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践行大义

A+A-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看向下方,曹操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腰间挎着一柄佩剑,马背上还有一根大槊。



    再往上看,曹操的左牵着马缰绳,右,则举着一柄环首刀,在半空中,金属的刀身被阳光照射,闪闪发亮。



    “儿郎们,为了朝廷,为了大义,冲呀!”曹操高喊一声,而后带头率军朝敌人发起了冲击!



    不得不,从这个口号来看,青年的曹操还是有一股书生意气的。



    张口朝廷,闭口大义,显得很光辉、很有正义感。



    他自熟读圣贤书,此时还是一脑子忠君爱国的思想,所以也想当然地认为底下那群士兵泥腿子们也是这样想的。



    希望通过这样的口号,来激励下属的士气。



    可是却并不知道,那些士兵并不吃他这一套,面对他的口号,可以无动于衷。



    不像后来,曹操成熟了,成长起来了,那时候他就不再用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来当口号了,到那时,他就会彻底变得狡猾、诡诈。



    会用‘前方有片梅林’来激励士气,会用‘粮食都被粮官王垕贪了’来让士兵对抗饥饿。



    不过,虽然曹操此刻的口号没有起到作用,但曹操却用他自己的亲自表率——带头冲锋,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士兵们看来,许多像曹操那样出身贵胄的长官,也是跟曹操一样,满口大义,但喊完口号之后,却缩在后面,指望他们这些士兵冲上前为他拼命



    这就很让人反感了!



    而曹操呢,嘴上了大义,却也能第一个冲上前,用身体力行来践行他口中的大义。



    这,就足以让人尊敬了。



    所以,那一千骑兵现在是九百多,都被激起了士气,真心愿意伴随曹操左右,协助他作战了。



    吴池赞许地点了点头。



    再继续看,只见曹操带着骑兵,朝前方那股匪寇发起了冲锋。这股匪寇的数量不算多,原本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他们的友军,也就是面对曹操军队时选择扎营防守的那一股。



    因为友军的求援,所以他们才过来支援,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友军派出的求援使者没有实话,只官军来了一队骑兵,希望他们过来支援一下。



    扎营敌军的想法是,虽然这支来源的部队数量很少,可是,他们派出的求援使者并不止一个。他们派了许多的求援使者,分别前往不同的友军处求援。



    每一股的援军数量确实不多,可是股数多了,聚少成多,还是能聚齐足够的数量,并最终发动反攻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每一个求援使者都不能实话,不能官军数量多,只能官军比自己一股势力的人多,但远不如你我两股势力加起来。



    因为如果官军人很多的话,很多援军就会惧怕,而选择不来。不来就聚集不够人数,无法发动反攻,那他们可就寄了。



    那些匪寇们可没有什么良心,你让他们以多欺少、恃强凌弱,他们愿意。可若是让他们打硬仗、进行势均力敌的战争,他们会有多远躲多远!



    更别提打逆风仗了!



    开玩笑,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摆脱赤贫,暴富了一把,虽然后来随着队伍扩张而又一次变穷但再穷,也比最初没起事时强啊!



    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谁愿意去死?



    就算没过上好日子,你让他去死,他也不干啊!



    好死不如赖活着嘛!



    要不怎么他们乌合之众呢,就是这样有福同享、有难四散飞。



    也是吴池瞧不起这些叛军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这股援军发现被友军坑了之后,纷纷陷入了慌乱,他们本来就打不过曹操的千骑队,现在一慌之下,更是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曹操这边,则刚刚被激励过士气,高昂得很。



    一提一降、一高一低,这就拉开差距了。



    所以,曹操的部队只一个冲击,甚至都还没冲到敌军近前,那些敌军就一哄而散,开始逃跑了。



    曹操看着这场景,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同时嘴角上扬,认为又一场胜利的战功,已经落入自己口袋了。



    所以,他猛地一夹马腹,提升速度,以更迅捷的姿态,来到了敌军面前。



    那些四散而逃的敌军中,还是有人没有逃跑的他,就是敌军的头领,此刻还在努力收束队伍,制止自己的队伍溃散。



    当然了,他制止的原因,当然不是为了让己方能够继续跟曹操的官军作战他的勇气也不高,同样想要逃跑。



    可是,逃跑归逃跑,但不能乱跑!



    如果是在自己的组织下,有秩序地撤退,那他是很愿意的,因为那样既能保证了自己安全,还能保存实力。



    可若是任由底下这帮崽子没头没脑地乱窜



    那等自己撤退后,那些部下们可就不再是他的部下了!



    那些人,可没有什么归属心,对他这个头领更没有忠诚可言。



    他们中,固然有一部分是当初一起起家的几千人之一,整个叛军的核心骨干。同时,更多的人,是后来加入的,确切的,是为了快速扩充队伍,而强行掳掠来的!



    强拉的壮丁!



    这样的人,你在平时派老骨干随时盯着他们,他们尚且能够跟着你,为你出力,但心里却时刻想着逃跑。



    现在,队伍溃散,监督自己的人也在逃跑,那他们更加不愿意留在队伍里了,肯定可劲地往其他方向跑,再也不会归队了!



    好好活着不好吗?干嘛要加入你的造反队伍,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所以,那个头领虽然知道自己成功的几率不大,但还是要尽最大可能地,多收束一些队伍,以让自己在最终逃出生天时,能够多保留一些‘元气’。



    但,他却不知,自己的这一行为,导致自己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保留实力而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生命。



    假如他没有收束队伍,而是第一时间撒丫子就跑,那一片混乱之下,他还是有几率逃出生天的。



    毕竟曹操的骑兵队又不是神仙,也没有提前包围他们,在最终战胜这支援军后,漏掉一部分人逃走,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他这一停留,直接就暴露了他头领的身份。



    曹操的眼睛多尖啊!一眼就发现了!



    他当然要先拿这个头领开刀!



    于是,他无视周围的其他匪寇,而是直奔头领,越过了好几人后,来到了头领面前,而后



    一刀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