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人间音
傅九襄与沈万山许久未谈论朝政,这一夜沈万山将四处打探来的消息悉数同傅九襄讲了个干净,这位曾经的廷尉史经历了被贬之后,其锋芒倒是藏得更深了。
“谢家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傅九襄忍不住发问,谢琨就谢清运一个儿子,如今顺帝重怒势要捉拿谢清运,可人却在烛都消失了,这事怎么看谢琨都逃脱不了。
“这几日王爷未出府,许多事不清楚,下官借用了王府中的几名侍卫,去外头打听了一下,那谢琨,貌似不在谢府。”
傅九襄挑眉,倒是有了几分诧异,“谢琨不在烛都能在哪儿?”
沈万山意味深长道:“谢琨大夫人王燕其兄长王蟾,乃凉州都护,王家世代扎根凉州,凉州十万大军若当真压境,烛都可无人能抵啊。”
天边应景的刮起了狂风,傅九襄同沈万山盘腿坐在软垫上,两人神色皆无比凝重。
“沈大人未在边境待过,军中士兵您不了解,凉州的十万大军那是战时状态满打满算的人数,单如今的太平盛世,十万大军想来有七万都是寻常人家的年轻汉子,归家种田或者归于军中修葺城墙,十万大军不过得好听罢了。”
“王爷您莫不是忘了,烛都中还有一个韦蒙。”沈万山皱眉,很是不安,“赵熙不在烛都,细柳营中可以韦蒙独大,若谢琨当真起了什么歹心,只怕”
到此,沈万山摇了摇头。
太平盛世不过是藏在话本里头的梦,如今的南邑,臣子野心勃勃,帝王无端猜忌,乱世不过一念之间。
傅九襄起身,“沈大人,您早已被流放出了烛都,这些话莫要再了。”他提着灯笼,“本王送您回屋吧。”
沈万山叹了口气,“王爷倒是沉得住气。”
“天塌下来上头还有人顶着呢,苏郎仪还想坐稳丞相这个位置,他就不会撒不管,都赔进去一个覃隽了,这趟昭狱他出的可不容易。”傅九襄一声讥笑,“咱们呐,就瞧着这些人唱戏就行了。”
沈万山走在了前头,傅九襄中的灯笼在长廊下倒出一条长长的影子,行走在暗夜中的人就靠着这长夜的微光孑孓独行。
话虽然这样,但傅九襄还是在送沈万山回了屋子后便吩咐青山加强了定北王府的守卫,并且嘱咐郑伯无事便不要出门了。
“主子,您是觉得烛都会乱了吗?”青山不解。
傅九襄斜睨了青山一眼,“知道烛都每年怎么会死那么多人的吗?”
青山摇头。
“死于话多。”
“主子”青山一脸委屈。
傅九襄大步往前走着,青山赶忙跟了上去,“那咱们要给千山修书一封吗?要是脚程快,三日后千山便能到北疆了。”
“写吧,让他动作快些,若是找不到人,我就把他那匹枣红色的马送给傅乾历。”
青山努了努嘴,那匹枣红色的马可是不久前千山亲接生的,千山别多宝贝那匹马了,要是这话真传到了千山耳中,他铁定要气得跳脚。
行至东院,傅九襄望着空荡荡的屋檐,啧了一声,“吩咐你办的事上点心。”
青山挠了挠头,他今儿还有什么事没办成?
傅九襄推门进了屋,青山侯在原地,想了半天,终于,他一拍脑袋,他一会就去库房找串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来!
屋里头烛火燃到头了,蜡油在桌上漾了一片。
苏知玺趴在搁置在胡床的案桌上,睡得正熟。
傅九襄放轻了动作,将苏知玺抱了起来,闭着眼睛的人轻哼了一声,嗅了嗅来人的味道,又接着睡熟了过去。
一日一日的汤药灌下去,这腰细的还是不像话,一只就能搂住,傅九襄将苏知玺放在了床榻上,摸着他消瘦苍白的侧脸,久久未动半分。
白俞病着,傅九襄不放心,翌日天刚亮他就带着亲自带着大夫去了白府。
苏知玺醒过来的时候身边被褥都凉大半了,青山侯在外头,听着屋子里头的动静。
“公子,您醒了?”
傅九襄亲自吩咐的青山,他不在定北王府中,青山必须寸步不离苏知玺。
“公子,的替您把衣裳穿好吧?”
从前风度翩翩的大公子如今衣食住行皆要人伺候,饶是青山这样的大老粗看着也于心不忍,只觉得苍天实在不公。
苏知玺坐在床边,“进来吧。”
他非心高气傲到不知轻重之人,青山是傅九襄的贴身侍卫,如今傅九襄将人留给他了,他再端着实在没意思。
青山服侍苏知玺穿好了衣裳,在他肩上披了一件白狐大氅,“公子,您今日可要去外头走走?外头雪停了,还出了点日头,人晒着还挺舒服。”
“今日倒是不冷。”苏知玺拢着大氅,搭着青山的出了门。
无风无雨的好日子,苏知玺站在廊下,穿着一身白衣,院子里头候着的都是一群带刀侍卫,哪里见过苏知玺这样如琢如磨的贵公子,纵然眼是瞎的、人是病的,但那一身翩翩气度就足以让众人叹服。
一阵微风拂过,廊下挂着的铜风铃发出了一阵清脆的声响,叮叮当当的声音沿着长廊一路飘散,脆的就像是踩碎了初秋满地的碎叶枯枝。
苏知玺听得入了迷,他顺着声响望去,纵然什么也瞧不见,但在一片黑雾中,他仿佛也能瞧见晴日里的积雪在晴朗的日头下泛着细碎的金光,沾满青苔的石阶上积雪融化,雪水成了玉珠滚落进了花圃中,苏知玺甚至能想象出那串铃铛该是什么模样。
铜制的、或许还带着陈旧的褐锈,下头挂着一串铁片,风一吹,四处飘荡,不安分地撞击着。
这是瞎了的苏知玺,第一次觉着自个儿还活着。
在听见檐下传来的风铃声后,苏知玺兀自勾起了唇角。
“青山,你带着公子站在那做什么?快过来,今儿庄子上送来了一只肥羊,我让厨娘挤了一碗羊奶,正热着呢,正好给大公子暖身子。”郑伯站在东院门口,插着腰大喊。
苏知玺带着一脸笑意,他伸想摸一摸那串风铃,在抓到一阵虚无的空气后,只觉得无比欣喜。
这样的好日子,他又想多活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