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A+A-

    昌国公府的财产全部充公, 但祭田不在此列, 两百亩的祭田足够他们生活, 但是想过以往奢靡的日子是不可能了。

    孟氏毕竟是经过三朝的老人, 宫中的波诡云谲早已见识过。若是放在前朝,卫家男丁全部处斩,女人全部罚没为奴。现在因为兰亭的缘故, 皇上已经为卫家开恩了,是她不知足,为二子卫淹担心,卫淹死罪难逃,孟氏想要保住卫淹唯一的独子卫麒,卫麒年纪,就要充军,而且还是岭南那种地方,她实在担心,可是兰亭已经跟她交底,孟氏犹豫着要不要为孙儿求情。

    人心总是不知足啊, 兰亭在心里暗暗叹气,直接道:“祖母年纪大了,受子孙拖累, 不得安享晚年,我于心不忍,所以才把皇上的算给您了,以此来宽慰您。但这已是最好的结果。您不知道, 有大臣建言,卫氏子弟三代不得入仕。”

    孟氏脸色大变,三代不得入仕,那么卫氏一族至少百年内没有任何起复的可能了,卫氏完了。她颤抖着声音:“这、这不能够啊!”

    兰亭硬起心肠,“没什么不能够的,谁让卫家不走正道,参合什么皇子之间的事情,您有没有想过,要是惠王赢了,皇上现在会落到什么境地,谁来替他求情,谁会放过他?”

    她的两声质问让孟氏清醒过来,很快有了取舍,“祖母都明白了你,兰亭,多亏有你。”

    舍去卫淹一家换取整个卫氏的平安,大不了以后过继一个孩儿在卫淹名下。

    见孟氏想通,兰亭心中的石头放下来,卫家所有的人她都不在乎,可是她真的怕孟氏在这次的击中撑不住了。她依靠在孟氏的怀里,“祖母能想通就好,以后好好保重自己,活到长命百岁,不要让我担心。”

    这大概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了,卫家人返回老家,孟氏年老,再无可能返京。两人都伤感起来。

    孟氏摩挲着孙女的头发,叮嘱道:“以后做事不要冲动,三思而后行。有拿不定主意的多去问问贤太妃。做皇上的妃子不比做太子妾妃,以后要是想更进一步,千万不要让人抓住把柄。等先帝的孝期过了,第一要紧的事情是生个孩子。”

    兰亭现在倒不急生孩子的事情,毕竟先帝的孝期才刚开始,一年后才能考虑孩子的事情。她犹豫了一秒钟,就把压在心里的话给孟氏了。

    “祖母,我失忆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太子为什么那么生气,我真的跟裴表哥有不清楚的关系吗?”

    孟氏以为这事早就过去了,毕竟皇上现在没有再追究这事,而且对兰亭听喜爱的,她问道:“是皇上又提起了这件事吗?”

    兰亭摇摇头,“皇上没有提,但我总觉的心里不安,要是以为再有人拿我与裴表哥事就不好了。”

    孟氏道:“贤儿太执拗了些,他若是早些娶妻也行。当年江氏被选做太子妃,我便开始为你寻访,相看了几户人家都不大合适。后来贤儿就来跟我了想要娶你为妻。你们俩一起长大,贤儿脾气温和,又上进,只是你姑母那人,唉,竟觉得贤儿太喜欢你,怕他耽误了读书,不愿意要你做儿媳妇,我本想着先不急,你们再相处一段时间,我再劝劝你姑母,让她回心转意,哪知道先帝突然下诏,你成了太子良娣。贤儿当时就狠狠地病了一场,我让你姑母重新为他相看,他犯了执拗,一意不肯。自你成了太子良娣,与贤儿几乎没有单独相见的可能,贤儿或者有心思,但你不会真与他有什么,可能是当时太子有所误会吧。”

    兰亭苦笑道:“我完全想不起当时的事情,即使有误会,也不知道该如何跟他解开。”最重要的是刘祯也有避谈这件事的意思,于是这一年来,两人心照不宣地不提这事。

    孟氏劝道:“皇上要是不提这事,你可不要犯傻主动提及。你记住,你没有做什么有辱女子清誉的事情。”

    兰亭无奈道:“祖母,我知道了。”

    其实她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什么清誉不清誉,刘祯还有三妻四妾呢,只是她志在皇后之位,有些事情上必须做到白璧无瑕。

    兰亭留孟氏用午膳,苗氏单独在隔壁屋子用饭。孟氏道:“你呀,她名义上是你母亲,你连面子都不愿意做吗?”

    “不要,”兰亭撒娇道,“我见她就不舒服,她见我也不喜欢,何必凑在一起。我与祖母两人好好吃顿饭。”

    气氛有些伤感,孟氏故意些别的话,比如兰亭时候的趣事,下雪时,非要尝尝雪的味道,于是跟丫头们装了一碗雪,拌上红糖吃。

    兰亭都忘记了,问道:“好吃吗?”

    孟氏笑:“你还拿来给祖母尝,雪都化了,就是一碗冷冰冰的红糖水。我哄了好久,才让人把碗拿下去。”

    用完饭,又坐了一会儿,孟氏与苗氏要出宫了。兰亭一直送到含德殿门外,鼻眼酸涩,不出话来。孟氏道:“不必送了,快回去吧。青梨,你扶着贵妃回去。”

    兰亭努力挤出一个笑,“嗯,我回去了,您多保重,到了老家派人给我送信过来。”

    回到含德殿,她哭了一会儿,心里倒想过来了,青梨与葡萄双双放下心,娘娘要是继续哭的话,她们就要让人去太极殿告诉皇上了。

    刘祯晚上过来含德殿时,不出意料见她眼睛略微有点红肿,便知道她这是哭了,怜惜她,于是道:“不如让老夫人留在京中。”

    这回兰亭诧异了,“为什么要留下?”

    “留在京中,你就可以经常见到她。”

    兰亭忙:“不用。祖母肯定不愿意一个人留在京中,她愿意跟她的子孙在一起。”

    句实话,卫氏子弟与兰亭在孟氏心里的地位孰轻孰重,孟氏疼爱孙女,但更看重在乎卫淹、卫麋等人。兰亭早就想通这道理了,根本也没想比,孟氏至少是真心待她,不像其他的卫家人,她已经知足。

    她:“等皇上的孝期过了,我们快点生个孩子吧。”

    刘祯一把抱起她,问道:“怎么突然提起孩子的事情?”

    兰亭:“我天生亲缘浅,父母家人都不能相亲,我自己亲生的孩儿总会亲我吧,那就是我真正的家人了。”

    刘祯更加心疼她,“好,我们生三儿五女,到时候一大堆孩子天天围着你喊娘。”

    兰亭吓了一大跳,“三儿五女,猪才生那么多吧,太多了!”

    于是两人为生多少个孩子认真地讨论起来,孟氏带来的伤感一扫而光。

    过了半个月,卫淹处斩,其子卫麟充军,昌国公的牌子摘下来,卫家家产罚没官中。卫浚带着一家老返乡。

    青梨奉命给孟氏送了一点东西,回来时,神情很有些伤感,往日钟鸣鼎食的昌国公府,那样一群养尊处优的主子们竟如丧家之犬一样。

    “大老爷、夫人他们都穿着布衣,只两辆马车,留了一个老仆,其他人全部遣散了。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动手,老夫人那里由大夫人与三姐照顾。”

    这要是放在以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卫家主子哪次出门不是大仗势?夫人身边至少有十来个仆妇服侍,车马可以占大半条街道。

    青梨唏嘘道:“二夫人病故了。柳姨娘自求离去,老夫人做主,把她的卖身契还了她,听三姐与她大吵了一架,但是柳姨娘还是离开了。”

    柳氏不过三十出头,风韵犹存,运气好不定还能再嫁一户人家,比回老家守寡强多了。兰亭见过柳氏几面,那是个很善于为自己算的人,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出乎意料。

    “淑亭呢?”

    “二夫人停灵那日过来瞧了瞧,之后再没去过卫家,甚至都没有派人过去看望,二姐心肠极硬。”

    “二婶过世,淑亭肯定是难过的。但她心里有气,她恨二叔,恨整个卫家的人。”兰亭淡淡道。

    青梨也不喜欢淑亭,道:“奴婢这次见三姐,长进了许多,即使穿布衣,吃青菜也没叫苦,服侍老夫人也很用心。以前看三姐娇气,爱掐尖,现在看来,她比二姐好很多。二姐脾气阴郁,现在留在京中,奴婢深怕她回给您惹出什么麻烦出来。”

    兰亭笑道:“凭她的性子不定还真可能。不过惠王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要是想过的好一点,有点脑子都该讨好我才对。”

    好在淑亭不过是个角色,两人没有提太多,卫家的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少去了一桩心事。

    兰亭看看距晚膳还有点时间,想去福宜斋看望贤太妃。葡萄匆匆从外面进来,道:“娘娘,皇上这一两年见私下里派人寻访太后娘娘的亲人,竟然在福州找到了,现太后的亲人已经被护送进京,就这一两日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