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报喜

A+A-

    永瑛脑子一懵:“恭,恭喜什么?孤让你好生诊治,快给太孙妃开个方子!没见她脸色青白,呕吐不止?”

    太医从医多年,见过各式傻爹,早就学会了处变不惊。

    当下笑眯眯地再度拱:“回太孙的话,老臣已经诊治完了。太孙妃是滑脉,乃有妊之状。偶有不适,在所难免。用些清淡适口的便可,不好随意开方子的,毕竟是药三分毒。”

    早就有了些许猜测,但时日尚短不敢切实的婉莹勾唇,心里立即又踏实了几分。

    在永瑛的角度,就看到福晋乍闻喜讯,欢喜不已。

    明明眼角还挂着泪,却笑得比阳光还灿烂。

    特别的

    嗯,脆弱而又坚强的感觉:“对,听太医的,一切以孩子为主。不过,本福晋将将初婚,对这方面不甚了解,有劳太医将一应注意事项悉数写明。”

    按照惯例与在太医院中的地位等。

    太孙妃这胎相关医药方面,怕是都会落到他身上。老太医盼着这位多些踏实,少点折腾都还来不及。对此自然乐见其成,当即奋笔疾书,林林总总写了十几页的注意事项等。

    看得婉莹咋舌,不由感叹:“这,这当额娘可真不容易啊!”

    曾亲眼见额娘怀三胞胎凶险的永瑛点头:“那可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步步艰难,福晋可不能掉以轻心。打今儿起,毓庆宫中诸事,你就别多操心了。以前都是秦嬷嬷管着,现在还让她多辛苦。遇事不决,派人寻孤。”

    怕福晋觉得他趁收拢权利,永瑛还特别解释了句:“等福晋过了前三个月,胎坐稳了,再视情况看能否交还给你。”

    “当然不管能与否,临产前两个月,你也不能再为这些个琐事操心。还是让秦嬷嬷管着,孤揽总,等你出了月子后,再交还给你。嗯,你也可以选选你信得过,觉得可堪培养的人,跟着秦嬷嬷学学。”

    这话婉莹哪里敢接呢?

    忙甜甜蜜蜜笑:“不必不必,爷这安排就已经极好。哪有丁点不妥当?悉数交给秦嬷嬷就好。”

    永瑛微笑摇头:“那怎么能好?”

    “福晋莫躲懒,这是咱们第一个孩子,却绝不是最后一个。总不能次次都让爷分心,帮你管着后院琐事吧?咱们大阿哥或者大格格事,事关重大。没有个妥帖的照顾着,爷可不放心。”

    所以,在他的计划里,这一胎也就算了。毕竟刚大婚没多久,毓庆宫中诸事,福晋都才理顺没多久。

    更别她身边的嬷嬷、丫鬟了。

    跟着学学可以,协助管理些事也可。独挑大梁,可就远远达不到要求了。东宫嫡子或者嫡女,事关重大,可容不得半点纰漏。

    再不防备他会这么的婉莹:

    结结实实愣住,半晌才又终于笑开:“好!听爷的,您怎么吩咐,妾身便怎么办。”

    永瑛微笑点头:“福晋这会子可觉得好些了?可还有胃口?现在你可是双身子,一身担负两人呢。一应补养不能落下,若有什么想用的尽管吩咐。现在什么都没有你的身体重要,再不用简省,也无需顾忌。”

    “是。”婉莹福身,认认真真应答:“爷放心,妾身知道轻重的。一定好生珍重,护好了腹中孩儿。”

    “不止孩子,你们娘俩都要健健康康的。”

    “是!”

    再三确定婉莹这会子吃不下任何东西,只想好生休息一会后。

    永瑛才着人好生照顾她,自己则亲往九州清晏,与皇玛法分享这一喜讯。结果,婉莹、秦嬷嬷、李嬷嬷等人眼睁睁瞧着。刚刚还淡定非常,看着颇为老道的太孙殿下‘砰’地一声,直直磕在了门框上。

    一片惊呼声中,婉莹终于缓缓笑开:看来,激动到要忘形却还得拼命隐忍的,也不仅仅她一个嘛!

    永瑛捂着被磕疼的脑门,傻笑着去了九州清晏。

    正跟允祥闲坐叙谈的雍正皱眉:“好端端的这是怎么了?”

    “嘿嘿,出门没注意,被门框撞了下。”

    所以撞傻了?

    乖孙成熟内敛,不点点的时候,就已经练就了一身波澜不惊的好本事。雍正已经很多年,没见他这副样子了。一时之间,不免万分惊异。

    同样诧异的,还有允祥。

    被自己最最敬重的两位老人这么一盯,永瑛俊脸顷刻红透:“是,是孙儿心中急切,忙着与皇玛法您报告好消息,所以”

    “皇玛法还不知道吧?刚刚太医给孙儿福晋诊了脉,您要当翁库玛法了!”

    跟乖孙的婚事一样,他的子嗣,也一向是雍正的担忧之处。

    如今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两个大难题先后解开。这,这就足够让雍正对太孙妃纳兰氏的好感爆棚!

    就见他霍然起身,连着问了几遍。

    确定自己所听为真后,一代帝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好,好啊!苏培盛啊,快往朕私库里面翻翻,瞧瞧有什么适合孕妇的好物件。多选几样,给你太孙妃送过去。让她好生养胎,平安诞下腹中子嗣,朕还重重有赏!”

    一通吩咐过后,却没有听到苏培盛应是。

    回答的,是个白白胖胖,看着也就三十岁上下的太监:“嗻,奴才苏盛启禀皇上。苏培盛苏公公昨日偶感风寒,为防过了病气给皇上,暂时告假,他所负责的一应事物,暂时交给奴才代办。”

    苏培盛自伺候雍正身边,比他还大了三两岁。

    早就年过古稀,耳不聪、目不明的。来早就不适合在御前伺候,前头雍正就想安排他出宫安享晚年。但苏培盛哭,他从懵懂孩童就跟在主子爷身边,一辈子所思所想都是主子爷,怎么伺候主子爷。

    若可以,他不愿出宫,也不愿离开伺候了一辈子的主子爷。

    雍正也习惯了他伺候,于是便点头将人留了下来。并许他教导出来个灵太监,帮补他,与他配合着。于是他就选了跟自己同姓的苏子,并给他改名叫苏盛。想着若有一天

    苏盛好代替他,继续伺候主子爷!

    想起这茬儿的雍正叹,又给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宫人派了个太医去。

    苏盛千恩万谢,替他叩谢皇恩。雍正却只摆:“快去吧,给你们太孙妃送些好物件去!”

    苏盛依言退下。

    接着雍正又对永瑛笑:“这么大的好消息,不能朕自己欢喜。快去吧,告诉你阿玛额娘一声,他们该也都望眼欲穿着。”

    明显感觉到皇阿玛情绪低落的永瑛瞧了瞧自家十三叔爷,却只见对方温雅一笑给了他个‘放心吧,都交给叔爷’的眼神。永瑛这才告退,将空间留给他们老哥俩。

    允祥亲执壶,给自家皇兄倒了杯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皇上又何必介怀?”

    雍正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理哪个不懂?真到了身边人处,哪个又能淡然?”

    这话问得允祥一梗,悻悻然摸了摸鼻子:“死生常理,再如何,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啊!那苏培盛都七十大几,便有不测也是喜丧了。皇上可别思虑太过,伤了龙体,让太孙越发不安惦念”

    雍正:!!!

    他其实,又何止感叹一个苏培盛?

    身边老臣一个个故去,自己也一天天苍老。不定哪天就

    大清正在他中日新月异,太孙虽好却始终欠了些个磨砺。若可以,他是真愿意再多勉力支撑一段啊!但他四十五岁登基,次年改元雍正,如今已经是雍正二十六年了。他再龙体康健,又能支应多久?

    对此,允祥倒豁达多了:“弟弟当年鹤膝风,眼看着危在旦夕。四哥你上了妖道恶当,也亏了弘昼侄儿他们三口。”

    “算算,咱们兄弟俩都是捡回来条命到如今。多活一日,都是上苍对你我兄弟对大清的眷顾。”

    “是啊!”雍正点头,时至今日,他都还记得的永瑛那重重一脚,将好大的丹炉直接踢倒。将他从那炼丹以求延年益寿的荒谬中解救出来,劝着他一点点的排毒养生。

    不然他这坟头草都不知道长了几人高,哪儿能站这跟十三弟感叹?

    雍正摇头失笑:“多亏了十三弟点拨,免朕入了迷障。”

    允祥忙摇头:“皇上英明神武,只是跟随一辈子的老仆染疾才心有戚戚。便没有臣弟,您也能很快回过神来的。”

    兄弟俩相视一笑,继续闲话。

    再想不到,永瑛挺大年纪不大婚,也不要妾室偏房。洁身自爱到让人忍不住怀疑他

    咳咳!

    结果大婚才两月不到,他福晋就传来了好消息云云,而被他们积极讨论中的永瑛正策马奔驰在往庄子去的路上。

    “什么?”舒舒震撼起身:“婉莹那孩子有妊,我,我用不上明年这会子就能升级当玛嬷了?”

    “是啊,额娘!”永瑛笑,仿佛春日里开得最灿烂的迎春:“今日才诊出来的喜脉,儿子才报给皇玛法知晓后,又忙不迭赶来了庄子上!就为了快点与您知晓,让您也跟着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