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

A+A-

    不管之前陆修瑾有没有听过正义的铁拳, 但是这一刻,他知道了, 这一拳有多疼。

    捂着肚子就差跪在地上,整个人疼的都缩了起来。仆人连忙上前要扶着陆修瑾,结果也被李珍恶狠狠的瞪了一眼。

    大柱一看李珍竟然把一个男孩“跪了”

    放下车子立刻跑了过来:“李姐,没事吧,怎么回事。”

    李珍气呼呼的盯着陆修瑾的后脑勺,他疼的整个人蹲在地上捂着肚子。

    “你是不是有病”骂到一半,李珍想着陆修瑾确实身体不太好, 体虚, 只能换了个法“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脑子没病, 怎么想起来去提亲!他们两是朋友, 但是没到这份上, 成个屁的亲!

    “别让我看到你一次,看你一次, 揍你一次!”李珍气呼呼的把绿豆糕塞回给陆修瑾,陆修瑾没站稳, 直接一屁股坐地上了, 就傻乎乎的看着李珍坐着黄包车走了。

    幸好这会已经过了放学的时候, 同学们早就都离开了, 陆修瑾被仆人搀扶着爬了起来, 眼眶都红了, 李珍为什么不同意啊, 他们不是挺要好的么。

    陆修瑾纳了闷了,心里又些难受,他还以为李珍心里也是有他的,时候两人一起上学, 一起爬山,李珍都一直在照顾他,抚慰他,知道他喝药,还给他带糕点,带糖。总是与他很要好的。

    怎么了定亲,她又生气了,女孩子怎么这样。

    仆人扶着陆修瑾,吓得人都傻了“少爷……”

    陆修瑾看了眼仆人:“她为什么生气啊。”

    他是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两人自幼相熟,一同长大,爷爷也很看好她,就算成亲以后她还想读书,也是可以的呀,他愿意供她读书的。

    仆人张张个嘴,却不知道什么,愣了一会:“大概,女孩子害羞吧?”

    李珍上了车,气的直拍大腿,这个臭子,脑子有病吧!她根本不想成亲,他没事掺和什么,而且,做朋友她是尊重陆修瑾的,陆修瑾其人十分有道德感,是一个君子。

    可是成亲?敬谢不敏!

    好人,不代表是一个好的丈夫,

    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李珍并不觉得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她的灵魂沟通交流,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十分寂寞的事实。

    简单来,李珍并不觉得有任何人可以理解她,懂她。

    因为生气这件事,李珍甚至忘记了去邮局,回到家里才想起来这件事,不过既然已经到家了,就没必要再跑一趟了,和大柱道别,李珍背着书袋回了屋子。

    赵姨妈听到声响,从厨房探出头:“晚饭留在花厅,记得吃饭。”

    李珍一边放下书袋一边高声回应“知道了,马上就去。”

    陆修瑾在门口等了一会,等到了陆夫子,陆夫子看到陆修瑾倒也没有奇怪,两人一起上了黄包车,仆人在后面一辆车上跟着。

    “爷爷……”陆修瑾犹豫的开了口。

    陆夫子偏过头看了眼孙子:“怎么了?”

    陆修瑾捏着手里绿豆糕的提绳“珍娘……珍娘她似乎……”

    结结巴巴了好一会,陆修瑾也没出李珍似乎不愿意。

    陆夫子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珍娘又些不愿意?”

    陆修瑾低着头,最终点了点头:“要不,算了吧。”

    陆夫子叹了口气:“你可知道,为何我替你选了珍娘?”

    陆修瑾抬头看着爷爷:“不知。”

    陆夫子摸了摸孙子的脑袋:“傻孩子。”

    陆修瑾呆愣了?这是何意?

    陆夫子笑了笑:“先回家,吃了饭再吧。”

    等到陆修瑾回了家吃过饭,甚至洗漱之后爷孙两个坐在书房了,陆夫子端着茶盏,这才给陆修瑾分析起来。

    “你爹娘在晋中,从去岁闹那个乱哄哄的革命开始,那边就乱了,等到皇帝退位,这个什么国民政府成立,你爹的能耐就那样,读书读的人都傻了,换了政府,他也就是混了个差罢了。”

    陆修瑾低头,对于父母他甚至没有太多的印象,从他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偶尔爹娘会在过年的时候回来,后来奶奶去世,他们回来的就更少了,一年只能见到一两次,通信也十分不便,他对于爹娘甚至快要忘记长什么样了。

    “去锦临乡下,一是江南之地,对你身体好,适合你修养身体,二来,锦临也是一个虎踞龙盘之地,不论如何仗闹腾,锦临都是很少受到波及的。珍娘她的父母,都在锦临当地有良田商铺,虽不是大富大贵的官宦之家,也算是耕读传家。记住,不论任何时候,人有了土地,就有了活头。”

    陆夫子从李珍的父母,李珍的家庭着落,给陆修瑾分析为何要给他娶李珍,今后哪怕他们陆家作为前朝官宦之家有任何事,至少他还能靠着娘家的土地,生活下去。

    陆修瑾沉默着:“那她不愿意,怎么办。”

    陆夫子笑了:“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就有她话的份了?珍娘是个懂事知道感恩的好孩子,她会听话的。”

    一年多前,陆夫子已经感受到这个王朝已经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了,他得为了孩子考虑,李珍,是他周围看见的孩子中,最适合陆修瑾的,两人一个学堂,有了青梅竹马的情谊。

    他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他是有数的,李珍是一个心里有责任,有担当的女孩子,她的感恩,就是最大的弱点。

    李珍有理想是很好的,如果她能够成为新王朝中,一个先驱者,那么陆修瑾会生活的很好,如果李珍失败了,至少她的家族能够给她一个托底,陆修瑾不会生活的太差。

    陆修瑾不知道该如何,他不知道爷爷结了这门亲,竟然是因为这些原因。

    李珍晚上再次写了一封信,言辞拒绝接受着门定亲,她与陆修瑾毫无感情,两人性格不合,若是成亲,也是无法生活的。

    而且她现如今毫无定亲成亲的算,只愿多读几本书,多学习一些知识为了将来做考虑。

    自觉自己已经将话的很明白的李珍,决定明日一大早就将信件寄出去。

    第二日是周五,下了学李珍就去了读书会,教室的门还没有开,李珍是第一个到的,就在门口看起了书。

    第二个到的就是周曼纯,从包里掏出钥匙,周曼纯开了门。

    两人进了屋子先把门窗都开透气,日头晒得很,闷了一天,房间里都热烘烘的。

    “你看了今日报纸了么?”周曼纯左右看了看,明明是没有其他人的教室,周曼纯还是把声音压的特别。

    李珍摇了摇头,今日早上连忙去邮局寄了信,还没功夫看报纸呢。

    “大总统发表了一个文章,头版头条,你稍等,我拿给你。”周曼纯叹了口气从自己的书袋里掏出了今日的报纸。

    李珍接过报纸坐在了凳子上阅读起来。

    题目倒是大义凛然《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通篇下来满嘴的仁义道德,推崇圣贤。

    李珍只是冷笑一声就放下了手里的报纸“这位总统先生,野心不,已然在铺路了。”

    周曼纯看了眼李珍:“你与我想到一处了。看来我们倒是有几分心心相惜呢。”

    李珍用手点了点这篇文章:“如此表里不一的人,也配做总统。”

    周曼纯吓了一跳,赶紧把手里的窗户关了:“心些,别这么大声。”

    这年头乱议国事,只怕是杀头的大罪了。

    李珍到底是闭了嘴,陆陆续续有其他同学来了,

    何毓秀一来就坐在了李珍旁边,同学们围成一圈,倒也没有什么位次的规矩。

    “昨日我让家仆去找,却没有找到你的书,可否告知是在那个书店,或者是哪位高贤的书?我好派人买来?”

    何毓秀凑到李珍耳朵边声问道。

    李珍愣了一下:“那还请你稍等,我回家之后找一下,再告知你。”

    因为之前只是引用一些理论和片段,李珍并没有去找原文,所以一时之间并不确定,这本书是否已发表。”

    何毓秀点点头倒也没有纠结此事。

    大家讨论先是聊了一些最近读的书以及体会,以及昨日所借来的书,李珍是头一次加入读书会,所以还不太明白,每一次大家都会商讨一个主题,然后各自提供自己所读的书,以供大家了解。

    昨日所借的书,其实就是同学们最近所读的书,以及一些扩展类别的,自己读过,就推荐给其他同学们阅读。互相交流沟通。

    “昨日大家已经知道李同学了,之前李同学有一些关于历史以及社会的思考,十分新颖,还请李同学发言吧。”

    何毓秀自己完,就顺势介绍了一下李珍,并且为了李珍的话题起了个头。

    李珍站起身有些不好意思,冲着同学们鞠了一躬:“同学们好,这些也只是一些我个人的浅薄思考,若是有的大家不认可的,都可以随时沟通交流。”

    同学们都鼓掌以鼓励李珍,从年龄上来,李珍是她们之中年龄最的女孩子,大家都是愿意关心爱护她的。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我很喜欢一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什么是历史呢,一提到历史,同学们或许都会想到,二十四史,史记等等。

    但是我想着,这些都是片面不足的,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我们生活的延续变迁,历史不是死板的书,固有不变的文字,历史应该是活的。我们研究的历史不应该只是文字记录的书籍典故,因为他们都不是完整的历史,只是片面的,是历史的一部分记录,只是很少一部分历史的缩影。

    什么是活的历史,我个人认为,历史是人类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也就是,是社会的变革。人类的生活,纵向去看就是历史,横向去看,就是社会。

    我们所要研究的历史,其实,就是社会的变革,

    ……而如今正是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正是因为如此……”

    李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侃侃而谈。

    窗外的陆修瑾,躲在窗户下,听着李珍的声音,却陷入了沉思。

    这样的珍娘,这样有思想,有目标的珍娘,真的会愿意听从父母之命,嫁给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