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艺术之旅
京都,香榭丽大街十字路口。
一排排豪车犹如上班打卡般形成一条长龙。
但并不嘈杂,大家都十分懂规矩。
道路的尽头是一场艺术沙龙展会,即便车流如同蠕虫一样缓慢向前,也没有人在这极具艺术气质的展馆前按响喇叭。
苏语曦和许月凯已经提前了一时出门,由于展会是邀请制,因为门票十分抢,所有人都无比期待这一晚。
苏语曦也不例外。
她虽然不像许月凯那般是艺术科班出身,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欣赏力。
这种能力既属于她又属于包子。
因为肉身跟灵魂融合了太久,苏语曦现在已经和原主分不出彼此,完美结合了。
所以当许月凯一脸得意地:欣赏艺术的天分遗传自许家时,苏语曦没有反驳。
许老爷子的艺术鉴赏力他是领教过的,藏品众多却特色各异,每一样拿到嘉士得,都会令收藏爱好者趋之若鹜。
许家,更像是一个极具艺术美学的收藏馆。
然而在许明达这一代就不太培养艺术爱好了,许老爷子的两个儿子都更擅经营,到了许月凯这里,这份天赋才得以延续。
现在算上她,许家有两位许明达口中“不务正业”的典型了。
“姐,这两张都给你吧,无论哪一张中了,都是你去跟艺术家共进晚餐,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苏语曦突然生疑,这家伙来之前在家里激动了两天了,现在突然学起了“孔融让梨”,以她对许月凯的了解,其中有诈。
“爱去不去,我看你也别去看展了,把票留给有需要的人。”
许月凯傲娇的冷哼了一声,扭头看向窗外。
苏语曦将视线落在那张精致门票上,上面有一排金色的编码,她的尾数是06
莫名还挺喜欢这串数字的。
车队随着车流缓慢向前行驶,眼看着就快到点钟了。
对于想要观展的人来,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苏语曦看了一眼人头攒动的街头,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她嘱咐司:“你靠边停一下,我们走路过去,稍后你绕回来去地下停车场等我们吧。”
许月凯看了一眼涌动的车流,跟着苏语曦下了车。
不光是他们,身后的豪车像是一盒盒罐头被开启,上面下来很多穿着讲究,气质卓越的富豪们,全部步行在香榭丽大街的梧桐树下。
此时已是秋叶飘散的季节。
暖黄的路灯下像是临时组成了一个t台,有人在道路对面按下快门,“咔擦”声不断。
苏语曦走到展会门口时,脚已经酸涩不已。
由于要配身上这条满钻的高定连衣裙,不得不配了这双新的满钻细高跟。
整身搭配下来,除了闪耀还极好的衬出她白里透红的娇嫩肌肤,令她整个人灼灼生辉。
只是这鞋子有些磨脚。
苏语曦掏出自己的门票后,门口的接待立即两眼放光。
“苏姐,里边请。”
门票做成邀请函的样子,印着的是大名,能认出她也不奇怪。
许月凯在一旁阴阳怪气。
“不愧是影后啊,哪里都有你的粉丝。”
还真让她着了。
过了一会那位接待就过来询问能是否脚底不适可以帮他拿一双平底鞋换上。
苏语曦摇了摇头,纵然心里是感激的,还是想光鲜亮丽的看展。
毕竟一双好看的鞋子才配得上今天的这身行头。
今天的展会极为严格,虽然门口堆积了很多人,里面却很冷清,那些没票的也许是希望能够在现场捡漏,主办方也很ne,直接在香榭丽大街的街边摆了一排桌椅,人一落座,既不显得杂乱,还颇有几分法式韵味。
许月凯看着窗外不停显摆。
“要不是我,你现在也在外面坐着呢。”
苏语曦笑着打了他一下,两人从入口处开始观展。
一般专业的展览的展品布置是很有讲究的。
这跟中国的饮食文化及茶道文化都有点相似。
味道讲究个层次感,由淡至浓,有轻薄至丰厚,在层次变化中体味差异与丰富。
展览也是一样。
苏语曦一打眼就知道,这个展会的主办方是很专业的。
展会入口处的作品都带着淡淡的情绪,不浓烈,很容易共情。
不仅是作者的画作,也有他的摄影作品。
现实与虚幻的交错此起彼伏,给苏语曦一种很新鲜的观展体验。
“这个作者很有想法,我现在真的有点好奇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许月凯立马来了精神,开始喋喋不休的声发表自己对作者的猜测。
两个人一边轻声讨论一边跟随指示往前走,身边的人似乎逐渐多了起来。
氛围还是一片宁静,这样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苏语曦此刻很享受。
突然,场子里多了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她穿过重重人群,走到了苏语曦和许月凯所在的这幅画面前,自顾自地开始解起来。
之前没看到有解环节,不过既然是主办方的安排,大家也都没多问,并且随着讲解的进行,周边的人越来越多了。
“这幅作品是作者去非洲大草原采光之后,在一片星空下即兴发挥的。当时的环境非常恶劣,干燥闷热,人随时可能会脱水,作者一行人的行李又丢在了半路,面临的不只是大自然的考验,也是人性的考验。还好最终在救援队的帮助下,大家离开了那片原始草原,在那种绝望与希望共存的时刻,这幅作品诞生了。”
苏语曦一时愣住,那种绝望与希望共存的时刻,她经历过。
炮火连天的港口船舱,大雨倾盆的坍塌隧道口,她都是在绝望中又看到希望,也正是这样的希望支撑她走到现在。
解员做了个精彩的总结后,人群逐渐散去。
突然对方对着她发出邀请,“这边还有部分展品,两位可以过来看看。”
苏语曦见许月凯跟了上去,她在那幅作品前踟蹰了一下,也跟着进去了。
这是一个单独间隔出来的偏的展厅,里面的灯光晦暗不明,正中有一幅作品,用一块布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