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完结(上) 初念俯下身子,在他唇上印……

A+A-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初念回营时,重新戴上了顾休承的面具。紧随其后的两名亲兵抬着皇甫述的尸首,一路遇到了不少士兵。

    众人看着这一幕, 不禁议论纷纷, 心生钦佩。

    将军只是去林子里解, 便遭遇了皇甫述的刺杀, 不仅安然无恙,还将对方反杀了。

    丝毫没有惊动任何人。

    不愧是他们战无不胜的顾大将军。

    初念没有在意众将士的议论, 嘱咐他们将皇甫述的尸首安置好,便自行上了马车。

    真正的顾休承不在别处, 也在这马车里。

    软木制作的车辕尽量降低了路途颠簸, 厚厚的褥子铺在身下, 如琉璃般精致脆弱的人,阖目躺在车内, 身上盖着被褥, 只露出一张消瘦绝美的脸。

    初念看着这样的世子,不禁想起在山梅县初见时他的样子。

    即便日日都看着,依旧觉得惊艳。

    不知是否因为上苍善妒, 看不过这般谪仙般的脱俗容颜, 便从别处设下过多的考验,他的命运着实太坎坷了些。

    认识这么久, 包括与他不曾相识的前十多年,他安稳过几时?

    似乎一直灾祸不断。

    只希望他熬过这一劫,从此以后就能平安顺遂。

    “我已经报了仇,完成了夙愿。你什么时候醒来,不是好回京后便与我成亲?”

    师父过,世子虽然暂时脱离了性命之忧, 但因为伤势过重,不知何时才能清醒。他没的是,这种情况,一睡不醒者,也大有其人。

    初念自己也行医许久,心中隐约有所猜测。

    师父的提议,是每日与他话,吸引他的注意力,不叫他迷失了心魂。

    初念起初不知道要与他些什么,便为他读书。共同喜爱的杂记,他喜欢的兵书,还有从前总爱缠着她要听的医理。

    有的内容十分有趣,也有的枯燥乏味,但都是世子喜欢的,初念并不厚此薄彼,一有空闲,就取出书本来,一句一句念给他听。

    这日回来,却忍不住了几句心里话。

    初念习惯性地为世子把脉,随后握了握他的手心,察觉他的指尖,似乎动了一下。

    初念顿了一下,试探着靠近他耳边,继续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蹉跎了这么多年,我爹一定急着我的婚事。倘若回了京城你还不醒,他指不定将我许给什么人了。”

    世子的眼皮开始动了,似乎是挣扎着想要醒过来。

    初念再接再厉,轻声道:“不过你放心,我会跟他的,我不嫁旁人,毕竟都与你好了。”

    完,便屏息等着。

    世子缓缓地睁开了眼,静静地看着她,

    初念也看着他,握着他的手紧了紧,不知为何,眼角有些微润。

    “你醒了?”她。

    世子张了张口,干涩的嗓音一时没能发出声音。

    初念转身用玉勺盛了少许的水,为他润了润唇,安抚道:“醒了就好,先别急着话,有什么事,等你好了再不迟。”

    世子却坚持开口,问她:“你方才,与我好了什么?”

    声音很轻,却很执着。

    初念叹了口气,捏了捏他手心,到底没忍心在糊弄他,平静地反问他:“不是你,回京之后便娶我,反悔了?”

    世子想起身,奈何没一点力气。初念将他按回去,:“现在放心了吧,想什么,做什么,都等你好了。”

    世子便问:“什么,做什么,都可以?”

    初念俯下身子,在他还有些湿漉的唇上印下轻吻,道:“都可以。”

    世子眨了眨眼,嘴角止不住地上扬,表示同意。

    他静静看了她一会儿,又看了看马车,眼睛里都是疑问。初念便给他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你受伤之后,季轻把你送回了营帐,转头带着人马追上了蜀军的残部,与他们大战了数日,将对方全灭了。消息传到京城,陛下指派你的副将们分别领兵,去收复了剩下的失地,现在蜀地的叛乱已经彻底平定了。陛下和皇后娘娘都希望你能回京调养,我便以你的名义,带大军回京去了。”

    世子笑了笑,微不可闻的声音道:“我这一伤,倒是躲过了许多事。”

    他嗓音很沙哑,这是许久没有进食饮水的缘故。初念又喂他喝了几口水,见他脸色舒缓了不少,才道:“皇甫述已经死了,就在刚刚,半个时辰之前。”

    世子挑了挑眉,初念继续道:“我用了你的面具,扮作你的样子,引他来刺杀,刚才在林子里遇上了。我师父杀了他,我补了三箭,死得透透的。”

    世子的目光在她身上转了转,难怪,还穿着他的衣物。

    看着初念眼中复杂的情绪,世子犹豫了一下,才道:“你杀了他,皇甫述?”

    初念点头。

    世子猜测着:“后悔吗?”

    初念看了他一眼,他怎么会这样想?

    “我与他的仇恨不共戴天。不过人都死了,也没什么好提的了。”

    世子一直不知道,初念与皇甫述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也看不懂两人之间的纠缠。

    但她得对,人都死了,什么恩怨都一笔勾销,从此不必理会。

    他眉眼弯了弯,哑声道:“好,再不提他。”

    两人又静静独处了片刻,初念才下车去,为世子准备可以入口的药膳。

    大军走走停停,一个多月后才抵达京城,驻扎在城郊。皇帝、皇后得了消息,竟亲自出城迎接,犒赏大军。

    殷旷的心情非常好,吴地、楚地、蜀地先后被平定,豫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随着平叛大军的撤离,文臣武将纷纷入驻,百姓们也陆陆续续回到家园,趁着时间来得及,热火朝天地补上了春耕,相信经过一季的精心照料,秋天定能迎来丰收,被战火燎原后的土地,很快就能恢复勃勃生机。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次的封赏,皇帝十分大方。顾休承平定蜀地立下奇功,被封为蜀国公,再不是昔日寂寂无名的赵国公世子了。季轻及其他副将都按照军功加官晋爵,全军将士都领了丰厚的犒赏,大营中的气氛欢欣鼓舞,人人都面带喜色。

    那日,初念扮作顾休承的模样,为刺激暗处的皇甫述,当众允诺,回京后将邀请众将士喝美酒,吃美食,事后,她跟顾休承提了此事,并拿出自己的积蓄,让顾休承代为操办。

    世子将她的钱退回去,道:“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就好,你的钱财,你自己留着。”

    初念却坚持道:“我真心感谢大家帮我复仇,一定要尽一份心力。”

    世子想了想,便收下了。她若想尽心,便随她,横竖他今后不会叫她缺钱花。

    京城最好的美酒,一坛接着一坛摆上马车,一车一车运往城外大营。京城最好的酒楼,所有的厨子都被请到大营,为将士们精心烹煮食材。

    大军开开心心地热闹了三天三夜。

    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世子,眼下没了旁人,郎舅二人总算能好好话,殷旷对随侍道:“去请皇后过来一趟。”

    在等待顾浅辞的这段时间,殷旷跟世子了蜀地的近况。

    皇甫卓被抓了,自从皇甫述带领大军进山寻找火器被围困,朝廷大军便占了锦城,皇甫卓这个老狐狸怎会束手待毙,早早得了消息躲了起来,算潜逃。

    在前往邻国边境的时候,被追踪之人查到了行踪,当场擒获,如今人已经送到了京城,关在天牢里。

    “还有一事,你阿姊不让我跟你,怕你在战场上分心。”

    顾休承听了,便问:“什么事?”

    殷旷道:“是赵国公,他受伤了。”

    顾休承疑惑道:“陛下不是没有派他出去平叛吗?”

    殷旷的确没有重用赵国公的算,留着他的爵位在京城荣养,已经是看在他与皇后、顾休承的生父这层无法剥离的血脉亲缘最后的面子。

    “不是征战时受的伤,是顾休启。他对赵国公处置傅氏的事情一直心怀不满,那日喝醉了,父子两个发生了口角,那顾休启竟是个白眼狼,一言不合便拿剑刺伤了赵国公,幸好赵国公身子康健,撑过去了,没有性命之忧。也是因为这个,他给你写的信,你阿姊没有拦截。”

    虽然长姊没有拦下来,可是,顾休承也拆开看过。

    所以他也是第一次得知这件事。

    对赵国公顾培铭这个父亲,他早就失去了信心,骤然得知这个消息,顾休承一时不知如何作想。

    因为他先天带病的缘故,从到大,几乎从未感受到任何来自父亲的关爱,相反,顾休启却一直在顾培铭和傅氏的精心呵护中长大,要从没有过羡慕,那是不可能的。

    没想到,顾培铭捧在掌心上疼宠的次子,到头来竟成了那个伤他最重的人。

    “晚些时候,我再去看看他吧。”

    顾浅辞进来时,便听到这段对话。顾休承见她来了,眼神有些闪躲,顾浅辞没好气地:“怎么,以为我会拦着你去看他吗?想看就去看,只是别再傻傻上当,以为他对咱们还有什么真情实意。”

    顾休承便笑道:“有没有的,你都是皇后了,除了姐夫,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他却是再也伤害不到你了。”

    顾浅辞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才没有跟那人继续斤斤计较。

    “不那些不开心的事,你吧,你怎的又伤着了?”顾浅辞眼下最关心的,便是弟弟的身体,“恢复得如何?都好了吗?”

    顾休承笑嘻嘻地:“阿姊放心,就算去黄泉路走一圈,初念也能将我拉回来。”

    顾浅辞闻言便将脸沉下来:“你就仗着有个初念,总是这样胡作非为。她只是个姑娘家,再怎么厉害,也会有力不能及的时候,你就没想过,万一出了什么差池,我们要如何承受吗?”

    顾休承如何没想过,这般回答,不过是为了叫阿姊不要担心,没料到,还是惹得她眼眶泛红。

    还是殷旷在旁了圆场,对自己的皇后道:“战场上刀剑无眼,珩郎也不是故意受伤的。”

    又对顾休承道:“你阿姊这段时间情绪不太稳,你担待些。”

    顾休承看了看自家阿姊,却见她面色微红,似乎有些羞窘,甚是不解,还是殷旷开口解了他的疑惑:“你阿姊又怀上了,现在月份还看不出,想等你回来再的。”

    顾休承惊住了。

    顾浅辞轻轻抚了抚肚皮,面容慈爱又温柔,她看着自家弟弟,不由问道:“你和初念怎么算的,什么时候成婚?”

    顾休承尚未从先前的消息中回神,怔怔地回道:“她答应我,回京之后便可以筹备婚事了。”

    皇帝和皇后对视了一眼,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回答,总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殷旷大手一挥,豪爽地:“既如此,朕就为你们赐婚,选个最近的黄道吉日,早日将婚事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