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领导的期望
柯其润想不明白,为什么陈旭会当着自己的面,出这样的话来。
但他还是习惯性地点了点头,沉声答应道:“我明白的,陈支队!”
陈旭没有理会,柯其润的答复。
他看了一眼,重新钻研起绿萝的殷云忠。
自顾自地往下道:“在开会的时候,我就暗示过你。”
“由于你一到特警支队来,就在宣传科工作。”
“所以,对于处置警情方面的事情,你不是太了解。”
“事出有因,我不怪你。”
“可是!”
“这绝对不是你,不去学习有关纪律、政策的理由!”
“柯,你明白吗?”
“身为一名特警,不论你是身处关科室,还是基层大队。”
“处置警情,都应该是一名特警,应知应会的基本技能。”
“如果你连这都不会,出去了还好意思和别人,你是一名特警队员吗?”
“这项技能,你应当去学,也必须要学!”
“因此,在我看来”
“把你临时调去五大队,协助他们完成日常工作。”
“不仅是对你,眼界的开拓,和能力的培养。”
“更是一名特警队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会!”
“请你务必要珍惜,好吗?”
“好!”,柯其润还是点头。
微微后退一步,低垂着脑袋。
像极了一个,做错事的孩。
他是真的搞不懂,为什么支队长,会忽然用这样严肃的口吻和他话。
但柯其润很清楚,面对整个支队,级别最高的领导。
他的态度恭敬一些,绝对不会有错。
因为这几个领导,拥有着全支队,最高的话语权。
只要是个正常人,谁都希望能在支队领导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陈支队”
“柯去了五大队过后,是只作为动力量,帮他们处置警情?”
“还是直接加入中队编组,展开日常的勤务?”
“如果只是作为动力量,帮助他们处置警情的话。”
“等他不忙的时候,还是回宣传科来,给我打打下吧!”
“我怕我忙不过来”
“毕竟,在武昌市爆发出,不明原因的肺炎病毒过后。”
“压力增大的,不仅仅是一线的勤务大队。”
“我们宣传科的工作量,也临时增加了不少”,丁俊勇三两步,走到陈旭身边,声地提了一句。
希望能让柯其润,在闲暇时候,继续为宣传科提供帮助。
“呃”
“到时候你和五大队的大队长、教导员,再作协商吧”
“这个,我了也不算”,陈旭能隐约猜到,丁俊勇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他既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不答应。
而是把决定权,交到了周汇平等人的中。
完,给还在研究绿萝的殷云忠递出一个眼神,就想带头离开。
“呵呵”
“要是你们没什么事的话,我们就先走了!”
“如果在工作中,遇见了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想法。”
“随时可以来找支队长,或者来找我反映!”
“不管你们的对不对,我们都会先听取、再判断”,殷云忠在感受到,陈旭的眼神后。
立即站起身,对着丁俊勇和柯其润两人,客气了几句。
跟在陈旭身后,就要往外走。
“咚咚咚!”
却在这时,宣传科办公室的门,又一次被人敲响。
在半合半掩的门外,站着道挺拔的人影。
定睛一看,正是五大队的教导员周汇平,和副大队长胡建。
“哎呀”
“陈支队、殷政委,你们也来了啊?”
“真巧!”
“是来这边督导,支队宣传工作的吗?”
“要不要去五大队坐一坐?”,周汇平见到办公室内,正欲离开的二人。
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一点惊讶。
他猜测不到,支队两位领导,来这里的目的。
只能先热情地和对方,打了几句招呼。
“呃”
“这两位该不是过来”
“和我们抢人的吧?”,胡建轻轻嘟囔了一句。
站在周汇平的身后,没有多作声。
可殷云忠,何其精明?
他只看一眼,就推断出了,周汇平等人的来意。
立刻摆摆,笑着回应,道:“呵呵”
“坐就不多坐啦!”
“我和陈支队,只是正好路过这边,就进来看看了!”
“下次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去五大队转一转吧!”
“周教,这是”
“对自己大队,马上要新增的队员,迫不及待了?”
“才刚刚散会,就马不停蹄地,来接‘新队员’回去?”
殷云忠在出,这番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紧紧盯着,周汇平的表情。
把柯其润和伍国强,临时借调到两个大队去的事情。
他并没有在事前,和两个大队的大队长商量过。
所以,他和陈旭都不清楚,两个大队对于此事的真实看法。
“哈哈”
“陈支队和殷政委,愿意给我们大队分配人才,我们大队当然得好好珍惜了!”
“必须要物尽其用嘛!”
“哪里能白费了,两位领导的一片苦心?”,周汇平的话,得陈旭和殷云忠二人,面上满是笑意。
“柯,到了五大队过后。”
“你可要好好跟在周教,身后学习啊!”
“不懂就问!”
“千万不要客气!”
“希望一个多月过后,我能从你身上,看到一个质的蜕变!”,陈旭回过头,淡笑着望了柯其润一眼。
对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我一定努力,陈支队!”,柯其润不敢把话,得太满。
只能作出表态,争取不负众望。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一湾碧水映晚霞”
在一众人,笑呵呵的氛围当中。
一曲经典的歌声,在办公室内兀然响起。
丁俊勇和周汇平等人,面面相觑。
谁都不清楚,这曲歌声从何而来。
只有陈旭,笑而不语。
“不好意思啊,各位!”
“我先接个电话”,殷云忠用略带歉意的声音,和大家解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