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臧霸不能动?

A+A-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吴池站在原地,皱眉不语。



    心怎么又是这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上次也是,刚要凑近我,结果一张嘴,就消失了?



    是



    因为张嘴?



    不能张嘴,一张嘴就会消失?



    这有点荒谬啊!



    “咦!雨停了?”周围有人注意到了天气变化。



    “雨怎么一下子就停了?”



    “刚才那条蛟龙呢?”



    “不见了诶!”



    “龙消失了,雨也停了,难道”



    “又是司空的仙法?”



    “啊,肯定是!”



    “司空神武!”



    吴池耸了耸肩,心这帮人,怎么什么都能联想到我身上。



    这时候,原本追着吴池的卫兵们上前,想给吴池披上蓑衣和斗笠,只是,雨已经停了,再披就有些多此一举了。



    好在他们还算灵,赶忙又换成布巾等物,帮吴池擦拭刚才淋的雨。



    又劝吴池赶紧回帐篷里烤烤火,不要感冒了。



    吴池才不会感冒,他现在是什么强悍体质,岂会因为淋点雨而感冒?



    他只是有些想不通那巨蟒的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被士兵们搀扶着回到营帐后,曹操过来:“司空,刚才”



    他也看到了之前的景象,只是不知道该不该问司空。他能看得出来,吴池似乎是认得那条‘蛟龙’



    当然是蛟龙而不是蛇,你见哪条蛇能在天上飞的?



    体积还那么大?



    古书有云:‘龙无角曰蛟’,‘有鳞曰蛟龙’,而曹操看见的那玩意,确实有鳞无角,所以他也断定是蛟。



    如果吴池认得蛟龙,那是否会涉及到吴池的什么**,而不便打探?



    所以,曹操只是很模糊地这么一问,如果吴池愿意答,就会回答;不愿意答,就会转移话题或者直不要问。



    果然,吴池开口道:“不是什么大事,不用在意!”



    曹操了然,知趣地不再提这个事。



    吴池换下湿衣服,穿上干爽的新衣后,又吩咐士兵们,让他们生火做饭。



    现在还不是饭点,他的用意,是让士兵们借着生火做饭的会,烤烤火,别被雨淋感冒了。



    吴池体质好,不会感冒,不代表士兵们也这样。



    吴池可是非常体恤下属的,不愿让他们生病。而且,他没有直接让士兵们烤火,而是生火做饭。



    这倒不是为了隐晦什么,给士兵们留面子啥的士兵们哪在乎这个!



    吴池的想法是,你既然要生火了,锅里总得做些什么吧?除了饭,肯定要加水,烧些汤之类的。



    喝点热汤,再加上烤火,里外双重作用,才能起到最好的驱寒效果,避免感冒。



    吴池发布完这个命令后,士兵们感恩,纷纷赞颂:“司空英明!”



    再加上之前吴池驱散蛟龙的行为,使得士兵们对吴池更加崇拜了。



    曹操观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不愧是司空,对于收服众心这方面,太有一套了!



    之后,士兵们生活做饭,由于他们还需要兼顾取水、完善营地帐篷、烤火换衣等等步骤,外加上吴池特意交代暂时不用急着赶路。



    使得士兵们最终吃上饭时,刚好跟饭点吻合了。



    而后,军队继续行军。



    再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与叛军的非嫡系的战斗后,吴池他们终于可以面对阙宣的主力部队了。



    就在这时,吴池问了句:“泰山众那边,还没什么消息吗?”



    曹操摇头:“没有。属下已经派人跟陶刺史和臧都尉那边都联络过了,陶刺史那边状况依旧,而他也联络不上臧都尉。至于咱们派去联络臧都尉的人都是一去不回。”



    吴池冷哼一声:“好一个一去不回!看来,这帮泰山佬,是真活腻歪了!”



    曹操皱眉提醒道:“他们的势力可不容觑!若是贸然宣布他们叛乱,恐怕整个徐州北部都会陷入战乱。现在徐州南部的叛乱尚未平定,即使平定了,也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如此一来,整个徐州都将陷入糜烂!”



    曹操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有天赋,他在行政、治理地方上,同样能力不俗。



    要不怎么许劭曾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呢,人家在和平时期,就是一个内政高!



    而经验方面,他之前做过顿丘县令、济南相,都治理的很好,可以并不是嘴上,而是真有实操经验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在考虑问题时,就不会单纯只考虑军事,而是也会考虑到民生,考虑地方治理的问题。



    吴池面无表情:“所以,这臧霸不能动?”



    曹操摇头:“那倒不是!”



    他严肃道:“臧霸虽有功,但朝廷有命而他不尊,可称之为逆;国家有难而他不顾,可称之为贼。逆贼的名号,他是戴定了。操以为,这样的人,是朝廷的祸患,早晚要除之!”



    这时候曹操对臧霸的态度,又与历史上不同了。



    在历史上,臧霸也是这幅德行,对上面从来都是听调不听宣,就呆在自己的地盘逍遥,很少听从上级命令。



    从最初的陶谦,到后来的刘备、吕布,再到最后的曹操,无论上级是谁,他都归附。但都是名义归附,实际不鸟上面。甚至有一次还跟吕布起了冲突,吕布本来被气得不行,想讨伐臧霸,被部下劝住了。



    等最后曹操接徐州时,他对臧霸他们也是如此,任由他们保持自主权,将青徐两州交给他们托管,自己不去干涉。



    那个时候,曹操已经是个老谋深算的‘奸雄’了,做什么事都考虑大局,而不会在意什么逆什么贼的了,没有年轻时那股正义热血的情感了。



    当然了,如果他还保持原先的正义感的话,他也就不会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了。



    而此时,曹操就会更多的从大义的角度出发,去批判臧霸的行为,而后



    曹操:“操以为,臧霸不得不除,但除之应该有方法。”



    吴池感兴趣了:“哦?孟德可有妙策?”



    曹操照例客气谦虚了一下,而后出了他的对策:“以操只见,臧霸等人虽叛逆,但却又颇为狡猾,不像阙宣之辈可以轻易诱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