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血气方刚
第二日,大宗师便离开元京,继续远游去了。
凌萧再见沈青阮时,就见他又恢复了以往的从容闲适,但不知为何,他总能在他的琴声里听出一丝极细微的落寞与茫然。
“极星”,他又想起这两个字,问过他,可他并不欲多言。于是,他又去翻阅古籍,却惊讶地发现,藏书阁藏书万万,却没有一本对此有所记载。
不祥么?他心道,既是不祥,沈青阮又为何对此如此执着?
如此,百思不得其解。
但很快他就无暇顾及此事了。因为他惊异地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难以解释的事情。
第一次还好,是在他自己屋里。彼时他正在午间打坐,脑海中又回想起万相经上的剑招,心中默念心法。慢慢的,两相渐渐融会贯通,再睁开眼时,他觉得周身轻盈无比,心境更是前所未有的宽广。过了片刻,他才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屋里暗沉沉的,他推窗一看,发现日头竟已西斜。不过打个坐的功夫,竟已悄悄溜走了两个时辰,而下午的武课自是也完全错过去了。
当时他尚未觉得有什么不对,只以为是自己练功太过专注,忘了时间。第二次发生此事,是在一个清晨。他一如既往地去后山练剑,结束后,他盘腿坐在山石上,微微静了一会儿。可再次睁开眼时,他的双目却被明晃晃的太阳刺了一下。他搭凉棚,仰天一看,发现辰光已近午时,他又错过了整个早课!
这时他已经发现不对了,但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日子过得恍恍惚惚,心中有什么东西在逐日萌芽。
直到第三次,事情才稍稍大条了些。
前一夜,他在亥时准时就寝。第二日醒来时,却发现沈青阮正一脸担忧地望着他。
“你怎么样?”一见他睁眼,沈青阮便问道。
凌萧见他在自己房内,兀自怔怔地回不过神,也问了句:“我怎么样?”
“你近日到底怎么了?”见他懵懂,沈青阮似是有些恼怒,“时常走神不,课业也错过好些。今日甚至昏睡到这个时辰。”
“这个时辰?”凌萧一呆,转头一看天色,果真已过午时!
他心下一惊,想要坐起身来,可身子才刚刚抬起一点,就感觉唇上一温。沈青阮蓦地张大了眼,紧紧盯着他的脸,似乎连气都忘了喘。
怎么了?他心道,伸在鼻下一抹,就见一片血红。见状他也愣了,沈青阮更是不由分,将他按倒在床,然后大步出了门。
不一会儿,他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沈青阮大步当先,身后扯着一位老者。那老人有些跟不上他的步伐,被他扯得踉踉跄跄。逆着正午的日光,凌萧眼尖地看到门框上光秃秃的一片,两扇门扉并排倚在一旁的墙上,其中一扇还破了个大洞。
他愈发愣怔,茫然地看着那老者,就听沈青阮道:“麻烦您给他看看。”
“看什么”凌萧皱着眉又要起身,却又被他强势地推了回去,然后转头对大夫道:“请。”
凌萧只得无奈地躺到枕上,朦胧间感到两根温热的指搭上了自己的脉,顿了顿,又换了另一只。接着,老大夫点点头,刚要收,却瞥见沈青阮阴沉的眼神。他面上明显一缩,又将搭到了凌萧腕上,如此沉吟了半晌,方才迟疑道:“公子没什么大碍,就是春日干燥,有些心火旺盛。”他笑了笑,了然地看了凌萧一眼,道,“不过这也正常,公子这个年纪,正是血气方刚。只是饮食上要注意些,莫要吃太过辛辣之物”
老大夫的嘴还在一张一合,凌萧的脸却已经烫了起来。
沈青阮也面色不善,等他完便道:“只是心火旺盛?心火旺盛会导致嗜睡,醒来后不记得之前发生了什么吗?”
“嗯?”老大夫一疑,看着凌萧道,“公子有此类症状?”
凌萧还未答话,沈青阮便替他道:“是。并且发作频繁。”
“竟是如此”老大夫皱眉思量了一下,又在凌萧腕上搭了搭,不解道,“可公子脉象平和有力,不仅没病,反而十分强健呀!”
沈青阮一皱眉,还要再什么,凌萧却抢先道:“如此甚好,多谢大夫了。”完,他给沈青阮使了个眼色。
沈青阮遂也不再强求,起身将那大夫送了出去。片刻后回来,他阴晴不定地盯着凌萧。凌萧见他担心,便将万相经一事与了他,又道:“你不必忧心,虽然这事奇怪,但我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日渐轻盈。想来是这门功法的奇妙之处。”
听他如此,沈青阮才稍稍解开了眉头。凌萧目光一转,看看自己的屋门,道:“我的房门”
沈青阮也往外看了一眼,没好气道:“早上叫了你许久,你不醒。早课后回来,我见你屋门仍闭着,再叫你,还是无人应答。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便破门进来查看。”
凌萧不由好笑,道:“可这门也破得太离谱了些,这么看着,我今晚岂不是要开着大门睡觉?”
沈青阮轻轻白了他一眼,道:“世子血气方刚,心火旺盛。夜里开着门睡觉,正好降降燥热。”完,他便在凌萧的目瞪口呆中施施然离去了。
如此,又过了半月,凌萧已经摸出了门道。他发现,自己只要一在脑中回想剑招,并搭配以心法琢磨,便会进入无妄之地,状似昏睡,人事不省。但此后,他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盈与舒畅。如此过了一月,他自觉内息丰厚了许多,连耳目都比之前更加灵敏。
时进四月,正是草长莺飞,百花齐放的时节。国学监的花都开了,满丛满树郁郁葱葱,姹紫嫣红。月西江畔的樱树和海棠也已盛放,长街上日日挤满了赏花的游人。少男少女们在细雨中相逢,落英缤纷,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美好的初见。
就在这一年中最瑰丽的时节里,一个消息在元京的大街巷不胫而走:东陵使臣来访,不日即将抵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