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迟则生变
沈清欢带着南枝坐上马车一路向着同济坊去了。
“快一些。”沈清欢有些着急,掀开了车帘向外看了一眼,吩咐道。
“是,姐坐稳了。”阿牛应了一声,便扬鞭打马,马儿哒哒的跑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马儿却嘶鸣一声,停了下来。
“出什么事了?”沈清欢正着急,撩开车帘想要看个究竟。
“姐,好像是齐王府的人,他们挡住了去路。”
沈清欢探出头来,果然见到有府兵挡住了去路,像是在给什么人开路,对了,二婶沈清然今日回府。
放下窗帘,沈清欢捏了捏中的帕子道:“我知道还有一条路,也能去同济坊。”
她声给阿牛指了一条路,阿牛点头,调转马头,拐进了一个巷子里。
今日是初三,巷子里的人不多,路也走的顺畅许多,只是走了一会,突然见到一辆马车竟然疾驰而过。
阿牛连忙拉着缰绳躲向一边,这才躲了过去。
“是谁这般的横冲直撞?”南枝向外看了一眼,沈清欢却不想节外生枝,轻声道:“走吧,不要管那些没用的。”
阿牛得令,一扬鞭子,马车再次向前。
马车很快就到了同济坊,可她问了才知道,刚才傅姐已经将先生请了过去,此时已经在去揭榜的路上。
还是晚了一步。
沈清欢担心南宫瑜的病情,所以想和先生一起进宫看一看,却不想傅婉婉竟然早她一步。
“姐,我们也过去看看,或许先生还未入宫。”南枝知道她的心思,低声道。
皇榜一贴出来,周围便围满了人,当今圣上一共有十一位皇子,几位年长的已然封王,有了自己的府邸。
而这位靖王身体不好,也不是什么秘密,还听皇上已然为靖王选了王妃。
几人不由得议论纷纷。
“虽是嫁入王府,可若是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还不如不嫁。”
“可不是吗?我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去跳那个火坑。”
大家正得起劲,却突然走来一人,扬言道:“是不是火坑现在尚且还早。”
他着便大步走上前去,一把扯下了皇榜。
“有人揭榜了。”众人一阵欢呼。
风林和傅婉婉将将停住了马车,便听到了这样的话,不由得互看了一眼。
傅婉婉微微皱眉,让人扶着下了马车,风林也跟着走了下来。
众人还沉寂在有人揭榜的兴奋中,议论着刚才的事情。
傅婉婉皱眉,拉住一人问道:“这位大哥,请问刚才是谁揭的皇榜?”
“哦,我听那人了,好像是什么风林先生。”
傅婉婉不由得一惊,转头看向了风林,风林也很是意外,不知怎会有人冒充自己。
而此时的沈清欢已然赶了过来,见到风林一喜,总算是赶上了先生还未曾进宫。
“先生。”沈清欢匆匆的走过来,冲着风林一礼,却见他微微皱眉。
“这里不是话的地方。”风林罢,拉着她一同去了一家茶楼。
“先生,你什么?那人究竟是谁?”
风林将刚才的事情了出来,沈清欢也急了。
“可是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又不知那人是什么居心,听先生足智多谋,求先生想想办法。”傅婉婉忧心的望着风林恳求道。
风林有些为难,他虽然名声在外,可终究是身无官职。
但他不能容忍别人打着自己的旗号招摇撞骗,沉吟片刻道:“傅姐放心,我会去宫门口求见陛下,陛下自然有圣断。”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可是去宫门口求见皇上又谈何容易,需要各个宫门层层通报,若是有人从中作梗
“先生,我还有一个办法。”沈清欢不会看着先生受人轻慢,也担心南宫瑜的病情,也怕迟则生变。
风林和傅婉婉同时看向了她。
“不管怎么,我也是皇上亲封的县主,若是我要进宫觐见,皇上会见我的。”沈清欢道。
风林微微皱眉,话虽如此,可是这话再回来,别是县主,就是公主要求见皇上,也有吃闭门羹的时候。
见到风林的忧心,沈清欢郑重点头:“先生,相信我,我定然能见到皇上的。”
十分笃定自然是好,可是听在傅婉婉的耳朵里却有些刺耳,这是在自己面前她高高在上,深得皇上看重吗?
上收紧,握住了中的帕子。
对,她要救靖王,此时不是计较的时候。
“好,事不宜迟,我们走吧。”风林看了一眼傅婉婉,又道:“傅姐放心,我这便同清欢进宫,给靖王诊治。”
傅婉婉心中再次一凉,像是风刮进了心里一样,轻轻点了点头。
在这件事情上,她还是什么忙都没帮上,还有看沈清欢那紧张的样子,或许纵然没有自己相求,沈清欢也不会对靖王袖旁观吧?
她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热闹都是别人的。
沈清欢担心南宫瑜,并未在意她的情绪,匆匆的和风林一起出了茶楼,坐上马车,一路驰向了皇宫的方向。
同时,一个目光也紧随着沈清欢而去。
将上的茶盏重重的撂在了案桌上,南宫瑾站起了身,眼中浮起一丝怒气。
“王爷,去沈府吗?清夫人怕是要着急了。”玉树在一旁低声问道。
南宫瑾再次向沈清欢消失的地方看了一眼,恨恨离开。
就在沈清欢的车马转进巷子里时,南宫瑾偶然一瞥,见到了那张脸,便有些魂不守舍,转头看向沈清然道:“我突然想起有东西落到了王府,你先去,我随后就来。”
别过沈清然,他便一路跟着沈清欢去了同济坊,辗转见她见到了傅婉婉和风林先生,又跟着她去了茶楼。
原来她这般关心南宫瑜!
知道他犯了心疾,眉宇间竟然全是焦灼!
南宫冥此时正高兴,听风林先生来了,风林先生的名声他也是听过的,若是他肯出,或许阿瑜还真有希望。
可就在这时,光熙缓缓走了过来,恭恭敬敬道:“皇上,天府四十二号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