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15

A+A-

    忙起来的时候,时间过得就特别快。

    八一年的这个春天,几乎是一眨眼就过去了。

    出了月子,楚然一家三口带着老太太就搬到了胜利路的楼儿里住。

    公公婆婆没跟着搬过来,婆婆舍不得她的那个“闺房”,也不知道这边儿的装修风格,公公是舍不下那边儿的房子,觉着房子一空下,就会破败。老两口非得住那边儿看房子。

    楚然也明白,那些理由,确实都是理由。没的还有,三个儿子都在那边儿住着呢,三个大的上学了,能自己去,不用接送了。那区就在汽车厂职工学的旁边,连马路都不用过,比家属区离着都近,当初家家都是买了两个楼的,在城西青年路的那头儿也都有房子,为啥住这边儿呢?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的。等上中学的时候,能远点儿,隔着整个家属区,得过三条街。可那会儿都上初中了,几条街不能自己去?

    三个儿子都在工地上来回的跑,二儿媳妇三儿媳妇帮着四儿媳妇做咸菜卖咸菜呢,那咸菜卖得好,四嫂咸菜在附近都卖出些名气了。都忙着挣钱呢,孩子不就得老人管嘛。三个大的不用完了。两上的得送托儿所,吴老爹腿脚不好,就得肖老爹接送。

    管完了那头儿,楚然这边儿还不能放心。天天早上吃完早饭,老两口一起出门,把两个孩子送到托儿所,就往胜利路这边儿来了。在这边儿待一天,等孩子快放学的时候,他们再往回走,接孩子放学。

    天天的这么折腾。十多里的路呢,走着得一个时,来回在路上就是两个时。天天这么走,锻炼那是真锻炼了,只那么空走也没啥。可来的路上,得穿过胜利公园,公园的大门边儿如今都形成了市场了,谁家院里里种了菜吃啥的吃不完都拿过来卖,还有卖个烤地瓜烤土豆的,卖鸡蛋卖粘豆包卖山货的都有。老两口是看到啥觉得合适的就买,少来少去的还行,可肖老娘现在爱捣鼓吃的呀,今儿个卖十斤核桃,明儿个买二十斤榛子,后天再来五斤木耳的,天天那个拎,多大的负担。师父一看这不行,就给弄了一辆三轮车,后面那车斗够坐一个人带放一点东西的。

    让老头儿天天骑着三轮车,拉着老太太来回跑,不怕再累着了。

    是方便了,然后人家就不爱在家待了,把市里大大的市场给逛了个透。想买点儿啥东西,都不用货比三家,哪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老太太门儿清。有些楚然以为这时候不一定有卖的东西,比如海虾海蟹啥的,就提了一嘴,老太太就指使老头儿出门买去了,上午出门,下午回来就能拿出来两箱子冻虾回来。当天晚上就能吃上虾仁肉馅的饺子。下午包完,回那边儿的时候,还能一家给带上五十个呢。

    楚然每天也就是去店里看看,待不上两时就回家看孩子了。老太太身子很硬朗,看着还不会翻身的孩子,一点儿问题没有。楚然在家除了喂奶,就是洗洗涮涮搞卫生加做饭,吃她做的饭,再加上屋子里有灵气,老太太那身体保准没病没痛的。师父在家不是大撒,能帮着干的都干,不过是老太太老不让他插。

    确实,楚然和她两个看丫头是能照看得过来的。白天还有公婆过来呢,就更轻松了。婆婆为啥那么努力研究吃的,也是为了让她吃好了,奶水好的。变着法儿的给做各种汤汤水水的,每天来做一顿午饭,下午走之前还得炖上一锅汤。把楚然补得,人都圆起来了,丫头吃得白白胖胖的,上都是窝窝。奶水旺得孩子一个吃不完,还得挤一半扔了。老太太觉得扔了怪可惜的,让肖老爹买了一只才生下几天的京巴回来,每天丫头吃不完的奶,倒是把京出给养活了。

    别看事儿不多,架不住细碎,一天到晚的,得空了还得画衣服样子呢。也是忙忙叨叨的。

    等孩子会翻身的时候,地都种完了。

    肖老爹也可有意思了。他们住的那边的楼前的院子,都给种上菜了。又折腾着这边的院子。铁围栏边上楚然都给种上了叶丁香,长不高的,但是花好看,还香。中间的地肖老爹早早就忙活着翻地,种菜。想种就种吧。他是种地的老把式,当了一辈子农民,这才进城几年,看见地不让他种,心都难受。

    这不是师父又跟那几个公家楼签了合同,那三个院子也买下了嘛。老头儿开春就去那边儿的院子翻地,要把那边儿院子也种上菜。可那地方,人家那些单位最快也得下半年能搬走,往年那院子种的瓜果蔬菜可是人家的员工福利。就是过了夏就走,还能吃两月的菜呢。这家头儿,普通员工,谁家也没富裕到不在乎每天菜钱的程度呢。老头儿要种菜,人家能乐意吗?

    不让种吧,他还觉得可心疼,那是自家的地方,给他们建房子都让他们占了老大的便宜了,凭啥还让他种点儿菜呢?他家儿子还背着好几百万的贷款呢?谁家日子好过了?

    老人的账,就是这么个算法儿。天天又是奶又是肉的吃着,他不觉得心疼,自家地让人种了,他就觉得吃了天下的亏。

    你还不通。

    咋办呢?

    师父就,买卖街后身那个商场的工地的食堂,二三百人吃饭,米粮菜的,数儿不,工地太多了,家里没那些人,照看不过来,让他去帮着看看。老头儿一听,那不行啊,这一顿饭掌勺的多放二斤米半勺油的,一个月得多少钱呢?那他得去看着。总算是把老头儿的注意力给转移了,不跟家边菜地死嗑了。那工地管食堂的,是他亲侄子,骂两句打两打都不怕的,可比在这边儿得罪人强多了。

    老头儿不来抢地种了,这边儿的人也就不啥了。自家的房子还在人家儿子里攥着呢,他们也着急啊。万一惹急了,人家把那工程进度拖一拖,拖上仨月,原本能七月末交工的,给你拖到十月去,那时候都上冻了,装修慢,再搬家,生生就得白交一个月的取暖费。何必呢!

    是,这会儿的楼可好盖了,主体就是砖结构的,地面是钢筋水泥板,这边儿俗称大板房。像是某局的家属楼,五个单元,一梯两户,六层,户型的七十平,大户型的九十平。总共六十户的一栋楼。三十几个工人,快的时候,三天就能起一层。肖玙对工程要求高,地基就打了一个月,地上要求的也不低,图纸是他亲自出的,标准也是他定的,进度肯定是相对慢。那主体一个月也完工了。剩下的粉装,水电,门窗,防水啥的,再有一个月,也干完了。四月中旬开的工,七月末交工,一点儿也不赶的。

    那房子才刚建了一层,就都分完了。分到房子的各家各户的都跑过去看户型,那一看,就更着急了。

    肖玙设计的东西,能不好嘛。都是按照最实用标准给设计的。尽量多挤出空间能多隔出房间来。七十平的都是三室一厅,厨卫还都不挤的。最让人喜欢的是,厕所的便池给安好了,厨房的灶台也给抬出来了。没那么些讲究的人家,直接搬进去就能住的。比过去几家子十几口住二三十平,摞着住的空间,那真是好太多了。

    他还可鸡贼,那房子是他设计的,尺寸都有的。家具厂里,专门就根据那个客厅的墙壁宽度做出来的组合柜。各种样式的都有,想省空间,还想要漂亮,还想要储物功能的,人家还有那种下面中空,刚好能放下沙发,上半部分是柜子的。那柜子的宽度还跟沙发背儿一样,一点儿不撞头。还有那种中间带个玻璃拉门的,这不是逐渐开始有人家买得起电视了嘛,刚好能把电视放在那个拉门里面,不落灰,不怕家里孩子啥的撞着,来了客人还一眼就能看到家里有电视。

    房子还没交钥匙,一个个的就急着量尺寸打家具打床的。有一家买了家具店的家具,看出来好了,那只要条件允许,特别是要给儿子结婚的人家,咬咬牙都会买上两样儿的。随着房子逐渐交付使用,家具的生意,翻了几倍。

    这会儿建房子,还有一个好处。把房子建完就行,后续人家单位自己就管了。只人验收时质量没问题,啥售后都不用管的。

    等把聊了商场外的所有住宅楼和办公楼都交工了,肖玙就想着专心的设计胜利的房子的,能用的改造,太旧了不能用的重建。

    没想的是,那些单位,用上新办公室了,住上新房子了,才发现,自己占了大便宜了。有些没分上房子的员工,实在没法,还想结婚用新房,怎么办?只能出去买商品房。这一问价,坏了。房子已经长到一百六一平了。七十平的房子就得一万多一套。工资高的一个月才六七十,一年不吃不喝能挣一千的都不多,一万,一辈子也攒不出来的。那怎么办?就让单位闹去,一样的员工,凭啥我没房子?我单职工怎么了?那你给我解决一半儿吧。

    这一闹,单位领导不得算账吗?那么些单位,用三栋别墅,换了人家好九栋楼,又是住宅又是办公楼的,就算办公楼都一点,二层的,也都十几间办公室吧。架不住多啊,只是办公楼,就多少钱了?还有那三栋住宅呢,按照市价算,一栋就是几十万啊。那别墅能值多少钱?把地点环境啥都算上,一栋能值十万不?你就有那个价,谁买?这么一算,肖玙这房子换得,得赔了好几十万呢。

    确实谁也没想到房子能涨价这么快。当初也都知道是占了肖玙的便宜,那不是他想买房子吧,那地方好嘛。又都是公家单位,想着占点便宜就占一点儿了呗,以后有啥好政策好福利,优先想着点他,不就找补回来了。现在一看,那真是占了大便宜了。偏肖玙还不是随便就能欺负的,人家那也是有靠山的。万一在领导跟前上那么一句半句的话儿,还想不想进步了?

    怎么办?

    来谈吧。

    这个,肖啊,你看当初咋签合同的时候,确实没想材料啥的能涨这么快,那个,肖啊,胜利路那个地方确实是再好没有的了,要不,给你补一点儿差价?

    补啥差价啊,你们要是有那个钱,早都自己盖房子了,有那楼房的造价,筒子楼能盖好几栋了。

    所以呢,你们也别补差价了,用地换吧。我有了地,再建房子往外卖,挣了钱,就算是你们给我补的得了。

    就差没直接我知道你们没钱了。

    可那些领导还可领情了。地无所谓,要多少有多少,现在地可不值钱。往偏一点儿的地方去的话,都是荒地,连拆迁户都没有。他们可都是市级单位,要块地那还不容易嘛。只要不用花钱,还能把新楼的账给抹平了,至少看上去差价没那么明显,不让我犯错误,那就是好事儿。

    可他们眼里的荒地,偏地,在肖玙眼里,那可真不是。往后三十年再看,那都是二环里,正经的市中心了。

    所以,人家给啥地他都不嫌弃,还都收得一点儿不勉强,可乐意了。态度特别的好。弄得人家单位领导怪不好意思的,都尽可能的帮着多争取点儿。城郊偏远的地,给的大一点儿,三百亩两百亩的,都有。市里的地,也有几块,那就少了。一般都是废弃的厂房啊,老旧城区啥的。肖玙也都要。城郊的地没急着动,市区里的地,拿到就开工,建了楼,再拿出去跟人换。有前面这些单位的例子,还有帮着穿针引线,想换的地,多走几步,都还是能换到的。

    肖玙都换了啥地呢?就是各公园附近的地。换完了,也不急着动。最先只规划的一个项目出来,就是在胜利公园大门对面的那块地上,建酒店,大酒店,能做地标的那种大酒店。

    折腾这些项目,来回的倒,就是耗时又耗力的事情。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八一年都过完了,那酒店项目,还在图纸上呢。

    到是买卖街后身的商场,赶在春节之前,开业了。

    当初盖那商场,哥几个的存折都拿出来投进去了。所以收的租金也平分。一楼底商,自家用了一半。楚然开了个服装店,用了一个门市。三嫂的面馆和四嫂的酱菜咸菜店也终于有地方了。二哥二嫂的豆腐店也再次开张了。这回有门市了,还在买卖街上,人家也不只卖大豆腐,什么干豆腐油豆腐的各种豆制品都带着卖上了。开业之前,第一个月的租金,一家就分了三千,多雇几个工人也有本钱了。

    商场一开业,恨不能半个龙城的市民都涌到买卖街上看热闹,都当新鲜事儿看嘛,大商场,还是私营的,以前可没有过。进去一看,那一个个的柜台都是个人租的,服务态度那叫一个好,比国营商店里那些大爷强万倍。商品种类又多又齐全,看得人都眼花。关键是那东西价也不贵,有的甚至比国营商店的还便宜一点儿,还不用票儿,有钱就能买。这可算是省了大劲了。

    六层的商场,从自行车建材到油盐酱醋,日常生活能用到的,不出门都能买得到。太方便了有没有?特别是一楼门市的那些卖食品的,管你市面上有的没有的,在这里保准能买到。

    这商场建的还四面都环街,那是特意修出来的,所以底商无所谓旺铺淡铺,每一个门市都面街。

    人流一上来,生意能不好做吗?

    整个买卖街的生意都跟着更火了。

    之前压住了那么多钱,这才算是看到回头钱儿了。那资金总算是流动起来了。

    冬天工地不能开工的时候,那些工人没活儿干,也都没回老家猫冬,在城里待的时间长了,带着眼睛的,就不怕找不到活儿干。冬天货站车站批发市场,扛大包,干力工,都不少挣。比在老家去粮库背粮食,二百斤的麻袋,扛一袋子才给二分钱,挣得多多了。

    男人在外面有活儿干,月月不少往家时拿钱。家里女人老人的,照看地。别的地方不太清楚,就太平大队,今年一年,楚大哥带着全队一起种菜,套着种,能种两季。早春种毛葱大蒜,夏收种白菜萝卜。收了统一组织车队往省城送,比起只能种一季的玉米,家家收益既少是翻三翻。没本钱种得少的,种二亩菜地,一年的收入也能上千。

    楚大哥这是实实在在的带着农民致富了。

    所以,年底的时候,在正式的取消生产合作社的文件下来之前,人家被提拔到公社了。改成乡镇之后,又成了乡长。二十五岁的乡长,还是靠成绩生干上去的,在开革春风开始吹起来的时候,他这样儿的,在省里都是一景儿。一年到头儿,不是接待各种参观学习的,就是到处开会做报告讲经验。连去京城开会,都有他一号了。不过这是后话了,这会儿,全家还因为他成了楚乡长兴奋着呢。

    大嫂在省城买房买铺子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铺子也在买卖街附近,花了五万块钱,买了个大两间门脸,一百五十平的二层门市,一个月能收二百二十块钱的租金。

    住宅楼楚然怎么可能让她买,自家下半年也建了两栋商品楼的,都是离学校很近的未来学区房,十一月完工,封顶之前就全卖完了。她给留了两套,是当姑的给孩子的,俩孩子一人一套。嫂子想给钱,楚妈直接就给阻止了,当姑的给了就给了。

    就连嫂子娘家的哥哥和弟弟,一人买了一套,楚然也没挣钱,都只收的成本价。人家很领情,也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是如今龙城确实没有比他家建得更好的房子,都不好意思买到这边了。到是把嫂子在娘家的面子给撑起来了。要不是她这个嫂子做得好,姑子凭啥放着钱不挣,连她娘家都补贴着呀,她娘家爹妈都觉得很有面子的。

    不得不,楚然娘家这边儿,是真的省心。

    那有省心的,就有操心的。

    这不是,肖家又出事儿了。

    又是肖大嫂子。

    八二年的夏天,各家都忙得热火朝天,那钱挣得跟抢钱似的时候,肖玙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肖大哥家出事儿了,让回去看看。

    出啥事儿了?

    肖大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