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零一〕辞别

A+A-

    圣上赏了宅子,?自然就是让人住的。

    温鸾从宫里出来不过几日功夫,就听自家阿爹花了些银子将那宅子稍稍翻新了一下,里头搬进了不少新式的家具,?又买了些丫鬟仆役,准备地妥妥当当。

    宅子翻新哪是那么快就能做成的事。

    就连李老夫人都以为且要等上一二个月,哪知温伯诚财大气粗,手一伸,就撒出去一大笔银子,请了大把的能工巧匠,愣是几日内把该翻新的都翻新了一遍。

    温鸾去向李老夫人辞行的那日,?老夫人仍旧有些唏嘘。

    “原想着你还能陪我几个月,没想到你爹动作这般快,这就弄好了宅子,?要接你去住了。”她拉着温鸾的手不无惋惜,“你最喜欢的汤水厨子还在老家没回来,?走之前还念着回来再给你做次他们老家的汤水。还有十三娘,你一走,她没了人陪玩,?只怕要寂寞。”

    温鸾安慰她道:“老夫人,我只是搬出去,?可人总还留在永安的。日后您想见我了,差人来喊一声,?我这就过来陪您话。”

    老夫人听了忙点头:“也好,?也好。总归人还在永安,?比回凤阳要好。”

    温鸾笑着应声,视线往外头看了几眼。

    院子里除了松柏堂的那些丫鬟婆子,见不着她想见的哪个人。

    她动作不甚明显,?老夫人却一点不落地看在眼里。

    “三郎还没回来,八娘是现在就得走,还是能再等等?”

    白妈妈端了茶水来,随口道。

    老夫人端茶的手一顿,抬眼去看温鸾。

    温鸾微微摇头:“重露斋那儿还有些没收拾好。我得看着。要是走之前表哥回来了,我再去辞别。”

    她没一口答应下来,倒是叫老夫人稍稍松了口气。

    白妈妈代老夫人送了温鸾回重露斋。

    不多会儿,就又走了回来。

    青萤带着几个伺候的丫鬟从屋里退下。白妈妈这才近身道:“老夫人这又何必呢。八娘就要走了,让她与三郎再见上一见,也不见得就能出什么事。”

    李老夫人望着门外花一般年纪的丫鬟,想着已经瞧不见身影的女孩,感慨道:“我也知道。可看着三郎面上不,私底下却处处看着八娘,我这心里就怕极了。他那身份……何苦把这孩子卷进来……”

    白妈妈没有吭声,心里却道:三郎未尝没有想过这些。

    温鸾回了重露斋。

    她来时带的箱笼已经全数被装填地满满当当,可这些年另外添置的东西,仍旧有不少还摆在外头。

    瑞香正叉着腰清点,松香捧着册子跟着她点到的东西核对名册。

    温鸾一进门,两个香当即停下了手里的事。一院子的丫鬟们齐齐行礼,有些依依不舍地望着她。

    这些丫鬟,大多是她住进松柏堂后,李老夫人调到她身边伺候她的。虽然不比她对松香瑞香有两辈子一块长大,还有上辈子舍命的情谊,但这几年来也是处出了不少感情。

    眼下瞧着要分别,几个丫鬟们都有些舍不得。

    “秋葵,去将东西拿来。”温鸾站上正房门前的台阶,望着几息间都聚拢在眼前的丫鬟婆子们,笑道,“你们都是顾府松柏堂的人,这些日子,承蒙你们照顾。”

    “八娘可别这么。”

    “是啊,八娘是主子,我们能伺候八娘这么好脾气的主子,是我们的福分。”

    “要是能一直伺候八娘就好了……”

    几个丫鬟你一言我一语,着着就红了眼眶。

    秋葵这时候捧来一个红漆木盒。

    温鸾道:“这是一盒东珠。我也不知该送你们什么,只能捧出这个,你们分着便是。”

    东珠价值不菲,丫鬟婆子们往日里也常见到八娘身上配着东珠,个个浑圆,哪里想到她临走了,竟还会赏赐一盒让她们分着。

    一时间,丫鬟们面面相觑,饶是平日最胆大的几个,都不敢上前去接。

    还是瑞香点了个婆子出来,这一盒的东珠才从秋葵手里递了出来。

    平日私底下还有争个漂亮的丫鬟们这一回谁都不想先去把东珠分了,当即挽了袖子,继续帮着主子收拾箱笼。

    温鸾在旁看着,直到又满了一口箱子,她这才缓了缓,回头望向吴霜院的方向。

    秋葵机灵,见八娘如此,当下出了一趟重露斋。不多会儿跑过来,附在温鸾耳边道:“三郎君回来了。”

    温鸾心头猛地一跳。

    她瞪一眼秋葵,却到底没否认心里的想法。

    她……的的确确想去和三表哥见一面。

    她活了两辈子,在短暂的迷茫过后,太清楚自己的心情、纷乱的心跳都代表了什么。

    上辈子,她初初将季瞻臣当做一生所依,全力去喜欢他的时候,心情就和如今这般。

    但这辈子有些不同,她的心底多了忐忑,也多了冷静。

    她会对顾溪亭心动,从来不是什么突然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意外。那样一个丰神俊逸的年轻郎君,才学无双,又曾经几次救过她的性命,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又怎么会不心动。

    这满永安城的娘子,即便只是远远见过他几面,动心的都有一大把,何况是她这样没多少见识的。

    只是……

    李老夫人几次要给三郎娶妻,言语间变换的意思已经表露地太明显。她藏着自己的心意,盼着日后能真心实意地祝福他娶到如花美眷。

    那一定是……一定是最合适他,也最适合顾家的妻子。

    所以,就去看最后一眼,日后离了顾府,甚至离了永安,她都会把人藏在心底,当个乖巧的表妹。

    想到顾溪亭有时候几个不经意的动作,温鸾心头鹿乱跳,却还是很快压了下来。

    那也许……不过只是兄长对疼爱的妹妹几个亲昵的动作而已。

    根本不值得……一提。

    温鸾心里转了几转,终是特地换了一身藕粉色的衣裳,配着素白的湘裙,戴着今次生辰得的一支簪子,提着东西去了吴霜院。

    院里伺候的婆子皆认得她,见人来了,便要进门通禀。

    长乐就在院子里,一眼见着她,忙亲自过去,将人领到了书房。

    顾溪亭正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温鸾进门时,他正低头擦着手里的佩刀,刀身银亮,泛着光。

    “你要走了?”顾溪亭放下刀,问。

    温鸾笑着点头,将手里的一袋东西摆上桌:“阿爹心急,大张旗鼓地找了许多人,没几日就翻新好了宅子,恨不能昨夜就接我过去。”

    “你们一家人好些时候没见,自然是想念的很。”顾溪亭道,眼睛从她身上落到头上戴的簪子,唇角弯了弯,“今年你的生辰,我没能赶上,只好托人把簪子给你。喜欢么?”

    温鸾抬手,摸摸头上特意戴的簪子。

    簪子不见得有多华贵,簪头是简简单单的玉兰花,比起温家铺子里做的那些,委实显得朴素了点。可她瞧得出,这玉兰花的石料不太好找,想要雕得栩栩如生,更是件不容易的事。

    这么想着,温鸾就抿了嘴笑:“喜欢。”

    顾溪亭轻轻松了口气:“喜欢就好。”

    他向来做事胸有成竹,连十三娘都,天底下的事就没有什么能难住她家三哥哥。可眼下看着,却仿佛一直提着心,直到方才这才放下。

    温鸾看着他:“陛下虽然赐了宅子,可日后的事并不好。往后我们一家是不是要长久地留在永安,亦或者有一天陛下觉得我们可以离开了,不定我们就会会凤阳。可无论怎样,这几年,住在顾家,住在松柏堂,有老夫人,有表哥你照拂……我过得很开心。”

    温鸾笑:“我没什么能感谢你们的。若是送些金银,只怕要被太过粗俗。”她低头,两耳发烫,伸手解开了带来的袋子,“阿兄总笑话我的绣工,四叔虽然护着我,可自从陆家姐姐成了我叔母,四叔身上的东西也一应都换成了她的。我只好祸害阿兄,顺便……顺便也给三表哥你做了一些。”

    其实这几年,温鸾没少给顾溪亭做东西。

    不外乎就是些不起眼的东西,鞋垫或者香囊、扇套,不显眼,不夺目,不会被人特意盯着看。

    可这袋子里装的却不一样。

    护腕、护膝、靴子,甚至还有一身氅衣。

    温鸾一件件翻出来,每拿出一样,就觉得落在身上的目光更重了一分。

    她没敢抬头,只忍着鼻头的酸涩,笑道:“我绣工不好。这些东西,仔细算算花了快一年的功夫才做完。表哥要是不嫌弃就用着,要是觉得不好,日后也能给长明长乐他们做个赏。”

    她的轻巧,可日后要是真听这些成了赏,落到了别人的身上,她心底估摸着要伤心一阵子。

    顾溪亭摸着手里的护膝,嘴唇紧抿。

    温鸾这些只是顺道做的,可温仲宣一个翰林院的文官,护腕护膝这些东西又哪里用得上。

    “表哥,这些年承蒙照顾,若是有用得上温家的时候,可随时来我们家做客。我阿爹一定会竭尽所能帮表哥的。”

    温鸾不敢久留,生怕自己忍不住掉下眼泪,话时努力带笑,袖口里的手,早已紧紧攥成了拳头。

    可她丝毫不知,开心时的笑和难过时的笑,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顾溪亭看着,伸手摸了摸她的发顶,一如既往:“好。”

    温鸾行礼要走,顾溪亭送她道书房门口,看她慢步走下台阶,忽的又把人叫住。

    温鸾回头。

    一只螺钿漆盒递到了她的面前。

    “这是给你的东西。”顾溪亭微笑着看着她捧过漆盒,“等回去了,再开看。”

    他的神秘,温鸾果真听话地一路捧回重露斋,这才开了盒子。

    那里头,赫然放了一对金臂钏,和她让长乐在村子里以物换物的那只一模一样。

    温鸾看着,心里钝钝的,眼泪都快落了下来。

    还是听得身后瑞香喊了声“八娘”,她这才伸手戴上臂钏,当着几个丫鬟的面,露出肤白胜雪的一截手臂,笑着问:“好看嘛?”

    作者有话要:  我在努力凑两人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