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内阁新政
现在大虞的疆土不广, 京察也就省去了从前要等山高路远的地方把访单送回来的麻烦,原本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现在一个多月就可以结束。
端阳过后,京察的被考察官员齐聚吏部“过堂”,由吏部公示每一位官员的考察结果,并将考语和访单给诸位官员过目,让大家了解旁人的评价是否与自陈有出入,及时纠错。
而京察不仅是考察官员, 更是为了升降奖惩,“过堂”后便是文官的一次大调动。
这次京察孙秉德想动谁谢如琢都心里有数,一一亲自看过后倒没觉得有太大问题,唐和春那派人是差不多都被剪除干净了,连唐和春自己都写了告老的奏本要离京,抽调上来的绥坊地方官也终于能被放回去了, 六部新补上来一批翰林官, 都是之前开恩科时入朝的, 大多都去了不错的地方,当然主要原因是朝廷确实还缺人,不然孙秉德还是会折腾两下子的。
杜若在京察中间出的那点风波最后也未再被提起, 过堂时杜若收到的终评是最优一等, 同时让他升任了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
这是从前华扬舲想要但谢如琢没让他如愿的位置,如今被杜若坐了,不知道华扬舲怎么想, 反正谢如琢是心情不错。
虽然兵部大半都是孙秉德的人, 杜若被夹在中间还是有许多阻碍,但孙秉德愿意徐徐图之,他也有的是耐心。
官员调动之事就此解决, 但这只是一个引子,孙秉德费了这么大力气把唐和春一派的人挤走,可不是为了就此相安无事的,自然是为了做他想做的事。
过堂后第二日,下午召内阁议事时,孙秉德便坦然地提出了两件事。
一是唐和春已离京,提督三大营的人选该重议。
二是此次京察查出不少旧年贪腐之事,为遏制贪腐之风,内阁请求推行新政。
重议提督三大营的人选在谢如琢意料之中,至于第二件事,前世也听过了,即使时间上稍有差别,但也没什么新鲜的。
自他登基以来,他这个皇帝动作倒是不少,重建三大营、三次南征、卫所改制,就算他现在结束了皇帝生涯,史书上也有所谓功绩建树可以给他写上三两笔。
朝堂上的君君臣臣若不想后世给自己著书立传,在史书上写下光彩的一笔,那定然是假的,他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很多时候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彼此倾轧争斗,也是为了后世的评断,为了留名青史。
谢如琢不可免俗地承认,他也会这么想,虽然总体上他看得很开,后世就算骂他是昏君他也听不到,但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能心安,他不喜欢愧对什么人,也不喜欢做逃避责任的人。
不过若是后世能多上他几句好话,他也会觉得这是件值得身心畅快的事。
他相信孙秉德是如此,杜若也是如此。
人之常情,大家都喜欢被夸,不喜欢被骂。
但孙秉德做上首辅后,其实还没有做过什么能和功绩建树搭边的事,这一年半他都用来平衡势力,扫清障碍,站稳脚跟了,现在收拾好了残局,自然就得想想流芳百世的事了。
毕竟现在的孙秉德每日辛苦忙于各种政务,确实从未懈怠,谢如琢自觉是比他这个皇帝辛苦,史书真要写也会夸一夸勤勉辛劳,一心为国,但还缺少那么一两件增色的事。
因而孙秉德所提的新政是谢如琢登基以来,他第一次提出一件不是为了和自己作对,也不是全然为了争权夺利的大事。
“大虞今日国库之空虚除却卫所之弊,阉党之祸时宫中过于奢靡享乐,大兴土木,更大的原因是因六部多年腐败。”孙秉德已把要的话写成了一份长长的奏本,此时简明挑奏本上的重点,“六部为朝廷各项事务的中枢之地,一国大事皆与之相关,国库的银子除去军费,很大一部分也在六部之间流通来去。如今朝廷正值百废待兴之时,国库空虚还未解决,更要遏制贪腐之风。臣以为,治贪腐当从六部而起,也当以六部为重。”
谢如琢快速扫完了这份奏本,和前世的记忆别无二致,不动声色地应和道:“元翁所言有理。”
见皇帝没有多的意思,孙秉德继续道:“六部如今贪腐的根源还是在于需要花银子的各项事务收支不明,需要银子就向户部申请,户部拨了银子后就归本部官员处理,趁机中饱私囊者不在少数,六科给事中虽有监察纠举之责,但往往对这些银子的收支不甚明了,也就无从监察。凡是在六部待过几年的官员都知道,朝中流传着对六部一个荒唐的排序,不是大家所知的吏户礼兵刑工,而是吏户工兵礼刑,排序的标准是按官员可以捞多少油水,这也成了为什么那么多官员不愿去刑部的原因。”
“每年年末之时,内阁会召集六部对下一年的国库收支做一个大抵的安排,六部会提一些下一年需要花银子的地方,请求多拨些银子,但大多数时候还是等到事情出来了才等着户部拨银子。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许多天灾人祸都没法未卜先知,需要出事了才能知道要多少银子,但天灾人祸本该是最应把银子用在刀刃上的时候,却是成了六部官员最能中饱私囊的时候,没有人知道银子到底都花哪里去了,最后做上来的账面又是没有错处的。先帝在时,天灾人祸齐出,朝廷花光了大把银子却依然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掏空了国库最后的余存,以致发不出江北军的粮饷,许自慎兵变,其中原因离不开六部官员贪腐成风。朝廷内忧外患犹在,必须要避免重现昔日惨剧。”
这一世的谢如琢甚少听孙秉德一板一眼地这般犀利的话语,孙秉德大多数时候都在不露声色地权衡利弊,如今那双鹤眼中的神采就像新登科的士子般跃跃欲试,让谢如琢相信,孙秉德这话确实是真心的。
从前的清流之首走到这个位置,并不只是想手揽大权。
至于孙秉德的内容,谢如琢也承认每一句话都是对的。
大虞自阉党之祸后就一蹶不振,那一场祸患把整个朝廷都压垮了,之后老天也丝毫不眷顾大虞,天灾人祸不断,本就因边疆军费、卫所之弊花去了数不尽的银子,再加上朝中贪腐成风,宫中奢靡成性,国库彻底亏空,间接促成了许自慎的兵变,并之后的坪都陷落,大虞濒亡。
现在的朝堂肃清了不少,但要真的贪腐换谁都不信,有油水的地方就会有人忍不住伸出手去捞。
六部每年都有一些固定要做的事,吏部要考计官员,户部收各地赋税,礼部要主持祭祀,兵部要筹备战事,刑部要查案办案,工部要兴造土木,这些其实都要银子,只是要的多少问题,而六部又还有许多隔一段时间必须要做的大事,更是需要大笔的银子,吏部有京察外察,户部有重造黄册,礼部有主持科考,兵部有征募兵丁,刑部有大案会审,工部有防治洪涝,这些大事如孙秉德所,是出现了才会向兵部要钱,给了钱之后就没人管了,有心之人随手捞一笔是常有的事。
“每年年底内阁与六部做下年的预支,基本能对下年国库开支心里有数,朕看元翁的新政是想在这里再改一改?”谢如琢又装模作样翻了几下奏本,“看起来是还不错,元翁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孙秉德没有承应这句夸奖,又道:“不只是改预支的问题,更是让银子的来去都有更明晰地体现,而过程中监察也能跟上,确保每一笔银子都花在该花的地方。具体来其实也很简单,每年年末内阁召集六部做下年国库预支时,六部将可以预见的要花银子的事都报上来,并按照以往经验列出一个花费数额,户部在来年拨银子时就按六部上报的数额拨,六部支走银子后,若觉不够,要另行上报具体原因和情况,内阁和户部一同核查后才能增补数额。”
“另外,六科给事中对每一项上报户部要支出国库银子的事都有监察之权,每件事都由给事中从头到尾参与,要让给事中对账面的开支始终有清楚地了解,事情办完后,最终的账面也要先给六科给事中过目核查,再由给事中将整件事的过程写成奏本与账面一并上报内阁,做最后的核查。这样就可改变之前账面由六部内部自行管业,无人督察的弊端,基本上每一笔银子的支出都有给事中知晓,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贪腐出现。”
谢如琢也认同这法子确实能防治贪腐,要花银子的事项先上报花费再拨款,需要少补重新写明缘由重新上报,而银子开支又有六科给事中督察,防止六部内部官官相护,中饱私囊。
甚至这法子听上去堪称完美,似乎只要真的如此执行下去,贪腐几乎是无从发生的。
但贪腐岂是真的能如此轻易地消除,更何况水至清则无鱼,逼得太紧有时也未必是好事。
孙秉德的目的看似全然为了治贪腐,但细细一想,又会发现这所谓的新政真正的精妙之处绝非表面。
六科给事中是言官,在朝中是最天不怕地不怕的一批人,内阁有时也怕他们,此举表面上看是内阁大公无私,善用六科给事中的监察之责,事实上却是借六科之手更好地控制六部。
往后六部最关心的花钱之事都要被六科盯着,而六科最终又要上报内阁,且六科的权力也是内阁赐予的,到底是形成了内阁控制六科,六科控制六部的局面。
这才是孙秉德最真实的目的,既给自己博了名声,记了一笔功绩,又在无形中握紧了手中的权力,更好地操纵整个朝堂,堪称精妙绝伦,想必是筹划了很多年了,就等着时机成熟之今日。
因而谢如琢当下没有回绝这个提议,也没有什么赞同的话,只淡淡撂下一句“兹事体大,三日后早朝廷议”,便遣散了阁臣们,要去师善阁看看太子的课业。
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改变固有的规矩,对六部是一次很大的冲击,换哪个皇帝都不敢立刻拍板决定,孙秉德也没什么,淡然地看一眼谢如琢,与阁臣们一道离去。
谢如琢从孙秉德的眼神里看出来他对此事是势在必得,自信皇帝一定会答应,即使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全无私心的谋划。
作者有话要: 注:这个新政的内容我瞎编的,不要较真!关于内阁控制六科,六科控制六部这一思路来源于张居正万历年间考成法改革,其实也算是内阁权力达到巅峰的一个必要途径。
最近在净网,一早上前面的章节被锁了好几次,主要是不允许在作话里推微博啥的,我就基本都删掉了,我的微博号在专栏介绍那里有~
感谢在2021-06-12 18:01:39~2021-06-13 17:41: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沫|*雅轩、落隰渊、saya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