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封赏
宴席结束后, 钱皇后留昭盈住在宫中。
“你就住在我宫里,偏殿已经为你收拾好了。”钱皇后握着昭盈的手,“可满意今日服侍你的锦豆, 若是满意, 我便将她拨过来照顾你。”
当着皇帝的面, 钱皇后对昭盈异常关怀,只是昭盈已经看出她并没有几分真心。
于是昭盈道:“多谢皇婶, 我还是出宫住吧,段公子为我准备了住处。”
“这……”钱皇后迟疑地看向皇帝, 皇帝轻轻皱着眉头,没有话。
昭盈笑着对皇帝道:“皇叔, 我不可能一直住在宫中,与其之后麻烦,还不如早早就住在宫外。”皇叔不是她的父皇,虽然皇叔和堂哥对她很好,但她还是应该懂得分寸。
皇帝沉默了半晌,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即便他不赞同, 但他还是尊重昭盈的想法。
“晁申,送公主出宫。”皇帝看向侍立在一旁的御前大太监。
御前大太监跟随皇帝多年, 怎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当即拱手行礼:“是。”
而后,昭盈跟着晁申走出了乾清宫,他们一走出去, 便看见了等在宫殿外的段凌。
“阿兄, 我们可以回去了。”昭盈一边着, 一边走到了段凌身旁。段凌听了她的话点了点头, 而后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晁申身上。
晁申读懂了段凌的眼神,便开口解释:“陛下让老奴前来送送公主。”
“那就有劳晁公公了。”段凌几不可见地眯了一下眼睛,而后便牵起昭盈的手,准备出宫去。他毫不介意地展示着自己和昭盈的亲近,而昭盈对于他的亲近也习以为常。
走在两人身后的晁申不禁抿了抿唇,这段公子,意图也太明显了,只不过公主性子单纯,似乎尚未明白过来,也不知她到底对段公子是何感觉,唔,这件事还是得尽快禀告陛下。
**********
是送一送,但晁申一直将昭盈送到了家门口。
宅子不算很大,但位置靠近皇宫,段公子能在尚未回京的情况下得到这座宅子,看来是个有本事的人。
晁申又进宅子里去看了看布置,见各种家具、物什等一应俱全,他这才放心下来。
领着他逛宅子的曾老管家开口道:“宅子里大致已经布置妥当了,就是下人有点少,我找牙人领人来看过几次,都不太满意。”
晁申赞同曾老管家的谨慎,便道:“公主才回京中,身边服侍的人自然不能马虎。曾管家你也不用着急,陛下定然会拨妥当的人到公主身边服侍。”
曾老管家笑着道:“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确定一切没有问题后,晁申离开宅子,回到了皇宫。宫中,皇帝正在御书房等他。
听见晁申行礼的声音,皇帝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朱笔,他的目光仍旧落在奏折上:“起来吧,如何?”
晁申走到桌旁,接过了太监手中的白釉茶壶,一边为皇帝斟茶,一边回答道:“宅子的位置靠近皇城,入宫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段家早早就派人将宅子收拾妥当,老奴看着倒没什么毛病,不过有两个地方不好,一是宅子太了,二是公主身边服侍的人不太周全。”
皇帝对此已有安排:“长安以后会有自己的公主府,到时候这两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晁申也并不担心这两个问题,他主要想的是另外一件事,他斟酌了片刻,开口道:“陛下,老奴见公主和段公子的感情很是要好。”
话音刚落,皇帝拿着朱笔的手一顿,他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似笑非笑的神色:“你也来和朕告状?”
晁申先是一愣,而后很快反应过来,二皇子同公主和段公子一路回京,这么长的时间,二皇子哪能看不出段公子的心思,定然是他先来和陛下了。
“陛下……”晁申有些迟疑,他现下尚未明白皇帝的意思。
皇帝重新将目光落在了奏折上,他神色平静,声音听上去也无波无澜:“段家忠良,立有大功,朕理应封赏,除了将段家原先的祖宅还给段家公子以外,朕还会另赐一座宅邸,到时候段家公子想住哪里就住哪里。”反正不能和长安住在一起。
得,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不过也没有绝对地反对啊,可能是因为顾及着长安公主的感受。
晁申一边暗暗思忖着,一边用灯剔将灯火挑得更亮。
**********
没过几日,皇帝便颁下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给昭盈的——封先帝幺女李昭盈为正一品长安长公主,享食邑五千户,赏长公主府,同时还给了昭盈一道令牌,凭借令牌,昭盈可以随时入宫。
原本能被封为长公主的乃是皇帝的长女,对于昭盈的这个封赏有违礼制,但皇帝向来强势,朝中反对的大臣都被他斥责了一番,到最后无人再站出来讨嫌。
第二道圣旨是给段凌的——已逝段相有功于社稷,配享太庙。段家公子段凌护玉玺、公主有功,封为从一品安国公,岁禄三千五百旦,还段家祖宅,另赐安国公府。
皇帝这段时日才知道,当年起兵时段凌曾出手相助过,当时他的帮助十分重要,是以将封赏给段凌的爵位提了一提。
虽然对段凌这人不甚满意,但皇帝是一个公正的人,对于有功之人,他从来不吝封赏。
接到圣旨的第二日,昭盈和段凌一起进宫谢恩。两人的朝服尚未制好,便穿了自己的衣裳。
昭盈今日依旧梳了一个元宝髻,不同的是发髻上戴了一套嵌红宝石蝶恋花首饰,她穿了一件淡紫色暗八吉纹褙子,下搭一条青白色仙鹤追云妆花马面裙,整个人蜕去了孩子气,笑起来的时候仿佛一朵在枝头上绽放的迎春花,明媚动人。
段凌则是穿了一件宝蓝色直裰,头戴玉冠,衬得他的眉目更加赏心悦目。
昭盈坐马车,段凌骑马,两人按着时辰进了宫,皇帝刚刚下朝,正在御书房中见几位皇子,他没有让皇子们退下,而是直接将昭盈和段凌宣了进来。
昭盈和段凌并肩走进御书房,一同向皇帝行礼谢恩。皇帝免了两人的礼,还给两人赐了座。
“京中要比蜀地冷上许多,可还习惯这样的天气?”皇帝对儿子们严肃着一张脸,但对侄女就温温和和。
昭盈笑着回答道:“确实比蜀地冷上一些,倒没什么不习惯,皇叔您别担心,侄女的身体好着呐。”
她这话逗笑了众人,大皇子李呈宪开口道:“昭盈的性子多年未变,还是这么活泼。”
李呈宪和李呈思乃元后所生,以前每年都会跟着还是魏王的皇帝入京,那时候的魏王没有女儿,昭盈是唯一的女孩,所以众人都很疼爱她。
而坐在一旁的三皇子李呈景和四皇子李呈元,前一位是贵妃所生,后一位是钱皇后所生,他们和昭盈不过第二次相见,并不熟悉,暂时插-不上话,两人只好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李呈宪又道:“昭盈你刚刚回京那一日,见你长这么大了,我还觉得有些陌生,可当晚上参宴时看你吃了整整一碗蛋炒饭,我当即觉得分外亲切熟悉,那些陌生感瞬间便没了。”
一般参加这种宴席,众人更多的会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过意思意思,稍稍动动筷子,哪有人真正是为了用膳,也就是昭盈了,自就喜欢吃,不管大宴还是宴,她都不会亏了自己的肚子,向来都是吃得饱饱的。
昭盈听了李呈宪的话,状似不悦地眯了眯眼睛:“我原本也觉得大堂哥很陌生,但你将将那番话出口,我心中突然生出‘果然是你’的想法,那些陌生感也瞬间消失了呢。”
大堂哥你这张嘴还是那么讨嫌!
这句话昭盈并没有出口,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未尽之语,再次纷纷笑了起来,连皇帝的唇边都浮现出了一个浅笑。
李呈宪告饶地向昭盈抱了抱拳,昭盈也没有真的不高兴,便另起了一个话题。众人闲聊了一会儿,后来吏部尚书前来求见皇帝,昭盈他们便出了御书房。
大周朝的规矩,皇子十八岁入朝,入朝后便要出宫开府。三皇子和四皇子岁数还不到,仍然住在宫中,李呈宪和李呈思则同昭盈他们同路,便一起出宫。
走在宫道上的时候,李呈宪道:“昨日庄子上给我送了两头鹿来,大家赏脸,明日都来我府中吃鹿肉啊。”
昭盈双眸顿时一亮,她转头看向段凌。
段凌当即笑着道:“那便多谢大皇子款待了,明日我和昭盈必定前来叨扰。”
大皇子在军中待惯了,很是不拘节,他一抬手,重重地在段凌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笑道:“安国公别客气!”
段凌没想到李呈宪的力气这么大,一不心被他拍了个趔趄,要不是昭盈眼疾手快拉住了段凌,段凌恐怕真的会摔倒。
李呈宪脸上闪过一抹愧色:“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这么瘦弱。”
这大皇子,果然是话不中听。段凌现下十分明白刚刚昭盈那番话的意思了,只是他不好和李呈宪计较,便开口了“无妨”两个字。
一旁的李呈思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思忖了片刻,而后脸上突然浮现出了一个笑容。
我的好大哥,没想到你还有这能耐,看来弟弟我以后要仰仗你来收拾段凌了。
作者有话:
段凌:突然感觉背后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