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逛灯

A+A-

    整个年节期间东宫气氛都洋溢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松快。

    黄公公连走道儿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不过今日有些不同。

    自打常夏去了乔家,殿下就明显地有些心神不宁。一会儿拿着折子看,看半天都不翻页。一会儿端起茶喝,喝半天,茶杯还是满的。一会儿站起来转圈,眼神不住往门口瞟。

    他也不敢去打扰,只得耷拉着脑袋,站在案旁,尽量减少存在感。

    一时听得外头脚步声响,就见杨陌本正端着杯子出神,慌张一放,杯底一半搁在一叠还没看过的折子上,杯口一歪,茶水流出。黄公公见了,正想上前收拾,却见杨陌把折子一抽,右衣袖一张盖覆在水渍之上。左拿起一张折子,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黄公公:殿下那折子倒了。可他没敢出声,就尴尬地看着。

    就听外头传来太监的声音:“启禀黄公公,林詹事家送了元宵节礼及书信到东宫,请公公示下。”

    黄公公没答,只拿眼看杨陌。

    杨陌把中折子啪地拍在案上,神色间似乎有几分赌气:“带进来。”

    一时林家的管事带着秋云及几个太监拿着东西进了门。

    管事里提着一只灯,用蓝布罩着。秋云里托着一封信,太监里托着几个盘子,后面的盘子里各放着一只巧的上漆摄丝盒子。

    那管事和秋云行过礼,秋云双奉上那封信,便笑道:“这些礼都是我家姐亲备的。只跟往年不同,除了这灯之外,那些点心也都是姐亲自下的厨房,是殿下日常喜欢吃的几种点心。”

    黄公公上前取信,就听秋云又补充道,“姐为了做得可口,从半年前就开始练习,上都烫了好些泡呢,就是为了今日能给殿下一个惊喜。”

    双将信呈给杨陌,见他抽出信瓤,一目十行看过,沉吟片刻,把信瓤又慢慢放回信封中。黄公公打眼去看秋云,就见她满眼期待。

    杨陌却什么都没。

    秋云忙又上前,揭了那挡灯的蓝布。

    那是一盏中型大的走马灯,约两尺圆三尺高。因没点上,看不出用了什么图案。

    那秋云见杨陌仍是无话可的模样,有些着急,也没等吩咐,上前就把灯点上了。

    一时就见灯上缓缓映出一桢桢图案。

    第一桢是一对少男少女捧书共读,第二桢是少男少女下棋,少女大约是输了,背对着少男生气。

    这影像中的故事,黄公公大约是知道的,不过些林采之与杨陌青梅竹马的往事。

    可他看了看杨陌,见他仍是一副无动于衷深不可测的表情。

    他心里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唉,殿下在千方百计讨乔家姑娘的欢心。林家姑娘却在千方百计讨殿下欢心,可怜呀。

    “你家姑娘费心了,大可不必如此。”杨陌终于了一句话。

    秋云更加着急。她家姑娘在信中约了殿下今日同去逛灯,殿下却一副并不知晓的模样。她一时怀疑她家姑娘在信里没把话明白。如果从殿下这里得不到准信儿,她回去怕也得不着好儿。

    见黄公公抬了扣拂尘要赶人的模样,她忙壮起胆色,道:“殿下今晚可会去逛灯?我家姑娘”

    话未完,外头脚步声匆匆,走到门口停下了,传来低低的听不清是什么的对话声。

    “不去。你回吧。”

    杨陌语气生硬带些匆忙。

    秋云脸色发白,只得跟管家一起退下,出了隔扇门,就见常夏一脸嬉笑,里也拎着一盏灯,只得南瓜般大,也用蓝布遮了,看到她,点了点头,就匆匆进了门。

    出门的路上,秋云从袖中掏出一只精致的荷包,塞给带路的太监,低声打听:“常夏公公这是去哪里办差回来呀?”

    那太监不动声色地收了,动了动嘴唇。

    秋云倒有几分本事,愣了一愣,有些不服气地确认:“乔家?”

    那太监眼左右一溜,点了点头。

    *****

    这头常夏进了屋,看到林采之送的走马灯还在徐徐转动,也没多看,而是掂了掂里的灯,把自己到乔家送灯的差事简单交待了一番,最后一脸捉狭,举着中的灯道冲已经退回案后,正装模作样看折子的杨陌道:“奴才去了这些回,还没见乔姑娘像今日这般兴头大。还叫奴才带回了这个,是逛灯时方便带着!”

    杨陌两眼看着那灯,脸上黑了一片。

    黄公公冷眼看见,上前就踹了常夏一脚:“你个榆木疙瘩脑袋,那是给你的吗?明明是给殿下的。还不赶紧打开来,看看这灯是什么模样?”

    常夏白挨了一脚,也不生气,仍是笑嘻嘻地道:“公公当我是傻子不成?我仔细地向筥儿那丫头打听了,今儿乔姑娘会出门逛灯,连出发的时辰,还有路线我都摸得清清楚楚呢!”

    黄公公忙又偷眼去看杨陌,见他又恢复了日常那神仙般不染俗尘的模样,只是眼神却落到那盏灯上。

    便上前问,“这是什么灯?”着仔细去揭灯的罩布。

    “拿给我时就这般包着。我也没瞧见。”常夏道。

    这时,蓝布取下,就见那灯的形状与寻常花灯俱不相同。

    寻常花灯,或是十二生肖,或是扛灯,佛灯,关刀灯,走马灯,门楼建筑,山水人物。

    而这一盏,铜丝磨得极亮,金灿灿地,格状,每一格都镶了一块龟甲似的琉璃片,绕成一个椭圆柱形,上面缀着五六片碧绿的叶子,挑灯的木杆子也磨得油光水滑,还发出清新的香气。

    这灯绝了,形状既独特,又有寓意,更难得的是好闻还好用,真的能气死风。

    这样的巧思,震得三人一时都没能出半句话。

    半天,杨陌伸了伸,常夏忙把灯呈上。

    也不用点上,就能想象这灯必是今年整个元宵灯节最闪亮的那一盏。

    杨陌看着这灯,指在琉璃片上细细摩挲,半天嘴角微勾:“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他送她一只真菠萝,她送他一盏菠萝琉璃灯。

    眼眶微微发热,半天他问:“她何时出门?”

    *****

    冬天总是黑得早,申时末刻,天就已经黑得透了。

    天公也作美,竟没什么风,天上一轮团圆皎月,照得千家万户如在云中。

    有性子急的,早早就把自家的灯点上了。

    随着一盏盏花灯亮起,大大,千形万状,整个上京像一卷会动的画,慢慢被灯海银河淹没。

    盈儿跟着乔檄叶菡一家吃的晚宴。沙夫人没露脸,只打发了金璃来身上不爽利,叫他们吃过晚饭,自去逛灯,不必管她。盈儿跟肃哥儿蓁姐儿都急着出门,也没心思吃什么东西。乔檄跟叶菡这些日子累得狠了,也食欲不佳,嘴上笑话盈儿跟个孩子似的,可也匆匆扒过几口饭,便换了衣裳带上厮丫头,乌泱泱一群人赶在酉时二刻出了门。

    他们从后门出去,先绕到前头,看自家的灯。

    却发现乔家门前人挤人,已经堵到大街口,连步行都困难。

    一群人只得远远站在路边,美滋滋地听着来往路人的赞美。

    “乔家今天这灯,怕是上京头一份儿的。”

    “可不是,也不知道是谁的水晶心肝玲珑心。竟想得出这样的主意。”

    “银河鹊桥牛郎织女这主意倒也不算新奇,新奇地是竟能做出银河一样的效果。”

    “哼,不新奇?不新奇怎么没见人做过?”

    出来逛灯都是一家一家的,人多嘴杂,难免意见不一。自然就有人劝的。

    “别吵了别吵了。听乔家二爷可是什么巧都会,往年不过是不在这上头费工夫罢了。如今可不同了,人家乔家的姑娘成了太子妃,东宫都赏了一盏极大的鸿雁灯,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

    “最难得灯谜不艰涩,我都能猜中,可惜没能挤到跟前,不然我也能赢个彩头呢!”

    “人家的彩头还大方,你瞧瞧,我都得了个银耳坠子”

    “不都林家姑娘最是聪慧么,不如咱们到他家去瞧瞧”过往路人有人提议。

    就有人道:“聪慧是聪慧,可就是太聪慧了,出的谜一个比一个难猜中,费劲!”

    “她家的灯也不好看。今年竟然摆的是五谷丰登,真真是还没进东宫呢,就急着拍皇上的马屁!”

    盈儿在路边站了一会儿,就听到了不少消息,心情十分舒畅。

    站了片刻,两个孩子先沉不住气了,嚷着要去别家看看,一群人便都慢慢顺着人流朝西去。

    盈儿落在最后,偷偷地左右打量了一下,并没见着那独一无二的菠萝灯,心里竟有些的低落。

    不过筥儿也跟两个孩子一般着急,扯着她朝前走。

    一路看灯走走停停,热热闹闹,乔檄带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厮,看到好看的灯,便护着一家子往前挤。七嘴八舌,群思广益,倒也猜中了几个,盈儿得了个铁铃,当即系在腕上,一走动,就发出叮叮当当的铃声,惹得一家子直发笑,倒像是牵了家中那条大黄狗来逛灯。

    盈儿也不恼,十分自得极乐。

    一时到了一家门前,却是极特别。

    整个门口只挂着一盏孤零零的四面宫灯,显得十分寂寞。。

    本来也没几个人上前,就是有人好奇上前,也是看几眼便离开,嘴里还嘟囔着:“这叫人怎么猜呀!”

    盈儿忍不住好奇,正好此处也没人,便上前仰了头看。

    就见四面宫灯上都绘着画儿,俱都聊聊数笔,线条流畅,极具功力。

    第一面画着四五个人围着一个柱子坐着,其中一人离了座,衣裳半扯开。

    第二面画着一块石头,一个破洞,水灌入湖,波涛起伏。

    第三面画的是一个鲜红的珊瑚笔架,一件五彩衣裳。

    第四面画的是一钩弯弯的月亮一片薄薄的云彩。

    叫猜一个成语。

    盈儿看了片刻完全摸不着头脑,忍不住笑道:“难怪这里没人,这叫人可怎么猜?”

    乔檄听了笑道:“这简家越发会出谜题了。怕是遍京都没一个人能猜中呢。”

    这时,就听身后响起一个寒磬般疏朗的声音:“倒也未必。”

    盈儿心头一震,淡淡涌起一丝喜悦,却并没回头。

    片刻后,一人修长的身形停在她身边,里提着一盏上京独一无二的菠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