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明日岁华新,四

A+A-

    十一月初九。

    华清行宫,?望京门外。

    夜半风雪漫天,巡夜的金吾卫转过城角,忽然听见什么动静,?他横枪在手,向一河之隔的密林深处望去,?疑惑地高声问。

    “……谁在那?”

    林中一阵树影摇动,?一个灰衣人影走出来,瑟缩地向他拱手。

    “军爷,某是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有事来华清宫等人,天亮就走。”

    右卫与金吾卫同属十六卫,且排序还在金吾卫之上,乃是天子四亲卫之一。他不得不给些面子,?骂骂咧咧收起金枪。

    “过来吧!那头多冷。”

    杜甫感激不已,双手举在头顶走过桥。

    沿途几个金吾卫看他身上衣衫寒酸猥琐,都有些鄙夷。

    兵曹参军乃是负责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匙的人物,只有区区八品,而吆喝他的金吾卫则是六品的郎将。

    两人对面一望,?立时分出高低。

    郎将看他手脚冻的发木,?脸上也白惨惨的,有些可怜,遂收了敌对之意,?踢了脚火堆,让他站近取暖。

    “参军天亮出城不好吗?半夜走到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冷都冷死了。”

    暖融融的火光照得他脸上一片赤红,也印出他眼尾嘴角深深的皱纹。

    杜甫缓了缓,?连两个大喷嚏,才陪笑。

    “郎将笑了,某家在城南,挺远的,昨日清早出门,刚刚好。”

    郎将惊讶地张大嘴。

    “呵!你可真行,这么冷的天,靠脚走了一日一夜!不怕狼叼了你!”

    杜甫搓手嘿嘿笑,并不答话,却期待的看了看高耸的城门。

    “请教郎将,明日是有贵人要回长安吧?”

    “没看出来,你这个人罢,消息倒挺灵通。”

    郎将从怀里掏出个白布裹的必罗,戳在枪杆上,端在火上烤。

    素必罗,没有肉馅儿水果什么的花样,可是在这清冷孤寂的夜里,单是面疙瘩烤香的气味都叫人垂涎欲滴。

    杜甫渴望的看了看,挪开眼神。

    “哦,某的女儿有幸给郡主做伴读,正在里头,是明日开拔回长安。某家娘子病了,想见她,某怕郡主仪仗多,拦不着,所以赶天亮前过来,看看待会儿开城门,能不能求人带句话进去。”

    “——哟!”

    那郎将听,把咬了几口的必罗往怀里一揣,拱手与他客气。

    “倒是某有眼无珠了,敢问郎官,府上女郎是为哪个郡主伴读?些些事,某替你跑一趟就是。”

    “郎将大恩大德!”

    杜甫喜出望外,连声感谢他。

    “是大宁郡主,就是太子家的三女儿,太子长女、次女都已出阁,就剩下这个还是闺阁中的宝贝。”

    “哦——是她呀!”

    郎将艳羡,啧声道,“大宁多好的地方儿啊!郎官的没错,真是福窝里的宝贝!您家女郎能给她做伴读,也是上世修来的福分!羡慕啊,羡慕!”

    一个时辰后,郎将如约把杜晴娘带到杜甫面前。

    女孩八九岁,长得玉雪可爱,圆滚滚胖乎乎,眉心点一颗红渍,穿着宫里最时新的嫣红缎子宽身袄,底下沙绿裙子,外头披着剪裁合身的红青亮纱大氅,扮的又富贵又暖和,怎么看都不像穷酸参军的孩儿。

    可是她看见阿耶,立时娇声笑着扑上来。

    “阿耶!你来接我回家吗?”

    郎将这才信了,袖手退到一边。

    杜甫也笑,蹲下身张开双臂抱她,又担心身上寒冷冰了女儿,只得讪笑着半途收住。

    “你阿娘咳嗽了几日,惦记你,想早些见你。如何?郡主允准你先走吗?”

    晴娘只管往阿耶怀里拱。

    “嗯!表姐,让我听阿耶的话,家里有什么难处,只管跟她开口。”

    杜甫为难的摇了摇头,又心疼女儿,又不得不教导她。

    “阿耶跟你了很多次,你四姨和郡主的生母杜娘子是闺中密友,所以郡主额外照顾我们家。然她们二人都已过世,这份面子情儿总是越用越少的。”

    他顿一顿,声音因为寒风和难堪而格外沙哑。

    “——郡主不是你的表姐,你这样叫,旁的贵人、伴读,都要背地里议论你趋炎附势的。”

    “是表姐让我叫她表姐的!表姐她阿娘在时,就特别赏识阿耶,阿耶文采出众,所以她才选我做伴读的。阿耶!表姐不是乱好听话,她不爱看书的,可是她真的有本阿耶的诗集,密密麻麻圈了可多红圈。”

    晴娘笑道,“表姐喜欢的句子,和我喜欢的差不多。”

    杜甫皱了眉,“阿耶的话你听不听了?”

    晴娘的兴致被他断,垂下头,半晌才闷闷地应了声。

    “哦。”

    郎将在旁听了半日壁角,忍不住插口。

    “郎官何必对孩儿这般苛刻?某当的差事虽不体面,里头人还是认得的。大宁郡主十七岁了,却选个这么丁点儿大的伴读,哪能办差?分明是提携自己人。郎官这样见外,不是把人家的好心当驴肝肺吗?”

    杜甫起身牵着晴娘热乎乎的手,平静地冲郎将作揖道谢。

    “某是个不合时宜的人,本就讨人厌弃。孩子还,某更要教给她做人的道理。亲戚们相帮,某知道感恩。可是一径攀附恩惠,以后人家要收回,我们该如何自处呢?”

    “你这人!”

    郎将想怼两句,忽然那扇朱漆金钉的大门吱吱呀呀开,一人赶着牛车出来,看也不看几人,径自吆喝着往前走。

    晴娘抽抽鼻子。

    “咦,什么味道呀好臭!”

    杜甫却觉得香气扑鼻,又是肉香又是酒香,还有不出名堂的香甜气息,叫他食指大动。要难闻,是因为很多种混杂在一起有些油腻。

    郎将努嘴指里头。

    “娘子捂着鼻子罢,这是垃圾车,跟着要出来三五十辆呢,来来来,咱们别站在风口底下,到门后头避避味儿。”

    晴娘方才跟着他一路出宫,走了半盏茶功夫,已经颇为熟悉,听忙夸张的两手交叠盖住鼻孔,躲到杜甫身后去。

    杜甫却有些迟疑。

    “郎官,你这满满的垃圾车,华清宫一日就要运出来三五十车吗?”

    郎将满脸莫名其妙。

    “是啊,里头几十个贵人,可不得山珍海味来填,再,御厨做饭难道数着人头做?自然是要宽裕些。做得多了吃不了,就往外扔。”

    晴娘从杜甫身后探出个脑袋。

    “阿耶,昨夜我吃了骆蹄羹,又吃了霜橙,吃太饱,表姐叫我多动动再睡,免得积食,我就背了阿耶的新诗给表姐听!表姐阿耶写的真好!”

    杜甫讪讪的没话。

    郎将道,“娘子真有福气,还能吃上骆蹄羹,某几十岁的人了,别吃,见都没见过呢!”

    “那下次没吃完的,我拿出来给阿叔。”

    郎将嘿嘿笑,真喜欢她天真可爱,忍不住摩挲她的头顶。

    “罢了罢了,天快亮了,你快跟你阿耶回家吧,路上远,要走好一天呢。”

    两个大人作揖道别,杜甫背上晴娘,便靠着一双脚慢慢往家走。

    郎将从后头看,觉得这人固执可厌,却也疼爱妻女,定是个好人,可惜却没好际遇。

    ——世上的人啊,总是好人得不着好!

    他摇头抱好金枪,闭眼靠着门板起瞌睡来。

    杜甫饿了一天一夜,腹内空空,很是吃力,晴娘趴在他背上,再不懂事也觉出阿耶辛苦。她不闹不叫,两只手把大氅撑开,尽力裹住阿耶的脖子肩膀,不叫雪花沾身。

    父女俩依偎在雪地里,越走心里越暖和。

    不多时,太阳一跃而起,从杜甫身后的骊山跳上晴空,转瞬之间就照亮了天地万物。正在补瞌睡的晴娘被光华灿烂惊醒,揉着眼睛回头看向华清宫。

    “阿耶!你快看!”

    她兴奋的踢蹬着脚跳下地。

    杜甫刚好伸个懒腰,便也向后望去。

    这一看不得了。

    就连杜甫也不由唏嘘地叹了声,“真美!”

    华清宫依骊山山势而建,朱楼碧瓦、紫殿金阁,层层叠叠。

    昨夜杜甫披风雪而来,光顾着借月光看脚下的路,偶然抬头,约略觉得宫殿雄伟,却不见精致。如今迎着清万道赤焰霞光看去,只见松柏之中烟气蒸腾,隐约几个碧蓝的水洼点缀,犹如瑶池一般。

    更兼圣人的惯例,睁开眼睛就要舞乐作伴,朱弦玉管一起演奏,清亮的吟唱破空而来,犹如天宫开宴。所以纵然两人已经走出去很远,相距这样迢迢,还是能感受到贵人发自内心的欢娱快乐。

    晴娘听了一会儿,想起昨夜宴会美人云集,还有烟花爆竹助兴,多么有趣,便含笑跟随乐声哼唱。

    杜甫沉重的心事也因为接到女儿而缓解,一时兴动,佳句佳篇蓬勃涌动,便想作两句诗赞叹天宝盛世繁华,词句奔涌到嘴边,却突然感到后脑一阵剧痛!

    那是他从未真正贯通过的领悟,像是脑海深处某种长久的怀疑忽然坐实。

    半生为人的全部困惑,命途起伏的所有质疑……

    在这一瞬间浮上水面,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清晰。

    那强大的震慑令他眼前发黑!

    杜甫湿了眼眶,听不见晴娘娇滴滴的叫喊,固执地背过身,再也不肯看那举世罕见的富贵荣华,一步一个地脚印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