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好人

A+A-

    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

    ——杏庄老人言渔樵问答题解,杏庄太音续谱

    身栖沧海一叶舟,

    捉竿倚卧顺清流。

    苍苍须发老无忧。

    披蓑挂笠,

    鱼虾伴酒,

    天地逍遥游。

    心归南山遍林中,

    挑担行路凭柏松。

    褐褐衣衫春意浓。

    击节呼啸,

    步履生风,

    高歌满江红。

    问所求。四季山水风景好,江河湖海,雾雨露霜,人生快意去无休。

    且听答。斧荆伐薪采百草,松柏檀樟,峰峦山岗,白云生处即为家。

    听我言。逢春时节,兴盛季度,花草自生长,缘何砍伐抑更替,换得金银入俗间。

    未假。取木生火,更替有常,一岁一枯荣,云龙风虎终有期,君子得道济天下。

    欲语兹。愿身处江湖全此世,钓鱼虾山水间,忘情觥筹为心志。

    志存差。叹宇间万物自太平,湖鲤河蟹亦生灵,伤身害命实非佳。

    非如此。无为念饵,风景是斯。

    诚意话。乐乎物外,归隐生涯。

    有道是。多少人,只为名禄白了头,又于恩仇难忘情,入得苦劳不得脱。挥泪洒江水,悲号震山林,匆匆行,无为过了这一世。

    休提罢。再回首,不如垂钓沧海间,时来伐木南山中,超然人间自在意。夕阳映江水,归鸟入山林,你与我,唱晚对答尽烟霞。

    棹船步履各自回,撑竿荷担意流连。

    丝弦缓,声声慢,竹鸣弱,续续悬。

    乘醉评天下,兴起人间。

    古今沧桑变幻,

    一曲问答全。

    箫声伴着琴声渐渐渐弱,一曲终了。

    一段时间内,一片安静。夏玉雪看着窗外,一言不发。

    窗外也没有任何声音,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片寂静中,回想着,感受着,思索着。

    孩子们是最先有所反应的,有的孩子从窗户向外看。

    “先生,外面站了一个人,在吹笛子呢。”

    “还有院长,院长也在。”

    “那个不是笛子,是箫,我爹见过的。”

    “他很帅诶,先生,是你家相公吗?”

    (八卦)

    夏玉雪想着,虽然不明白这和道士有什么关系。

    “不是,他是是先生的一个朋友。”

    “先生,那我们去看看你的朋友吧。”

    我们?她想,书生不会伤到孩的吧。

    不会的。“好,我们一起去吧。”

    孩子们簇拥着夏玉雪走到外面,刘松和谷院长正站在那里。刘松面带微笑,里拿着一只箫,他将箫递还给谷院长。

    夏玉雪刚想什么,孩子们先拥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刘松也笑着回答他们。

    她就站在一边,等着,脸上也带着笑容。

    谷院长走近,和她聊起来。

    “想不到姑娘是松居士的朋友,老生实在眼拙。”

    “院长不必如此,我和松居士是旧相识,我也不知他来了广昌县。”她回答,“是松居士听我在这里了。”

    “正是。”

    谷院长着,走到学生那边,告诉孩子们中午放学时间到了,该回家了。

    学生们不太想回去,他们又重新围到夏玉雪身边。

    “先生,你下午还来吗?”

    夏玉雪想了想,下午也没什么事,来也可以。

    “行啊,我下午早些过来,上课前再来弹琴。”

    他们一阵欢呼。

    “那明天呢?”

    “先生,你会留下来吗?”

    第二次听到这个问题,夏玉雪感觉心脏一阵撞击。她看着眼前的这些面孔,年轻,生命,未来,和她一样面带笑容。

    她想留下来。

    “不会。”

    她轻轻地着,感受到体内有什么被撕裂了。

    孩子们失望的眼神。

    “下午见,早些过来。”

    “嗯。”他们答道,重新恢复笑容,“先生再见。”

    “再见。”

    谷院长带着孩子们走了,夏玉雪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你应该留下来的。”刘松。

    “是啊”她回答,不想再这个话题了,“松居士真是见多识广,知道渔樵问答这种新曲。”

    刘松看着她的表情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不禁叹了一口气。

    “我和杏庄先生多有来往,他曾教会我此曲音律。”

    “你演奏得的确更为贴合曲意。”她,“可以抄录一份律谱送我吗?”

    “自然可以。”

    “多谢。”

    “不必客气。”

    “呵,你对别人不必客气?”她笑了,然而是嘲讽的,不带感情的笑,和之前的绝对不同,不同于对孩子的笑颜,不同于琴曲中表达的感情。

    刘松觉得,那才是真正的夏玉雪。

    “夏玉雪,你刚才弹奏的,那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你呢?”

    “是。”

    “亦然。”

    “那为什么——”

    “书生。”她打断,冰冷的语气,“我们是现在这里打,还是你今晚和别人一起?”

    “我们已经打过了”

    “那么,”她转身离开,“我先走了,用午饭。”

    “夏玉雪!”刘松止住她。

    “还有什么事?”

    “我不会告诉他们你在这里。”他。

    “多谢。”她回到学堂,包好古琴,然后走了出去,没有再回头看刘松一眼。

    刘松还留在原地,回想着,感受着,思索着。

    多少人,只为名禄白了头,又于恩仇难忘情,入得苦劳不得脱。挥泪洒江水,悲号震山林,匆匆行,无为过了这一世。

    再回首,不如垂钓沧海间,时来伐木南山中,超然人间自在意。夕阳映江水,归鸟入山林,你与我,唱晚对答尽烟霞。

    片刻之后,他也走了,回去经过确认,此人确为琴艺先生,午后仍于学塾教学,若有存疑可继续观察,至于自己则收得急况,需速至,呃保定,无法参与晚间行动,还望见谅。

    当天下午,他去学塾,托谷院长将律谱送给夏玉雪,她正在给孩子们弹琴,他们没见面。

    他还顺便给了谷院长一张钱庄票据作为捐资。

    然后,他收拾好行李,当天黄昏时离开了广昌县。

    向东,回泰山,回家。

    夏玉雪一个下午都在学塾里,谷院长在知道了她是松居士的朋友并且收了票据之后专门放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让她弹琴。

    她弹了一个下午,过得很开心,散学时,和孩子们互道再见,回到客栈。

    晚上,她穿上白衣,带上面纱斗笠,从窗口飞出去,消失在夜空中。

    半夜三更时分,她来到阁子院,藏经阁对应的后墙。

    她纵身越过。

    我要休息一下

    肖鸾字杏庄,其实这里的题解省略了前面的一句“唐人云:汉家事业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诗歌由重修真传琴谱中渔樵问答的歌词改编而来。文中的内容有暗示含义,渔樵的形象对应夏玉雪和刘松,其中樵夫“云龙风虎终有期,君子得道济天下。”对应刘松的文人特质,而渔夫“湖鲤河蟹亦生灵,伤身害命实非佳。”对应夏玉雪的杀身份,其他还有一些联系就不多言了。

    实际上的渔樵问答有琴箫合奏,但似乎琴为樵,箫为渔(理性元雅中的歌词提到),大家可以搜索一下相关音乐视频神马的。

    我对诗歌也没多少了解,只能做到入门级的对仗和押韵,然后就从心了。其中问答的部分,每一段第一句的最后一字和段的最后一字押韵。而每一回问答的最后一字押韵,所以樵夫的话是押同韵的,韵母都是,此外樵夫的一些话还额外压上了韵,反映刘松的奏曲水平更高一些。

    最初在做岁寒三友的人设时,除了松竹梅之外,另一个属性就是分别对应好人,坏人和丑人(tegd,tebdndtegly)一部经典的西部电影,很好看的,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