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3
写作, 确实是世界上第一大难事。
而与之相比的第二大难事就是怀孕。
李珍现在就属于两头遭罪,一边怀着孕, 一边坚持写作。
按照每个月一篇几千字的稿件投稿,李珍高产恐怖如此!!
陈昱璋先生在办公室里,多次用李珍的勤奋投稿,坚持写作,来讽刺周子城以及赵志文!!这两个人,加起来的投稿,都没有李珍一个人多!!多么堕落的两个好青年啊!!太堕落了, 以至于陈昱璋先生已经追到了周子城的家里, 利用堂姐夫的身份要求周子城投稿。
堵着门, 陈昱璋就站在门口看着周子城:“看看乔幽!!再看看你妹妹!曼纯都投了四篇稿子了!!乔幽就算怀着孕, 都投稿了九篇了!!你呢, 你呢!!才两篇!你今日无论如何,都要给我写出一篇来!”
周子城原本算下午出门拜访鲁玉山的, 这时候被堵了门,是着实无奈的很:“昱璋, 昱璋兄, 你听我。”
陈昱璋直接背对周子城, 面朝着门, 双手甚至捂住了耳朵:“我听不见听不见。”
周子城无奈:“我今日和玉山兄约好了, 要去拜访他的, 请他赐稿, 你也是知道的,他在白话方面,也是非常有才华的呀。”
陈昱璋转过身,看着周子城直叹气:“你整日请别人赐稿, 你呢,你倒是写两篇啊!”
周子城差点没翻白眼!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算了算了,这是姐夫,而且还是兄弟,算了算了。
“你以为写一篇那么容易的么,我不得仔细揣摩造么!”到底没忍住,周子城抱怨道。
陈昱璋还觉得委屈:“有什么难的,乔幽一个月一篇呢!上个月,甚至写了两篇!”
李珍都怀孕八个月了,还每个月投稿一篇呢!周子城才写了两篇!
周子城直叹气:“人有所长啊昱璋兄!”
两人正争论不休,外头周曼纯的声音传来:“两位先生可要出来吃午饭了?”
虽然可以盯着人写作,但是也不好不让人吃饭,陈昱璋到底让开了路,两人一起出来,没想到外头还有个李珍和陆修瑾。
五月份的天气,不冷不热的,风吹的有些暖和,但是绝不至于流汗。
陆修瑾特别紧张的在一边扶着李珍的手臂让她坐下,李珍怀孕八个月,这会肚子都挺大的了。
李珍心的坐在椅子上,背后是个软垫子,周曼纯叫完了哥哥和陈昱璋先生,赶紧上前和陆修瑾一人一边,看着李珍安稳坐下才算松了口气。
“哪就要扶着了?不就是坐个椅子,可把你担心坏了。”李珍笑着拍了一下陆修瑾的胳膊道。
陆修瑾只是笑着,也随李珍耍性子:“稳妥为上,稳妥为上。”
看到陈昱璋先生,李珍本想再起身问好,反而把陈昱璋吓一大跳:“乔幽你坐好,坐好,别乱动了。”
李珍肚子大的吓人,陈昱璋是怎么都不敢让李珍再起身的,她安稳坐着,比什么都好。
“今日昱璋先生怎么来了?”
李珍是真好奇,今日她抽空来看看周曼纯,万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陈昱璋先生。
陈昱璋也有些不好意思,总不能自己是来这里催稿的吧,只是笑了笑:“我是来约乾元周日一起□□公园的。”
李珍想了想:“是否是因为战争胜利举行的集会?”
陈昱璋连忙点头:“正是如此,战争胜利,这是庶民的胜利,是公理的胜利,多么振奋人心啊。”
李珍听着笑了,低头摸着肚子倒是不话,陆修瑾和李珍生活在一起这么久,自然看得出来她不是非常兴奋,照理来听到这样的消息,李珍应该很高兴的,可是之前战争捷报传回国内,甚至战争胜利,李珍似乎都很平静。
陈昱璋没有发现,还很高兴的宣布自己也会参与集会,在会上发表演讲。
周子城连忙点头:“就该这样,这是多么重要的一场胜利,齐鲁被占领如此之久,如今战争胜利,也该回来了吧。”
李珍端着杯子喝水,没有参与他们的对话,等到中午吃过饭和周曼纯聊了一些姑娘家的话之后就回了家。
陆修瑾跟着李珍在书房坐了坐,二丫捧着书在外面诵读,朗朗书声从外面传入屋内,陆修瑾点点头:“云飞学的倒是挺快。”
李珍给自己倒了杯水,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她本身就内火旺盛,如今更是燥热。
“今日昱璋的话,你似乎不是很高兴?”
陆修瑾揣度着开了口询问道。
李珍一杯温水下肚,坐在茶几边休息:“我没有不高兴啊。”
陆修瑾坐在她身侧牵着李珍的手把玩着,李珍孕期浮肿,手脚都肿了一圈,如今一双手和猪蹄子似的“我还能不知道你,你当时的表情就写着,不是很高兴几个字呢。”
李珍随着陆修瑾玩她的手,只是看着窗外,窗外的回廊下丫头坐在阴影处看着书:“我没有不高兴,我只是,没有高兴而已。”
话有些绕,但是陆修瑾听明白了:“那你,为何没有高兴呢?我看昱璋几人都很兴奋?”
李珍笑了:“大概,为时尚早吧。”
高兴的太早了,昱璋几人还没有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恶毒之处,他们真诚的相信,自己的祖国作为战胜国,会拥有与之相对的尊重。
陆修瑾不明白,为时尚早,是什么意思?
一只等到了周日,李珍也来了中央公园,公园里到处都是参加集会的进步青年,记者,还有各界人士,从商人,到文人,到工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讨论这次的集会,这次的胜利。
陆修瑾扶着李珍,在公园里慢慢的走下去,一直到了集会中心的大台子,不远处的陈昱璋也看到了李珍。
“乔幽你怎么来了?你怀着孕呢,等会万一人多,岂不是危险?”陈昱璋也没想到李珍会来,也是有些紧张。
陆修瑾也板着脸,他本来想要拦着李珍的,但是着实拦不住,李珍笑着给陈昱璋点点头:“昱璋先生好,在家里待着也太无聊了一些,这样的场合,我怎么能错过呢。”
一边的周子城和赵志文也都过来,周曼纯也看到了李珍,格外的紧张。
陆修瑾和二丫一人一边带着李珍到了台子的另一侧,等会大家参与集会的大多会站在台子正面,侧面人会少一些。
李珍仿佛是个易碎的豆腐,被一群人围着心的护送到指定的位置,一边的二丫左右张望。
“云飞,这位是周曼纯姐,是我在女校的同学,称呼她周姐就好了,曼纯,这是我家的远房亲戚,赵云飞,称呼她云飞就好了。”李珍给彼此介绍了之后就让曼纯带着云飞去和别人聊聊去,不用在这里一直陪着她。
临走的时候还交代二丫:“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先听着,不用害怕,回来我慢慢与你解释,你还,很多事情不明白也没关系。”
集会的演讲很快就开始了,都是各界的代表人物,出去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名人,李珍站在一边看着,二丫拽着李珍的衣服站在一边,她听着这些先生们姐们的演讲,觉得非常的振奋人心,但是有许多话,她听着却不明白。只能放在心里仔细感受。
李珍听了好一会,不得不,这些前辈们真的太富有感染力了。
听君一席话,一身鸡皮疙瘩!
激动,热血之余,李珍却有些心疼,台下的学生们,台上的教授们,从某个角度,他们都是自己的先辈,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鲜血浇灌出这个国家的觉醒之花。
再没有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时候,他们是历史书上的两行字,是烈士陵园的一张照片,是宣传栏里的一篇介绍。
可是他们也是一群孩子,一群阳光,青春的年少的孩子们。
结束了集会,李珍的心情愈发沉重,距离正确的历史越近,李珍越是撕裂开来。
她在指引那些人去走向正确的历史,正确的未来,却似乎也在,亲手将他们推向死亡。
刘校长一群人走在李珍旁边,陆修瑾默默不言,只是扶着李珍听他们聊天。
“我们的这个新文化,从学校从书刊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劳工,这是一种胜利,也是一种新的转折啊。我能感觉到,我们的这个天地,一下子就广阔起来了。”刘校长感慨颇深。
陈昱璋连忙点头:“正是如此,文人的新文化,与群众的新文化,我们大有所为啊。我们可以趁势申请一个新的专刊,凝聚全体人员的力量,去宣传新文化 。”
陆修瑾听了,只是抬眼看了看,李珍似乎知道陆修瑾想要什么,抓了一下陆修瑾的掌心阻止了他:“回家。”
回到家里,陆修瑾思忖片刻:“学校如此鼓吹一家之言,是否有失偏颇?”
李珍看着陆修瑾扶着手杖来回走动:“如何鼓吹一家之言,王茂行他申请的古文月刊不也通过了?”
陆修瑾想了想:“是有这么回事,但是现如今经费是固定的,甚至教育部偶尔还会缺发,少发,经费不足,要如何发行呢?”
李珍也帮着想了想:“要不,你们请社会大众捐捐款?我记得王茂行不是总跑林先生家?请林先生写了好多稿?要不请林先生捐一点?”
陆修瑾瞪了一眼李珍:“胡闹!”
这年头哪有社会大众捐款搞杂志的!而且林先生是非常看不上新文化的,他怎么可能给燕大捐款。
如果林先生单给古文月刊捐款,外人会怎么?这月刊岂不就成了他林君一家之言,林先生如此爱惜名声,也是万万做不来这种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