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悬崖边上

A+A-

    傅越适应了加长八公里的长跑,突破了耐力与超越的考验,跑的时候也越来越能感受到乐趣。

    他们增加了一段新线路,是从情侣公园到渔家乐的一段来回路程,这段路有点坡度,去的时候是上坡,回来的时候是下坡。这是在为秋季马拉松做准备,秋马第六段的路程就是坡道,他们提前练习,做足准备。

    今日跑完,在树荫下拉伸压腿的时候,傅越看着自己的鞋,:“秋季马拉松的时候,我不知道穿哪双鞋比较好,我现在这双很好穿,但是穿了几年,已经有些破了,而这个厂家倒闭了,市面上也买不到这个品牌的鞋了。唉,其他的鞋子穿起来都没这双感觉要好。”

    许峥观察傅越的鞋,很是熟悉,他问:“你这双是凡超的跑鞋吗?”

    “是啊,你也知道这个牌子?”傅越问。

    许峥:“凡超是我大伯创立的跑鞋品牌,但是在两年前倒闭了。”

    傅越十分惊讶,这个世界还真是啊,他沉默了一会,:“这么好的鞋子,可惜了。”

    “你要是想要一双新的,我可以带你去找我大伯,他应该可以帮你做一双新鞋。”许峥认真。

    傅越:“这样会不会太麻烦?”

    许峥摇头:“不会,如果他知道到今天还有人能记得这个牌子,还有人喜欢凡超,我大伯一定会很开心。”

    “好,那就谢谢了,你大伯什么时候有空?到时候我去找他。”

    “到时候我问一下大伯,确定了时间再告诉你,到时候一起去吧,我也很久没有见我大伯了。”许峥。

    傅越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许峥,你大伯是在H市吗?”

    “不是。”许峥,“不过就在H市的旁边,F市,做高铁两个时就能到。”

    傅越:“如果可以的话,约周末吧,最近事务所有人出差,我工作日不便离开。”

    许峥嗯了一声。

    周末转眼就到,傅越和许峥坐上了去F市的高铁。

    “突然想起来,最近我好像把你的周末都占据了。”傅越坐在窗边,看旁边的许峥。

    一大早的,车厢里人不多,许峥戴着黑框眼镜看报纸,闻言淡淡地:“是吗?还好吧。”

    傅越干笑两声,问:“最近有啥新闻吗?”他不好奇新闻,他只是想知道许峥在看什么。

    许峥翻着生活报纸,:“A市‘黑大佬’获刑三十三年,指使一众弟砸警车;某快递站员工骚扰女顾客;因家庭琐事起争执,男子持刀砍丈母……”

    傅越:“……”他还是比较喜欢看设计类杂志。

    许峥看着傅越无聊的表情:“怎么?嫌这份报纸无聊?还是嫌看这份报纸的人无聊?”

    傅越:“当然是……嫌没有报纸看的人无聊。”

    “给你看。”许峥将报纸放在傅越手上。

    傅越乖乖地拿起来。

    “看完后,顺便分析一下每个新闻事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意义。”许峥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

    傅越:“?”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他将报纸放下,挨着靠背闭上眼睛,:“我困了,睡醒再看吧。”他假睡了很久,许峥没有来取笑他,他偷偷睁开了半只眼睛,发现许峥在一个笔记本上画画写写。

    按捺不住好奇心,傅越坐直身子,许峥马上就注意到他了,但是没有理他,继续在本子上涂写,等他写完一面,才:“睡醒了?”

    许峥是真不知道他在装睡还是装不知道,傅越狐疑着,还是:“醒了,你在干嘛?”

    许峥将本子给他看,傅越看了一页,问:“我可以翻页吗?”许峥点点头。

    傅越继续看下去,这是一本记录了新闻和许峥的分析和感想,每个被选进去的新闻都有一棵树,树的分枝很多,大分枝分为目的分析,行为分析,结果分析,社会影响分析等等,分支是每个分析的点。不是每天的新闻都会写,许峥只挑选他觉得有价值的,有时一天画几棵,有时隔很多天才画一棵,每棵新闻事件分析树都做得很认真,结体严整,力透纸背。

    “这个写得太好了,若不是我认识你,”傅越赞道,“我会以为写这本册子的是编辑或者作家。”

    许峥摘了眼镜:“律师也可以这样写。当年我的研究生导师建议我这样做,因为我有时候不够注重细节,所以他建议我培养一个习惯,锻炼观察细节的能力,我这样做了一年多,受益匪浅。”

    傅越将本子还给许峥:“我觉得你写的这个,锻炼细节的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好处,你可以获得一个很,嗯,怎么呢……你会变得深刻,从思想到灵魂,像是酿酒一样,日积月累,等时机成熟了,最后会酿成美酒。”

    许峥:“不要这样夸我。”

    傅越问:“为何?”

    “我会骄傲的。”许峥,“太骄傲,不好。”

    傅越哈哈一笑:“好,不夸你了,虽然我觉得,你并不会因为我的夸奖而变得自满。”

    这次轮到许峥问:“为何?”

    傅越:“直觉吧,我觉得,你会因为骄傲而更加努力,为了不辜负别人的期望,你会努力变得更优秀,而不是自负,或者堕落。”

    许峥盯着傅越,看得傅越心里毛毛的:“怎,怎么了?”

    “只是觉得,我们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你太了解我了。”许峥,“像是认识了很多年的人。”

    傅越笑着:“也许我们真的认识了很久,可能是上辈子就认识了。”

    “你信人有前世今生吗?”许峥问。

    “我不信人有前世今生,我信——”傅越,“爱有前世今生。”

    的时候无所畏惧,出口他就后悔了,这话太直白了。

    许峥却没什么,现在九点半了,还有十分钟他们就到了,傅越就在他身边,他的气息,他的味道都萦绕在身边,许峥再靠近一些,就能感受到他的体温,他的肌肤,他的一切。

    此时,傅越想到了之前他告诉许峥的那句话,塞林格写的——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

    欲望是逆风执炬,灼热仍要紧握。

    到站了,他们没带什么行李,买了今夜六点的回程票,应该来得及。

    下了车,现在是开学季,高铁站里人潮汹涌,傅越突然握住许峥的手腕,许峥转头看他,傅越露齿一笑:“人太多,一起挤吧。”

    他们穿梭在人海中,旁边是匆匆的无关人群,这里好像只有他们,只有他们认识彼此。

    出了高铁站,傅越松开许峥的手腕,问:“你大伯家,怎么走?”

    “车、公交地铁、共享单车、走路,你选一个。”许峥。

    太阳炙热,将地面晒得滚烫,傅越觉得,此时走路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他将问题卷一卷抛回去:“公交地铁,共享单车,你选一个。”

    许峥走到了共享单车旁边,用行动明了自己的选择。

    他们开了锁,傅越:“这里的自行车道不宽,等会我跟在你后面。”

    许峥点点头,他们今日穿的都是白色短袖和黑色半身裤,个高腿长,一路骑过去引来了不少女生的注目。

    等红绿灯的时候,傅越拿了个墨镜出来,戴好。

    许峥刚好转过头看看傅越还在不在,这一看就看到傅越单手戴墨镜,动作有点酷。

    傅越看许峥看着他,像变戏法一样又拿出来一个墨镜:“你要吗?”他准备的时候就想到了,准备双份。

    许峥接过戴上那个,不看外表的话,两人真的很像一对孪生兄弟。

    傅越看着许峥骑车的背影,这人怎么连骑自行车都这么好看。

    风吹起他们的衣袖,发丝也在随意飞扬,他们一下一下地踩着脚踏,活力、青春、阳光,都像少年时。

    到了许亭时家,这所房子外墙缺了几块瓷砖,看起来很旧了,没有装门铃,许峥敲了门。

    一个年约五十的男子出来开门,他皮肤黝黑,身体微胖,脸上有这个年龄的皱纹,见到许峥,:“阿峥来了,还有这位……阿越,都快进来坐。”

    许峥和傅越跟许亭时了招呼,一进到屋子,客厅里铺满了涤丝、双面胶、水溶笔、鞋托、裁断机等制鞋用品,许亭时好像这才想起来应该把东西收一收,他将一些杂物挪开,留出了供傅越和许峥二人坐的位置,:“阿越,不好意思啊,家里有点乱,你们坐,我去泡茶。”

    他们坐在红木凳上,傅越观察四周,一个倒闭了的鞋厂老板,家里还放着如此多的制鞋用品,要么是热爱使他无法停下,要么是想东山再起。

    许亭时拿了一套茶具出来,很有主人风范地给他们冲了茶,他注意到傅越穿的鞋就是凡超的牌子,他的鞋厂做出来的鞋子,不由得有些激动:“阿越,听阿峥你想再要一双凡超鞋,我可以问一下,你是真的觉得这双鞋好穿吗?”

    “是。”傅越捧着茶,“我从到大穿过这么多的跑鞋,我可以摸着良心,凡超是我穿过的,跑起来最舒服的鞋子。”

    许亭时十分欣慰,:“凡超跑鞋是我毕生的心血,但是因为各种因素倒闭了,没想到两年之后,还能有人惦记着我这鞋子,那我当初的坚持,总算没有白费。”

    许峥:“大伯,你这两年还有做跑鞋吗?”

    “有,但是不卖了,当成爱好做。”许亭时走进了一个房间,很快就拿了几双鞋出来,放在地上,他问傅越:“阿越,你穿多大的鞋?”

    傅越:“四十三码。”

    许亭时挑了双鞋子给傅越:“你穿上这双,试试合不合适。”

    傅越依言,弯腰换上鞋子,起身走了几步:“大伯,这双很合适。”

    许亭时:“光走几步感受不出来的,这样吧,阿峥,你带阿越出去跑跑,我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许峥:“好。”就带着傅越出了许亭时家。

    “许大伯很细心。”傅越,“我觉得他很专业,这双鞋是他手工制作的吗?”

    许峥:“是,刚开始那几年,凡超生产的运动鞋全都是手工制作的,后来工厂有了点钱,买了机器,之后凡超的跑鞋就分为手工制作和机器制作两种了,你之前那双应该是机器生产的,而你脚上这双是手工的,你7有感受到区别吗?”

    傅越跳着走了几步,转过身来看许峥,边倒着走边:“有点,这双感觉更加轻盈,有种……穿了跟没穿的感觉。”

    这条街上没有什么人,许峥:“你跑起来试试,跑到尽头再跑回来,可以变换着速度跑。”

    傅越提了一口气,从慢慢跑到加速跑,折返的时候用的是百米冲刺的速度,他奔向许峥,问:“怎么样?”

    他问的是他跑起来的感觉怎么样?许峥呆愣了一下,没听明白:“什么怎么样?”

    傅越:“我跑步的时候,你觉得怎么样?”跑步的轻盈感,大臂和大腿的摆动,腿的幅度,等等,怎么样?

    “挺好的。”许峥,“你自己觉得呢?”

    傅越:“这真的比我之前那一双感觉要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人手磨合的,所以这个脚感更加舒服。”

    “我们回去找大伯,他听到你的感想应该会很高兴。”许峥拿出一包纸巾,让傅越擦了汗。

    果不其然,许亭时咧嘴笑道:“这是我们手工制鞋的骄傲。”这位背已经有点佝偻、头发也开始花白的人,昂起了头,:“机器制鞋追求的是大众化、标准化,它们是流水线下的商品,它们没有灵魂,而凡超手工制鞋追求的是完美,是让每个跑步运动员都能感受到的,完美。”

    许亭时每做完一双鞋,贴好鞋底的时候,内心的满足带来脸上的笑,根本是不可能隐藏住的,他爱这个过程,他为制鞋而生。

    傅越沉默了一会,问:“大伯,我可以冒昧问一下,凡超为什么会倒闭吗?”

    许亭时看了看自己的双掌,答道:“大势所趋,我能力不够,抵挡不住这个浪潮。阿峥知道一些凡超的事,但是知道得不多,你们俩,想听故事吗?”

    傅越和许峥岂会不。

    故事很简单。

    许亭时十五岁时,偶然接触到手工制鞋行业,对此很感兴趣,高一的寒假,他去了K市,当时那里有全中国最大的手工制鞋中心,他是去拜师的,他很幸运,拜了一个手艺和品德皆佳的制鞋师傅,他学了一个月,回到日常生活中。

    他以为这只是一个兴趣,但是不是,他抑制不住自己对制鞋的喜欢,他用零花钱买了很多手工制鞋的用具,藏在房间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遇到不会的地方,有时,他电话请教师傅,有时,他自己倒腾琢磨,不断试错,最后成功地做出了一双又一双的鞋子。

    许亭时的父母很快发现儿子的异常,发现他的手艺真的不错,拿去市场上卖,也能赚不少钱,而且他们还有热爱学习的儿子,让大儿子放手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未尝不可。从此,许亭时不再需要偷偷摸摸,高中的课程随便学学,他沉迷在制鞋里,日复一日。

    他没有上大学,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去了制鞋中心,他要继续学习,他的目标很远大,很明确,他要设计出一双趋近完美的跑鞋,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他很有信心,他可以做到。

    二十二岁的时候,许亭时走南闯北,他不断地寻找一种能让鞋底变得更薄,但是又有良好的抓地力和减震效果的制鞋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他又在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鞋型,他每天都穿着自己的鞋跑步,他要亲身尝试,手工匠人制作的东西,首先要自己觉得好,才能让别人觉得好。

    三十岁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材料,他的制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他找了几个伙伴,一拍即合。

    他们成立了凡超跑鞋品牌,许亭时将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他们买了一个城郊的工厂,日以继夜地生产了一批鞋子。投到市场上,从毫无名气到有名声,凡超走了五年。

    与此同时,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困难。科技不断发展,机器制鞋行业越来越多,机器制鞋技术越来越成熟,制鞋成本之低廉,速度之快,受众之多,是手工制鞋远远比不上的。凡超想寻求新出路,他们决定将凡超砍成两半,他们不放弃手工制鞋,但也要引进机器流水线,他们想用流水线的温床,来滋养手工制鞋,给手工制鞋一片沃土。

    引进流水线的过程很艰难,因为他们资金不足,去了银行,跑了十几趟,反复热脸贴着冷屁股,就差把裤子也抵押了,百般刁难的银行也受不住了,额贷款终于到了他们手上。他们珍惜这笔钱,省着用省着花,买了一套机器,凡超机器鞋开始生产。

    之后就是凡超的巅峰时期,不是多大多响亮的牌子,但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受众,和非常好的口碑,当然了,口碑的好主要针对的是手工制鞋。他们的机器鞋,跟市场上的相比较,毫无特色。

    “按照电视剧的走向,最后应该是凡超蒸蒸日上,手工制鞋重获光明,一个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许亭时语气很平和,“但是凡超失败了,被竞争对手恶意压,企业还是扛不住,最后倒了。”他好像在着与他无关的事情,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许峥:“大伯,当初我爸,凡超好像有一个可以继续存活的机会,但是你放弃了。”

    “是,当初有个大公司想要收购我们,在我们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们就是唯一的希望,但是我必须放弃。”许亭时,“当初给工厂取名凡超,意思就是是平凡的超越,每个人都是平凡人,但是跑起来的时候,我们都在超越自己。超越平凡,这是我做跑鞋的初心,这也是凡超的追求,所以,我绝不可能让凡超被收购,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行业,我们那一批凡超的开创者,都绝不允许。这是我们手工制鞋人的骄傲,穷途末路也不能抛弃的骄傲。”

    凡超在流行时尚的鞋业市场里挣扎浮沉了二十年,最后还是站在了悬崖边缘,悄无声息地掉了下去。

    太可惜了。这是傅越的想法,但也太感动了,许亭时他们有这样的坚守,傅越对相筑,也有同样的追求,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惺惺相惜的。

    许亭时没有停留在煽情的氛围里,他对傅越:“阿越,你先穿着这双鞋去跑秋季马拉松,我再给你做一双鞋,可能时间会比较长,我做好了寄给阿峥,再让阿峥给你。”

    许峥:“大伯,我也想要一双手工跑鞋。”凡超倒闭之前,他所有的跑鞋都是凡超的,但凡超倒闭之后,许峥不会主动在许亭时面前提凡超,他换上了别的品牌。

    傅越灵机一动,对许峥:“也许我们可以要一对兄弟鞋。”

    许峥还没有答话,许亭时就一拍大腿:“好!我给你们设计一双兄弟鞋。”

    傅越:“谢谢大伯。”

    许峥也道了谢。

    许亭时让他们各自脱掉鞋子,拿出工具为他们量脚,还用白纸将他们的脚型细细画了下来,最后许亭时对许峥:“凡超还在的时候,大伯都没有给你量过脚定做,没想到凡超倒了,大伯多了这个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你,算是有失也有得吧。”

    许峥:“大伯,你别这样,凡超可比我一个人重要多了。”

    又闲聊了很久,他们没有留在许亭时家里吃午饭,在中午的时候离开了。

    他们都很聪明地没有问多少钱,听了凡超的故事,他们再谈钱,那是对许亭时的侮辱。

    许亭时跟他们再见。

    他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看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看着傅越跑了几步,他脚上的那双鞋似是突然有了生命,许亭时的眼圈霎时红了。

    --------------------

    作者有话要:

    傅越记:

    1.兄弟鞋≈情侣鞋

    2.我跟许峥穿兄弟鞋≈我跟许峥是情侣

    3.我是四舍五入的天才≈我数学真好

    PS:傅越记与作者本人只能是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