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乡试

A+A-

    空荡荡的山林间有野鸟掠过,发出尖锐的嘶鸣声,几只乌鸦站在枝头上歪着脑袋,一齐绿豆般的眼睛落在下方。

    明明此时是盛夏,可这里的山林草木凋零,时不时有发黄的落叶在半空中了个旋儿,迎着风儿落在一个人的眼睛上,遮盖了些许视线。

    一动不动的崔梨像是感受到了什么,手指有意识的蜷缩,半晌过后她抬起了一只有红痕的手,轻轻地落下拂去了那片落叶。

    刺眼的阳光迫不及待地钻进她的眼睛里,半睁的眼睛无意识地眨了眨,最后重新闭上了眼睛,她听着周遭的乌鸦声,缓缓坐起来。

    崔梨量着四周,发现是一片陌生的地方,她回想着昨晚的事情,只记得自己做了一个梦,梦的是什么似乎又有些记不清了。

    她唤了一声系统的名字,米却没有依她所想应声,崔梨还想在喊两声,山林中突然了多出了其他人的声音。

    崔梨警惕地想要先躲起来,看看是什么个情况,却意外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阿古丽一行人将延林县翻了个遍,甚至还把拐卖良家妇女的团伙都给找出来了,也没有发现崔梨的踪迹,就剩这么一个人烟罕至的山头头没有找过。

    抱着最后那么一点希望,阿古丽走在前面,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随从开始了地毯式的搜查。

    巧的是在半山腰的时候,其中一个侍卫在地上捡到了一个发簪,交到阿古丽手上的时候,她方才恍惚起来,这个发簪还是她找工匠给崔梨做出来的形状。

    等着我,丽娘。

    她握紧了手中的簪子,心里默念。

    “娘。”崔梨心里记挂着阿古丽,忙不迭跑下山,将沉思的阿古丽抱了个满怀。

    阿古丽身体有一瞬的僵硬,很快看清了眼前的人,露出了惊喜的笑意。

    “丽娘,你怎么样?你有事没,快让我看看。”阿古丽扶住她的肩,开始仔细观察她身上有没有受伤。

    崔梨一把拉住她的手,迫使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郑重摇头:“娘,我没事,我真的没事,您真的不用担心。”

    阿古丽颤抖地摸了摸她的脸,满口应道:“好好好,都听你的,娘都听你的。”

    跟侍卫站在一起的刘武欣慰地点头笑笑,这下他们几个终于可以放下心了。

    这边是一家团圆的喜庆日子,京城中却是家家户户都紧张的日子,今日正是三年一次的乡试,赵茕跟贾正卿早早入了考堂中。

    考生们分别在的格子间中度过这场艰难的考试,由官兵呈上一天三次的饭菜,大便却只能在格子间内解决。

    这也是为了防止考生之间相互作弊,且给考生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

    张氏还在驿馆中坐立难安,她最是知道自己儿子文采的,但偏偏现在急得不行,又没有办法去考堂等着。

    考院早就阻隔一切与考试无关的人群,所有人从考院前经过都要保持三米以上的距离,不然就要拉到牢狱里吃牢饭。

    乡试虽然不是万众瞩目的会试及殿试,但当今的大齐皇帝李缙仍旧重视得不行。

    近些年,朝堂中出现了官官相护,甚至还有些站队行为,比如某某王的党羽,某某皇子的羽翼,这也就导致了贪污之流成了常事。

    偌大的一个王朝,竟连个刚正不阿的朝臣将士都没有,出来也是凭空让人伤感。

    尤其是大齐皇帝已年过半百,再睿智聪明的君王,没有能臣可用,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于是为了朝堂安定,也更是为了大齐的未来,李缙不得不早做准备,甚至将原本在各自省城举办的乡试一同改在了京城,只为重重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父皇。”睿王殿下撩起衣袍跪在书案前。

    李缙将奏折放置案前,一双浑浊的眼睛下藏满了睿智,他一丝不苟地将散乱的奏折整理好。

    “今年也不知能出几个举人来,我大齐王朝危也。”李缙心事重重,长叹了一口气。

    也不怪他担忧过虑,如今的大齐王朝如同浮萍一般飘摇不定,内有安定王在一旁虎视眈眈,一群大臣都只是为一己私欲,外有族部落时常入境侵犯。

    他大齐的重担可不是那么好挑起来的。

    “父皇,叔父向我举荐了一人,名为赵茕,家住延林县,上有一位寡母从对他要求严格,此人家世清白,祖上也出过一个解元来,也算是门风端正人家。”

    瓷杯中的茶叶时而漂浮时而下沉,大齐皇帝吹了吹热气,不禁哦了一声,“是哪一朝的解元?”

    “正是太康皇帝那朝,叫赵玄礼。”

    一些往事纷至沓来,李缙记得赵玄礼这个人,太康皇帝是他嫡亲的爷爷,在他还的时候就跟他讲过此人。

    赵玄礼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不仅可以做到过目不忘,还总是一目十行,不过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便拿下了解元。

    太康皇帝曾,赵玄礼是他见过文采最好的人,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家国事,他都能娓娓道来不疾不徐。

    可如果那一年没有出现牵连甚广的舞弊案,像赵玄礼那样的天才也不至于落得个赐死的下场。

    李缙爷爷每每到此事,语气中都是止不住的可惜,错的不是赵玄礼,作弊的更不是他,可错就错在他也在那场考试中。

    思绪拉回现实,李缙端起了热气扑腾的茶水,呷了呷缓缓道:“你叔父举荐的,定然是好的。”

    考院中的赵茕并不知天下最尊贵的两个人,在御书房中讨论起他的事情,此刻的他心中早已摈弃了所有的杂念,一心一意对待考卷。

    后一排的其中一个格子间中,贾正卿也在奋笔疾书中,临行前闻黛的祝词他还铭记在心,父亲的嘱托母亲的牵挂,任何一个他都没有办法忽视。

    想到他们,贾正卿手下的笔就更快了些。

    ——

    仍是崔梨知道阿古丽担心自己,也没想到她此次的阵仗之大,延林县的家家户户也都是人心惶惶的,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娘,我没事,你下回千万别这么冲动。”崔梨按住直跳的眉心,劝慰式的起阿古丽来。

    阿古丽眉头一挑:“我阿古丽的女儿,不见了自然是要找回来的,有什么冲动不冲动的。”

    画眉跟几个侍卫捂嘴偷笑,夫人这些年的习性养柔了不少,可今日方觉还有草原人的霸气护短,

    面对周遭一些百姓的窃窃私语,崔梨只当没有看见,冲着阿古丽无奈苦笑,“好,娘什么就是什么,女儿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第二次了。”

    “丽娘,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你可以把自己照顾好,豆丁还需要你这个娘亲。”阿古丽眼神复杂,她不知道崔梨为什么会出现在荒无人烟的废弃山头。

    也知道崔梨可能是有难言之隐,没办法出来,她这个做长辈的可以不问,但是她只要崔梨是安全的健康的。

    崔梨有几分怔然,想到了可爱的豆丁。

    一会儿,她重重地点头:“娘,有你们在,丽娘不会乱来的。”她脑海中的记忆不甚详细,出现在山头更不可能是一场所谓的意外。

    崔梨需要时间来查明真相,却不是用生命来做代价的,所以她要给阿古丽一个肯定。

    阿古丽放下心,拉着她的手:“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娘亲永远不会让你受委屈。”

    崔梨心中一暖,应了一声。

    进了贾府后,阿古丽先让刘武回去报平安,屏退了奴仆,趁四下无人和崔梨道。

    “丽娘,有件大事我需和你商量。”阿古丽一边着,一边找出了那封家书递到了她手中。

    “这是?”崔梨拧眉看向阿古丽,对方点了点头示意她看下去。

    “伯父,不……爹如今是大理寺卿了,这是好事呀,娘。”崔梨将家书合上,“您怎么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样子。”

    阿古丽眉间始终有一抹愁绪化不开,她既担心京城中贾绥父子的安危,又不想一家入住危险重重的京城中。

    可现在皇上的旨意已下,贾绥身为大理寺卿,该有的规格礼制一个都没少,甚至府邸都用了前朝一个大臣的宅子。

    那个大臣生前十分受皇帝看重,不论是宅子的地理位置还是里面的布置都可以媲美当今安定王府。

    可越是这样,阿古丽才更担心得要命。

    这不是摆明了落安定王的脸面吗?他们一家到时若是入住,不就成了安定王的眼中刺肉中钉吗?

    “丽娘,你有所不知,绥郎之前不过是一个七品偏远县令,现在一跃为三品大理寺卿,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他如今身处高位,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

    “别人都羡慕他一跃跳龙门,可中间所承担的又是多少别人不知的心酸与艰险呢?我只是一介妇人,没有什么繁荣富贵的心思,只求我们一家人可以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