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下子五年过去,唐家原来的土胚房已变成了砖瓦房,青砖黛瓦甚是好看!
在主屋右边的厢房里,有个身着窄袖青袍、容貌清隽的少年正站在书桌边练字,那就是唐林。
唐林看着自己写的大字,虽不能算是大成之作,但是与往昔相比,亦是精进良多,常秀才也评价他的字有火候,要是以后勤加练习,未必不能成为书法大家,家里人、同窗也都常常夸赞他的字,要不是唐林内里是个成人,时时提醒督促自己,恐怕早就在这样的夸赞中懈怠了。
这几年里,唐林除了学习四书五经,还在书斋里看了不少杂书,有时涉猎过多,还会被常秀才斥责,但唐林却另有想法,他觉得四书五经虽然重要,可其他的也不能拉下,特别是律法和算学,虽然在文人眼里比不上正统书籍,可也是极其重要的,平日里也会经常用到,所以要好好的学习一番,对于算学,其实唐林也就装装样子,以前都学过,而且还比这深,虽然转换成了文字,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习惯了之后,唐林的算学比大部分人都要好得多。
重点在于律法,这是必须理解吃透的,所以唐林花了一部分的精力在了律法上,除了自己看,还给家里的人讲,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自从认真读书之后,唐林从未想过止步于秀才了,他想往上考,就算只考上了举人,那也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但要考上去,就一定要管好家里人,知道什么事情是犯法的,他总不能一直盯着他们。
唐林将笔放下,又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册,上面是前些年县试的试题,他每天都会在上面挑选题目做,这几年下来,已把墨义和经帖做熟,而诗赋虽然不是首首都是佳作,但也算拿得出手,至于策论那可是唐林最拿得出手的了。
对此,他很庆幸本朝的科举形式虽与明清相同,但内容却跟宋朝差不多,策论这块并没有太多的限制,若真考明清的八股文,唐林怕是得费大量的时间去吃透那些格式了。
正在唐林做题的时候,一个胖墩儿走了进来,那就唐林的弟弟唐桦,名华,是唐林八岁那年李月娘所生。
彼时,唐林手中已有不少银子了,总会给家里买些吃食,身为唐林的弟弟,唐桦拿到的是最多的,结果就养成了个胖墩。
再加上,隔年唐林改良好的竹纸终于做好了,之前唐林做的竹纸又黄又脆,根本不能书写,又试了几次,费了好多功夫,才做出质量跟书坊里买的差不多的竹纸。
他将造纸的方法交给爷爷,让爷爷带着家里人做,做好之后,直接卖给习文书坊和妙笔书斋。
这样一年下来可赚不少银子,使得家里的境况好了不少,将旧屋推倒,扩建了好几间砖瓦房,现在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就是里面的东西还得慢慢添置。
不过因为竹纸的事情,唐家也是发生过争执的,大伯二伯家想要将竹纸生意做大,可唐林却坚决反对,他们家现在只是庄户人家,唐林现在好听点是个书生,可并未有功名在身,习文书坊和妙笔书斋的掌柜都是熟人,也不会开口讨要造纸方法,其他人可不一定,要真的赚了大钱,怕是会惹祸上身。
这些话,唐大海和唐王氏听进去了,唐明十分相信自己的儿子,也觉得儿子的话有道理,另外几人虽然有些不死心,但勉强答应下来。
唐林看出大伯二伯心有不甘,也不放心他们,就跟爷爷商量了一番,决定将一些关键的东西管住,只让他们接触一些常见的材料,像是纸药水汁(漂白)这类重要的东西,由唐大海保存。而且还定下规矩,每年只做三批纸,不多做,这样他们没东西可卖,也就闯不出什么祸。
每次将纸卖出后,唐大海都会取出其中三成给唐林,这是所有人都商量过的,本来老爷子是想要给四成的,可不老大老二他们,就连李月娘也不同意,唐明拉都拉不住,两方僵持之下,唐林出来了个圆场,降了一成。最后老爷子不放心,直接让唐林写契书,以防他们反悔。
不过就算只要了三成,这几年下来,唐林也攒了二百多两银子,除了卖纸的钱,其中最多的是过年时卖春联的钱,去镇子里摆个摊,除去租摊位的钱,每年能得十多两。还有一些是唐林抄书得来的,这个赚钱的方法,唐林到现在还是没放弃,偶尔就去抄几本,赚个零花钱。
“哥哥,哥哥,吃饭啦!”胖墩跑过来,一下子抱住了唐林的腿。
将笔放在一边,唐林顺势将他抱了起来,这几年条件好了,唐林就有意识的补充营养、锻炼,臂力强劲了不少,至少能把这个胖墩抱起来了。
“好,我们出去吃饭,华知道今天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唐林边走边问,其实就是逗他话。
“有好吃的肉肉。”起肉,华的口水就流出来了,两只手也不安分,上下挥舞,想让哥哥走快一点。
走到院子里,唐林发现孩子都在外面,想是爷爷还没回来,还不能上桌,就抱着华走到唐木的身边。
唐木现在十四岁了,两年前他在李童生那儿学完后,李大娘也想将他送到常秀才那儿进学,可惜,因为资质不行,被常秀才拒了,最后只能去镇子上一个老秀才的私塾里读书。
唐家的人五官还算端正,而且因为唐林每天都要喝牛奶、羊奶的关系,家里就多养了几头母羊,只要在家,唐林早晚都会喝一碗奶,自己喝还不止,还让家里人一起喝,长辈们不怎么喝,不过同辈几乎拒绝不了,到了现在,有没有长高还看不出来,不过肤色比其他人白了一些。
每次看到唐家的人聚在一起,唐林总会庆幸一番,家里没有歪嘴斜眼的人。以前还,只能依稀看出五官精致,可如今十一岁,人张开了,唐林照过铜镜,虽然比不上镜子清晰可见,但也不错。铜镜里的少年,与之前的自己有八分相似,另外两分则中和了唐家人、李月娘和唐王氏的相貌,也不知道怎么弄的,比起以前容貌又胜了几分。
唐林虽然是个男人,可对于自己的外貌也是极为重视的,他自认是个肤浅的人,喜欢长的好看的,就好比大丫和二丫,虽然都是堂姐,可因为二丫比大丫清秀几分,唐林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好看的会先想到二姐,之后才是二姐。
平日里也更乐意和二姐聊天,要不是后面相处下来,发现大姐的性格也不错,怕是会一直这样下去。
之前在学校是这样,合眼缘的和不合眼缘的初始好感度是不一样的,至于后面如何,就得看性格了。现在也一样,林墨林砚两兄弟的长相也不俗呢……
“林子,你出来了,今年二月你就要下场了,你有把握吗?”唐木看着二弟,想起年前对方要参加这次的县试,就忍不住担心。
唐林轻松地:“先生我现在能下场了,就算最后没过,也当积攒经验了。”
其实不然,常秀才的是,以唐林现在的才学,有七八成的几率过县试和府试,要是能得到童生功名,就托人让他们去县学旁听几天,要知道县学可都是举人在授课,就算只是听几天,那也能受益几分。
只是如今,唐林并不想给家里人这样的期望,他心里也不准,科考这事还是比较玄学的,有的时候,你的学识再好,但不合考官之意,那也是会被刷下来的。保险起见,还是往差了,考上了,那就是个惊喜。
不一会儿,家里的人到齐,大家坐到桌子边上,因为家里条件好了,唐王氏也不再一一分餐,只是为了表示对几个孩子的重视,还是会给孩子们夹上一筷子肉,其它的就都随意了。
吃完后,就到唐家例行的谈话环节,这几年下来,唐林已经麻木了,老唐家规矩,在什么事情之前,得先吃一顿,吃完后再讲。
“大丫已经及笄了,最近有好几户人家来问过,我觉得都还不错,老大你是大丫的爹,你看哪家好?”唐大海直接问。
唐王氏一听,二话不,先掐了老头子一下,让大丫二丫回屋里去,嘴里念叨着:“孩子家家的,不能听这些事。”
唐林想到自己现今十二岁,再看着十岁的三弟、八岁的四弟、四岁的华,不由得想,这些不用赶走吗?
“我先好,这些我都不满意,你看看,这都是什么人家啊,这个孙家二子,家里饭都吃不饱,要知道在家里大丫虽然吃的不好,可从没饿过肚子;还有那个王家老大,底下那么多弟弟妹妹,就那么几间土房子,怎么住的开?”将两个孩子赶进去后,唐王氏就把那些人家一一否决了。
唐林听着也不赞同,这样的人家,要是嫁过去,大姐就是去吃苦的,别什么只要人好就行了,这人再好,没钱,没本事,那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而且,这里可不是之前,女子自己能外出工作,真的过不下去还可以离婚,可就算风气再开放,也难免会有人嘴,不过那些女子都读过书,自身立得住。
在这边,三道四的就更多了,自家大姐性格还是偏软的,怕是会受不住,还是要好好把把关,查探一番,看看那个男人怎么样、兄弟姐妹性格也要看过,恩,婆母的性格更是重中之重。
唐林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趁现在让大姐再多读些书,能不能让大姐变得更加坚强一点。
“爹,娘的也有道理,我也就这么一个女儿,这些年下来,没让她做过重活,这些人家可都是要人做农活的,别两个丫头了,我们家那些子也受不了。”唐石道。
唐大海双眼一瞪,想我们家子怎么不会干重活了,结果看到从没干过活的大孙子,会下地但不会种的二孙子,还有三个子,唐大海卡壳了,摆摆手:“那我们就再看看。”
唐林想到要是自己考上了童生,那么大姐的选择余地就会大一些,也顾不得稳妥了,:“爷爷,先生以我现在的文章,足足有七成把握能考到童生,要不再等等,等我成绩出来了,再给大姐人家也不迟啊!”
唐大海听了,忙问:“果真,常先生真是这样的?”
在唐林一遍遍的保证下,唐大海终是信了,就连大伯母的脸上也带上了喜色,只想着,要是唐林真过了,自家女儿也能选个好人家,之前那些,她一个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