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只是为你好
“臣自然是向着司空。”
荀攸表完自己的态度, 郭嘉虽然是松了一口气, 但还是替曹瞒不值, “你们荀家,还真是百般给自己留退路,各占一处两军对敌总会有赢的一方, 无论赢的是谁,荀家都不会败。”
“司空现已将二公子,摆在了长公子这个高度上, 不免会有可趁之机的人,逮住了这个机会,支持二公子夺嫡,嘉希望荀令君不会被那些人利用进来, 还请告诫一番。”
郭嘉的告诫, 让荀攸发现了一些事情,曹昂继承,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却还非要多加了一个曹丕,曹瞒的目的呢?
仅此只是消灭汉室吗?
未雨绸缪,曹瞒在防范谁?
东西越摆在明面上, 才发现更加看不明白曹瞒的意思, 很多在现在看来,都是些没有必要的东西, 曹瞒却都要将其搞定,就不仅仅只是未雨绸缪了。
夺嫡, 他们这些臣子插手立储之事,就是在不将曹瞒放在眼里。
荀攸依旧记得他和郭嘉几人之前的谈话,也答应过他们会好好和荀彧去谈谈,但现在……
此时在荀彧府邸的书房中,荀彧没有回应之前,荀攸所关于曹昂和曹丕的事情,而是提了一句看似没关紧要的人物,“我已经见过左慈了,而且还曾收到过一份盟书。”
“盟书,什么盟书?”荀攸隐隐有了格外不好的预感。
“陛下,邀各位汉室之人共盟,除掉司空。”
荀攸脸色瞬间就难看了,按荀彧刚才的法,这么大的事情,荀彧既然如此风轻云淡,“叔叔,可曾签字?”
“签了!”
“什么!”
荀攸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反而有些平静下来,荀彧下好了决定,就算再去劝,也是无济于事,“陛下虽然势弱,但叔叔是已经决定,非要用这种方式不可吗?”
“公达不会明白,左慈和我了什么。”按荀彧的家学,荀子的思想是根本不会相信这些光怪陆离的事情,但又怎么解释他自己,怎么解释曹瞒。
“怎么又是左慈。”在徐州时,之前郭嘉和戏志才去找左慈,曹瞒就急急忙忙赶了过去,甚至一再看其不太顺眼,甚至都曾警告过两人,不要和他走的太近,只是没想到荀彧也会受其影响。
“公达请回吧!之前所提的问题,恕我不能给出答复。”
连荀攸都没想到,荀彧会赶他走,甚至是他再下去,荀彧或许就不能坚持不下自己的决定了。
荀攸在起身时,特意回头看了眼荀彧,真心希望荀彧明明心里有事,能出来。
“叔叔。”
然而终究是荀攸白等了,“公达回去吧!”
看这荀彧固执的样子,到真是和曹瞒一模一样,将所有东西都自己承受,好意都留给别人,“哎!”
从之前很多的一些事情来看,一步一步猜测,他只要和左慈见上一面,一切就会有一个真相。
但他所知的真相没想到却是,一个时代有自己的历史,他们只是其中,很微不足道的尘埃,而他为什么会再来一世,就是因为曹瞒要还人情,但怎么来都不应该是她来还,从他一开始怀疑两人的差异时,就已经明白,那是曹瞒自认为还的是人情,但在他心里,便就是好意,不带任何目的,不曾存在郭嘉的影子。
既然已经有了两个异数,历史就会被改变,他更明白改变就会有代价,一个人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都要承受一些本不该承受的东西,付出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一切,只是这些代价都压在曹瞒一个人身上。
郭嘉想陪她君临天下,却不曾知道他所想的这些,后果都给予在曹瞒一人身上。
而曹瞒所要改变历史,是在完成夙愿,而这份夙愿所要杀的人,绝大部分是荀彧所不愿看到的,所以荀彧则有了一个决定,历史的代价他来付,既不愿日后冷眼相对,他便陪着汉室一起死,没有人再会去挡她的路。
曹瞒能换命救人,而救的那些都是能辅佐她得到天下,但现在代价是救不回自己的父亲,以后将是救不回自己。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应该都明白,下一个会是郭嘉,左慈告诉他这些,是
希望能以此告诫他,救人得用自己的命换,但一个人的命,哪有那么多。
荀彧不清楚曹瞒还剩下多少的时间,他阻止不了曹瞒救郭嘉,但至少她不用承担改变历史而留下的后果,不用拿命来救他。
在衣带诏上签字,他不过是想找到在最后离开时,明白左慈的目的,曹瞒防范的到底是谁,他不帮任何人,只是在曹瞒覆灭这个汉室前,尽的最后一点‘忠’,他是异数,若荀彧都能肯定汉室,一定程度上,是在前期汉室正统依旧时,肯定天道,减轻曹瞒所带来的改变,虽然结局不变,减轻过程中的代价。
只是荀彧的忠,虽然只是一个名字,但无异于在任何人眼中的默认。
两人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对方好,但多少苦衷现在都是伤害罢了。
曹昂在司空府中,并没有呆太久就回了军营,只是在见到被送来的曹丕时,那一刻都没有想过太多,想过这些后面的目地,会是什么。
兄弟中,曹昂只和曹丕格外亲近,在曹丕被冷落,不被人接受时,都曾是曹昂在鼓励曹丕。
最近,军营中却有不少闲言碎语,曹昂完成曹洪布置任务后,就去找了曹丕。
“那个是二公子吧!”
“可不是嘛!比长公子初来时,也弱太多了,凭他这样想立功挑战长公子的地位,真是自不量力。”
从旁边路过的几人,对着不远处练习骑射的曹丕,不时的指指点点。
几人平日里也是和曹昂走的比较近,原本在曹昂到这来时,就当历练,但以他现在的地位,就更好看出曹瞒是什么用意了,拉拢军心以实力服人。
但来了个曹丕就不一样了,所有人看来曹丕都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