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柳乘风原来是齐王座上宾
沈府被围,沈清欢想要出去都难,更何况是见沈成文。
只是若她一直都待在府里,那也是坐以待毙,怎么都是死,她何不拼一拼?
沈清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赵氏,赵氏先是一惊,随即眼圈也微微泛红,握着沈清欢的道:“一切心。”
她想不到,沈府竟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最后还是压在沈清欢的肩上。
“记得,祖母在这等你。”赵氏不舍的看着她,却也没有别的办法。
王氏从昨夜回房后,便一直睡不着,此时她也在地上踱来踱去。
她终于明白之前老爷为什么不让她提秦氏,为什么大哥在秦氏死后,那般消沉,还有沈庭轩的反常。
难道他们一早就知道了秦氏的身份,所以才会这样的讳莫如深!
这样想着,她不由得恨恨的用点了点沈清月的额头,恨不得掐死她一般道:“几次你都不听,结交什么江公子,这下好了,整个沈家都毁在你的里了!”
“娘!什么叫整个沈家都毁在我的里?!若是堂兄和大伯母真的是清白的,又有什么可怕的?而且我不相信是江公子”
沈清月梗着脖子嚷道。
王氏吓得连忙捂住了她的嘴,又向外看了看:“你个死丫头,是嫌我们死的不够快是吗?”
“母亲,你什么意思?”沈清梅听到两人的对话,上前问道:“难道是真的?”
王氏心中害怕,她也是猜测,随即不耐烦的摆了摆道:“好了,好了,别问我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话一出口,王氏忽的心中一动,看着眼前的两人严肃道:“你俩也给我听好了,不管别人问什么,你们都不知道,知道了吗?”
两人深深的点了点头,她们的确是什么都不知道,她们一直都在荆州,刚刚回京不到半年,秦氏便去了。
而且她们在尚书府的日子也不长。
只是王氏越是这样,两人越觉得事情是真的,不由得都垂下了头。
夜幕降临,沈府就像是一座空宅一样,悄无声息。
沈清欢浅眠了三个时辰,趁着天未亮,便起身,换上了一身暗色的衣服,又在外面裹了一层黑色的披风,趁着守卫松懈,翻墙而出。
街上还没有人,她却也不敢去同济坊,也不敢去找任何人,因为这次扣下来的罪名太大,通敌叛国,她与谁走的近一些,便会被牵连进来。
唯一能去的地方,便是面圣,只是以她现在的戴罪之身,至要一现身,便会被立即被抓,唯一的办法便是敲登闻鼓!
盛国皇宫外设有登闻鼓,百姓有冤可以击鼓鸣冤。
皇宫大殿上,朝臣们正在为皇后刺杀一案争论不休,却突然听到外面响起咚咚咚的鼓声。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这已经是数年不曾敲响的登闻鼓,今日竟然有人敲了!
南宫冥也微微皱起了眉头,看了一眼光熙,道:“去看看,是何人击鼓。”
光熙领命而去,很快便回来了:“启禀皇上,是乐安县主。”
众朝臣一开始便暗暗猜测,此时听到真的是沈清欢,更是伸长了脖子,向外看去。
“让她上来。”南宫冥看不出情绪,口气淡淡,他倒想看看,她沈清欢到底有多大能耐。
“臣女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清欢走到了大殿上,深深地伏在地上。
“皇上!皇上!沈府上下皆勒令在府,无故不得出府,县主这有违圣命”
沈清欢将将在皇上跟前露了个面,便有人跳出来。
“是啊,沈府通敌叛国,这可是谋逆大罪啊!”
沈清欢冷冷的看着那些人,也不辩驳,只平静的问道:“敢问诸位大人,此案已经定案了吗?”
见众人闭上了嘴,沈清欢再次道:“当然,若真如诸位大人所言,那女也不能在这和诸位大人话了。”
南宫冥坐在上面,不置可否,只静静的看着几人的争吵。
“县主有所不知,臣刚才已然回禀了皇上,狱中的沈大人和沈公子已经承认,那些笔迹的确出自沈夫人之!”周戴广冲着上方拱了拱。
“笔迹可以模仿,能写出以假乱真的字迹,不足为奇。”
“你——县主,你这是强词夺理!”周戴广气正言辞,继而又道:“此事先不论,可那柳乘风刺杀皇后娘娘,大家看的可是真真切切的!”
沈清欢要的便是他将话题引到这上面,他话音刚落,沈清欢便问出了自己的疑问:“那敢问大人,沈家为什么要刺杀皇后?有什么理由这样做?”
周戴广刚想开口,却吸了一口冷气。
朝中的势力分为三股,一股中立,一股以齐王马首是瞻,再就是太子的势力。
刺杀皇后,谁的动最大,不言而喻,而且上次元宵节的事情刚过,便又出了此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什么。
在场的众人也不由得都面面相觑。
沈清欢也没给他喘息的时间,再次问道:“大人,女还有一个疑问,就算那笔迹是真的,为何会留在房中,平白落下把柄?”
“况且,信上只道传信,大人为何一口咬定是通敌叛国?九公主将将嫁于盛国,难道与公主通信也是谋逆不成?”
“你——”周戴广被她的哑口无言。
朝堂上也开始议论纷纷,南宫冥此时也皱起了眉头,森冷的目光看向她。
沈清欢低头一拜:“皇上恕罪,臣女也是一时情急,所以才口不择言。”
南宫冥沉着脸,像是能滴出水一般,发觉出气氛不对,还在议论的大臣也渐渐的住了嘴,安静的立在一旁。
南宫冥威严的目光将众人一一扫过,随即沉声问道:“还有人有什么要的吗?”
堂上一片死寂,不知过了多久,一人突然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事情要禀。”
“。”南宫冥掀眸,看向了那人。
那人抱拳道:“臣听闻,那刺客柳乘风原是齐王座上宾。”
此话一出,一时间,殿上再次沸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