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

A+A-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刘教授想的那样,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六点,一共走访了三家,几乎每一家一听要去跟着学字,全都拒绝了。

    大部分的女人也是在工厂工作的,虽然价格拿到很低,但是好歹是一份收入,甚至很多都是夫妻在同一家工厂,双方轮班倒,男的干白天,女子干晚上。

    女子们日复一日,没有休假的轮换着工作,一个月才能拿到三四块大洋。

    如果女子晚上去学堂学字,那就没有办法去工作了,即使学堂不收钱,但是工厂的工作,可是真金白银,到手的工钱啊,根本没人愿意放弃赚钱去学写字。

    李珍和周盼盼跑了三家,最后哥把两人分别送回家的时候,李珍还在沉思。

    哥在前面跑着,李珍在后面直叹气。

    “姐您真是好心人。”

    哥跟着跑了三趟,也知道李珍和周盼盼此行的目的了。

    李珍苦笑一声“好心有什么用呢,我的好心没有办法落在实处做事,那就只是虚假的伪善罢了。大柱哥你也不用宽慰我了,这件事,看来是我操之过急了。”

    大柱闷头在前头跑,李珍坐在车上一直思考,这件事要如何解决,等到了地方,大柱似乎有什么话。

    “大柱哥有什么话还请直吧。”李珍站在门口询问。

    “姐,您的那个免费识字,您看,我能参加么。”大柱完,脸色通红,似乎很是羞愧自己的问题。

    李珍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大柱哥,这个免费教学课并非我一人了算,我现如今有了一些想法,这样吧,明日你还是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来学院门口,我届时再与您商议,您看可以么?”

    大柱的话,让李珍忽然有了一些另辟蹊径的想法,但是这只是短暂的灵光一闪,等会回家,她需要整合一下思路,看看这个灵光,可否变成切实可行的计划。

    大柱也没想到李珍如此客气:“当然当然,您可真是个好心姐,我也知道,我这个想法,有些……您放心,如果不行,也没事。”

    李珍笑着摆摆手:“行不行的,现在还不能确定,明日再吧。”

    完李珍冲着大柱微微行礼之后转身进了院子,赵姨妈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因为提前过,今日或许会回来晚一些,所以赵姨妈也没有着急。

    “饭菜都好了,快来吃饭吧。”

    看到李珍进来,赵姨妈放下手里的绣绷子去盛了一碗饭。

    李珍回房间放下背包书本,从背包袋里掏出火石才出房门。

    晚上只有两人吃饭,桌面就放在院子里,凉爽还透亮。

    “姨妈,前几天您不是火石丢了么?这是我新买的,你看还行么?”李珍坐下来之后从口袋里掏出火石。

    前两日不知怎么的,家里的火石找不着了,姨妈在饭桌上嘀咕了两句,李珍就给记在心里了。

    赵姨妈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你你这个孩子,真是体贴。难怪你奶奶那么疼你呢。”

    李珍虽然有时候有些娇气,但是心眼不坏,而且大部分的娇气,只是在生活习惯上,比如每日都要洗澡洗头一类罢了。

    这段时间和赵姨妈相处起来,李珍也是懂事乖巧,时不时的就帮着赵姨妈做一些活,也难怪赵姨妈喜欢她

    一顿饭吃完,赵姨妈去刷碗,李珍收拾餐桌,将桌椅板凳放在一边。

    大柱的话让李珍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孩子父母拒绝去学习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哪怕是送孩子来上学,那也是因为整个暑假班的两个月的收费也只要一个大洋。

    而孩子才三四岁,也没办法去干活,而一般这样的家庭都是有好几个孩子的,一些报名的家庭,大多数都是把家里最的孩子送过来。

    然后其他孩子,则是利用这两个月出去做工赚钱,这就意味着,将唯一拖累的人口,用一个大洋寄托在学校里,不只是可以让学校照顾孩子,还能学习。而另外解放的大孩子,就是现成的劳动力,可以创造经济价值。

    究其根本,不论是送孩子来,还是自己拒绝来,他们都是出于经济的考虑的。

    李珍拿着毛笔若有所思,赵姨妈也不扰她,就坐在一边继续绣自己的手帕。

    如果可以,李珍想要将学生们换一下,从孩子的父母,换成跑车的哥或者叔叔爷爷们。

    对那些跑的少的拉车人来,将下课以后的同学教授们送回家,也是一份额外的收入,不论多少,这是一个固定的钱。

    但是这得确定,参加晚课同学和教授们是否有固定的包车。

    而且,如果按照一个同学搭配一个跑车人来,那这个班级,也只会有十几个人,与他们最开始的初衷相比,就走窄了。

    不论如何,这个短暂的灵光,至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李珍决定明天再和同学老师们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有新的办法。

    第二日一大早李珍就来到了教室,申市的学校和家乡的还是有些区别的,家乡的早课从早上七点开始,申市的学校从八点半才开始第一节 课。

    李珍因为家乡的习惯,所以平时比别人来的都会早一些,自从老师知道之后,就将教室的钥匙给了李珍一个备份,也方便她提前来了以后开门。

    将背包书本归置好,李珍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饼干一边背着单词,每吃一口饼干,嘴巴里就默默的念叨着一个单词,仿佛要将单词混着饼干一起吃到肚子里一样。

    等到李珍把饼干吃完,甚至去了井水将课桌擦完一遍了,才有同学们进来。

    几个姑娘点头问好,又凑在一起闲聊一些事情,李珍一般不参与大家的闲聊,她更喜欢一个人坐在位置上看书,大家也不会去吵她,甚至如果自己话声音大了些,还会和同学们出去聊,不会在教室耽误别人看书。

    李珍觉得,就冲这一点,这些同学也都算得上是可爱极了。

    等大家都来齐之后,李珍走上了讲台“同学们,请安静一下。”

    教室里大概有二三十个女孩子,年龄上有大有,最大的十三四岁,最的只有八九岁,但是听到李珍的话之后倒是都安静了下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之前我和赵宝儿,周盼盼同学,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些同学参加了暑假的开蒙助教团,除了本身的助教工作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关于帮助贫困女性的开蒙扫盲的想法。”

    李珍将昨天与周盼盼走访家庭的情况简单的讲述了一下“综上所述,从我个人而言,我们走访的情况,不太乐观。”

    周盼盼坐在下面,垂头丧气的样子“大部分的女性都需要外出做工,或者需要在家里照顾家庭,没有办法在晚上抽出一个时的空闲时间,这对她们的家庭以及生活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虽然我们的开蒙班是不收费的,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参加的。”

    李珍点点头,继续道“昨天在我回家之后,送我回家的黄包车夫询问了关于他是否可以参加咱们的开蒙扫盲班的想法,我仔细想了想,我们或许不应该局限于,报名了暑假班的孩子的母亲,我们应该从身边的人开始,接送我们的黄包车夫,家里的仆人,学校的校工,都是我们可以发展的对象。”

    道这里,李珍将昨晚写下来的新计划发了下去,参加了开蒙助教班的同学们,都自觉的接了一份:“从人数上,我们优先考虑接受有意向的女性,其次,是学校的校工们,按照从女到男,从校内到家庭内,从熟人到校外有固定职业的人员的顺序,按照满员30人的人数招收。另外,如果人数众多,可能还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还请各位同学们届时多多参与。”

    李珍完,给大家鞠了一躬“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别的建议或者意见,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更好的完善一下这份计划。”

    赵宝儿接过计划书,是计划书,只是一些简单的宣传以及名单顺序,基本上就是描述了一下李珍刚才所的事情。

    “我觉得,如果有其他校外的人的话,咱们肯定是需要和校长报告申请的,不只是占用了学校的资源,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安全的问题,是否需要校工固定组成巡逻队?”

    下面的同学们互相讨论着,还没来得及商量出什么,第一节 课的老师已经来了,第一节课是国学课。

    国学课的老师姓刘,大家称呼为刘夫子,刘夫子年纪不大,才二十多岁,但是从跟着身为国学大师的外公学习,十二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之前已经考中了府试,若不是取消了科考,只怕殿试也是可以一试的。

    李珍从个人而言还是挺喜欢刘夫子的,毕竟刘夫子长的,还是挺好看的,虽然不是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类型,但是挡不住人家气质好啊,文质彬彬的,通身的君子如兰的温润,为人处事十分周到懂礼,而且,最好玩的是,刘夫子,大概是全校唯一一个,穿西装,拿折扇的了。

    果不其然,看到大家在讨论事情,刘夫子也只是用折扇敲了敲桌子,李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之后,刘夫子就放下了手里的折扇,端着茶杯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

    “好了,有什么事情,还请同学们课后再讨论吧。现在先上课。”

    一上午是国学和音乐课,中午结束之后,安吉丽娜来找了李珍,最终还是决定加入助教团,她到时候可以教授德语。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去了食堂,李珍一边吃着饭,一边想着,过两日,等忙完这两日,也是时候去陆夫子家拜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