静悄悄的,却有一道高大的身影,赫然映在帐篷上!

    她咬住唇,立即清醒过来。

    傅云章他们的帐篷在她附近,乔嘉和另外几个护卫从早到晚换班巡视,绝不会离开她的帐篷几丈远,怎么会有人接近她的帐篷,还在外边窥视?

    她汗毛直竖,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心翼翼去摸床边的竹哨子,那是她示警用的。

    然而还没等她够到竹哨子,几声利刃划破帐篷的割裂声响后,那道黑影如闪电一般,疾步奔至床前,一把扣住她的手,同时捂住她想呼救的嘴巴。

    暗夜中,男人俯身压下来。

    近在咫尺,能看清男人一双眼睛清亮如水,眉骨高挺,右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

    “傅监军,得罪了。”

    作者有话要:

    云哥和二哥他们讨论的那几句兵要之法,引用的是《荀子》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