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吕吕布不敢

A+A-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噗!



    一颗人头落地,这便是吴池近期以来,杀得第一个人。



    鲜血喷涌,溅了好大一片,却并没有沾到吴池的身上。



    这是因为,吴池如今的作战技巧,远远高出了曹操。



    不仅仅是曹操,以现在吴池的角度来看,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够在个人战力上胜过吴池了。



    任何人类。



    毕竟,现在吴池的战斗力,已经不是凡人能企及的了,只有仙人或妖魔可以了。



    这让吴池面对凡人时,有一种捏蚂蚁的感觉。



    太容易了!



    即使,吴池因为失去了几乎所有外挂,没了系统,没有了斩将刀等装备,没有了各种神奇的技能。



    他也依然可以傲视群雄,成为天下最强。



    而具体到这个时代,武力第一的吕布,他也就是没跟吴池交过,一旦交,也会自叹不如了。



    只可惜,吕布如今的身份,基本是没有可能去挑战吴池的你什么时候见过吕布去挑战王允、挑战袁隗、挑战刘协?



    不是因为武力,也不是顾忌以强凌弱的颜面,而是身份在那摆着呢!



    人家是朝廷高官,你没有正当的理由去挑战人家,是以下犯上,大不敬!



    武力再高,也得服从朝廷制度!



    至少在朝廷秩序尚在,天下没乱的情况下,是如此的。



    吴池现在是什么身份?是官职最高的三公,是司空,而他吕布呢?



    一介武夫,军中一员将罢了!



    有什么资格挑战他呢?



    除非,不是他挑战吴池,而是吴池主动去挑战他吕布,才有可能。



    但,即使那样,吕布也不敢放开脚一战,只能收束着实力,生怕把吴池伤了他不知道自己就算拼尽全力也伤不了吴池,而就算知道了,大概率也还是不太会用全力。



    官职所产生的威压,一时半会不是那么好驱散的。



    还是现在,吴池在杀了第一个后,以更快的速度,又杀了第二个、第三个溃匪,用的时间也远比曹操要快的多。



    很快,吴池与麾下部队,就把这股溃匪杀了个一干二净。



    这之中,也有的溃匪终于恢复理智,扑通跪地投降。



    只是,吴池他们并没有纳降。



    叛乱造反,可是死罪,又岂是你投降就能赦免的?



    如果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比如官军兵力捉襟见肘,或者不愿再制造过多战乱,导致民不聊生。这时候会考虑只除首恶、余者不论。



    或者,叛乱者拥有过人的能力,值得收服,以期在未来能够建功立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是可以考虑纳降的。



    但,眼前这些人算什么?



    既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杀了他们也不好造成什么后果。



    那就杀呗!



    自己的大军从雒阳那么远的地方一路赶来,辛苦又费钱,到了这里,你不来见点血,反而光纳降了



    对军队的士气都不利。



    你想啊,士兵们本来磨刀霍霍,憋着一股子杀人的劲头呢,忽然上面来一句,对方投降了,不杀了。



    你作为士兵,是不是会憋得难受?



    有种一拳打到空气上的感觉?



    能不影响士气吗?



    所以,这第一仗,必须得以鲜血开始!



    至于以后,再发生什么战斗了,那时候倒是可以考虑纳降,接受一部分俘虏。



    那都是后面的事了,刀已开锋,后面稍微歇息一二,也不影响什么了。



    在杀光之后,部队重新开始整队,回到原本的位置,继续待命。



    有战斗命令时战斗,战斗结束了就待命,这是规矩,不能因为你动了,就可以散乱下去了。



    吴池也重新移向高处,继续观察曹操给他的‘表演’。



    就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除了地上多了一批尸体。



    另一边,曹操的千骑队经过一番厮杀后,在漏掉了部分溃匪后,也结束了战斗,获得了大胜!



    直到这时,曹操才注意到吴池的到来。



    他赶忙下令麾下队伍进行收尾,而自己则纵马快速跑到吴池面前,向吴池行了一个军礼:“末将骑都尉曹操,见过司空!”



    吴池露出满意的笑容:“你刚才的战斗我都看见了,你做得很好!”



    曹操满脸满心的欢喜,为受到吴池夸奖而高兴:“都是司空栽培!”



    虽然吴池不喜欢听奉承话但有些奉承话,却又是必须得。



    不然的话,人家夸你,你总不能来一句:“没错,我就是做得很好!”



    那样太不要脸了。



    总是要谦虚一下的嘛,而且你还不能“我做得不够好”、“我做得也就一般”这样的话,那不是否定了吴池的观点吗?



    所以,就应该转移,将功劳转移到吴池栽培上。



    吴池笑骂道:“你这家伙,别动不动就趁恭维我!”



    虽然这么,但吴池心里却也没在意。



    之后,双方合兵一处,重新扎下了营垒。



    二人进入军帐,自有兵士摆好了地图。



    吴池也不跟曹操多废话,问他:“对接下来的战斗,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之前曹操派人传讯,只能传递简单的消息,还是要像现在当面,才能清楚。



    曹操面对敌人的营垒头疼,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是坚持独自硬打,还是想向吴池要一些支援。支援的话,是需要吴池直接出兵,还是要人、要物?



    至于现在吴池不知会曹操,直接带兵前来,也不是他非要直接用兵来帮他,只是过来看看而已。



    至于之后攻打敌人营垒时,吴池的兵上不上,还要另。



    曹操通过这段时间与吴池的接触,也清楚这一点,见吴池问他,他便了自己的想法:“操以为,欲破敌营垒,以兵攻为下、器攻为中、谋攻为上!”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明了,下策就是直接上士兵硬攻,中策是打造攻营器具,靠器具来辅助攻打。上策就是用计谋,把敌人骗出来。



    士兵硬攻,敌人有营垒加成,我方必定会产生一定的损失。



    而用攻营器具的话,损失固然会降低不少,甚至还可能无伤攻下。但,打制器具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对整体的战局不利。



    要知道,这场战争,时间是很宝贵的,对于官军来尤为如此。



    不仅仅是后勤消耗的问题,还在于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问题。从古至今,只要战争一起,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人民的生命安危、财产损失,各方各面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最简单的例子,打仗了,你还能安心种地吗?你不种地,今年的吃食从哪来?



    时间拖得越长,对百姓越不利,而对于靠百姓赋税养活的朝廷,也同样不利。



    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而把敌人骗出来作战,则是完美的解决方案,敌人失去了营垒防护,我方又不需要太多准备时间,就可以轻松消灭掉敌人,进而进行下一场战斗,并最终结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