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书院

A+A-

    时间尚早,宋景先是去了一趟官署,他身上还有京中尉的职务。这些月来都是手下人在做事,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才去信给他,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从官署里出来后已近正午,便让人直接回相府通禀,直接在卫府聚合。

    日头正热,才走几步就能出一身汗。

    乐妤和卫峥两人刚到,便见他匆匆赶来,卫峥开口问:“怎么上个朝要这样久吗?”

    宋景一身玄色朝服,腰带衬出一副好身材,脸上薄汗涔涔,顿了几息才道:“有些事情耽搁了,走吧。”

    出乎意料的是,卫陵领着几个辈迎了出来,见了人率先给乐妤行了个大礼,吓得乐妤连连后退。

    乐妤朝宋景看去,他也不帮腔,只看着。

    她只能上前扶起卫陵,“外祖父折煞乐妤了,这里没有君臣只有祖孙,该我给您行礼才是。”

    扶起卫陵后,乐妤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卫陵一派慈和,“哎好,这才是我外孙媳妇。”

    卫峥也上来见了个礼,卫陵捋着长胡:“你是卫峥?”

    “是,孙儿卫峥见过大爷爷。”

    “倒是跟卫陌有几分相似。”

    完转身往回走,众人齐齐跟着,可谁也不敢越了乐妤去。

    卫峥悄声问宋景:“表哥,怎么好像大家都有些怕表嫂?”

    宋景看着卫陵后亦步亦趋的人,非常局促,不习惯这种场合。

    “你表嫂好歹是公主,来卫家已是屈居,你大爷爷一家又是守礼教的,规矩方面严了些。”

    卫峥悄悄汗颜,他还真没把表嫂当成公主过,那是不是以后话行为都得注意些?可是表嫂也不像是会怪罪他的样子啊?

    到了正厅,卫陵有意把乐妤让到主位,可乐妤已经自觉坐在左下首,便也做罢。

    “公主近来可好?”卫陵寒暄。

    “一切都好。”

    “策诩母亲去得早,这些年我们也与宋家断了联系,只有策诩这孩子偶尔来一两趟。他舅母问我要不要上门拜见,我想着多有不便就没让去,公主莫见怪。”

    卫陵解释了两句,文人有文人的傲气,现下相府当家的是祝氏,他们不与之过多来往也是正常。

    “乐妤明白的,只是从听闻柏鹿书院大名,却从未踏足。是以一时好奇,一并同卫峥过来了,希望不要给外祖添乱才好。”

    卫陵哈哈哈笑,“柏鹿书院有何稀奇,公主想看等会便让策诩带着你去转转。”

    宋景捏住旁边乐妤放在桌上的手,应:“是,等会就去。”

    乐妤不解看过去,微微用了力想挣脱,可宋景却更加使力,一刻不放松。

    那么多人看着,乐妤不好过分动作,嘴上笑着,心里却骂了宋景一百回。

    卫陵已朝卫峥发难,“听卫陌,你从便极其聪慧?算术一流?”

    卫峥笑意凝固在脸上,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算术好那念书应当也是不错的,我便出对联子考考你。”卫陵也不待卫峥反应,直接念了上联:“今日天气不错,那便‘日暖风和开桃李’。”

    厅里众人齐齐看向卫峥,好在卫峥早已想过这种局面,开口道:“大爷爷,您都我与我爷爷相似,那您自然也懂得我爷爷对不对得上这个联子,我爷爷如何我也如何。”

    “不过大爷爷,今日我可是带了帮手过来的。”卫峥紧接着看看乐妤,“表嫂饱读诗书,对对联子这种事难不倒表嫂的。”

    突然被提及的乐妤怔了一怔,好啊,这两表兄弟都是一丘之貉,挨个给她挖坑呢。

    卫陵指着卫峥失笑,“你啊你,真是得卫陌真传。”

    虽然这么着,但也如其他人一般,一脸期盼地看着乐妤。

    乐妤赶鸭子上架,略微思考了会,答:“笔酣墨浓写春秋。”

    卫家几个辈鼓起掌来,“妙!”

    卫陵也赞许地点点头。卫峥则是逃过一劫的表情。

    卫陵还想再出题,宋景及时开口:“好了外祖,我们今日来可不是跟您对对子的,我正好也有事问您。”

    “何事?”

    “您可知陈起此人?”

    堂下一个少年立即:“表哥可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陈起?”

    “正是。”

    少年接着:“我知道,常在书院中听到过这个名字,好几个同窗都他文章写得好,博学多才,我便好奇去看了看,字里行间都是家国民生,水平极高,这个状元确实拿得名副其实。”

    卫陵也:“我曾听得夫子们起过,确实不错,今年高中也为书院争了一份光。”

    “此人祖籍徽州,四年前来柏鹿书院求学,口袋里空空无几,也是一篇《举国论》才让他得以入学,入学后也算勤恳,在书院中干些杂活以抵束脩,听闻同窗间关系不错。” 掌管书院大事务的一个舅舅道。

    卫陵问:“策诩想问些什么?”

    宋景觉得越发不简单,这样一个人竟然完美得挑不出错处?

    “他可有比较要好的同窗?”

    舅舅回想了一番,摇头道:“私下里不甚清楚,只是面上倒没看出与谁要好。”

    “表哥需要我去探探吗?”

    “嗯,隐秘些,莫让人察觉。”宋景接着对卫陵:“此人近来得圣宠,若真如大家所言,那还算安稳,可心底要是存了什么心思,容易惑君心。”

    “那启晖便去查查,心为妙。”

    名唤启晖的少年拱手应是。

    卫峥与启晖年纪相当,听得云里雾里的,便低声去问,两个少年交耳谈论起来。

    “策诩陪着公主去书院看看,别拘在这了。”

    --

    柏鹿书院就在卫家后山,占地颇大,书生近百,大都是些京中王公子弟与各地有为少年。

    都是男子,乐妤多有不便,她本也只是找个借口,可抵不住卫家人热情,三言两语间她便换了男装。

    乐妤身形与没长成的启晖差不多,穿着他的衣服也算合身,乌黑秀发束成冠,乍一看是个翩翩公子,只是细看脸上秀气,细眉大眼,唇红齿白,便能认出是哪家偷溜出来的贵姐。

    卫峥见了换了衣服的乐妤,捂着嘴笑:“表嫂,你还不如不换呢,任谁都能看出你是个女子。”

    宋景剜他一眼,卫峥立马噤声。

    他觉得挺好的,分明着了青衫执着折扇,可是体态婀娜,娇俏可爱,一颦一笑间露着狡黠,与常日里的乐妤一点也不一样。

    “走吧。”乐妤嫣然一笑,语气有些轻快,兀自朝前走。

    启晖与卫峥走在后头,叽叽咕咕不知在些什么。宋景走在身侧,但乐妤没同他搭话。

    没一会便到了柏鹿书院门口。

    门上匾额题着大大的柏鹿两字,启晖介绍:“表嫂,这是玉执先生的题字,自爷爷创办书院时就挂在这了。”

    玉执先生是书法大家,天元朝无人不知。柏鹿书院与他的题名也算是互相成就。

    书院里绿树成荫,草木交相辉映,微风拂过,一阵清凉,确实是学习的好地方。

    几人一边走着,卫峥问前头的宋景:“表哥,你也在柏鹿书院念过书吗?”

    启晖抢先答话:“自然,那时候策诩表哥可是我们书院的风云人物,夫子们都被他的才智折服,赞叹绝世无双。”

    “启晖,你莫太夸张了,再你那时多大,怎么会知道这些。”卫峥不信。

    “都是我爹爹与我的,一点不夸张。爹爹还,要是表哥参加秋试,那那年的状元铁定是他。别什么陈起了,再来一百个,表哥也是能的。”

    “啊?表哥怎么没去参加秋试?”

    启晖还想,被宋景断了,“你想知道怎么不来问我?”

    两人不了,换成低声交流。

    渐渐走到了书院中央,几处院落端然而立,阵阵读书声朗朗传出,整齐有力。

    天元朝女子也可念书,有条件的家中设有私塾,若不然也会请个教书先生,兄弟姐妹们一块听讲。

    乐妤没这个待遇,她的先生就是蒋氏。

    好在蒋氏博学,寻常女子会的她也不差,甚至更优。

    此刻听着朗朗读书声颇有感慨,若她是男儿,是不是此番就不会有这样的境遇?

    几人在一处宽阔学堂外站了会,有夫子正在讲授史集,引经据典,头头是道。

    不经意间瞥见了几人,便跟学生了几句,往这边过来。

    堂下学生视线跟着夫子出来,一时细碎低语充斥学堂,夫子回首喝了几句才渐息。

    夫子来到跟前,宋景低首作揖:“策诩见过常夫子。”

    常夫子见着以往得意门生格外高兴,“策诩怎么有空回来?”

    “刚巧有事到卫家,便过来转转。夫子您自去上课吧,改日策诩寻了时间再来寻您叙话。”

    常夫子还想什么,可学堂里学生已经放肆纷纷探出头,不得已道:“也行,不过你可记得过来。”

    “是,一定。”

    常夫子走前目光在乐妤身上流转,可能好奇怎么会有女子站在宋景身侧,不过也没问,直接走了。

    启晖领着几人又在学生起居室、书院各处都走了一遍,直到太阳低低挂在西边才往外走。

    乐妤早已累得不行,腿微微发麻,不合脚的鞋子来回磨蹭应是出了血,回程路显得格外遥远。

    宋景察觉,问她是不是累了,乐妤摇头没有,咬牙往前走。

    宋景二话不,拦腰抱起嘴硬的人。

    突然悬空的乐妤一惊,急忙伸手把着他的肩膀不让自己掉下去。

    “你干嘛啊,快放我下来。”

    宋景低头看她,眼里深意许许,片刻后迈开脚步往书院门口走。

    卫峥与启晖在身后看着,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

    作者有话要:

    联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