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013 坐席
在不住脚的忙碌中度过了整个七月,凌老太终于有了一笔积蓄,虽然只有一百二十三块七毛钱,她已经非常满足。
不知道怎么回事,月初大病那一场,痊愈后活似脱胎换骨,不仅身体里的一些病痛消失不见,还一天比一天精神,搞得凌老太每天跟做梦似的。
生病是最费钱的,现在她好了,还干劲十足,挣钱的心思虽依旧迫切,却没有以前那么愁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她听村里出去工的人,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在全国普及,学杂费全免,只需交书费即可。
距离大笔用钱的时候还早着呢,只要别生病,凌老太会有充足的时间为孙子将来的花费做准备。
生活有奔头,人就越精神,现如今,一扫往日愁眉苦脸的凌老太,走出去村里哪个不夸她变年轻了。
很快,济阳镇迎来了八月份的第一个集市,凌老太将全部身家用手帕包好揣在怀里,蹬着三轮车去赶早集,至于凌泉,则搬了个马扎坐在车匣子里。
上次他和奶奶一起去镇上,因为不是逢集日,整条街只有百货大楼有卖衣服,祖孙俩去看了,衣服挺好,就是太贵了,夏天的一身半袖+马裤要二十六块钱。
摸着口袋里还没捂热乎的卖废品的二十三块钱,凌老太咬咬牙,算砍到二十块就给孙子买上一身,没等开口,被早一步看出她心思的凌泉阻止。
还没有柜台高的他轻轻扯了扯奶奶的衣摆,摇头用眼神示意不要买,见凌老太不听,只好忽略售货员的白眼出声阻止,“奶奶,这件我不太喜欢,咱们回家吧。”
凌老太有心想劝几句,已经被手劲大得出奇的孙子拽走了。
从百货大楼出去,凌泉在奶奶念叨他之前先一步开口,“奶奶,那件衣服我是真的不喜欢,我觉得不值那个钱,买下来太不划算了,有那个钱,还不如割一斤猪肉给我解馋呢。”
“肉倒是好买,可是你衣服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下次选个逢集的日子上街,我来选布定款式,奶奶你给我做一身就行了。”
凌老太不同意,“那哪儿行啊,这衣服是你上学穿的,万一奶奶做得不好看,该让你同学笑话了。”
对此,凌泉难得厚脸皮一次,“没事的,您孙子我长得帅,穿啥都好看。”
“你这孩子,才多大啊就知道自己夸自己,被老鼠听到也唧唧的。”凌老太被逗得笑个不停。
有了上次百货大楼的事情底,祖孙俩没有贪恋集市上的热闹,一进街里就直奔卖布的摊子,凌泉给自己选了一块蓝格子布,又给奶奶选了一块青底大碎花的布料,让她给自己也做一件新衣服。
买完布,凌老太又牵着凌泉去附近卖文具用品的摊位上给孙子买了作业本、文具盒、铅笔、橡皮和刀,要付钱时才想起来把书包给漏了。
依着凌泉的意思,不是有刚扯的布嘛,到时候做剩了衣服随便逢一个就好。凌老太不同意,非得多花了十五块钱给他买了个新书包,上面还印着当时正在热播的《皮皮鼠和大脸喵》。
虽然凌泉懂事的什么都不要,临出街的时候,凌老太还是从布包里拿出两块钱,给他买了包透明包装袋的薯条。
凌泉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会吃这个!不过这是他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收到的第二份礼物(第一份是韩婉研送的零食),他很珍惜,觉得心意更难得。
实话,作为活了数年、习惯独来独往的“老”泉灵来,除了韩婉研,凌泉并不习惯和人相处,原本还想着突然为人,而且要和一位陌生的老人朝夕相对,他肯定会不适应。
然而,不知是凌泉遗留在身体里的情感作祟,抑或是凌老太是真的全心全意只想孙子好,让他有些触动,现在的凌泉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每天除了想韩婉研以外,就是在努力做个孝孙,想着怎么不动声色的让奶奶过上好生活。
回山里村需要翻过景阳山,因为一个在山的阴面,一个在山的阳面,回村的山路距离韩家的养鸡场挺远的。
但凌泉不是一般人啊,巅峰时期他的灵识可以覆盖方圆几十里,即使出了那事灵力减退,身形也退化成孩童,覆盖个几里地还是没问题的。
再者了,整个景阳山都是他的地盘,山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他的耳目,几乎没有什么事能瞒过他。
因此他一进山,就感知到韩婉研不在山上,不止她不在,韩家所有人都不在,问了留守山上看家护院的黑仔,原来是出门走亲戚去了。
……
此时的韩婉研在哪儿呢,她正在县城里某饭店坐席呢,今天是她二爷爷家堂妹的满月宴,全家都过来喝喜酒。
韩向前和吴荣枝年轻那会儿,正是鼓励多生的时候,家里只有两个孩子还挺罕见的,这也是老爷爷的智慧所在。
别看老头平时都不怎么话,平时有点事任由家里老太太咋呼,看起来一副他不当家的样子,实则他心里明白着呢,关键时刻一点不含糊。
韩向前八岁没了娘,爹虽然没再娶,但却是个冷漠偏心的,大儿子是长子他喜欢,二儿子最会哄他开心是心头宝,至于沉默寡言的儿子是哪眼看了哪眼烦,恨不得没生过。
韩家本就穷,亲爹又视他如无物,同龄人的娃都开始上学了,二十大几的韩向前依然是光棍一条,族里人劝韩老爹也没用,最后是隔房的大娘看不下去,把娘家村里因好吃懒做出了名嫁不出去的大龄姑娘吴荣枝给了侄子。
分家时,韩向前只有几间破茅草屋和一张几乎快散架的烂木头床,就这样,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因为见多了大哥二哥家孩子多到吃一口饭都要抢/架的样子,韩向前看透背后“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本质。
婚后一年,吴荣枝生下了老大韩大勇,隔一年,老二韩大刚出生后,韩向前背着吴荣枝,一声不吭的去找了临镇的老中医开了药吃。
别看他只得了两个孩子,哪个拉出来都是个顶个的优秀,老大为人仗义又有决断,大着胆子做生意早早富了起来。
老二聪明却也顽劣,好在有暴脾气的老大震着,一路鞭策考上了大学,进了体制又娶了个有钱老婆,现在已经是县旅游局局长。
所以,在韩家村,论子女出息,韩向前认老二可没人敢认老大。
……
“我爸,大喜的日子你发什么呆啊?”耳边响起大儿子的声音,韩向前猛回过神:哎哟,回忆着回忆着又想远了,忙道,“这不是想着你们兄弟俩都如愿得了孙女,爸替你们高兴呢。”
已经半醉的韩大刚听到这句乐得哈哈大笑,啤酒肚都一颤一颤的,“爸这话的好,大哥,为了咱哥俩都得偿所愿,必须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