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惊天秘密
实则会更加的让人惊悚,初出茅庐的袁谭怎么能斗得过他们这些在官场上的老。
“袁谭!你一个人坐在这里想些什么呢?怎么不和大家伙话呢?”
袁谭抬头一看,原来是曹仁正端着一碗酒站在他面前。
袁谭见状连忙站起来,道:“哦,叔叔,没什么。
只不过是这种场合平时我不怎么参加,所以有些不太适应,还请您见谅。”
“那怎么能行呢?虽然你现在还不能带兵打仗,但是你迟早有一天会上战场的。
一旦你大胜而归,参加这种宴会是少不了的。”
曹仁拉着袁谭坐下后道,其实曹仁心里知道这种场合根本不适合袁谭这种腼腆。
内敛的人参加,但是没有办法,你以后无论如何也要和这种人打交道。
“对不起叔叔,以后我会注意的。”袁谭连忙道歉。
“对了,我发现你回来之后好像有很多心事,不如你出来看我能不能帮助你解决?”
曹仁摸了摸他的头亲切的问道。
既然曹仁问到了,袁谭也就没有推脱而是直言不讳的道。
“我虽然一直在寿春军事私塾学习,但也对前线的战事和开封城的一些活动也略有耳闻。
作为开封基地为数不多、具有出色军事才华的张济将军为什么和要和我们决裂?
难道只是因为我们在为曹丞相效力吗?我想没有那么简单吧?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曹仁暗自惊叹,没想到袁谭这个家伙竟然这么关心战事,要知道任何人都没有私下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就事论事,张济战功赫赫是不假,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人,他完全有能力在大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是他忘记了自身的职责,他是一名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然而在大堂上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见解。
到最后都不考虑整个战局的发展,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过于激进,那么产生分歧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不能主观的去评论谁对谁错,总得来两人都有对和错,都有利和弊的部分。”
“叔叔您才是开封城的最高统帅,您要考虑的是什么?当然不仅仅是军事吧?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吧?袁谭又问道。
“当然了!其实我和张济都是将军,都曾独自率领过开封防卫军和联合军进行过交战,并且也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就拿第一次保卫战来,那时候我也只不过是刚刚就任荆州牧,统治基础还不是很牢固。
战端一开,张济就请求我能够给他充足的作战兵力和足够的粮草供应。
并且还请我不去干扰他在前线的作战,当然这些要求我们也不能不对,毕竟谁都想完全的掌控部队的指挥权。
不过当时开封城的情况是有目共睹,各个工厂还都在起步阶段,地里的庄稼没人打理,百姓厌战。
商人罢市,如果要有充足的兵力和充分的后勤保障,还怕打不赢战争?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不能以偏概全。
就拿我们开封城的防卫军来,如果要是按照张济所的那样,那我们的军队岂不乱了套。
我们军队看上去很富裕,其实那只是表面上的,只是为了震慑联合军拖延时间才那么的。
所以我最后才选择临时更换将领,但不过这个后果的影响很大。
毕竟一直是张济在坚守东线,所以把他换掉我的心里也是做好了强大的防线。
这时候部队如果向后撤退一点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当时夏侯惇的增援部队还没到。
开封城内的守军大部分都是步兵,一旦撤退毫无疑问的是无法从容的组织防御,可以战争就直接结束了。
张济反映的前线情况就是自己无法坚守东线了不如趁早放弃阵地,以便更好地组织防守。
但是,我考虑的是一旦部队撤退那么就意味着开封沦陷。
开封沦陷则联合军就可以势如破竹般的进入魏军集团的腹地,这种情况我怎么可能接受?
我当时考虑的是,如果你在战场上失败了那就立刻承认而不是一味的坚持,歼灭多少敌军,防守再好还有什么用?
我就任开封牧之后,最大的政治博弈就是与下这些战将们之间的互相妥协。
这种妥协就是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时候,他们会遵守我的命令,从而在战场上赢得胜利。
不利之处就是意见不合的时候,那些战将们就开始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和我据理力争。
针对这个情况,我也早有意识的在军队里扶持不是达官贵人或者非军事贵族出身的人。
乐进其实就是一位,他虽然加入我们最晚,但是其官职和地方完全可以和夏侯惇、许褚等人相媲美。
从我的角度出发,开封城最后的结局只有沦陷和存亡两种选择,而从将军们的角度出发。
而是战斗的胜利和失败,一个是战略上的一个是战术上的,这是他们之间的矛盾。
没有智谋之士辅助我,我也只能亲力亲为自己去指挥下的将官们战斗。
如果按照张济的想法不胜利就死亡的原则去打仗,那简直就是在集体自杀。
可是请问,当时我不这么做,东线不把张济撤换掉,那么战局就会对我们有利吗?
因为我们两人是面和心不和,张济曾经不止一次对下的士兵们过。
我对他下的那些将官们早就不顺眼了,他们根本就不懂的变通。
是贪生怕死之徒,对战略战术更是一窍不通。
我虽然至始至终都重用张济,并晋升他为校尉一职,实则是想暂时稳住他。
因为他一旦判乱造成东线失守,整个开封城就会因此沦陷的。
虽然张济战功赫赫作战也很勇猛,但他的性格、为人都不是很让我满意。
听了陈从之了这么多,袁谭一脸茫然,他从来没有想过就因为张济的一处不足就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曹仁继续道:“现在你还,官场上的一些事情你还能理解,等你真正拿起武器去战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