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地同心(22)

A+A-

    厂子里24时都有保安巡逻, 两时一次。

    会是保安吗?还是来偷材料的贼走错了仓库?

    钱倩站在铁门旁的阴影之中,心地往里看。

    只见那束光几乎定在同一个地方,保安可不会这样, 巡逻就是拿个手电走来走去, 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钱倩几乎确定此人不是保安, 如果是厂里的人要来看机器,也犯不着半夜三更着手电来看。

    非奸即盗。

    钱倩脚边就有几块石头, 不过她不敢用石头拍人脑袋。

    万一把人拍死,给判个防卫过当, 那就得不偿失了。

    保安值班室离这里有点远,最近的是一个车间, 那里工人三班倒,随时随地都有人。

    钱倩飞快地跑到车间,流水线组长是个热血青年,一听有贼,那叫一个精神。

    叫上十几个正在休息的工人,手里拿着各种铁家伙, 就往那里去了。

    看他们兴冲冲的样子, 明显可以感受到可以合法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钱倩连忙提醒:“心别把人给弄死了。”

    “放心,咱们时候得架可多了, 没把谁给弄死。走!去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偷到咱们头上来。”组长用力挥舞了一下铁棍。

    为了保险起见,钱倩还是去找了工厂保卫。

    还没有到车间,钱倩就听见哀嚎与惨叫:“饶命啊,别我……”

    那叫得叫一个惨烈, 好像下一秒就要断气。

    “快上, 救人!”钱倩催促道。

    保卫一愣:“救谁?”

    “救偷!”

    偷被得很惨, 看见保卫跟见到亲人一样, 冲出包围圈,扑上去抱着保卫的大腿不放:“求你叫他们别了!”

    见保卫来了,工人们知道没什么发挥余地,了几句便回去工作。

    偷被扭送到公安机关,进行审理。

    专业机构就是厉害,没多久,就审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他是一个惯偷,无业游民,混社会的人都叫他郑三子。

    他每天闲晃,缺钱了就去厂子里摸些钢锭铁锭拿去废品收购站卖掉。

    他对本地几家钢铁厂的情况都非常熟,包括保安什么时候出来巡逻,固定的巡逻路线是怎样的,全部门清。

    今天他也是想去特一厂偷点东西,但是被人发现了,没有成功。

    除了郑三子之外,钱倩也留在公安局里,做为证人做笔录。

    她详细地描述发现郑三子的时间,还有郑三子当时的手电光线的路径。

    “他应该不是想把轧铝机卸零件卖掉,要卸早就动手了,可是我在的那两分钟左右,他一直在看,并没有拆的动作,也没有发出任何发声音。”

    钱倩的证词非常重要。

    一个熟悉钢铁厂情况的人,为了偷材料卖废品而进入工厂,会跑到只有一套轧铝机的空厂房吗?

    郑三子甚至都没有随身带拆卸工具,除非他力气惊人,算把整套设备都搬走。

    审理继续进行,钱倩回去睡觉。

    到天亮的时候,厂里得到消息,郑三子承认有人叫他来看看轧铝机的参数,要他拍些照片回去,还给了他好大一笔钱,比以前偷三个月铁锭都要多。

    身上不带东西,比平时当贼要轻松许多,郑三子欣然答应。

    谁能想到,他偷了好几年的东西都没给逮着,结果头一回改变习惯,就被成了猪头。

    钱倩是从保安科科长的嘴里听见的这个消息,便问道:

    “是谁让他来的呢?”

    “他也不知道,是个不认识的人,先给了不少钱,剩下的等事成之后再付,他便一口答应下来。”

    钱倩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又开始了是吗!”

    钱倩向熊建平汇报她的观点:此人一定是冲着卫星来的。

    特一厂接下的单子,将会是中国第一颗正式的实用地球同步卫星,从材料到技术都有相当大的飞跃,意义非凡。

    “以己度人”是正常的普世价值。

    有些国家自己嗖嗖地往天上发射间谍卫星,自然也担心技术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会干一模一样的事。

    少不得上门来听一下,看看技术到哪一步了。

    他们也担心中国的通信卫星会播一些他们不喜欢的言论,让他们的民众偏向他们瞧不上的中国。

    宣传阵地自古以来就是与真刀实剑同等重要的东西。

    熊建平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听到这个任务,就头大,研发的失败率很高,还要占着人力资源,不能马上变成钱,甚至几年之内都不能当做成功案例拿出去吹。

    实在的,他最后同意也不是因为看在老厅长的面子上,而是觉得做了这笔单子之后,在与体制内交道的时候,会被当作自己人,有些在可与不可之间的审批,就可以卖一个面子。

    他没想到的是,好处还没来,鬼鬼祟祟探消息的人就已经来了。

    熊建平是一个领地意识非常重的人,特一厂的人是他的,特一厂里的东西也是他的,要是机密信息被泄露,丢的是特一厂的脸,也就是丢他的脸。

    郑三子的供述中,他以前就偷过好几次特一厂,每次都能混到好几百块钱。

    一块优质成品铁,就这么被当成废铁卖了,他得了几百块,就等于厂子受到的损失起码上千。

    这让熊建平非常愤怒。

    他召集保卫科全体大会,要求重新规划巡逻路径,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被外人摸进厂子里的事情,以后绝对不允许再发生。

    钱倩见熊建平行事如此霹雳,觉得应该没有自己的什么发挥空间,决定把心思都放在对几内亚铝土矿的谈判上。

    很快,根据商务部的安排,特一厂的国际采购组与几内亚经贸代表团见了面,互相致意之后,开始谈正事。

    几内亚代表团来的目的是希望中国给予一些道路方面的援建,最好能帮他们修铁路。

    中国在七十年代曾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了坦赞铁路,但是,几乎中国工人一撤走,那条铁路就在走向灭亡,压根没人管护。

    七十年代的十几亿项目,到钱倩那个年代的时候,已经被公路运输抢走了大部分业务,曾经许多人为之付出辛苦,甚至性命的铁路,就这么凉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勒紧裤腰带,买了好多吃的给一个特穷的朋友,结果转头就发现自己送去的米和面被这位朋友扔在垃圾箱里,那感觉谁都不会喜欢。

    对于几内亚代表团的希望,领导层没有马上给予回复,谁也不希望坦赞铁路的事再发生一次。

    几内亚代表团对此也感到非常惆怅,他们拼命解释:坦赞铁路涉及两个国家,而且他们两国的领导都不行,不像我们,可好啦,可懂事啦,一定会好好的。

    陷入胶着的时候,特一厂的代表团来了,令几内亚代表团感到意外的是,来者不是援建金属加工厂的,他们是来买矿山的。

    几内亚人民对卖矿山非常喜闻乐见,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民族矿产企业,卖给谁不是卖,法国人美国人西班牙人澳大利亚人,有钱就可以来投资买矿山。

    问题是,现在美国有一家企业已经与他们接触,想要买走现在最大,也是质量最好的露天铝土矿,从勘探量看,那里的铝土矿起码还能再开五十年。

    不得不,美国人给得确实很多,比特一厂能开出的价码高很多。

    几内亚代表团找了另一个矿,建议特一厂买这矿。

    虽然与国内的矿相比,确实富。

    谈判组其他成员觉得还是挺划算的,算下来比国内的铝土矿能省好多钱。

    但是钱倩一个人反对了其他人的意见:“要比较,就要横向比较,怎么能让步呢?”

    一位高工劝道:“我们确实没有美国人有钱,预算有限,实在出不起价啊。”

    钱倩答道:“真金白银的出不起,咱们还可以出别的啊。”

    “嗐,还有什么比真金白银更好的啊?”

    钱倩笑道:“比真金白银好的东西那可太多了,像我们买热轧机的时候跟德国人砍价,人家让步不多,但是愿意转让技术,我们不也答应了吗?我们缺那么一点折扣吗?我们缺的是技术。”

    律师问道:“可是我们也没什么别的能给他们的啊。”

    “还是有的~”钱倩露出笑容,“他们不是想要铁路么?”

    律师摇头:“这事咱们可了不算。”

    “不试试怎么知道。”钱倩嫣然一笑,“反正失败了又不扣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