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朗读报道
“我只知道,你们二大队,一天到晚都不做什么正经事儿!”
“眼见咱们五松市内的治安环境,已经日益混乱!”
“可你们一天天的,还是在我行我素!”
“没有一点儿,特警该有的素养!”
“每天仍然是在图书馆学习、在空地里试验、在食堂里吹牛!”
“你们有为群众,做过一星半点的实事吗?”
“难不成只要我们市内,不出现爆炸物,你们就不做事了?”
“就不能抽调出一些人,来我们四、五大队,辅助我们完成日常工作吗?”
梅劼不依不饶,始终拿二大队的日常工作事。
他就认准了一个死理:二大队的工作太过轻松,完全有能力抽调一部分特警,到他们大队协助工作。
“哎”
“梅大队,话可不是这么的啊!”
“抽调特警给你们,这事儿张大队了又不算!”
“还得支队领导,牵头协调才行”
“他也只是带领着下人,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罢了”,邓谦见场中的局势,正在趋于僵化。
他连忙出声,帮张明辩护了几句。
生怕这两个大队长,直接在会议室里吵起来。
“是呀!”
“再者了,二大队的能力,咱们还是有目共睹的嘛”
“我记得前年的七月份,还是八月份”
“不是有个环卫工人,从垃圾堆里,找出了一枚炮弹么?”
“还是张大队带人,妥善作出了处理!”
“柯,你知道这回事不?”
“那篇报道,还能找出来吗?”
“能找出来的话,读给大家听一下吧!”
“让大家好好回忆一番,当时紧张、刺激的场景!”,另外一边,又有一个青年特警站起身。
维护了张明两句,然后把话题,转移到了前年二大队处置的一起,涉及爆炸物的警情上。
这名青年特警,柯其润既陌生、又不陌生。
正是十几分钟前,来自指挥室、主动举回答殷云忠问题的伍国强!
这起警情发生的时候,柯其润还没有被分配到,五松市特警支队工作。
所以,当时的具体情形,他并不清楚。
但不管怎么,这起警情毕竟是五松市特警支队,近五年来为数不多的,涉及爆炸物的警情之一。
作为支队宣传科的一员,柯其润若自己,对这起案情一无所知。
那么于情于理,都不太能得过去
因此,他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望向了身旁的丁俊勇。
“三年前涉及爆炸物的那篇报道,你没有吗?”
“那我发给你!”,丁俊勇声嘟囔了一句。
打开,便开始在文件夹里翻找起来。
柯其润知道,他的内存很大,足足有2个gb。
可是单位的资料,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存储空间。
从文档、到图片
丁俊勇的,就像是一个百宝箱。
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索出关于支队的任何材料。
很快,就有个十几kb的文档,被丁俊勇通过qq,发送给了柯其润。
“咳咳”
“我我找到了!”
“这篇报道的标题是——五松市郊区垃圾堆惊现一枚迫击炮弹,已由专业人员处理!”
“‘我们村子的垃圾堆里,出现了一枚疑似炮弹的东西,你们快来看看吧!’”
“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九日中午十二时许,五松市郊区分局郊区派出所,接到辖区环卫工人的报警。”
“称:他在郊区中心大道南端的垃圾站清理卫生时,发现了一枚藏在垃圾堆里的,疑似炮弹的物体,请求民警帮助。”
“在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通过电话,让报警的环卫工人远离。”
“且疏散周围人群,不要让人靠近。”
“在到达现场后,郊区派出所的民警发现,这被环卫工人,认作是‘疑似炮弹的物体’,竟然真的是一枚炮弹!”
“由于被掩埋的时间较长,炮弹已经锈迹斑斑。”
“但炮体完整,仍然存在爆炸的风险。”
“民警立刻疏散了群众,保护好现场,并通知了专业的特警排爆大队前来处理。”
“很快,特警支队二大队到达现场,进行了初步的勘察。”
“经过二大队专业排爆队员的分析,得知:这枚炮弹应该是一枚,战争期间遗留下来的迫击炮弹。”
“弹体长五百一十毫米,弹径一百二十毫米,属于高危爆炸物。”
“特警二大队排爆队员,立即将迫击炮弹,装入容器内带走。”
“转移至弹药库,妥善安置、等待集中销毁。”
“在发现炮弹的地点周边,排爆队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二次搜寻,未能发现其他危爆物品。”
“目前,安全隐患已被消除!”
“警方提示,废旧炮弹虽然锈迹斑斑,但仍有一定的杀伤力!”
“广大市民如果发现废旧炮弹、雷管、子弹等疑似物品,切记不要随意搬动!”
“应及时报警,交由专业人士处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柯其润点开丁俊勇,发给自己的文档。
在简单扫了一遍,文档内容后。
缓缓站起身,望了一眼大门口的陈旭、殷云忠等人。
又望了望不远处,颇有点针尖对麦芒架势的梅劼、张明二人。
最后,眼神不着痕迹地瞅了瞅,那个把话题引向自己的伍国强。
朗声读出了,丁俊勇发给自己的文档内容。
“好!”
“柯,你坐下吧!”,梅劼听柯其润,读完了报道的内容。
当即对他挥了挥,示意后者坐回原位。
梅劼虽然性格不是太好,可他却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恶狠狠地瞪了,伍国强几眼。
像是在警告对方,不要多管闲事。
随后又看向了,对面的张明。
“真的是”
“两个大队长吵架,他一个指挥室的,跟在里面插什么嘴?”
“和他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什么领导”
“整天摆出一副,使唤这、使唤那的样子”
“凭什么?”
“未免太爱表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