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12月初,徐莉从郑州来电话,,和夏冬青分手了。
听得出来,她很难过,表面洒脱,偶尔哽咽一下,“我本来就想分,挺好,省事了。”
这么好?
杜莹莹斟酌词语,不知道夏冬青有没有告诉徐莉,自己在她35岁生日当天的壮举。“哦,分就分吧,我是觉得挺好。喂,需不需要我去陪你?”
徐莉故作坚强,“少来,老娘35了,又不是20岁的姑娘,你看好你三个娃吧。”
听起来,徐莉不知道,杜莹莹高兴起来。“天涯何处无芳草,徐老大,现在是你海阔天空的时候了,家花没有野花香,我看你公司那几个男孩很顺眼。”
徐莉呸一声,“你眼光不错,看中的都是95后的鲜肉,改天来郑州别带你老公,我和你去夜总会耍。”
杜莹莹嬉笑着应了。
“他,不能再耽误我。”隔了很久,徐莉还是提起前男友,相伴7、8年,曾经亲密无间,再见就是陌路人了。“他他配不上我。就这样吧,这年头,谁离不了谁啊?”
算夏冬青识相。
徐莉才35岁,比上一世快40岁还和夏冬青纠缠强得多,或许,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于是杜莹莹很有成就感,晚上回家哼着歌儿告诉丈夫,夏冬青被自己解决了。
孟卓然听了,拎起赖在自己大腿上的儿子,嘟囔着“听见没有?妈妈厉不厉害?妈妈凶不凶?妈妈能喝很多很多酒呢,还会跟人架。你还不老实点?惹妈妈不高兴,妈妈把你吃了。”
氤氲喊“我也要喝酒,妈妈,我也要喝酒。”
这个人!杜莹莹白他一眼,把儿子接过来,用鲜榨橙汁把儿子的嘴巴堵住。男孩2岁7个月了,像一只猪仔,伏在她肩膀“喝酒酒”
之后杜莹莹心情很好,定好去马尔代夫的机票,元旦把儿子留给公公婆婆,和丈夫带着两个大孩子去北京度假。两大两在某高档区选定两套房子,视察新开的实体店,拜访一夜成名的田鹏和七曜“这是《大圣归来》的导演和首席美术师哦!”
茵茵脸立刻红了,一种见到大明星的感觉,孟云峰像模像样地和人家握握手,眼睛咕噜噜转动,“我以后也要拍电影。”
事后孟卓然评价:“这子上次还要开发游戏呢!”
刚好穆雪松拍完一部戏,欢欢喜喜请四人到家里吃饭,包饺子卤面外加自制版冰糖葫芦,“《最好的我们》马上就播了~”
她第一次担任主角呢!
这可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杜莹莹举杯祝自己的代言人事业起飞,前程似锦。穆雪松使劲亲她一口,又亲亲茵茵,拍着胸脯“下次你们再来,我和我妈就换大HOUSE了,给你们留房间哦。”
穆妈妈对两个大孩子亲热得不得了,发了红包,又把自家腌的雪里蕻炒黄豆和酸菜装了两大盒:“这个经放,带回去慢慢吃。”
下午茶是穆雪松精心挑选的,丽晶酒店的“故宫以东”下午茶:
麒麟造型的杏仁豆腐令人不忍去吃;鹅肝酱搭配晶莹剔透的山楂糕;玉白菜像果冻,吃一口才知道是青瓜慕斯,雕工一绝;玉玺外形的红丝绒蛋糕,游着一尾鱼的杨枝甘露,装饰着白玉蟾蜍的果盘,最妙的是印着“宫”的五花肉三明治,油汪汪的,真的是五花肉。
明明是西式餐点,像文房四宝一样陈列在精心雕琢的木盒,便有了东方韵味,
杜莹莹大赞,用相机拍了几张,吃得津津有味,傍晚回到酒店,给孙芸发信息,请后者安排石教授和赵师傅、芬姨过年期间到北京游玩,品尝这套有名的下午茶。
回到杭州已经是2016年,春节一天比一天近,三个公司忙忙碌碌,财务部加班加点,新鲜出炉的报表足以令任何老板满意。杜莹莹和几位高管探讨,把今年的年终奖定下来,安排年后分批旅游,每个员工脸上都挂着笑容。
年那天,杜国志来电话,让她周末回娘家一趟,“带着卓然,的别来。”
难道父母身体不好?杜莹莹很久没听父亲这么郑重其事的话了,有点不放心,便给杜姗姗电话。
去年年底,杜姗姗向妹妹借了一笔钱,签下新房子的合同,正忙着设计、装修。如今杜姗姗在家中一不二,春风得意,叫妹妹“债主”:“爸身体好着呢,指标稳如泰山,唯一不合格的是体重,医生让他减肥,每天从家走到XX路口再折回来,走满一万步;妈左眼还是不行,该针针,右眼没有病变前兆,有点老花了。爸不许妈看书看报,只许看新闻联播,手机只能看半个时,生怕妈偷偷看,买了个定时器。妈没办法,天天弄那两只猫,你看着吧,早晚再弄回家一只。”
听起来,杜姗姗什么也不知道。
杜莹莹放了心,周末把三个孩子留在家里,答应带好吃的回来,带着丈夫回娘家。
推开门满屋甜香。如今一日三餐按时供应,陈秀英闲极无聊,把各种水果切碎混在一起煮,加点蜂蜜,便是一大锅热腾腾的汤水。
杜姗姗夫妻已经到了,一个在厨房帮忙,一个在阳台逗猫。杜莹莹放下背包,见父亲没在,便随手开电视。
咦,一段时间没来,电视换了新的,再一瞧,冰箱、空调都更新换代,墙壁上的钟表和挂历没变,多了两幅梅兰竹菊的壁画。
她游目四顾,发现窗帘不知什么时候换成花开富贵图案,看着喜庆大气,桌布也换成相同的,餐桌和茶几摆了一瓶粉百合和雏菊。柜子多了不少摆件、瓷器和花里胡哨的玩意,是四个大孩子送的。
看得出,父母日子过得不错。
不多时,杜英山夫妻到了,与杜莹莹大眼瞪眼。碍着孟卓然在,两人不好什么,招呼一声就到其他房间去了。
家子气!杜莹莹腹诽。
傍晚杜志国才回来,拎着晚报和一兜子草莓山竹,陈秀英埋怨“家里的都吃不完”,他嘟囔“路边的,不买完那老头走不了”,便进洗手间了。
片刻之后,一家老团团坐,有点像开年终总结会。
像往常一样,杜英山坐在上首太师椅。他早年操劳,腰受过伤,医生不许坐沙发和软椅,便从旧货市场淘了一把红木太师椅,家里人都嫌硬,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家之主的专属地盘。
杜国志目光从长子、长女和次女面庞移过,顺便看看儿媳女婿,捧着茶盅开口:“又是一年,公司都忙不忙?”
杜莹莹仿佛回到童年:自己是家里最的,跟在哥哥姐姐后面,不敢向父母撒娇,总想做的好一些,再好一些,让爸爸妈妈多喜欢自己一点。
听哥哥姐姐例行公事地答“单位年底忙,评选先进,开不完的会”“天天加班,忙都要忙死了”,她才实话实:“还好,快放假了。”
她是老板,又有三个公司,近年习惯了把时间分成三块,向不同的属下把事情吩咐下去,定期检查结果;开始焦头烂额,现在井井有条,公司各自上了轨道,高管各负其责,她也清闲下来。
杜国志点点头,“忙点好,比闲待着强。我和你们妈妈商量了,今天叫你们来,有点事情,交代给你们三个。”
杜莹莹不由自主挺直背脊,明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杜英山关切地身体前倾,“爸,你和妈的身体?”
杜国志摆摆手“撑得住”,又“月初我问过医生,我的身体怎么样。医生,我现在在一座独木桥中间,前面是万丈深渊,背后是平原坦途,可我年纪大了,只能进,不能退。”
不知怎么,杜莹莹鼻子发酸,心里难过起来。
杜国志倒想的开:“生老病死,人生常态,谁也不可能活一辈子,早一天晚一天都要去见马克思。如果我有三长两短,你们妈妈还年轻,你们三个要商量好,照顾你们妈妈。”
看得出来,老夫妻是商量过的,陈秀英不知怎么伤感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杜姗姗忙前忙后拿纸巾,哄老太太。
杜莹莹瞥哥哥一眼,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目光复杂而沮丧。
“我这一辈子瞎忙活,没什么本事,也没挣到什么钱。”杜国志晒然,“就把你们三个拉扯大了,现在一瞧,还是赚到了。老大两个老三三个,老二,你也努努力,再生一个孩子,老了有个病啊灾啊,孩子也能搭把手,一个顶不住。”
杜姗姗对父亲撒娇惯了,嗔道:“爸,您得容易,我倒是想生,怎么生啊?准生证都办不下来,怎么上户口?不把我罚死才怪。”
又怪丈夫不争气:“都怪你--你看人家嫂子和妹夫!”
宋子岚不吭声,谁让他不是独生子女呢。
陈秀英给女婿抱不平,“还不是你自己选的!”杜国志也,“怕什么,你又不像你哥你嫂子,怕丢工作,该生就生,大不了交点钱,等一等:我把话放在这里,用不了三、五年,政策一定放开,你岁数不了,别到时候想生都生不出来了。”
上一世,父亲在临死前,也让她和杜姗姗能生二胎就生二胎,她和马浩宸感情不好了,杜姗姗果然生了二胎。
气氛略微活跃,杜国志就直奔主题,从茶几下面取出两张纸,递给长子。后者接过去,一目十行地看完了,等妻子也迅速扫完,便递给身边的杜姗姗。
几分钟后,杜莹莹望着手里的A4纸,并不感到陌生:这是一份遗嘱,大意是,杜国志名下120平方的住房(即脚下这间),在其和妻子死后,留给两个女儿杜姗姗和杜莹莹,落款是杜国志和陈秀英的签字和手印,最下面还有社区医生的手书,证明二老身体健康,头脑清醒。
这一瞬间,前世另一张遗嘱浮现在杜莹莹脑海:房子归长子杜英山....杜英山给杜珊珊杜莹莹各8万元....两个熟悉的名字和大红手印....
泪水模糊了视线,面前一切混沌不清。
身边男人拍拍她胳膊,从茶几取过纸巾塞到她手里,是孟卓然。
她擦擦鼻涕,听父亲在一旁:“老大有了两套房,最后这套给老二老三,姐俩自己分去吧。这两年我和你们妈妈生病,费用是老三掏的,等我们走了,没用完的钱退给老三。”
杜国志从衣袋取出两张工资卡,放到自己面前,“我和你们妈妈的工资也留给老三。老大老二,你们记着,你们伯母的房租也从这里面出,有个病有个灾,你们三个帮芳芳担着。”
上一世的这个时候,饱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悲伤过度,中风瘫痪,再也没有起来过。
杜莹莹用力摇头,哽咽着“爸,我不要。”身畔孟卓然咳一声,委婉地,“爸,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应该做的,您和妈身体结实,这些太早了。”
这些话应该是长子的,杜英山脸色不好,并没吭声。姜佳本来以为,今年自己夫妻和杜莹莹吵得一塌糊涂,公公向来倚重丈夫,今天把人叫齐了当面调解、哄劝,一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话,杜莹莹财大气粗,孟卓然也是个大方的人。
想不到,公公婆婆把遗产分了--以前公公婆婆的意思,最后这套房也给杜英山,由杜英山按照房子的市值补偿两个妹妹一些钱,毕竟,杜文浩是杜家唯一的孙子。
此处不是市中心,当时房价低,一平米才几千块,每人给个十万八万就差不多了,近年房价才涨起来了。
这几年公公婆婆变了心,倚重两个女儿,她和杜英山私下商量,房子恐怕要平分三份,想不到,和夫妻俩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房子放一边,公婆手里有些积蓄,加上杜莹莹手笔很大,负担了公婆的医药费/生活费,退休金就全部攒下来了。
这笔钱应该三人均分,现在长着翅膀从面前飞走,姜佳不是不生气的:两个孩子开销很大,丈夫升不了职,快40岁还是个普通科员,挣得没她多,家里第二套房子住着姜佳亲戚,没有房租,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衣食住行都在一起,两人手里非常紧张,没有私人空间,生活质量一路下滑,频频吵架。
姜佳仿佛吃了烂棉絮,心情差极了--今天这一出,是公婆向两个女儿尤其是杜莹莹示好:这么一来,即使老头老太太得了绝症,杜莹莹也会全力以赴,出钱换肝换肾换眼睛进口药,给公婆拖上十年八年。
婆婆糊里糊涂,公公是精明人,姜佳可也不傻,不会当着一家人的面反驳公婆定好的事,盯着茶几边缘,一句话都不。
另一边,杜莹莹连第二张关于现金的遗嘱都来不及看,就哭得一塌糊涂,把其他人哭得莫名其妙。
陈秀英向女婿长吁短叹,“老三时候听话得很,什么什么不用我操心,桌前一坐一晚上,比他哥他姐强多了。现在当妈了,人也厉害了,还是不用我和她爸操心。”
杜姗姗悻悻的,“人家老三考上211,比我和哥强多了。妈,您当时应该对我狠一点,逼着我看书,不定,我也能考个211呢。”
陈秀英“哎呦”一声,“你和你哥看书就犯困,我可没办法,神仙都救不了。”
宋子岚低着头,避免笑出声。
耳畔声音不断,杜莹莹一点都没听进去。这一世,她一点都没听父母的话,顶撞父母、和兄姐吵架、很少回娘家、也没贴身伺候老人,事到临头,反而得到了上一世得不到的东西。
想起上一世的自己,她百感交集。
回家的路上,孟卓然握着她手掌,“你时候,爸妈是不是没顾得上你啊?”
跟着父母长大的子女,年纪再大,在父母面前也永远长不大,杜英山在杜家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杜姗姗也撒娇赖皮,30多岁的人,还像个孩子。只有妻子,平时对员工慷慨大方,关照最早跟随自己的黎明明和杨琪琪,倚重窦坤,把芬姨也照顾得好好的,对父母却客客气气,只出钱,不出力。
孟卓然是看得出来的。
杜莹莹嗯一声,半天才怅然地答:“我爸在外面忙,我妈得干活,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
听着怪可怜。
大概因为这个,妻子对三个孩子非常亲近,除了孟卓然的学业留给他,其他方面和茵茵是一样的。家里财务状况越来越好,贵重东西不稀罕了,妻子一边对着电脑看游戏卡牌的文案,一边做手工。
去年氤氲生日,得到一顶花花绿绿的毛线帽子,茵茵生日礼物是镶着珍珠和彩宝的头箍,孟云峰也是一顶帽子,图案是一个彩线绣的大骨头,还装饰了水钻,孟云峰很捧场地冬天遛狗戴着,孟卓然想起就笑。
于是孟卓然,“以后哥哥疼你,啊?”
车子摇摇晃晃,如顺溪水而行的独木船,杜莹莹闭着眼睛,慢慢绽放今天第一个笑容。
回到家里,孟氤氲炮弹一般撞到爸爸腿上,幸亏孟卓然站得稳,换成杜莹莹,有一次差点摔跟头。
孟云峰望着杜莹莹红肿的眼睛若有所思,茵茵吓坏了,生怕外公外婆哪里不好:“妈妈?”
她哄女儿“复查很好,没大事”,又解释“年底了,外公外婆有点事。”
茵茵信了,这才放心了。姑娘11岁了,跟着妈妈接触越来越多的事情和人,明白生老病死,外公每隔一个月的检查和外婆看不见的左眼是全家人的心事。
望着露出笑脸的女儿,杜莹莹心中怅然,不知上一世的女儿如今怎么样了。她张开双臂,把女儿抱在怀里,想什么,眼泪落下来。
茵茵整个人美滋滋的,乐开了花:妈妈嫁给孟伯伯,生了弟弟,又有孟云峰,还得关照外公外婆,可妈妈最爱的还是自己呀!
临近年底,公司歇下来了,家里安排得满满当当,昌化伯母和堂姐杜芳芳一家到杭州过年。
鲁凤玉的钱,到底没从儿子手里要回来:杜鞍山,肇事方不肯赔偿,得官司,自己还得花律师费呢。
比起这位堂兄,杜莹莹觉得杜英山还是强一点点的。
杜国志安慰嫂子,安排全家去慧园度假村,从初一玩到初七。如今他没了心事,无事一身轻,手里又宽裕,巴不得热热闹闹过日子。
杜芳芳悄悄告诉杜莹莹,自己和母亲商量了,以后母亲手里只留一点点钱,其他都在杜芳芳手里,看兄嫂还什么主意。
两个大孩子学校放了假,马浩宸今年时间富裕,找杜莹莹商量过年的事,想带女儿出国散心,除夕人多,想提前几天出发:“出去走走,我爸妈和悦悦也去”。
往年马浩宸除了年礼,还会送一些工行招待客户的优惠券和VIP卡,今年就没有了。
“我辞职了。”马浩宸憔悴不少,眉宇间却透着轻松,仿佛一件纠缠许久、身心俱疲的事情画上句号。“以后就外面飘着了。”
不是体制内,没有官饭吃,自负盈亏。
与上一世不同,杜莹莹唏嘘,自己从2020年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是副行级别了。“那,以后什么算?”
马浩宸胸有成竹地笑:“XX金融公司和XX债券挖我,我正考虑呢。”
又主动讲:“我和苏慧雅离婚了,孩子抚养权归她。我父母返聘,没时间,她有她妈妈帮忙,比我这边强,我每周过去看看。”
事实上,马浩宸的第二次婚姻结束得一塌糊涂:苏慧雅要求他把现在住的房子给儿子,喏,原来那套三居室就给茵茵了。
马浩宸拒绝:这套房不在他名下,怎么留?
苏慧雅大发雷霆,像疯子一样摔东西、砸家具,不肯从马家搬出去。马浩宸心灰意冷,把一切交给律师便离开了。
离婚拖了大半年,他姐姐上门,劝苏慧雅“好聚好散”,后者不同意。马浩宸姐姐本来就不满他的前程被苏慧雅断送,二话不换了门锁,把苏慧雅的东西堆在门口。当天邻居和物业不得不110,才把破口大骂的两个女人分开。
苏慧雅就此被轰出马家,气愤之下故技重施,给马浩宸姐姐单位投诉、举报。没了男女八卦,这次没能引起太大波澜,马浩宸姐姐安然无恙。
当然,杜莹莹不知道这些,以为马浩宸告诉她的意思是“自己时间不够”,便主动:“那你周末去吧,平时看看茵茵,她现在跟个大人一样,不会生气的。”
喏,孟氤氲还不到3岁,走到哪里都要跟着哥哥姐姐,睡觉也不例外。孟云峰无所谓,可他的床多半和狗子分享,大人嫌不卫生;茵茵的南瓜马车床软得像棉花,香得像花园,孟氤氲每天都要爬上去滚,滚着滚着就不出来了。
有一天孟氤氲喝了果汁,迷迷糊糊在南瓜马车睡午觉,把床给尿了,臭气熏天的,两只猫咪都熏跑了。
晚上回来的茵茵哭丧着脸,孟云峰哈哈大笑,被茵茵瞪一眼立刻闭紧嘴巴,和她统一战线,不理孟氤氲了。
这下男孩傻眼了,屁颠屁颠地向姐姐道歉,后者不理,他就把自己的玩具献出来,变形金刚啊公仔啊牛轧糖啊香肠啊帽子啊,最后把过年收到的金饰都拿出来了,发誓“再也不尿床”,茵茵这才勉强原谅弟弟了。
此时此刻,杜莹莹当笑话讲,在马浩宸耳朵里,就是另一幅心境了:如果没有苏慧雅,自己和念念不忘的前妻,大概也会再有一个孩子吧?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于是马浩宸风度翩翩地问候前岳父岳母的身体,祝杜莹莹春节快乐,留下礼物,便回家了。
杜莹莹回到家里,帮女儿收拾行李,准备给爷爷奶奶的礼物。离婚以来,这是茵茵第一次去马家过除夕,有点舍不得妈妈,又想陪陪失意潦倒的父亲,心中非常纠结。
“妈妈!”姑娘,“我给你带好东西回来”
杜莹莹应了,叮嘱半天“国外别乱跑,跟着你爸爸”,又“别带太多,不好拿,现在什么都能买。”
除夕一早,茵茵穿着大红羽绒服跟着爸爸走了,杜莹莹目送车子开出很远,回来搂搂两只猫咪,吃力地抱起胖儿子,也就慢慢释然了。
过年是盘点的日子,2015年尤为重要:
和手游、密室两个公司的巨额分红比起来,莲鱼糕公司就克制多了,从前者借到大笔资金,准备年后大展拳脚。
房子、别墅、车子、基金、定额存款、投资、贵重金属、个税....幸好杜莹莹是财会专业,否则一年一度的盘点都很费力气。
最重要的一项投资:不算三个公司账上的股票,她的私人股票账户达到9位数余额,在普通投资者并不多见了。
“我想了想,以后不买乱七八糟的了。”杜莹莹对丈夫,“买买茅台、五粮液,扔在那里完事。”
上一世2015年底,她离开杂志社,和老董分道扬镳,股票消息没有了,只知道茅台这样的行业传奇了。
提起股票,孟卓然对妻子是很佩服的,早年几十万本金,翻了几百几千倍,堪称“股神”。
他好奇起来,“茅台?现在多少钱?”
答案是220元/股。
孟卓然觉得这只龙头股价位不低,“要不要等一等?”得到否定的答复后,“算到什么价位出?”
杜莹莹伸出两根手指,“翻十倍我就出。”
孟卓然看了她一会,大笑起来,捂着肚子问“2000块?到不了怎么办?”
上一世,茅台可不止2000块。
杜莹莹嬉笑,“直觉告诉我,茅台能到2000块,当然啦,得好几年才行。”
孟卓然点点她:“要不要个赌?你输了怎么办?”
杜莹莹想也不想,“我赢了,以后家里的事就听我的,如果我输了,就听你的好了。”
完全没有悬念嘛!孟卓然觉得自己赢定了,一边挽起右手袖子,一边调侃“来来,可不能赖皮啊。”
傻乎乎的男人。
杜莹莹忍着笑,与丈夫击掌为誓,“如果你输了,氤氲功课交给你。”窗外一串鞭炮,2016年姗姗而至。
作者有话要: 正文就此完结啦!还有几篇番外。
我第一次写这种年代种田文,挺有意思,本来想一口气写到2020年,可字数太多,有点疲惫了,读者也不多了,连续两周轮空,我想,就写到这里吧,后面的事,用番外解决。
鞠躬,谢谢看到这里的朋友!太感激了!
关于杜志国和陈秀英,本来想设计成标准的反派人物,惟利是图那种,逼着女主给哥哥花钱;后来几次梳理大纲,觉得能生出杜莹莹这种女儿,父母本质不会太坏,加上两人重病,就写成现在这样了。毕竟,父母再喜欢儿子孙子,年纪大了,也会本能地依靠有钱有能力,尤其是肯给父母花钱的子女,是很正常的。杜志国是聪明人。
还有几篇番外,2020年公司上市,女主发财,茵茵和孟云峰中学生了,欢迎看一看呀。