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标题走了
开春以来,朝堂氛围有些紧绷。因蒙古那边噶尔丹野心勃勃先后进攻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致使几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康熙帝派使者去噶尔丹那里,令他将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却被无视了。
任何时代都少不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他们就像是处于七年之痒的老夫老妻,就算吵得恨不得拿刀捅死但就是离不开对方。
康熙坐在高位上神色难明,以楼梯为界限,下方宛如菜市场,上方是高高在上的宫殿。
胤礽身处“菜市场”却置身事外,只是冷眼看着这些所谓的大清“肱骨”吵得面红耳赤。他是坚定的持主战意见,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可吵的。对方敢无视大清的警告执意起兵,明摆着不把大清放在眼里,既然如此何须给对方面子?
和平?谁家和平是靠礼仪和退让得来的?只有打服了,才能知道什么叫和平。
康熙端起茶杯,吹开上面漂浮的茶叶后慢条斯理的喝上一口,然后伸到半空中一松——“嘭!”
茶水四溅,杯盖分离。
茶杯一路向下在台阶上跳跃,等跳到台下后再也承受不住碎裂开来。
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噤声。
“嗯?”康熙发出充满诧异的声音,“怎么不继续了?朕只是一时没拿稳而已,你们不用管朕,继续吵吧。”
尽管皇上的声音很平静,但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发抖,不用交流大家十分一致的跪下大喊,“皇上恕罪!”
这套动作到是默契十足。
“恕罪?呵呵,你们还知道自己有罪?”康熙气极反笑,“噶尔丹公然无视朕的旨意,大张旗鼓进攻漠南,这是将朕的脸往地上踩啊。就这你们还跟朕以德报怨?你们将朕的颜面,将大清的颜面置于何地?!”
康熙愤而起身,拿起桌上写着噶尔丹违抗命令的奏折一甩,刚好打在一个坚持主和的官员头上,正好打掉了他头顶的乌纱帽。
对方忍不住惊惧的叫了一身,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其他人见状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具都低着头不敢看皇上。
胤礽低着头掩盖自己脸上幸灾乐祸的表情。
康熙生气的踱步,指着前方一个个缩着脖子的官员恨铁不成钢道:“亏你们还是大清的栋梁,朕就应该让外面那些百姓瞧瞧,这就是大清的朝臣,这就是大清的支柱,你们丢不丢人啊!”
“皇上息怒,皇上恕罪!”
“刚刚不是挺会的吗?现在就只会这一句话了?”眼见皇上有越越怒的趋势,所有人都缩着头做鹌鹑状。主战派面上苦着脸心里乐呵呵的,主和派就惨了,胆战心惊的,深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火就烧到自己身上来了。
“你们是大清的骨干啊,一个个却跟菜市场的商贩一样,上要是有武器是不是还要打起来啊?你们这样要朕如何息怒?”
康熙骂累了,喘息粗气回到龙椅上,好长时间没话。
下面的官员就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一动不动。
半晌,康熙又开口了。“传令下去,朕要亲征准噶尔部!”
皇上是一个国家的根啊,战场那么危险的地方皇上要是有什么闪失那该如何是好?自许是为国家着想,因此有人马上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劝道:“皇上不”
康熙一个眼神下去,对方立马消音,可是晚了。
“来人,李瀚文大人年事已高,不适合在继续待在朝堂,快送他回去休息吧。”康熙摆摆,颇为不耐烦的着。
“皇上、皇上卑职错了,卑职是为您担心啊。卑职对您的心天可明鉴啊,皇上、皇上等、等等,你们快放开我,我的帽子,臣的帽子啊”李瀚文慌得不得了,颤抖着想靠近康熙,可惜还没动弹几下就被侍卫拖走了,挣扎中头顶的乌纱帽掉了下来。
大家的眼神不由自主的落到孤零零的帽子上,这下要是还有人敢话,那真得是让人膜拜。
危险?康熙内心冷哼一身,他在位期间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过几年没打仗有些人就忘记大清是如何成为一国之主的了。
况且噶尔丹之所以敢如此,背后必有沙俄的影子。沙俄自前年战败,就一直不太安分。他们并没有放弃入侵大清的野心,而是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再次入侵。
这次要是退让了,沙俄必将蠢蠢欲动,到时候会引发更大的动乱。康熙扫过下面跪着的人群,眼中是裸的嘲笑。
可笑那一群蠢货真以为一纸书约就能约束那些野心勃勃的野蛮人,读书读傻了吧!
“大家还有事吗?没事就退朝了。”
康熙等了一会儿,见下面无人应答,一声爆呵,“话啊!都聋了不成?!”
好多人被吓得一抖,连忙道:“没事了、没事了,臣等无事。”
梁九功高声喊道:“退朝——”
等皇上走得看不见了影了,他们这才软着腿,互相搀扶着离开。
回到寝宫的康熙拿着一碟炸得金黄的土豆片慢悠悠的吃着,那有之前生气的样。
有些人忘性就是大,真是久不发脾气,以为他脾气很好一样。
“你是不知道那些人最后抖着腿互相搀扶着出去的狼狈样子,哈哈哈笑死孤了。”胤礽下了朝就直奔胤祚住所,迫不及待的与他分享这件趣事。
胤祚“嗯嗯,啊啊”的敷衍着,上画图的动作不停。
胤礽也没在意,继续道:“不过皇阿玛就是太仁慈了,要是孤是皇上,那孤非得”
话还没完就被胤祚打断了,“你现在还不是皇上呢。”
胤礽毫不在意的:“以后不就是了吗。”
“那是以后的事,请先着眼于现在。”
“你又在担心一些没必要的事了。”胤礽无奈极了。
“我这是实话实。”
这要争论起来就没完没了了,胤礽不愿再谈这个话题,看到胤祚面前散乱的纸张问道:“你这是什么啊。”
“火器的零件图,皇阿玛估计要亲征了,武器得跟上呀。”胤祚在想办法升级火器,目前正在画设计图,更新它们的零部件。
“你也知道皇阿玛一定会打啊。”胤礽眼睛一亮,皇阿玛要亲征的消息只有刚刚在朝堂上的人才知道。而六弟即便没有得到消息,就能推断出一样的结论,胤礽很是高兴,“六弟这么聪明,快点进朝堂帮帮我吧,反正皇阿玛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胤礽对这倒是看得一清二楚。
胤祚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眨巴着双眼卖萌道:“二哥在什么呢,我还是个孩子呢。”
“好吧,不愿就不愿吧,你开心就好。”胤礽耸耸肩也不强求,他仍然是那个态度。无所谓六弟做什么,开心就成。
胤礽叹口气,放松身体瘫在椅子上抱怨道:“孤每天处理奏折,有时候看到一些不知所云的奏折,就感觉写这个的人跟个痴呆一样,我大清怎么会有这样的官员?”
偌大的皇宫也就只有六弟这能让他这么放松,不用顾及形象,不用思考什么该什么不该。
房间内只有两兄弟,连贴身厮都被胤礽勒令守在门外,胤礽尽情的吐槽遇上的事或者人。
胤祚一心两用,上画图的动作不停,耳朵准确的接收那些没什么营养的话,还时不时询问几句。胤礽便会更起劲的吐槽起来。
胤礽在胤祚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后,认命的回去继续处理皇阿玛给他留的公事了。而且到时候皇阿玛亲征,他肯定得留下监国。
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得早做准备。
康熙二十九年五月中旬,皇上下令将御驾亲征。
康熙调了一千火器营的人,由于时间太赶,胤祚没能将设想中最好的火器做出来。只得把目前经过改良后最好的-枪给火器营配上。
当然胤祚重新制作了几支更为贴身巧的-枪给康熙防身用,至于护具胤祚千锤百炼也才弄出来了一副护具。毕竟清朝还没有炼钢技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由于硬件设备的原因,钢水提纯去杂质这部分不太好,所以炼出来的钢铁肯定没有后世好,不过比现在的铁质护具好就成。
铁属于官方管控物品,胤祚突然要大量铁当然有人跟康熙了,康熙直觉这事跟他有关,也就默认了没去管。
在康熙即将出发的前一晚,胤祚把护具和-枪送给了他。
“皇阿玛注意安全。”
胤祚把东西往他这一放,只了这一句话就没了。康熙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其他的话,比如自己这段时间如何辛苦,又比如对他的担忧。
然而什么都没有,胤祚眨巴着眼睛等他回话。
康熙无声的笑了,大轻轻抚摸胤祚的后脑勺,温声:“放心吧,朕只是在后面指挥。”
“嗯,我等皇阿玛凯旋归来。”胤祚点点头,理智告诉他皇阿玛会平安归来的,只是情感在闹事。
“好带你去蒙古的,朕怕是要失约了。”
“没事,咱们也没定时间,不算皇阿玛违约。”胤祚倒是无所谓,他还,他们有的是时间。
“哈哈,的也是,朕一定会带你去蒙古玩的。”康熙保证道,双眼盯着胤祚那碍眼的黑眼圈又催促着,“好了,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这两天可以不去上书房。”
“好的,谢皇阿玛,那我先回去了。”
“嗯,去吧。”
目送胤祚离开的背影,康熙深呼一口气,缓解发涩的双眼。
六月大军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