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合
此刻,在奉天殿内的人较之往日任何时候似乎都要多。
一眼望去,入目所及之处,文武百官早已毕恭毕敬站立于大殿中心,并整齐的以官阶分为两列;文官一列以叶希之的祖父,宰相叶向儒为首;武官那一列则以枢密使钱迟瑞为头。除此之外,大殿两侧还多了不少御林军;当然,叶希之的大哥叶望之作为御林军之首,自然也在其中。殿堂之上的龙椅上坐着唯唯诺诺仿佛做错事的孩子一般的赵衍承,身侧则是一脸愠怒未消的太后。
“皇上,太后,颜王殿下到了。”
当赵卿承随着陶公公踏入奉天殿上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他能感受到这些眼神之中裹挟着的幸灾乐祸,以及冷眼旁观。他心中冷笑一声,暗嘲自己果真是不受人待见。但他对即将要面对,亦或者是来临的“狂风暴雨”没有一丝怯懦,他甚至还有一些隐隐的期待。
赵卿承早已知晓,当若水国发难之时,就是他与太后正面对决的时刻。他从不单纯的以为云螭的事情太后会不知晓,不过问;毕竟,赵衍承身边一直都有她的眼线,这位如扯线木偶般的皇帝所有的一举一动皆在她的掌握之中。而她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插所有的事情不过是因为她在等待一个时,一个可以一举拿下他的时,而云螭的事情让她意识到会来了。所以,陶公公对厉未惜的话,只怕也是太后刻意为之。
只是,她太看他了!
太后在等待的同时他也已然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至于最后鹿死谁,那就要各凭本事,看谁更甚一筹了——
当然,倘若她今日不出,那么赵卿承今日也绝不会逼宫的。他会用一个相对委婉的法子让赵衍承归还原本属于他的一切,故而他才进宫之前做了两准备。
“臣,叩见皇上万岁,太后千岁。”
太后冷哼一声,抢先发难道:“颜王‘殿下’,好大的架子啊!让皇上与哀家,连同这满朝文武在此久候你一人,你却对自己的姗姗来迟毫无愧疚之色。”
“请太后明鉴,颜王殿下前阵子家中突生变故,想来他是因此而忧心,这段时日都无心公事,故而今日皇上召见才会来迟的吧!”他还未及开口就有人“好心”的站出来为他话,而这个替他“出头”的竟然是枢密使钱迟瑞。
“这事儿,哀家也听了。可是那颜王妃落河失踪一事?”她得轻描淡写,仿佛厉未惜与她毫无关系一般。
钱迟瑞拱道:“回太后的话,正是此事。臣听至今还未有颜王妃的下落,当真是让人担忧万分啊!”
但见太后与钱迟瑞二人一唱一和,赵卿承丹凤眼半眯,冷声道:“今日这么大阵势,臣还以为是为了商议若水国之事,未曾想竟然是为了臣的家事。真是让臣受宠若惊,愧不敢当。”
“你还有‘不敢当’的时候吗?”太后突然沉下脸,一拍几案怒斥,“赵卿承,你私藏盟国弑君杀母的重犯已是重罪,你居然还因此牵连自己的发妻,致使其下落不明,生死不知,这就是你的‘不敢当’吗?”
看着怒视着自己的太后,赵卿承突然笑了,“太后是在跟臣笑吗?”他气定神闲地反驳,“首先,若水国的云螭公主是否当真犯弑君杀母之罪还待考证;其次,她在臣府上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且臣在事前也曾向皇上禀明;再者,臣的王妃早已回府,并非太后所言的‘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不知太后您是听了何人的谗言,才会做此番想。”语毕,他将目光投向了钱迟瑞,后者刻意的回避已然明了一切。
一个回合下来,太后半分便宜也未曾占到,心有不甘。她将怨气发泄到了给了她错误消息的钱迟瑞身上,愤恨地瞪了他一眼。钱迟瑞虽觉愿望,但也只能无奈地低下头,默默承受下来。
太后调整了一下情绪,这才又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最好。眼下若水国新女皇来要人,你且让人把云螭公主送入宫来,哀家与皇上也好给人家一个交代,以免影响两国夙来的情谊。”
“臣敢问一句,这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太后您的意思?”赵卿承问,眼神却投向了赵衍承。
“放肆!”太后再次怒喝,“哀家与皇上难道是两家人吗?”
赵卿承冷笑道:“您要这么,臣与皇上也是一家人,不是吗?那臣的意思可否算作是皇上的旨意呢?”
“你——”太后一时语塞,她转头向赵衍承求助,“皇上,你就让人在大殿之上如此轻视,忤逆哀家吗?”
“颜王,注意你的言辞!太后乃是朕的母亲,你岂可在大殿上尊卑不分。”赵衍承被太后推到风口浪尖上,不得不开口,心里却又对此刻一脸冷峻,周身散发着凌厉杀气的赵卿承有些畏惧。
赵卿承不卑不亢地道:“皇上,我月曦国开国既有古训——后宫不得干政。太后年纪大了记性不好,难道您也忘了吗?”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太后作为后宫之人,本就不该出现在奉天殿议政。
赵衍承被他怼得无言以对。奉天殿上的众臣也在赵卿承与太后的这一番交之中品出了一些意味不明的火药味,有些自作聪明之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考虑着站队,而那些真正聪明人之人则依旧保持着沉默,静待事态发展。
在太后的一个眼色下,钱迟瑞再次站了出来,“颜王殿下此话差矣,今日若非太后出面安抚若水国的来使,只怕两国间的关系会就此交恶,若是因此导致若水国进犯,臣以为颜王殿下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吧?”
“有何担不起的?”赵卿承一抬,向赵衍承拱,道:“皇上,若水国的玉姣公主屡屡找借口滋扰我国沿海边境,您一再退让,如今已然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臣以为眼下,您不如派兵攻打若水国,助云螭公主上位,如此既能免于玉蛟公主的挟制,又使云螭公主记您的好,他日与我月曦国再修百年交好,岂不两全其美?倘若皇上允许了臣的建议,臣愿身先士卒,亲自带兵攻打若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