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四十五章
这位曾任北宫卫士令录事的胡子姓王,家族世代都在雒阳,因此有时出门做官,有时回京做官,不管怎么样都能捞到一个官位,也就养成了颇有些倨傲的性子。
但他这次不准备做官了,逃都逃了,就想着去渑池隐居。
“郎君欲往何处?”胡子问道,“若是往东,不如路上结伴,也好两厢有个照应?”
她结不结伴其实很无所谓,而且也有点瞧不上胡子那个前倨后恭的劲儿,但胡子明显特别懂得正常沟通的技巧。
“郎君是携家眷离城么?”
她转过头看了一眼正在,刚想否认,转念又含糊地应下了。
“嗯。”
她的撒谎技术特别差劲,但胡子明显不在乎她撒谎,反而更高兴了。
“既如此,郎君与我同行,女眷们亦可互相照应呀。”他,“郎君出行,显见有些匆忙,或有一二须添补之物,我亦可帮衬些许。”
见她沉默不语,胡子又连忙补了一句,“我亦非全无私心,想结交郎君是真,想借郎君身,也略护着些我的家人,亦是真。”
这听起来正常多了,她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那好,若有流寇盗匪,我自然能应付,大人能照顾舍妹便再好不过了。”
胡子摸了摸胡子,很高兴,然后又有一点为难似的声问出了问题。
“不知这几位娘子与娘子,郎君,都是郎君的”
好尴尬。
她指了指同心,“我妹。”
胡子略扫了一眼火堆旁的同心,然后就一脸非礼勿视地微笑着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
又指了指董白,“我妹。”
胡子又扫了一眼董白,这次他的眼睛在董白的五官上多盯了两秒,回过头又仔细打量了陆悬鱼的相貌,于是那张脸上浮现出一层明显的诧异,但他立刻又转过头,还是礼节性地微笑着表示他也知道了。
她最后指了指四娘和正太,“我侄女和侄子。”
胡子的脑袋跟拨浪鼓似的转来转去,似乎想要确认为什么这些女人没有一个是这位郎君的妻妾,全部都是他的姐妹亲眷,但长得出奇的不像。
不过他到底还是当过官的人,最后十分镇定地应下了,又问了一句李二是什么人。
“路边捡来的。”她。
李二赶紧将脑袋埋得更低了,没看到胡子那张就要崩溃的脸。
夜里雨终于停了。
虽地面还泥泞着,大家却疲惫不堪地早就各自睡下了,只是依旧能听见声哭泣的声音。
过去的回忆总好像颇多苦涩,但到了今夜,想到那时还有亲人故旧在身边,就连自雒阳而至长安路上的颠沛流离都变得幸福起来。
所以会不会有一天,她们会觉得今夜也是幸福的呢?陆悬鱼也不知道。
她暂时还不想睡,便爬上树摘了许多树枝,坐在树上,准备做个陷阱,明天旅途停下的时候可以寻一处野兽可能经过的地方,将它放下来,守株待兽试试。
“郎君?”
火焰已经熄了,只剩余烬里还有点点火光,但云开雾散后,满天星斗一瞬间铺满了星空,董白抬起头不知是在看树,还是看星星,亦或者是看她。
她应了一声,从树上爬下来,“怎么了?”
“今日王家娘子问我,是郎君身边何人。”董白笑眯眯地道,“我听同心娘子称郎君为兄,我便也这么含糊着了,郎君不会怪我吧。”
“不会,不会,”她,“我也是这么的。”
冷场了一会儿,好像有点尴尬,然后她忽然想起了一个更尴尬的问题。
“既这么,你姓董,我姓陆,岂不尴尬?”
“那我便跟着阿兄姓陆?”
陆白,特别有那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觉。
“但是你毕竟是”她有点尴尬,“好歹也是”
“跟了阿兄的姓,我便也有一个清白出身了。”
“清白”那两个字她咬得有些不准,因此发音就有一点颤抖。陆悬鱼有些留意地抬眼看了看她,发现那双睁得大大的眼睛里蓄起了泪水。见她在看自己,董白便立刻微微笑了起来。
“阿兄早些睡吧,我去做个梦便好。”
“什么梦?”她没反应过来。
董白恍惚了一瞬,“过去的梦。”
从长安到雒阳其实不算很远,蹭进胡子的队伍之后,速度就增加了,因为胡子的物资带得多,尤其是牛马,走路走得慢的都可以放在车上,甚至连一起避雨的老太太都跟着蹭了两天板车。这时候也不用特别担心草料的问题,将近秋天,农田又荒废了,走上几十里路,就见不到一户农人在侍弄农田,里面长的全是草!随便家畜吃!
但这出现了另一个问题。
“今早的粥总觉得有点稀,”她看了看同心,“你能吃饱吗?”
同心的脸上迅速露出一个不在乎的神气,“每天都坐在板车上动也不动,吃多了还撑着呢,阿兄莫担心我。”
她看了看那张原本圆乎乎,现在迅速凹陷下去的脸,觉得该想点办法。
走了这些天,她们已经接近华山脚下了。
这时候自然是没有观光客的,也就没有买票的,随便进出,而且里面荒无人烟,她有心进去找点果子时,被爱絮叨的那家老太太拦住了。
“那山里有狼,你这娃娃还不够一口的!”
野生动物属于大自然,为了生态环境和个人健康,是应当拒绝购买、饲养、食用野生动物的。
但三国时期别那么讲究了,走在路上,时不时脚边就能踩到一个头盖骨,这种环境对人类极其不友好,对野生动物极其友好,因此偶尔吃两只应该问题也不大。
她在山里转了一大圈,打了两只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的大鸟,还射死了一头狼,全部都吃得很肥,一看就不能细想这些畜生肚子里都塞了些什么,一并扛回来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郎君真壮士也,恐英布彭越复生,亦不能比!”胡子翻来覆去地观察了几头猎物身上的伤痕,“郎君用的是什么样的强弓?可否借来一观?”
她摘下弓,递了过去,于是围观群众立刻排队开始试一试那把吕布的三石弓。
看到他们的表现,她再次确认吕布真的是强到离谱,因为这弓她用起来还要悄悄给自己拍个buff,但吕布真的是轻轻松松就能拉到满弓。
“此弓强硬若此,当真难以想象,为何人所制?”胡子惊叹道,“又如何为郎君所得?”
她想了一会儿,没想出来该怎么,于是决定老老实实,心里怎么想,就怎么。
“我的一个朋友送我的。”
狼肉其实不特别好吃,但路上鲜少有荤腥,这头狼又吃得脑满肠肥,滋滋流油,烤到外焦里嫩,随便洒一点盐,咬一口,就能让她不得不委婉地,絮絮叨叨地,不断提醒自己的同伴,“虽然好吃,也别一气吃太多,对四娘你盯着点儿你弟弟,他吃多了不消化。”
胡子吃得倒是很斯文,而且吃了一点之后,注意力就放在了她身上,开始推心置腹,“郎君既欲回关东安置,我倒是有个主意。”
她抱着一条狼腿骨抬起头,“什么?”
胡子郑重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叠田契,很明显是提前准备好的,“郎君请看。”
她勉强能看懂是渑池附近田地的田契,其余看不懂。
“我虽不才,祖上却也食过两千石的汉禄,谋得了这一份身家。而今天下大乱,我有心携家眷回故乡去隐居,”胡子道,“郎君若寻安置之处,不若去我那里,虽不富贵,读书明理,进可谋出身,退亦可隐居田间,度日无忧啊。”
见她犹豫着不吭声,胡子又继续地劝起来,“现在关中虽乱,不过是董卓遗害而已,只要离了西凉人的地盘,天下终归是有规矩的。”
她还是没吭声,于是胡子摸了摸胡子,“郎君不为自己,也该为令妹考虑,她身子笨重,本就不堪旅途颠簸,与其去雒阳,不如到渑池便先安顿下来,待平平安安养育了孩子,再走不迟啊。”
最后这条动了她,但她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不踏实,但这或许也是之前在长安的刺激太大了。
你觉得呢?
你可以试一试。黑刃答得很巧妙,你有无限试错的会,不是吗?
她决定稍微的保守一点,总之还是先观察一下他是什么样的人吧。
胡子是个标准的士人,就是那种不特别高尚,但还颇重视名声,因此倒也不干什么下三滥事儿的人。虽然对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好声气,但这也算是人家特权阶级一贯以来的做派。现在知道她一身本事,折节下交后,就显得颇为亲亲热热,不仅他家娘子很爱寻同心董白几个一起话做针线,甚至话多了,结下友情之后,胡子还含蓄地问过她董白许没许配什么人。
“舍妹今年刚满十五,”她有点懵,“兵荒马乱的,哪里有心思许配什么人家。”
“令妹行止有淑德,内子多番夸赞,”胡子笑眯眯地道,“很想与郎君结亲,成通家之好。”
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胡子那个三弟就在车队里,长得跟胡子挺像的,五官端正,平平无奇,跟平头百姓话有点傲气,但看到董白时倒还知道心些,没肆无忌惮地盯着看。
当然这也不能他品行好,毕竟虽董白理论上现在是平民了,好歹还有个人间兵器的兄长,换她是胡子弟弟也不敢熏心。
她想了一会儿,“我会告诉她,看看她是什么意见,不过就算我妹妹不反对,也要到渑池再。”
胡子对她的答复一点都不意外,仍然是笑眯眯地同意了。
第一片秋叶落下时,她们终于过了潼关。
有些流民留在了蒲坂,有些与他们一样,准备过了潼关,在弘农、渑池寻个位置,只有最少数有决心有毅力的人,才坚持着要回雒阳。
但那座大汉昔日的都城已经付之一炬,据残破不堪,匪盗丛生,已经不适合居住了,甚至连整个京畿地区都修建了许多邬堡以自保。
关于这一点,胡子倒是不意外,还颇有兴致地给她讲了讲边地多邬堡,尤其是并州与凉州那等偏远地区,不仅豪强需自保,百姓亦可依附于邬堡之中,算是两全其美
他这一番道理在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渑池时突然破碎了。
“这是我家田地!”胡子取了田契出来反复验看,指颤抖着,指着远处的邬堡,“谁人如此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