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弱国和亲小公主X异族将军
阮霁云的母妃和妃一直不受昭宗宠爱, 故而她所居颐和宫也地处偏僻,这些天因为昭宗驾崩,金狄大军围城, 整个皇宫中便都显得人心惶惶。
吉祥一边引路, 一边声致歉道:“前些天先帝爷深夜离宫,不想出了乱子,宫人也在那时候死了好些,所以几位太妃这边的人还没补齐,内务省已经加急在办理......”
他话音未落,就看到前面灯火晃成一片, 有禁军在高声喝骂,似乎有人正在哭喊, 喧哗声破宁静, 在深夜中格外清晰。
吉祥看了看阮霁云的脸色, 提起灯笼问道:“何人在内宫喧哗?当心惊了公主的驾。”
那前方围拢的几个人听到他“公主”, 声音短暂地停顿下来, 片刻后,一个禁军头领模样的人越众而出,远远对着这边略一施礼。
“末将乃是禁军卫队长, 巡防时发现这个太监鬼鬼祟祟形迹可疑,怀疑他意图不轨,这才将他捉了起来......”他声音中带着一丝傲然,“没曾想惊扰殿下。”
为了印证他的话, 那禁军又让手下将人带过来。
灯笼映照下, 被捉住的那个太监约莫十二、三岁模样,穿着身皱巴巴的内侍服,他大约是被吓坏了, 哆嗦着身体一句话不敢,只能颤抖着磕头。
阮霁云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的一个孩子,当下有些吃惊道:“你是哪一宫的人?管教你的大监何在?”
她声音温柔,那太监怯生生看了看她,这才迷迷糊糊道:“贵人,奴...奴才原本是跟在行宫马房伺候的,前些天随大监一起进宫,结果大监好些天都没回来,奴才在这里不认识人,又实在是饿极了,这才深夜悄悄出来想找些吃的东西,没想到......”
他边边哭起来,将怀里藏着的几个冷馒头掏出来,眼巴巴望着众人:“奴才真的这几天只拿了几个馒头......”
阮霁云见这太监灰头土脸,目光也有些迟滞,心里信了些许,她自长于宫中,知道这些禁军多为世家子弟,行事很是倨傲。一个没有背景的太监,落在他们手里怕是要三言两语就会定罪。
既然被她遇见了,那就尽量管一管吧。她想到这里,吩咐吉祥道:“这孩子看着年纪尚,你且跟去过问一下,如果审出来真的没有可疑,就让行宫那边的人来接他回去吧。”
完这些,她又复对着那禁军队长道:“父皇如今新丧,宫中护卫有劳诸位将士了。”
那禁军见她态度和气,又是一副清丽悦目的姿容,不觉心中飘然几分,下意识答道:“既是殿下求情,那我们就多问上一问吧。”
阮霁云点点头,看事情已经解决,便转身继续朝颐和宫而行。
那太监愣愣地看着她们一行人远去,吉祥先是与禁军了几句话,复又走到他身边道:“算你子走运,遇到的是这一位,不然恐怕就要在天牢里求佛了。快起来吧,赶紧去清楚来历,早点离开吧。”
太监死里逃生,忙不迭给吉祥磕头:“大监,刚才那位殿下是谁啊?”
“嗬,看来你当真不是这宫里的人,咱们景朝总共只有三位皇女,除了昭明长公主和年幼的馨吾公主,就是这位霁云公主了。”
吉祥边着,边催促太监跟上,太监呆呆重复了几遍他所的名字,擦擦眼泪迅速跑着跟了上去。
......
因为金狄军驻兵日久,故而阮霁云刚回朝,楚太后便马不停蹄地召集各方官员,共同商议议和之事。
“如今公主已经归来,那这议和之事也宜早不宜迟,”嘉宗还在行宫避祸,自然是由楚太后代儿子行权,她看向阮霁云,“霁云觉得呢?”
阮霁云原本就是为此事而来,闻言并没有太多意见:“太后和诸位大人决定便是,都是为了尽快休战,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我自然责无旁贷。”
“鸿胪寺已经将议和文书发往金狄大营中,”一位负责禀笔的官员迟疑地道,“但他们坚决不肯让王子来城内,而是要求我们的和谈使者去他们那边。”
听到这句话,官员们顿时议论纷纷,以程之璧为首的年轻官员率先发难:“让使者去城外?那岂不是要让大景昭告天下,是我们主动求和?”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官员显然不屑他的话:“你若是有更好的建议,何不亲自请缨,去把金狄人败,好让他们主动来求和?”
“礼不可废!我大景堂堂上国,居然要让公主千金之躯涉险,难道诸位不觉得羞愧?”
楚太后以手支颐,淡淡地看着吵闹个不停的官员们,似乎对此场景早有预料,待声音稍微平息,她才道:“今日召集诸位卿家,主要是讨论如何尽快将议和之事谈定。大军围城,陛下无法发丧,本宫每每想到此就觉得痛彻心扉......”
她姿容动人,声音哀戚地起先帝,瞬间令在场的大人们谁都不好意思再继续下去,程之璧和几个主张再与金狄商讨议和地点的官员互相对视一眼,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
片刻后,还是承恩公率先发言:“娘娘所言甚是,如今首要问题是尽快议和,至于是我们去城外,还是他们进宫,本质上没有差别,我们先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
楚太后擦擦眼角的泪痕:“诸位卿家,议和之事定下了,不知哪位卿家愿为副使陪公主前往金狄大营?”
这个问题显然也是众官员纠结的要点所在,承恩公言:“鸿胪寺自然是首陪。”
鸿胪寺卿皱眉道:“我们鸿胪寺历来是负责外事联络,这议和恐怕还得是以武将为先吧?公主千金贵体,多派些武将保护才能妥当。”
“议和又不是仗,派武将去做什么?”
眼看着好不容易被压下的吵杂声又起,楚太后再次蹙起眉头,她眼波流转到阮霁云身上,见她始终安静地站在一旁,心中不觉有些纳罕。
平日里看着句重话都受不了的庶妃之女,在西吉待了一段时间,怎么看起来好像沉稳不少?看她这样一言不发的模样,居然隐约令楚太后有些不安。
......西吉,回想起昨夜女儿对自己的那些话,她轻轻摸了摸鬓边璀璨的水晶珠花,反正如今江山是自己儿子的,一个公主又能翻起什么风浪呢?
朝会又持续了很久,最终大人们终于争执出结果,由鸿胪寺与枢密院各派出一位官员,共同陪伴公主前往议和。见事情商议妥当,楚太后又象征性地勉励几句,就宣布散朝。
她又单独留下阮霁云道:“昨夜你到得晚,想着你要与你母妃团聚便没有强留,今日可得去我哪里吃顿饭才行。”
阮霁云压根就不想跟她多待,但楚太后态度十分坚持,无奈之下阮霁云只得道:“那就叨扰娘娘了,只是我母妃昨夜又有些咳嗽,我想尽早回去看她。”
“知道你这孩子孝顺。”楚太后轻笑着示意摆驾回宫,一边道,“西吉那位王女也在你宫中吧?本宫差人也一并请她过来。”
她居然会对江培风感兴趣这件事,让阮霁云疑惑地抬起眼,她印象中楚太后历来是个高傲的人,对这些周边国家很有些轻慢,能主动邀约江培风,却不知又是着什么主意。
虽然满心疑惑,但她也只得先压下这些问题,被楚太后拉着手登上凤辇,一路向慈宁宫迤逦而行。
而另一头,江培风也刚接待了慈宁宫的宫人。对于大景这位太后,她并没有抱有多少好感,只是此时她还需要陪白花行事,不好太过得罪后宫之主,便与和太妃交待一声后,就跟着来人走了。
宫闱重重,那宫人走得又很慢,在转过好几道弯之后,江培风实在有些忍不住地问道:“不是去慈宁宫吗?为何你要往这边绕路?”
那宫人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位外族公主初来乍到,竟然能记得路线,磕磕巴巴回答道:“奴婢怕前面积雪还没清扫干净,便想着走靠近御膳房这边的近路,这里人来人往,想必雪也少些。”
江培风微微挑眉,没有再话。
她们又往前走了一段,远远看到另一行人也在朝这边而来,为首是个穿着件洁白狐狸皮斗篷的女子,不是昭明公主又是谁呢?
江培风留意到,那位引路的宫人似乎松了口气般,而对面的人此时已经扬声道:“培风王女,真是巧。”
昭明公主今日明显经过精心扮,那张与楚太后有些神似的脸上,一双眼中露出些光彩:“既然都是同路,我们不如结伴同行?”
她一边,一边朝江培风走来,扑鼻的香风袭来,江培风不动声色地朝后躲了躲。
“公主知道我要去哪里?”她问道。
昭明公主楞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太激动,一不心就吐露出行迹,只得硬生生咽下嘴里原本要的话:“王女要去哪里?”
江培风对她露出个神秘莫测的笑容:“我要去御花园。”
昭明公主:“.......”你明明就是被我母后邀请去慈宁宫。但她此时却不好再次推翻自己的话,只得转换思路道:“这么巧?我刚好也算去趟御花园。”
看着她满脸的热切,江培风心中叹了口气:“哦?既然公主要去御花园,那我就不扰您的雅兴,先告辞了。”
“你......”昭明公主还从没见过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对她避之不及的人,不禁气结,“你刚才不是去御花园吗?”
江培风对着她气定神闲地:“本来是想去,结果看到公主又忽然想起来,方才太后娘娘邀我一道用膳,我还是先去拜见太后吧。”
她完又催身边的宫人:“快走吧,别让娘娘久等。”
等她的身影走远了,昭明公主气得把手中的帕子揉成一团,身旁的宫女心翼翼地问:“殿下,咱们还去御花园吗?”
昭明公主更是气不一处来:“我什么时候过去御花园啦?你好大的胆子,母后邀我用膳你也敢怠慢,自己去那边跪着领罚!”
她发完一通脾气,又气势汹汹地转身走了,只留下这可怜的宫女跪在雪地里,忍着彻骨般的凉意,双目通红。
“别看热闹了,快走吧。”吉祥带着太监正巧从旁经过,目睹完昭明公主发脾气的全过程也只能摇头叹息道,“还好你运气好,昨天遇到的不是这位公主。”
太监偷觑着那位浑身颤抖的宫女,似乎在思考些什么,许久才:“是啊,我运气真是好,遇到了好心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