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北门学士

A+A-

    紫宸殿中。

    宰辅们皆已退去。

    皇帝支在案上撑着头。

    “大家可是龙体不适?”枢密院使、知殿中省、左监门大将军杨思勖上前轻声问道。

    年轻的天子却只是摆了摆,“你们,刚才武安王突然提议设行省,有何深意?”

    四十多岁的杨思勖虽非宣徽院使,但因为能打、够狠,也足够忠心,所以深得年轻的天子宠信。一介宦官,却授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阶,又授左监门大将军职,同时为枢密院使兼知殿中省,号称最能打的宦官。

    中宗天宝年间,就已经数次带兵在边地平定叛乱,战绩丝毫不比武将差,他用兵打仗就一个特点,狠。军纪严明,对待敌人对待自己都狠,抓到的叛乱蛮夷首领,都是直接凌迟,他坐一边欣赏,还要把割下来的肉当着对方面的下酒吃。

    曾经有几次他麾下的宦官收受贿赂以及违反军纪等,结果杨思勖一样把他们凌迟下酒,甚至有一个还是他十分宠爱的义子,结果也被他杀了吃了。

    这样在外面凶神恶煞,但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皇帝当然喜欢。

    “秦相提议于临边之地设行省,确实有不少利处。”杨思勖是个比较有见识的太监。

    “朕想知道深意。”

    深意?

    杨思勖马上明白了,皇帝想知道秦孝忠提出设立行省的用意,不仅仅是公事上,而是私底下,是不是有什么私心。

    “你们几个,也都下看法。”

    李昊很年轻,继位才不到半年,但毕竟做了二十多年太子,很早就确定了继承人的储位,也很早就配齐了东宫班子,很早开始学习处理政务,甚至在中宗身体不适的时候,还会监国。

    所以李昊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他平时对两府宰辅们表现出言听计从的样子,不过是个姿态。

    皇帝可以事事都照准两府宰辅的提议,但他得先弄明白他们的意图,就算现在还不能在朝堂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得做好准备。

    “朕觉得设立行省,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年轻的皇帝对着自己的心腹宦官奴才们,表现出了在外臣面前没展现过的一面。

    “当年来济、裴行俭、上官仪为宰相时,推动了边疆废大都督府设节度使的改革,虽然改设节度使之后,边疆确实安稳多了,边臣处置边事更有效率,但是到如今,你们也看到了节度使的一些隐患,他们的权力太大了。”

    当年的节度使改制,背后是两府宰执联合推动的,这后面肯定也是有秦琅这位太师的同意的。

    而现在秦孝忠突然提出要搞行省制,这背后是不是又暗藏了什么玄,打着什么埋伏?

    皇帝不得不这么想。

    在推行节度使制后,现如今边地一共有十三镇,这些边镇掌握着数十万精锐边军,长期镇守边疆,形成了几大边军集团,就算是洛阳宫里的皇帝,对这些边军也只能是勉强的盯着,却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完全掌握着军队。

    以前府兵制时,兵归府,将在朝,兵将分离,除部份轮流番上外,多数都是在乡里务农的,而现在,边军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常备军事力量,节度使是长期直接统领着数以万计的本镇兵马的。

    过去边疆的都督府,虽也有都督统边军,但那时与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都督没有如今这么大的兵权。

    而更不要,改节度使以来,功臣集团通过控制着这十三镇边军,掌握着这支强大的边军力量,越发的稳固着他们功臣集团在军中的威望。

    而秦家,也一样得益于这节度使改制,保持在军中的影响力。

    比如大唐最强大的西军,就一直是由秦家控制着。

    河中节度使李秀刚入京晋升枢府参知政事,然后马上黑齿常之就去接任了,这两人都是秦家的旧部和姻亲。

    然后滇越道节度使秦彦道,朝鲜道节度使秦侠,更是秦琅的兄弟和儿子。

    三江节度使程伯献、丽水节度使吴师德,这两人分别是程咬金的孙子和吴黑闼的儿子,跟秦家的关系非常亲近。

    节度使制度,增强了军功集团的实力,也稳固着秦家的势力,这都是如今不争的事实。

    甚至十三镇节度使,让皇帝都感觉有几分力不从心的感觉,有种不是那么听指挥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但几十年下来,想改却又难了。

    现在秦孝忠要在中原内地与边疆十三节度之间,再把一些道改设为行省,介于节度使管辖和朝廷直辖之间。

    比如西昌道、三江道、黔中道、广西道、福建道、湖南道、朔方道、燕北道、青海道、河西道、山南道等,皆可设行省。

    而关中、陇右、河南、河东、河北、山东、淮南、湖北、江西、江东、浙江、广东等两京十二道,则由政事堂直管。

    要划出来设行省的,基本上还是属于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的。

    可就算是这些地方,皇帝李昊也不敢轻易就答应,他怕又如当初搞节度使一样,最后尾大不掉。

    “老杨,你给朕参考一下。”

    杨思勖也觉得这个事情不简单,可他虽忠心耿耿,但也只是比较能打,而且这种能打和狠厉,其实是骨子里带来的。

    别看皇帝继位之初,就对这位太监十分宠信,还特意让杨思勖归入弘入杨氏,大大抬举。但其实杨思勖并不姓杨,他本姓苏,原是广东道罗州豪酋苏历之子,其母亲家族同是罗州大酋陈氏,两家属于土酋间的政治联姻。

    不过在他六岁的时候,罗州苏陈这两个世代豪酋因为卷入叛乱事件中,最后被连根拔起,年仅六岁的他,被免于一死,但被净身入宫为奴。

    入宫后,拜了杨姓宦官为养父,这也是宫中的一种传统。

    改名杨思勖后,他因为打比较狠,又肯用功读书识字等,又有宫中杨氏宦官家族的帮衬,所以倒也渐渐上位。

    可到底,皇帝让他去砍人,这毫无问题,他可以亲自上阵冲杀,杀起人来毫不软,甚至他初次带兵立功,就是奉旨去岭南家乡故地,杀那些曾经的同族俚僚蛮夷们,那次他把俘虏的叛乱蛮夷,全都给杀了。

    但要到这设行省,背后真正的深意,杨思勖一时想不明白。

    也不愿意费那心神,直接对皇帝道,“大家何不召北门学士们前来参谋?”

    北门学士,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朝廷编制的学士官职,朝廷的学士很多,比如有馆阁职的三馆三殿三阁,也有特别的翰林院学士。

    这北门学士其实本是民间的一种称呼。

    在中宗天宝年间,中宗亲政之后,就开始以编书、整理等名义,召一些文章做的好,但出身不是外戚、功勋之家的寒门年轻学士们入宫。

    实际上这些年轻的优秀士子,经过皇帝的面试挑选后,最后会挑出一些比较有能力的,充做自己的私人顾问,皇帝会把一些自己不理解的朝廷大事等,拿出来跟这些人秘密商议。

    因为这些人都不是正经学士,是以编修整理皇帝书籍等名目召进宫,所以他们不经南衙入宫,而是从北门入宫,因此被民间私下称为北门学士。

    两府宰执们其实也知道这些北门学士的存在,这些人本来是没有资格跟皇帝商议军国大事的,但大家也不好过多干涉,所以只要不在正式场合出现,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本来皇帝的正式秘书是中书舍人,六位中书舍人就是为皇帝起草诏令的,但事实上皇帝跟中书舍人其实不亲密,所以很早起,皇帝就又设了翰林院,分了内制之权。

    但渐渐的,翰林院的学士们,也不再是皇帝信任的私人秘书了,于是皇帝又用宣徽院的宦官们,可宦官们往往学问才识有限,因此皇帝最后又从秘书监、弘文馆等这些馆阁里,挑选一些年轻、有才,地位不高,且不是外戚、功勋集团,也不是宰相大臣学生、亲戚的直学士、待讲等入宫参谋。

    这批人被称为北门学士,官方正式头衔是在本职外加一个待诏衔,意思是可以随时听候诏命,入宫侍君。文章写的好就是文学待诏,棋下的好,就是棋待诏,诸如此般,甚至医学卜卦等等,只要有特殊才艺,都可能成为待诏。

    当然,事实上这些待诏,入宫到底干嘛,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官方正式的法,就是才艺待诏。

    所以北门学士们就算有才也得皇帝赏识,其实始终还是难登大雅之堂,地位也一直是受到限制的。

    不过仍然有很多年轻才子,因为出身不高,或者不被当朝相公们赏识等原因,所以很乐于成为皇帝的北门学士。

    皇帝疑惑,他们也是愿意积极参谋建议的。

    李昊想了想,点头。

    “诏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秘书监著作郎元万顷,起居舍人范履冰、苗楚客,起居郎周思茂、韩楚宾六人入宫待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