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继续用营销打开名声
第章继续用营销打开名声
员工的工资账,刚才其实并没有清偿完毕,因为黄鹤目前头的钱,其实不太够。
不过正像他所的,这一笔工资,眼下也不着急,只需要再拖两天便可以发放到位,彻底将员工们的工资全部发完,断绝他们的后顾之忧。
而且
黄鹤忽然冲二姨子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了坏笑,“到时候,给他们发工资,直接再额外多发20%的工资,今天拿了工资的人要是来找你讨要法,你就”
“不闹事的才有糖吃!”
按闹分配,黄鹤可不想搞这一套,更何况他这是在办企业,又不是在办慈善。
像今天这种靠闹事来讨要工资的事情,有一不可再有二,所以,该敲打,还是要狠狠地敲打一下才行。
周怡然闻言,先是黛眉一蹙,有些疑惑。
但她脑子显然也很灵,很快便想明白了黄鹤这么做的目的。
“姐夫,你这招妙呀,那以后厂子里估计就没什么人敢再闹事了!就算有,别的工人,也不敢跟着他们一起闹!”
二姨子话到这里,一高兴,忍不住便探身抱住了黄鹤,在他额头上狠狠亲了一口!
“真不愧是你,姐夫!你太棒了!”
“咳,过奖过奖!”
被二姨子这么抱着亲了一口,到底是自己占了她的便宜,还是她占了自己的便宜
“诶”
“浙江沿海地区出现级台风,引起灾难级海啸,现受灾地区正在紧急抢险!”
看到办公桌上的报纸头便是如此一条重磅新闻,黄鹤下意识地拿起了报纸,仔仔细细地将这段新闻看了一遍。
“姐夫,这有什么好看的呀,专家都了,台风吹不到咱们温州这边来!”
虽然温州也有部分城区可以是沿海地区,但这一次的级台风,的确是不太会影响到温州,但会对宁波、台州等地区造成巨大的自然损害。
黄鹤看完了新闻,重重地将报纸扣在桌上。
“这是国难啊”
跟二姨子那嘻嘻哈哈的心态不同,黄鹤很清楚这一份报道所代表的含义有多沉重。
虽然,他对这个年代尚且没有太多的归属感,但同是国人,黄鹤还是有些恻隐之心。
“那那要不,我们捐点钱?”
见黄鹤似乎神情凝重,二姨子有些心翼翼地道:“姐夫,你觉得怎么样?”
“捐钱”
黄鹤拧着眉头思考了一下,电光火石之间,他想到了什么!
“捐!但咱们不捐钱!”
“怡然,你去联系一下温州的红十字会,告诉他们,我们要为这一次因台风而受灾的地区,捐献物资!”
“而且”
“我们要捐,五百万!”
他的语气异常铿锵,像是认准了什么似的。
“捐捐五百万的物资?”
周怡然一听这话,顿时有些坐不住了,她几步走到黄鹤身边,满脸惊讶:“姐夫,你怕不是昏了头吧?咱们现在自身都难保,哪儿有余钱去捐给受灾同胞啊?”
她这话倒是没错,毕竟,现在厂子里还有将近一半的工人里没拿到工资呢,就是因为厂子里没钱了。
现在,自己这姐夫竟还跟昏了头似的,一出就要捐五百万
“不不不,与其是捐物资,不如是,花五百万,咱们做一次广告!”
“做一次”
“史无前例的广告!”
黄鹤脸上露出了神秘笑容,一副无须多问,只管去做的模样。
周怡然见状,也只能一摊,无奈道:“好吧,谁让你当家做主呢,就听你的,我现在就去联系红十字会!”
完,周怡然便赶忙转身走出办公室,开始着去办捐赠物资一事。
而此时,办公室内,黄鹤靠在老板椅上,四下无人之际,他这才低声一笑。
在二姨子看来,五百万这金额也太大了,但在黄鹤看来,五百万相比未来可获取的收益,根本算不得什么。
要知道
在前世,国内就有那么一家企业,在国家有难之时,捐出了价值五千万的物资!
而且,那家企业跟黄鹤此时所从业的行业相同,都是做鞋的。
企业境遇也极为相似,那家企业在捐钱之时,已然濒临破产,而黄鹤此时,他的江南皮革厂,也恰好踩在了悬崖边上,只差一步,便会坠落深渊。
那家企业
名叫鸿星尔克!
在捐钱之后,只过了两天,便从早在十年前就已被人以往的品牌,一跃成为几乎所有国人心目中最该支持的国货!
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是当即逆转,各路渠道、店直接爆单到无法下单!
这便是向死而生,是一种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营销会!
恰好,在黄鹤看来,此时便有会,提前整整二十年,成就前世鸿星尔克那般的营销神话!
在周怡然出门之后,不到三个时,便有红十字会的专人上门拜访了黄鹤。
“黄老板,您好!”
“听您想捐助五百万的物资给受难的同胞,请问这是真的吗?”
“黄老板”
红十字会这次上门,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四五个青年一同围了上去,见黄鹤迎着他们进区,便是一顿追问!
而且,从他们不停发问的表现来看,也不难看出他们此时有多激动!
毕竟这可是价值五百万的物资捐赠!
这换了谁,也都是会激动,会有些情难自禁!
“当然,你们提问的这些问题,都是真的。”
黄鹤冲他们点头笑了笑,承认了他们的法。
“那那就多谢黄老板了!啊不,是黄董!”
这年头,‘老板’都是摊贩、店主之间的调侃,像黄鹤这种正经办企业的,一般还是得称呼为‘x董’、x‘总’。
于是,其中一位专员便立刻追问道:“那黄董,请问这五百万的物资,大概多久可以抵达受灾地区呢?”
“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我们可以先签下相关合约,若是我拒绝履行,或者反悔,你们可以曝光我,让我身败名裂。”
黄鹤摊摊,笑着对一众专员道。
不得不,黄鹤这番话的还真是不拖泥带水,瞬间就让这些专员更是激动,他们赶忙掏出一份合同,递给了黄鹤。
黄鹤接过合同,随意翻看了几页,便放在一旁。
“合同本身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个日期有问题,你这里面写的是相关捐赠,需一周内完成。”
“但事实上,一周之内很难解决好捐赠相关的问题,所以我希望能把这个时间期限给延长一些,延长到”
“一个月!”
“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这五百万的捐赠物资,肯定可以抵达受灾地区!”
黄鹤再次放下合同,语气铿锵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