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现实中的特警
“而一百米的靶子,我到特警队这么久,还一次都没尝试过呢”
柯其润的声音越越,到最后几近蚊子哼般,只能让自己听到
胡晓见状,在心中猜测到了一些,关于五松特警的现状。
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失望,但还是没有把它表现在脸上。
问道:“那柯警官,你方便给我讲讲,你现在的枪法,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吗?”
“还有,你们特警使用的枪,是什么型号的呀?”
“我最近在看一些,关于警察的电视剧!”
“对特警的配枪,倒是挺感兴趣的”
“给我介绍一下呗?”
“行!”,起理论知识,柯其润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了,胡晓的请求。
当初在警校学习的时候,他就对枪械这一块,研究得颇多。
基本的枪械知识,甚至可以用“烂熟于心”四个字来形容。
来到五松市特警支队后,虽他一直在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
可警种的性质使然,依旧要求他在业余时间,不能放松对枪械知识的学习。
所以,特警配枪的相关知识,柯其润几乎是张口就来。
按照胡晓提问的顺序,依次回答道:“我的枪法不算好,在特警支队排名中下等。”
“十五米的靶子,考验枪射击的话”
“给我五发子弹,我精度射击的环数,大概在四十环出头。”
“快速射击的环数,正常发挥在三十五环朝上”
“这个快速射击,和精度射击,有什么不同吗?”,胡晓听不出来,这两种射击的区别,好奇地问道。
“呃”
“这两种射击方式的区别,你要有也确实有”
“你要没有,它们的区别也没多大”
“怎么呢”
“精度射击,是我们使用枪射击的一种传统方式。”
“给你很长一段时间去准备,让你去慢慢瞄准靶子,然后射击”
“中途,你如果觉得累了,或是状态不好了,甚至可以停下来,休息上几十秒钟,再慢慢去瞄准、射击!”
“而快速射击,则不会给你太长的准备时间。”
“一般会给你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限制。”
“比如我们在训练时候的速度射击,就要求我们在二十秒以内,打完五发子弹!”
“超时了,没击发的子弹,就不允许再射击了!”
“可以,枪的快速射击,是现代警务在精度射击上的更新。”
“更能贴近实际、更能依靠实战!”
“在击发上的方法、动作,可以不尽相同,但更多的还是因人而异。”
“毕竟,每个人在射击的时候,都会有自己习惯的握枪方式、扳预压方式、呼吸调节方式等”
“在这一块,我们没有硬性的指标,去评定谁对、谁错。”
“只有射击的成绩,才是判定结果的最佳方式”
胡晓听了柯其润的介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问道:“那你们平时佩戴的枪,和训练的枪一致吗?”
“你们平时执勤时,佩戴的是什么型号的枪呀?”
“是不是比派出所警察,佩戴的那种枪,杀伤力更大?”
“不会!”,柯其润想都没想,就直接摇头。
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们平时训练和执勤时佩戴的枪,都是64式枪。”
“我们市大部分的派出所,警察也配这种枪。”
“我知道,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城市的警察,都已经配上了92式枪。”
“但我们五松市,目前还没有这种待遇。”
“也许要再等几年,我们才有会,配上92式枪。”
“92式枪,是不是比64式枪更厉害?”,胡晓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能隐约猜测到,两种型号枪的区别。
可为了知道得更加详细,她还是问了这么一句。
“可以这么吧”
“但也不能完全这么!”
“两种型号的枪,它们各有各的优点,才是最准确的评价”,柯其润在枪械知识这一块是行家,起来自然头头是道:“64式枪,是我们国家在964年,设计定型的枪。”
“64的称呼,便是由此而来。”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种枪尽管是在964年,设计定型的。”
“它却并不是在964年,设计生产定型的!”
“等它生产定型,已经又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64式枪用的子弹,是62毫米的子弹。”
“准星呈矩形,整把枪的重量,大约在一斤出头的样子。”
“是我用过的几种枪里,外观最的枪了。”
“很多人,64式枪的造型设计,是比较精美的。”
“在这一点上,我不敢苟同。”
“可能人与人之间,审美观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吧”
“可是,这种枪的射击精准度高,而且重量轻、体积,便于随身携带。”
“这几个优点,确实无法辩驳。”
“可也正是因为它的体积,导致了它的杀伤力,会比其他类型的枪,要稍微低上一点。”
“想来这就是64式枪,最大的短板了吧”
“我当年还在警校上课的时候,曾听射击课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据他所,几年前在五松市,出现过一起震惊全省的,警察开枪打野猪的警情。”
“那是凌晨五点多钟,天色刚刚亮起。”
“郊区分局下面的哪个派出所,就接到了一起,群众的紧急报警。”
“称:有一只头野猪,出现在他的房子周围,请求警察马上处理。”
“这种警情,派出所警察在接到过后,毫不犹豫地呼叫了特警增援。”
“当时是特警和派出所,双警联动处置的。”
“具体作战方案究竟是怎样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我知道的是,特警和派出所的警察,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后。”
“才成功地把那只野猪,给逼进了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