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客居赵府(一)

A+A-

    当夕阳照在精致的镂花雕窗上时,我正站在窗前,抬头望,或者,我在思考人生。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现在的状态,那就是迷茫,我想,对于一个前事尽失的人来,迷茫二字,最为贴牵

    然而,尽管我从日薄西山一直站到月挂中,却仍然没想明白。深秋已至,入夜后,便是寒风刺骨,眼见着那雕花的窗子也在寒风中吱吱呀呀地瑟瑟发抖,我也认为身体要紧,便不再站着,关了窗,转身又添了件衣裳。

    来到桌旁坐下,我觉得百无聊赖,只好拿个平时逗鸟的竹签挑着烛芯子玩儿,一会左右拨弄着烛芯子,一会又在烛芯子周围挑了些烛油,放在火焰上烧,竹签便烧短了一截。玩了一会,觉得眼睛有点涩,毕竟眼伤才刚好,又盯着烛光太久。

    我正揉着眼睛,有人叩门,我提高声调了声“进”,有丫鬟应声推门进来,告诉我晚宴开始了,我只得饶了那竹签子,披了件披风随那丫鬟去赴宴。

    这便是我现在的栖身之地:赵府。要这赵府,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却也是这一带的首富了,再加上赵公子为人心善,时常布施穷人,因此在这十里八乡也是名声显赫的。这也全因着祖上传下的家业,赵家世代经商,传到赵公子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赵氏布庄,规模宏大,附近几个镇都有布匹供应。因此,赵公子虽无功名,靠着这家布庄,倒也保得一家老衣食无忧。如此,赵家也算得上是一户大户人家了,规矩难免重了些,不像一些门户。吃食也都格外讲究些,连用餐上都有它自家一套的规矩,一般人家一日两食,晨起后一食,称为食;白日里一顿,这顿更丰盛些,是为大食。

    但他们家到了夜间必得还要再吃一顿,因为这时是赵公子回府的时候,家里要一起吃点夜宵点心。是点心,自然也不会是简单的几样糕点,可口的菜肴也要满满当当地摆上桌,简直比大食还要正式,这才是赵府的正食。

    所以丫鬟来请我去的晚宴自然就是赵府的夜宵了。

    晚宴设在花园中心的亭子里,甫一进门,赵家老太太就在上首笑眯眯地跟我话,一面让我快坐下,她问的不过是些平日总问的几句,左“不过身子好些没”“可有想起些事情”“丫鬟服侍的可还尽心”之类的,我一一应过,“身子挺好的”“依旧没想起什么”,一面在我的位置上坐下。

    对面坐着赵公子的妹妹,见我来了也是十分熟络地同我话,我也礼貌地回应了两句,主要是我们平日不怎么来往,所以我并未表现得很热忱,但她却完全不受影响,仍自顾自兴冲冲的。

    我也知道自己有些过于谨慎了,但对于她莫名的亲近,我总是不大放得开心防,兴许是我此前的经历造就的这副性子吧!

    赵府虽大,人丁却不怎么兴旺,正经主子就老太太,赵姐跟赵公子三人,现如今多了我一位外客。于是饭桌上便是四饶碗筷,我落座之后,便就只等赵公子一人了。

    此时赵公子业已回府,只是先下去沐浴更衣了,我们便一边吃茶聊一边等他,但主要是我吃茶她们母女俩聊。

    直到最后一样餐点上桌的时候,赵公子才姗姗来迟,他今来得格外晚,不知道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