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刘雅的打算

A+A-

    倒不是市面上没有合适的药,只是因为药效的确是没有刘雅从古书上研发出来的好。

    不需要做临床实验,一切都是研究好的。

    她也不过是来拿来就用,还用在生产方面。

    除了资金的问题,再来就是材料了。

    如果仅靠她的空间来种植这些药材,少量的可以,大量的肯定不行。

    刘雅想好了,还是要去跟青县所属的几个乡村干部谈谈,商量一下种植和收购的问题。

    这一部分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她一个人就可以用几千块钱,让农民们拿出一百多亩地来种植她需要的药材。

    先规模地弄,等到成了气候,在全乡推广,不就成了?

    所以刘雅一下就忙碌起来。

    她先做了一个调查和了解,青县所属有十二个乡。

    这些乡里面,有几个乡的土地十分贫瘠,并不适合种植她需要的那几味药材。

    剩下有七八个乡,她去跑了跑。

    人家一看她是个年轻的女孩儿,再加上包产到户才刚刚到家,谁愿意冒这个风险,种植什么药材啊?

    所以刘雅总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这天,刘雅从乡镇回来,又感受到了生命进度条在读数。

    当然这不是她的,而是别人的。

    其实她自己的生命进度条会不会被读她是不知道。

    不过别人的一定是在读的。

    刘雅抬起头来,寻找那个生命即将终结的人。

    不是每个人她都能救活。

    有一次来了一个建筑工地送来的伤者,送过来的时候,他的生命进度就只有三十秒。

    刘雅眼睁睁看到他的生命进度倒数三十秒。

    他的生命也定格在三十秒后。

    她却无能为力。

    身为医生,把生死看淡,这才是最平常不过的。

    在医院里,有病人死亡,就有新生儿降临。

    最受打击的,莫过天有一次路过妇产科,她又感受到了生命进度。

    而这一次,是一个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因为当时的孕期检查还不够发达,没有预检到孩子有先天性的疾病。

    那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因为心脏病而去世,是先天性的心脏病,根本没办法活下去。

    看着生命离去,刘雅恨自己为什么要提前知道。

    就在她发呆的时候,那个生命进度条开始倒计时了。

    时间为十五分钟。

    也就是,病人要是不及时救治,就会有危险。

    刘雅忍不住朝那个病人的方向走去。

    那是一个被推在推床上,要送去急救室的女病人。

    据正是临盆的时候大出血。

    这可是异常凶险的疾病。

    刘雅只扫了一眼,就找到了她的病根儿。

    她是羊水栓塞,需要马上抢救治疗,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

    显然,目前她就是被送去急救室抢救的。

    负责术的医生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病人送进去之后,就开始术。

    刘雅偷偷叫了一名护士,把一颗药丸塞到她的里道:

    “一会儿给病人服下去,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是什么?”

    “一种可以止血的药,对妇科很管用的,相信我。”

    那护士认识刘雅,自然知道,她拿的药的确是管用的。

    所以她就真的把药给带了进去。

    趁着要给病人戴氧气罩的时候,把那颗药塞进了病人的嘴里。

    很快,病人就被抢救了过来,血也止住了。

    医生当然认为,这是自己抢救及时的功劳。

    而刘雅也在生命进度条消失的时候,看到那个进度条定格在了五分钟,然后就消失了。

    也就是,只差五分钟,病人就玩儿完了,但是那个药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病人被抢救了回来。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病人家属千恩万谢。

    孩子还,才刚出生。

    要是母亲不在了,最可怜的就是孩子了。

    那护士也知道,刘雅的药一定是起了作用,但她不能告诉任何人。

    刘雅也并不想要居功,觉得是自己救了那名产妇。

    能够挽救病患的生命,不管是谁救的,都一样是救。

    目前刘雅最愁的就是,不能找到合适的能够种植药材的地方。

    谁知道有一天,这会就来了。

    一个刘雅曾经看过病的老太太,带着她的儿子来感谢刘雅。

    因为她的老胃病以前一直治不好,曾经有医生建议她应该好好查一查,做切片培植,看看有没有病变什么的。

    结果这个老太太在刘雅这儿吃了十几副药后,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不仅气色好,吃饭也香了,再也不没有闹过胃疼,胃不适什么的。

    因此,她觉得刘雅的医术十分了得,就带着她的儿子来感谢刘雅了。

    老太太一来,就把刘雅夸得跟什么似的:

    “刘医生,你的医术真是了得啊,我太感谢你了。

    这是我儿子,是富贵乡的乡长,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这真是瞌睡就来了枕头,还真就被她盼来了一个乡长?

    刘雅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听这位姓孟的男子是乡长,刘雅便开门见山道:

    “我打算培育一些药材,不知道孟乡长能不能发动群众帮忙种植?

    我负责发配种子,还有技术员,你们只负责种植就可以了。

    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按高价,论斤卖,怎么样?”

    那孟乡长一听,这个刘医生可是个干大事儿的人啊。

    竟然要发展药材种植。

    他身为乡长,以前就考虑过要怎么样让群众们有更高的收入。

    这种粮食虽然也可以,但是赚不了多少钱。

    但是种药材,收购价格比粮食高,对农民来,也是好事儿。

    播种期也不长,和种粮食是差不多的。

    那孟乡长就留了一个电话给刘雅,并对她道:

    “你有什么事儿可以提前给我打电话,改天我带你去田里转一转。

    你看需要多少亩土地,我再跟下面的队长们商量。”

    “好的。”

    先就这么着,以后的又再。

    那老太太更是教训自己的儿子道:

    “你一定要把刘医生托你办的事儿办好,知不知道?”

    “娘,您就放心吧,刘医生也是替我们在谋福利呢。”

    这话得没错,这可是双赢的大好事儿。

    目前刘雅还差的就是找一个大老板。

    在这种地方,找大老板可不容易。

    大部分的投资都放到了沿海地区。

    那里也是百废待兴。

    他们所处的位置在中部,既不属于沿海,又不算是最偏远的地区,就比较尴尬。

    找投资都得自己想办法。

    好在津市有一个招商会,就是专门吸引投资来的。

    还是裴琅提供给她的信息,所以她打算去试试。

    趁着放假的时间,刘雅就独自回了津市。

    这个招商会是市委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