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嫁娶不须啼,三

A+A-

    殿内又是另一番风光。

    阔大幽深的殿宇,?靠北摆了一架六角泥金落地插屏,绘的四时花卉与日月,当中一张紫罗帐矮榻,?围着铜鹤、铜鼎、金瓶,鼎中青烟袅袅不散,是沉静如水的檀香气味,恍惚让人有置身世外之感。

    其下两侧案席东西相对,坐了二三十人。

    女眷各个盛装而来,满屋子环佩叮当,?也认不清英芙在哪儿。儿郎们红袍玉带,?有束了冠正襟危坐的,?也有歪歪倒倒的,脸上她不敢细看。

    偏杨玉吊儿郎当,?回身低声向杜若轻笑,?蓬松的发尾贴在两颊,?似墨绿枝叶衬托出水莲花。

    “我肚子里没有文章,?胡诌一句祝福妹妹,?好春光,?不如梦一场。”

    她泰然自若的神情在肃穆紧张的气氛中太过显眼,杜若摇摇头未敢开腔。杨玉妙目一闪,笑盈盈重新站好。

    惠妃端坐榻上,一身艳丽的朱帔绿袄石榴裙,?梳了高耸如云的半翻单刀髻,正中插戴了一只又大又重的累丝金凤,?凤口衔的珍珠足有拇指大,两翼镶满蓝宝绿松,七股尾羽姿态昂扬,?高高翘起团成火焰形状,将发髻挡了大半,正中一股顶端镶嵌大红宝,两鬓各插了凤挑珠结,偏凤衔的珍珠结花直垂到耳侧,眉间一点莲花形红宝花钿。

    杜若暗想,果然一山更比一山高。

    这副三凤头面可比英芙那只单凤华贵明艳多了,尤其红宝与红裙披帛交相辉映,衬得惠妃肌肤胜雪,艳光夺人,丝毫不逊于满堂王妃,更比堂下诸娘多了赫赫威势。

    惠妃身侧还坐着一个少妇,穿八幅绯色泥金芙蓉罗裙,挽着晕花披帛,头上斜插单凤,胸前挂着水精珠缨,一手揉搓着惠妃的衣带,神色十分亲昵,当是惠妃娘娘的掌上明珠,排行十九的咸宜公主。

    高力士另在榻侧摆了把高凳端坐,见杜若伶俐的眼风徐徐扫过,面上浮起一层笑意。

    只听年老内监哑着尖细的嗓音喊,“王芷菁,年十六,大理寺丞王元寿之孙。”

    站头名的少女深深吸气出列参拜,穿一身娇嫩的杏子红,衬得肤色白腻,眉眼也颇秀气。

    便听有女声诧异地问,“你抬起头来,莫非是太原王氏吗?”

    王芷菁不防有此问,刚摆好的优雅站姿晃了晃。

    “我,我祖籍京兆,神龙年间曾与太原王氏连宗,只是如今走动的也少了。”

    殿中诸位王妃闻言一片唏嘘。

    圣人潜龙时的原配正妻出自太原王氏,父兄曾立下赫赫功勋,替圣人抢来锦绣河山,也都位极人臣。后来王皇后因施行厌胜之术被废,父兄皆在流徙路上被杀。太原王氏一朝倾覆,朝中曾与之结下儿女姻亲或连宗的官员纷纷划清界限。

    譬如这位京兆王氏,闻所未闻,想来不过五六品的官,竟也忙不迭撇清。

    王皇后无子,但忠王李玙幼时曾由她抚养。为着这桩事,惠妃向来对忠王有几分芥蒂。英芙方才听到鄂王妃韦水芸有意挑起‘王皇后’嘴,已狠狠瞪了她两眼。

    韦水芸却毫不在意,笑向英芙点头。

    “若真是他们家,六姐必是认得的。”

    英芙恼恨,见惠妃似笑非笑看着李玙,忙道,“臣妾生的晚,只知兴庆宫,不知太极宫,只见过惠妃娘娘的仪仗,不曾见识过先皇后。”

    她俯首帖耳的姿态摆的很有诚意,惠妃满意,悠然长叹道,“十几年前的人,难为鄂王妃还记得这么清楚,想来是极仰慕先皇后的风采吧。”

    韦水芸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顿时哑然。

    惠妃懒得理她,慢悠悠继续向王芷菁问话。

    “当初要连宗,自然是你们巴结人家,也得着了好处,今日却连一句硬话也不敢。三郎,这样的女孩儿,你可瞧得上?”

    杜若不敢抬眼看皇子们,却着实对英芙的夫君好奇,何况惠妃语意不善,便凝神听他应对。

    不想上首那人只漫应了一句,“儿想求个绝色。这个嘛,平平无奇。”

    惠妃轻笑出声,挥了挥手,王芷菁面如土色退回队列。

    第二、第三个也是真平平无奇,诸人叽叽咕咕议论,夹杂着几声轻笑。

    然后是杨玉。

    不等内监唱名,她已仰起脸。萱草色半臂的银线绣纹在日光下泛着丝丝光泽,暖阳笼住她明艳亮烈的眉眼,似炽热的火焰破空而来,美得人胆颤心惊。

    殿内顿时静默,然后响起啧啧赞叹,诸皇子俱是看得呆了,并无一人提问。

    内监唱道,“杨玉,年十六,蜀中杨玄琰之侄。”

    光王妃听得好奇,不由问,“你祖上竟无一人曾出仕吗?”

    杨玉坦然笑道,“我家祖上卑微,叫王妃见笑了。”

    在座诸人都出自官宦世家,就连高力士的先祖也是北燕昭成皇帝,曾祖三代承袭潘州刺史。泱泱中华,自古以来皆贵贱分明。平民白身虽然不比仆役奴隶之辈低贱下流,然在世宦人家眼中,也难得正眼相待。

    骤然在这样尊贵的场合见到白身,诸位宗室亲贵都觉得稀奇的很。

    尤其各位王妃见杨玉出身寒微,气度却卓然超群,加之音色宛转清脆,与容色之美交相辉映,难免既嫉妒又好奇,再想到她前途不可限量,虽然窃窃私语,却不敢出声为难。

    内廷贵妇拜高踩低色厉内荏之情状,惠妃心下早已了然,便道,“就这样吧。”

    内监便顺序叫到杜若,又令她抬脸。

    杜若屏气垂眼,不敢直视上方。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杨玉珠玉在前,予人震慑太强,竟也无人提问。然后六女便散了出来,自有人将她们领到偏殿等候。

    待内侍离去,六人彼此看看,皆不知接下来如何。

    独王芷菁钉牢杨玉又妒又羡,搭话道,“妹妹貌若天仙,此番必能如愿了。”

    杨玉胜券在握,谈笑晏晏,悠然地随意答道,“我自然高居榜首,只可惜姐姐就白跑一趟了。”

    “你?!”

    王芷菁方才在殿内丢了面子,本就大为恼怒,当下忍无可忍,指着她的鼻子大声道,“尔区区白身之女,何德何能服侍亲王?不过是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罢了!”

    杜若被她尖利的嗓音吓了一跳,没想到官家女也有这般不顾体面的,然而大理寺丞虽然不过秩正六品,却是朝廷命官,比东宫属官地位高出不少。

    她不好拦在杨玉跟前,只得赔笑。

    “王家姐姐何必生气,杨家姐姐口快罢了。结果如何都看贵人们的意思,她了又不算。”

    王芷菁上下量她,冷笑道,“杜家妹妹何必与这种人站在一处,今日她走邪门歪道混进来,往后哪能和咱们姐妹相称。”

    “可不是,过了今日,姐姐哪能和咱们姐妹相称。”

    杨玉目光闪烁着笑意,语气温和地接话。

    王芷菁这才消气,眼睛转了转,犹疑道,“算你识相。”

    世上竟有如此粗蠢不文之人,杜若讪讪笑了数声,假作垂头抱。

    “方才殿里好大架势,吓死我了。”

    王芷菁瞪她两眼,不再理会她们。

    杨玉微笑着摇头,拉住杜若走到旁边,附耳低声道,“妹妹,所谓大树底下不长草。你排在我后头,难免被人忽略。待会儿贵人们散了,不妨主动走出去逛逛,碰碰运气。”

    什么?

    杜若闻言诧异地抬头,见杨玉神情如阿姐般关怀温暖,的却是大言不惭的话,心里紧张的砰砰乱跳。

    王府又不是寺庙道馆,堂堂天子脚下,除了兴庆宫,就是这片地方最尊贵了,怎能由得她胡乱走动?

    杨玉会意的眨眨眼,笑意盈盈,压下极低声音殷殷劝。

    “今日既是择花盛会,谁会在意多点波折情趣?妹妹貌美,即便给人添了麻烦,也是香喷喷的麻烦。”

    杜若心中一动,顿时犹如迷雾中被人点醒,恍然大悟。

    杨玉所不错。

    学中师傅一早教导,妻妾之别差天同地。

    夫妻之间讲究门当户对,既要互敬互爱、约束私情,又要彼此迁就配合、共谋家族兴旺大业。娘子是郎主可并肩的兄弟,可依傍的手足,可交托的伙伴。

    妾侍却截然两样,越兴穿了,妾侍不过是猫儿狗儿,供人一乐而已。此乐可以起于柔情,起于美色,起于曲乐,然落脚处皆为情趣。妾侍不论出尽百宝,只要能令郎主忘却现实苦闷烦忧,耽溺于细琐事,必可独得宠爱。

    因此,妻与妾,一个落在实处,一个飘在半空,断断混淆不得。

    倘若以为人妻房的心态做妾,言行逾矩,便如同光着脚走悬崖,艺高人胆大如则天皇后者,或能绝处逢生翻出天地,寻常女郎,便是拿性命前途做玩笑了。

    杜若暗道这个杨玉来路必不寻常,一面蹙着眉思忖起来:成败在此一举,今日若是落选,杜家又从何处寻得转机?

    只是王府规矩森严,今日又有惠妃与咸宜驾临,必定守卫严密,走出去容易,想要巧遇亲王,又该从何处着手?

    “妹妹年纪还,样貌天真可喜,又嘴甜心活,即便遇见什么人什么事,见招拆招就是。大不了,哭你总会吧?”

    “姐姐尽教我刁钻古怪的坏招数。”

    “大方也好,刁钻也好,招数不在老,有用就行。”

    杨玉低着头,纤细白皙的手指拨动腰间浅碧色绸绳系住的玉佩,声音清越动听。

    “譬如这几句话,倘若是方才那个王家娘子与妹妹听,妹妹自然弃之如敝屣,不肯听从。可是从我嘴里出来,妹妹便觉得有三四分道理,可是?”

    杜若一时不明白她的用意,迟疑道,“难道姐姐是诓我?”

    杨玉叹道,“我是告诉你,世人都是睁眼的瞎子,即便我讲的是胡话昏话,就为了这张脸——”

    她异常精致的眉目在阳光下舒展耀眼,艳光四射,似漩涡叫杜若挪不开眼神。

    “他们也肯听肯信,没趣儿的紧。”

    “话也不能这样呀。”

    杜若安慰她。

    “美人难得,姐姐又不是叫人杀人越货,做乱臣贼子,不当紧的事儿,偶尔听信一句半句,错就错了吧。”

    杨玉悠然浅笑,抬手替她理了理鬓发,姿态仿佛魏晋雅画般美好。

    “妹妹要入这个局,便要学会揣摩世道人心。连你都会被美色所惑,更何况满腹草莽的赳赳男儿呢?其实我方才的话妹妹并不是不懂,只是被亲王府的威势排场迷了眼。”

    ——这话仿佛有几分道理。

    “我瞧妹妹不是束手束脚静待好运的女郎。人的命运要靠自己争取,求神拜佛都是庸人所为。”

    这句恰恰合了杜若的心思,她定定神,灿然一笑,昂首挺胸提着裙子走出去。

    作者有话要:  啊,韦家也不得不做个列表了……

    1.1韦青芙:长女,行一,嫁给圣人的弟弟薛王做继室正妃,薛王在故事开始前一年病逝,薛王妃即将结束丧期。

    1.2韦宾:长子,任殿议郎时被杖责致死。

    1.3韦坚:次子,继任兖州刺史。

    1.4韦英芙:次女,行六(因为韦家是父辈全部兄弟的子女一起大排行),嫁给圣人的三子忠王李玙做正妃。所以青芙、英芙姐妹是嫁了叔侄两个,这种情况在当时很正常。

    ——————

    以上四个都是嫡出,即韦家太夫人亲生的,往下是庶出。

    1.5韦水芸:行十六,嫁给圣人的四子鄂王李瑶做正妃,所谓韦家一门三妃,的就是青芙、英芙、水芸三个人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