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五章

A+A-

    镜子这东西并不是平民买得起的,所以她整理过衣冠,准备出门之前,还得喊董白过来再看一遍。

    果不其然,董白左看右看觉得不对劲,索性给她的头发拆了重新梳了一下。

    “阿兄这是要去哪?”

    “我们是被此地令长所救,现在既然安定下来,就该登门道谢才是。”

    董白的没停,但还想了一想,“既如此,阿兄不当空登门。”

    她也这么想,但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能当谢礼,刘平送来的那些东西转送给刘备不对劲,两只羊也舍不得送,马也舍不得送。

    玉玺她倒是舍得送,但她总怀疑会引发什么稀奇古怪的剧情,所以还是最好不要送。

    “我去买两斤麻花吧。”她道,“既然他侄子爱吃,他应该也爱吃。”

    拿着梳子的停滞了一下。

    “有什么问题吗?”她有点心虚地问。

    “没有,”董白答得很快,而且上的梳子又开始干活了,“阿兄也很爱吃麻花吧?”

    这倒是没错。

    原本其实不算很爱吃,毕竟在她的记忆里,甜点样式太多了。

    但一路从长安来到平原城,麻花真是惊才绝艳的美味。

    除了买二斤麻花带过去之外,她还很仔细地收拾了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将黑刃藏起来,不令它显露在身上。她不常用这个戏法,但这是有必要的。

    上午天气有点阴,于是平原令府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这个特别得劲的光线下纤毫毕现,比如老头儿提到过的破车,比如这个未曾整修过,因此吱呀吱呀乱响的木门,比如抱着竹简匆匆忙忙走来走去,偶尔还会拐了脚的吏。

    她没忙着走进去,而是站门口用眼睛扫来扫去一下,不过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了她。

    这人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头戴武冠,身着布袍,高大魁梧,除了胡子还有点短之外,那张国字脸外加浓眉大眼看着就很有乔帮主的派头,尤其的一身正气,见她在门口探头探脑,扶着剑就走过来了。

    “足下有事?”

    “之前在路上蒙令长搭救性命,”她,“今次特来道谢。”

    乔帮主看了看她,又低头看了看她里拎着的二斤麻花,然后又抬头看了看她。

    她是不太会看别人脸色的,但不知道为啥,她总觉得乔帮主似乎想笑。

    但他果然还是很正经地憋着没笑出来,转过头去,一脸端肃地唤了个吏通报,不多时吏便跑出来了。

    “郎君请。”

    她没见到刘备前,想象过各种各样的刘备。

    比如一个长得很软萌的,看起来随时就会哭唧唧的刘备;

    或者一个阴沉高冷,一脸邪魅狂狷霸总气息的刘备;

    又或者一个神仙美男刘备,一个儒雅文士刘备,一个扔人堆里都找不到的腹黑刘备;

    但是会客的正室里坐着一个穿了一身半旧布衣,盘腿坐在那里,正盯着案几上的地图发呆的男人,三十岁出头,五官很端正,短须修得十分整洁,看起来不会让人讨厌,但也没啥特别,听到脚步声,他抬起了头。

    “我记得你,”刘备的眼睛弯了一下,“郎君身体可好些了?”

    “若无令长搭救,恐怕不知此身何处了。”她努力地调动自己一切的交际细胞,“因而今次特来道谢”

    “莫叙那些虚礼,”他招招,“过来坐。”

    啊,她忘记那二斤麻花是谢礼了,但是,那个确实是谢礼,就是现在突然又觉得拿在里很奇怪了。

    但是刘备见她想将麻花往前送,又犹犹豫豫的模样,立刻就乐了。

    “这城中的粔籹的确美味!”他道,“郎君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

    嘿难道将来路遇三爷时她也可以投喂一包麻花吗?

    这样的会面有点不太庄重。

    但她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反正刘备把地图收起来了,她把麻花放了上去,刘备又招呼吏送了茶过来,于是现在他们开始边吃点心边喝茶边聊天。

    关于她是怎么从长安来到平原的,刘备问得不多,但他挺好奇她在城中待得怎么样,衣食住行他都乐意听她讲讲。

    “虽无雒阳长安的繁华,但如今乱世,能有这样一片净土已经很不容易了,”她想了想道,“但在下听城中之人对令长多有臧否。”

    “如何?”

    “令长不着华服,撑不起个当官的气派。”

    正在那里掰麻花的刘备停了停,还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然后用一种略带感慨的语调道,“我也这么觉得,年少未出仕时,我最爱的就是华服,没想到现在做了一城的令长,还穿不上好衣服。”

    这个话不太好接,但刘备也没难为她让她打圆场找台阶,而是将掰下来的麻花分了她一块。

    “不过我穿不穿好衣服总归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他笑呵呵地道,“平原城墙年久失修,我总得先让这座城池衣衫完备才是。”

    他讲完之后开始吃麻花,而且不是那种很客气的,拿一点放嘴里意思意思的吃法,而是认真把一大块塞进嘴里,咯嘣咯嘣地嚼,因而这副模样无论如何也让她没办法将他和“诸侯”这个词联系到一起。

    她应该问点儿更重要的问题,“令长如此操劳,是为平原城,还是为自己呢?”

    “这两者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吗?”他嚼完了那块麻花,端起茶杯开始喝水。

    “现在也许一致,但将来呢?”她,“万一有那么一天呢?”

    刘备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那种轻松而略有一点懒散的气息从他身上消失了。

    “我此番劳心劳神,”他,“就是为了那一日不必来临。”

    好像有点不对劲,她想,按照她那些模糊的记忆来,刘备不是应该一自己爱民如子吗?

    你这样在心里想也想不到答案,黑刃冷不丁,你为什么不干脆问他呢?

    “难道令长不是应该告诉在下,足下爱民如子,此番辛苦操劳皆为百姓吗?”

    这种问题好像不太对劲。

    她感觉一个正常的诸侯是维持不住和蔼的表情来回答问题的,但她嘴欠,情商低,魅力低,还是坚持着问出来了。

    于是刘备用一种“呵呵呵呵”的目光看了她一会儿。

    “要是袁本初此刻兵临城下,”他,“嚷嚷几句给大伙儿提提士气也无所谓,现在何必讲这种大话呢?”

    见面前少年一脸呆相,刘备又笑了。

    “而今既予我平原印绶,我就得想办法让大家活下去,但我又没办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活下去,”他道,“所以这不就只能先穿穿旧衣服,将钱粮都用在加固城防上吗?”

    她想了一会儿,“你不想平定天下吗?”

    端着杯子的刘备又想了想,“这世道我看不明白,能做什么我也不准,走一步看一步吧,只是还能救的话,尽量多救一个人好了。”

    他坐在那里,抱着杯子,目光望向院中并没怎么收拾,于是被人踩得乱七八糟的土路,而在一路路的脚印下,有野草正迎着透过乌云而出的阳光,努力生长。

    “将军和很多诸侯所思所想都不一样。”

    “郎君见过许多诸侯?”

    “在雒阳和长安时,也略见过。”

    他转过头来,笑眯眯地望向她,“当初诸侯讨董时,不定也都有一腔赤血,只是这条路走着走着,就走岔了而已。”

    “那,你的路呢?”

    她问得很慎重,而此时他站起身背对着她,向着帘外的满园阳光探出头去,于是光线洒在他的发冠与肩上,又自后背落了下去。

    这要是真来个刺客,不定这时候正可以噗嗤一刀。

    “我还没走出我的路呢,只有这一点想法,”他那样出神地想了一会儿,“还要一步一步,心地摸索着来。”

    麻花吃得差不多了,茶水也喝了一肚子,闲聊也聊够了,再聊就该送客了。

    所以还是得办正事。

    “我想在城中待下来,”她,“令长这里缺人吗?”

    听了这话,刘备转过身开始上下打量她,从她的脑袋开始,再打量打量她的肩膀,胳膊,,以及两条腿。

    最后这位平原令终于点点头,十分惜字如金地了一个字,“行。”

    于是大概五分钟后,吏将她带到了一个不那么明亮的房间里。

    一位生得十分年轻,比她大不了几岁,穿得也比她强不了多少,那身布衣甚至还打了两个补丁的文士也开始上下打量她,最后点了点头。

    “我是此地县丞,”他,“你之前曾在城外出工,监工对你很是赞许,原本便想着,你这样忠厚可靠的人也可以派些更重要的活计。”

    更重要的活计?

    于是这位年轻的县丞很认真地看向了她,“打更怎么样?”

    “这薪酬如何?”

    薪酬就还不错?!短更每月一千钱,只管上半夜或是下半夜,长更每月两千钱,亥时上工,卯时下工。每季包两件衣服,每天还包两顿饭,而且还算事业编制,就是活计的确挺烦的,要在城里走来走去,查看是否有贼寇,有走水,有人在宵禁之后偷偷跑出来鬼鬼祟祟。

    赵五等在府外,的确是有一点怀疑的。

    那个剑客最后也没有答应主人的请托,只可以去县府上看一看,但主人却十分高兴地同意了。

    在主人眼里,刘备的恶是一目了然的,因此即使赵五有不同的看法,也从来不敢向主人提起。但他偶尔也会迷惑,不知道是不是人所处位置不同,对善恶的看法就有了改变呢?

    因此当他看到那个少年不仅全须全尾地走出了县府,而且还抱着两件布衣时,赵五心中涌起了不祥的预感。

    那个少年果然在看到他时,脸上露出了一个快乐的微笑。

    “烦劳你告诉刘公,”他,“我先跟刘备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