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九四〕分产

A+A-

    陆娉婷找的厨子,?果真能做出一手的好菜。

    到永安后吃的第一顿饭,委实吃得温伯诚满意至极,对这个弟妹也越发和蔼起来,?连带着忍不住几次催促温仲宣赶紧讨个媳妇回来。

    温仲宣被催得稍稍有了脾气,忍不住回了两句,温鸾就在那头一个劲往父子俩碗里夹菜,生怕不能堵上两人的嘴。

    顾氏看儿子的模样,与温伯诚道:“你只一个劲的催,却不想永安城里那么多高门大户,本就没有几家同陆家那样不计身份的。儿孙自有儿孙福,?难不成你还怕三郎找不到人不成。”

    温伯诚摇摇头:“我这不是担心三郎本事不够,讨不到媳妇么。”

    顾氏嗔怪地瞪他一眼。

    温伯诚嘿嘿笑,看看四弟,?看看长子次女,最后把目光投到了乖乖坐在边上张嘴等投喂的儿子,?:“四弟和三郎现如今都在朝中为官,看样子以后得让九郎跟着我学做生意才行,免得以后田产铺子到他手了,?他一窍不通,几天就拜光了所有家产。”

    儿子还这么,?就被安排上了,顾氏没忍住骂了一句:“九郎才这么点大,?万一日后跟他四叔阿兄一样,?是个有出息会读书的呢。”

    温伯诚看看儿子,?道:“那果然还是得让八娘给咱们家找个肯入赘的女婿才行。”

    他这么,囫囵吃完饭,将叔侄俩都叫到了厅堂里。

    “你们都是读书的料子,?考了功名,有了官身,再让你们辞官回家做生意肯定是不能的。九郎还,我媳妇的对,以后不定也是个会读书的。我想了想,家里的生意以后就都交给八娘好了。”

    “老四成亲的时候,我已经分了不少铺子田产给你。等三郎成亲,我也给混子你分上一些。余下的就都让八娘先管着,九郎的过些年再给他。”

    温伯诚这么,分明不是临时起意。

    温仲宣下意识看了温伯仁一眼,后者神情莫测,显然也是和他想到了一处。

    顾家的那个顾溪亭……

    那样的人物,肯定是不会愿意入赘的吧。所以果然不用他们阻止,两人压根就不可能成事。

    “都听阿爹的。”温仲宣道,“八娘聪慧,将来一定能理好家里的那些生意。女婿的话……阿爹心里头有人选了吗?”

    那几个人选夫妻俩已经商量过了,倒是都还行,哪怕日后不能入赘,也不担心会出什么岔子。

    “有几个想法,就是得等回凤阳了,让八娘自己去看一眼。万一八娘不喜欢可不能胡乱答应了人家。”

    温仲宣忙道:“对对对,八娘万一喜欢那种长得好的,阿爹可不能随便给挑一个长得难看的。”

    温仲宣瞪眼:“我是这种人嘛!”

    可……顾溪亭长得好啊……跟他比,凤阳那些子人,还不就是歪瓜裂枣。八娘见过好的了,怎么能看得上不好的。

    这话温仲宣不敢,温伯仁从旁提了漕粮的事。

    温伯诚苦了好几个月,虽然因为回了永安稍稍放下心来,但精神还绷着,坐在正座上,手边拿着一盏茶,苦笑道:“在邸店许多事不好与你们得太明白。”

    想起那几天被人在船里发现兵器和盐铁的时候,他心就突突直跳,后怕得很。

    温仲宣见状,忙上前安抚:“阿爹既然安然回来了,就不会再有什么意外。咱们一家人太太平平的在一起,不去想那些事了。”

    温伯诚却摇头,看一眼温伯仁,问:“你如今进了刑部?”

    温伯仁话不多,闻声答道:“是,进了刑部比部司。”

    温伯诚点点头:“是个好地方。我不懂当官,不过刑部那种地方得罪人,你且要多当心……还有,大哥和季家的案子,恐怕回头就要入刑部。你尽量避一避。”

    “先前,发运使司借了我温家的船。我起初时时刻刻盯着,避开了几次麻烦。之后因乡下的田出了岔子,就交给了底下的管事负责。不想就这么一时半刻没有盯着,往永安去的船里,就多了不该有的东西。”温仲宣皱了皱眉:“可是盐铁?”

    大承的盐铁不准私卖,由朝廷掌管,底下贩卖的人都必须经过朝廷相关部门许可。若无许可,就是私自买卖,一经发现,就要被关进牢里严审。

    先前沧州不就有一家,因贩卖私盐被朝廷判了重刑,一家老的老,少的少,全都流放,除被劫掠的无辜女子外,余下女眷全部充入教坊。

    是流放,可又有谁不知,能活着走到流放的地方,已经是件极好的事情。路上病死的,到了流放地受不住苦自缢的,又哪里是少数。

    “不光是盐铁,”温伯诚到这里,苦笑了一下,“还有兵器。”

    温仲宣手里的杯子差点砸地上:“兵器?”

    温伯仁怔了怔,旋即明白过来:“是发运使司,还是大哥他们故意陷害?”

    温伯诚不话。

    温伯仁这会儿自己想明白了:“按照大哥的能耐,如果没有人帮忙,盐铁他连沾都不敢沾,更不用兵器。季成圭虽有官身,但也仅仅只是地方官,盐铁想沾容易,兵器却……”

    他顿了顿,问:“是禹王?”

    温仲宣霍地起身,几步走到厅堂外。平素侍奉的丫鬟仆役早就被清得远远的,放眼望去,不见他人。

    他再三确认无人后,这才回身:“如果是那一位,那这次的事难不成可以让圣上对其发难了?”

    禹王这些年势大,永安城里早就在,如果不是圣上仍在壮年,且早立储君,只怕禹王就要成为最可能继任皇位的人了。

    进学时,他曾听同窗闲聊,提起禹王,一时有人夸赞,一时有人激愤。等入朝为官,朝中更是法众多,但圣上对禹王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

    圣上不喜禹王。

    甚至可以,圣上已经极度厌恶禹王的所作所为了。只是欠缺了一个机会,圣上并不能毫无缘由地去处置一位亲王。

    “恐怕还发不了难。”温伯仁出声。

    温仲宣此刻也明白过来。

    他到底在翰林院做事,圣上的心思稍一揣测,多少就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他们借用了温家五艘船,四艘船船舱底下都私藏了盐铁和兵器,唯独只有顶头一艘船是按照规定好的数塞满了漕粮。怕那四艘船吃水太厉害被人发现,船上的漕粮都被有意减少,保持和前船一样的吃水量。”

    “以往漕粮虽然也会有人盯着,但这次中途被查,直接就掀到了底,这才发现了底下的盐铁和兵器。”

    院子外头传来女孩隐隐约约的笑声。

    温伯诚停下话,伸头瞧了一眼,远远的,是温鸾挽着顾氏的手朝这边走过来。

    “这些话你们可别往她们母女俩跟前多嘴!”温伯诚忙警告道,“什么都行,就这些千万别提。”

    叔侄俩面面相觑,还没应答,就见温伯诚忙不迭站起来,笑呵呵地走到厅堂外去接妻女。

    “天都黑了,怎么这时候过来?哟,有好吃的!这是什么?”

    “八娘亲自下厨做的解暑点心。怕你们三个光顾着事情,被暑气闷着了,才做好就端过来。快尝尝。”

    顾氏着,将手里的东西送进了厅堂。

    温仲宣忙上前接过,端着碗里晶莹剔透的点心,瞅一眼温鸾,凑趣道:“什么时候学会下厨的?”

    温鸾抿嘴笑:“你猜。”

    顾氏掩唇轻笑:“八娘这几年在李老夫人处,跟着白妈妈学了不少手艺。有些吃食送到东柳巷就变了味道,所以一直没让你尝到。”

    “那顾三……”

    温仲宣差点脱口而出,温伯仁一声咳嗽,他忙改了口:“那顾十三娘他们一定常常吃到八娘的手艺了,这么一想,我实在羡慕。”

    温伯诚没听出别的,满脸喜滋滋地端着碗凑到妻子身边,你一口我一口地喂着。

    温鸾却别过脸,偷偷揉了揉耳朵。

    耳朵红通通的,惹得叔侄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拿勺子舀点心的时候都多用了几分力气。

    温伯起和季瞻臣等人被押入天牢后,等待的就是圣上下旨由刑部等朝廷官员严查。虽然在凤阳,已经调查了许多内容,但毕竟涉及甚广,很多事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调查清楚的。

    温伯诚一直在等圣上或刑部召见,他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连东柳巷的巷子口都不敢走出去,生怕突然得召自己没立即赶进宫里。

    他这么紧张,连带着一家人都吊着心。

    直到顾溪亭身边的长明得了吩咐特地过来,传达主子的意思,表示圣上的召见还需等上几日。

    这话到了,温家人一直绷着的神经稍稍松了一些。

    “八娘可是有话要问?”

    长明被一路送到门口,顾家的马车就在外等着。他不上车,反而转身笑吟吟看着温鸾。

    温鸾眉眼带笑,温温柔柔,两耳微微泛红:“三表哥身子恢复的如何?”

    长明摇头:“八娘不知,三郎回城后就和宁王殿下一起进宫面圣去了,一直到今早才回了一趟松柏堂。不过与老夫人了几句话,又得急召,匆忙进宫去了。八娘若是还在府里就好,见了三郎还能帮着劝一劝。”

    顾溪亭竟然忙到了这个份上。

    温鸾有些吃惊:“那他身上的伤……”

    “宫里有医官在,圣上定不会不顾忌三郎的伤得。”

    他没敢三郎今早回来的时候,还伤得越重,陛下心底的愤恨越重,越不会轻饶了事情背后的人。

    温鸾皱眉:“便是铁的人也不能这么折腾自己。”

    长明连连称是。

    等送人离开,温鸾回去,就见厅堂里乱哄哄的,热闹极了。

    “这是怎么了?”

    温鸾拉住捧着一只多宝葫芦摆件从旁经过的明珠。

    明珠行礼,笑道:“八娘,是郎君明日要带上厚礼去顾府,要好好地感谢李老夫人这几年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