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标题撤了
“朕大清八旗铁骑以往平定三番何等威风,现在连一个的噶尔丹都对付不了了,如此不堪大用,不堪大用啊。”康熙摇着头痛心疾首道。
大清主要就是靠八旗成功当上中原霸主的,且八旗旗主权利非常很大。当年企图控制康熙的鳌拜就是镶黄旗旗主。自从经历了鳌拜那件事,削弱八旗就被康熙记在了心里。
这些年他肢解议政王大臣会议,温水煮青蛙般收回各个议政大臣的权利,把那些贵族亲王都变成有名无实的空位,就是在一步步削弱八旗权利。
他是想废掉八旗军,但对象是各旗都统,没成想现在整个八旗军从上到下都快烂了。
但是大清还需要八旗的力量,俗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八旗要是这时候倒了,边疆必将蠢蠢欲动,且之前朝廷对对八旗投入了那么多资源,所以八旗更不能废了。
“你们觉得八旗应该如何整改?”康熙把问题抛出来,他想看看这两个儿子能给出什么建议,特别是胤祚,这个总能给他惊喜的儿子。
胤礽思考了一会:“八旗中分为蒙古八旗、满洲八旗和汉八旗,其中蒙古和满洲八旗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不分彼此。那就弄一个对抗赛让蒙、满八旗和汉八旗互相对抗,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保持他们的凶性。”
“对,我常在瑞丰楼看见玩乐的八旗子弟,无非是因为现在没什么战事,有钱又闲,所以得让他们忙起来。”胤祚首先赞同二哥的话,然后再此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建议,“不过这样长久以往必会增加满汉之间的矛盾。如今大清依旧是汉人数量多,况且皇阿玛主张满汉一家亲,所以我建议直接打散八旗,三军混合。再分两个阵营进行对战。”
“三军混合?”胤礽皱眉,这些年不是没人想过满汉混合。只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满汉关系一直不好,经过皇阿玛多年努力也才稍微缓和了一点。百姓尚且关系不好,更别满身煞气的军人了,这阻力太大了,得不偿失。
“三军生活习惯和作风都大为不同,且彼此间积怨已久,这要贸然混合怕是会激起反作用,三军得先一步内乱。”胤礽摇头,“不可,不可。”
康熙低垂着眼,不知道在想什么,并没有话。
“确实”胤祚赞同的点点头,随意道:“还是那句话,让他们忙起来。”
康熙听出来点兴味来,昂首示意道:“继续。”
“操练!把他们往死里操练!练到没力气话,看谁还有怨言。既然大清给他们的待遇那么高,就得对得起这待遇啊。”胤祚一脸理所当然。
“你就不怕他们到时候造反?”胤礽很震惊,这话居然是从他那个善良、正直、天真、纯洁、可爱的六弟嘴里出来的?
“再给点他们拒绝不了的赏赐钓着他们不就行了。”胤祚不以为意的样子特别像反派。
“他们拒绝不了的东西是什么?”康熙追问道,从胤祚的话语中抓到一些摸不清的东西,他试图去看清楚、去抓住他。
“我怎么知道?”胤祚潇洒的耸耸肩,不负责任道:“我只是这样假设。”
有些话他能,有些话他不能。他只是提供一种设想,一条可行的路,一副未来的美好画卷,至于细节方面就交给皇阿玛和二哥去操心了。
“咻!”灵感跑了,康熙脑门青筋欢快的蹦跶着。
“他们要还是闹,就让他们滚蛋,有的是人想成为八旗弟子,他们不珍惜有的是他们后悔的时候。”胤祚不知道皇阿玛心里正抽他呢,他翘着二郎腿,姿态非常嚣张。
在这方面他的态度很强硬,能来就来,来不了就滚,到了军营还想怕苦怕累?
“而且到时候分阵营比赛的时候,最好是在万众瞩目之下比拼,让百姓和大清的附属国都来看看。”
胤祚人鬼大的作唏嘘状,“这人呐,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关注,你看我那楼里,那些人为了自己的积分能上榜,简直日日夜夜恨不得睡在我楼里,一天十二时辰不停地挣积分。”
“每次在榜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跟打了鸡血一样。”这样做不仅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最重要的是能震慑邻国,展示大清的底蕴。
胤祚越越起劲,还别人打鸡血,自己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是在为国家、为父老乡亲、为皇上而战。军营中要挂上皇阿玛的画像,让他们认得皇阿玛。还有一些吃饭或者训练的地上最好留有皇阿玛激励的话,代表皇阿玛很看重他们。再者皇阿玛应该要经常去军营看看他们,跟他们话,鼓励鼓励什么的。”
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拉拢人心,更是给军营里的军人一种心理暗示——皇上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首先他们得听皇上的话。
八旗军为什么威胁那么大?因为有些人对于皇帝他们更听旗主的话。因为每天接触的人是旗主,下达命令的是旗主,分发银两的是旗主。皇帝的存在被模糊了,所以有些军人只听将领的话,造反就是这么来的。
“军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纪律啊!是服从命令啊!皇阿玛是第一服从人,再然后是八旗都统,最后在按照官阶层层递进。”胤祚结合上辈子军队的一些情况,嘴巴一张一合的大量输出,想到什么什么。
反正他把上辈子的所见所闻一股脑都出来,至于怎么做再看皇阿玛。
胤祚在这口若悬河,嘴一顿叭叭叭,听得康熙和胤礽一愣一愣的,压根插不上话。
眼瞅着话题已经从整顿八旗军歪到了如何丰富军营生活,胤礽回神动合上了自己的下巴,倒了一杯茶滩着。今天见识到了六弟的另一面,不错不错。
“诶,其实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搞一些军事报。”怕二哥和皇阿玛不理解报纸,胤祚还解释成他们能理解的形势:“就是会登记谁谁谁什么项目名次的荣耀榜还有一些军营里的奇人奇事、好人好事和”胤祚嗨了,也没发现话题歪了。
他忘了这是封建时代,文化普及程度很低,军营里都是些大老粗,识字的都没几个,更不用写了,军事报搞了也是给瞎子看。
然而不管胤祚得有多离谱,能不能实现,康熙都很听得很认真,他从胤祚的述中一点一点的挖出着自己想要的。
胤祚还在滔滔不绝,到某一时刻突然咳嗽起来,胤礽把早就滩凉的茶水递过去。
“咳,别,还真渴了。”胤祚咽了口唾沫,接过来吨吨吨的干了。
“啊,爽快!”
“接着。”康熙又给他续上一杯,催促道。
胤祚两一摊,无辜道:“完啦。”
他已经很多了,肚子里的存货总要一点一点的放嘛,他走的是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康熙缓慢的笑了,没有深究,转过头询问胤礽的看法。“胤礽觉得六的话怎么样?”
胤礽态度只有一个字——夸!
“六弟的想法总是天马流星能给人以新的启发,且总能另辟蹊径,这非常人能办到,孤很佩服。”
康熙哂然一笑,好吧,他早该想到胤礽会什么。毕竟起对胤祚的宠溺,胤礽比他过之而无不及。康熙摇摇头,驱赶道:“行了,朕心里有数了,你们先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
等两个儿子一走,康熙起身来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纸。梁九功不愧是跟了康熙十几年的人,已经在那儿磨墨了。
康熙笔走游龙,都不用思考,心中已经有了定夺。他保留了胤祚的大框架,既三军混合再分阵营,还有胤祚的常去军营走走,在军营里放置自己的头像和话语等等此举拉拢人心,深得他心。
不过三军混合只能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将三军集合,然后一点点打散重组。
还有两军阵营对抗赛的项目、奖赏、地点和流程等等一系列都需要完善,康熙一边想一边写,把胤祚的建议一一丰富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可行的计划。
出了房间胤礽也不端着了,抱着胤祚的脑袋左瞧右瞧,直白的夸赞道:“哎呀,我们六这个脑袋啊,可真令人稀罕。”
“只有脑袋吗?”胤祚双环胸,一副很不爽的样子。
“哈哈,我们六整个人都让人稀罕。”
“那是!”胤祚毫不谦虚的认了。
“哈哈哈哈”胤礽大笑起来,畅快的笑声传出老远。很神奇,只是跟六弟了会话,近几日的阴霾一扫而空。
房间内康熙停下笔,又看了一遍自己的计划满意的点点头。过了会儿又叹了气,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他要先想办法撤掉原来的八旗都统,然后换上可信任的人,人选最好是他的孩子们。
但是他的孩子们还,最大的胤褆也才岁,等他们长大些。等其他儿子都成长起来了,才是这个计划执行的最好时。
想到福全那边送过来的消息,康熙失望的摇摇头。大好的形势居然让噶尔丹跑了,他这个皇兄终究过于中庸,事还好但难堪大用。
唉,孩子们快快长大吧,往后的大清还需要你们守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